學校簡介
北京人文大學是經北京市教委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的一所文、理、工、經、管、武相結合的綜合性全日制民辦高等學校,創辦於1984年,是國改革開放以來成立最早的民辦高校之一。二十二年來,以其強大的辦學背景、科學的管理、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先後為國家各條戰線培養了50餘萬高素質人才,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著名演員洪學敏、朱時茂,中國足協前主席年維泗以及中央電視台《軍事天地》節目主持人唐劍等。目前,學校設有計算機學院、國際會計金融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法學院、外語學院、文學院、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服裝學院、廣告學院、武學院、中國書畫藝術學院、教育行政學院等14個學院,下設29個系、53個熱門本、專科專業和多個技能培訓基地。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大學生18000餘人,教職工1100餘人。
北京人文大學一貫堅持把培養“人文精神”和“綜合素質”教育放在首位,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堅持以培養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宗旨,以“校園環境優美,學生管理嚴謹,教學成績優異,服務設施完善”而享譽社會。1997年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評為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1998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社會力量辦學優良學校;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首批教育教學綜合評估合格高校,同年獲得中國民辦高校優秀就業組織單位特別貢獻獎,京城民辦高校五大新貴;2003年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學校,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二十強,北京十大著名品牌實力民辦高校,中國最具影響力民辦高校;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全國誠信招生示範院校,首都著名萬人規模民辦高校,年底在北京市教委首次組織的北京市百所民辦高校評優活動中被評為北京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2005年被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評為全國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實力十強,年底被評為中國十大民辦高校,此外還被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評為“AAA級”信用等級單位。北京人文大學正以其卓著的教育教學成果和榮譽蜚聲國內外,成為莘莘學子嚮往的成才之地。
北京人文大學的卓越佳績和蓬勃發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和好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現代教育報》等數十家報刊和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等十多家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先後對我校做過專題報導。其中,中國教育電視台曾以《天下桃李五十萬》為題,《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教育報》及《民辦教育參考》曾以《教學質量是生命線》、《人文圖強》、《高揚人文精神 與時俱進 再創輝煌》、《人文教育要樹立新觀念》、《“人文”精神之我見》為題報導了我校辦學的光輝業績。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學超、副主任線聯平,原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室副主任侯小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會長朱新均,中宣部副部長龔心瀚,北京市教委高教處處長張有聲、發展規劃處處長楊頡等領導和原國家教委副主任、全國政協常委張孝文等全國政協領導率全國政協考察團30位委員先後蒞臨我校檢查指導工作及參觀調研,對學校的發展建設和辦學質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很高的評價。學校占地2100餘畝,已經建成校舍面積50餘萬平方米。校園建築風格獨特,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學校總綠化面積達70%以上,環境優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青年學子求知成才的理想高等學府。
北京人文大學擁有一大批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學校緊緊依託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等首都著名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雄厚師資力量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校還聘請了四位院士和八名博導擔任相關學科專業的帶頭人,先後成立了“學術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委員會”、“招生就業指導委員會”,對學科建設、專業設定、教學質量、學生思想教育、招生就業等工作進行研究和指導,對教育教學質量定期進行考評,確保了高水準的學科建設和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加之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管理機制,一致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北京人文大學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市場需要的靈活性,恪守“辦學以人為本,育人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打造出“綠色的大學、人文的大學、創新的大學”的人文特色,引領著中國的民學積極邁向一種國際化、人文化的全新境界。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著名大學進行了交流和合作。同時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委託,與英國教育主管部門建立了深層次的合作關係,共同開設英國國家高等教育文憑項目;與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和牛津·布魯克斯大學合作開設ACCA(國際註冊會計師)課程。此外還與澳大利亞高等教育集團合作,引進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文憑項目。這些留學項目涵蓋眾多熱門學科和專業,學制靈活,從國內學歷證書到國際學士學位及職業資格證書,給學生提供廣泛的選擇餘地和發展空間,成為教育部授權開展此類項目的少數幾所高等院校之一。
北京人文大學黨團組織健全,積極開展“人文特色”思想教育活動,注重學生的德育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學校設有“德育教研室”和“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積極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的教育和心理諮詢,指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成才的決心。學校已成立40多個學生社團,經常開展各種課餘活動,讓學生緊張的學習和愉快的課外活動同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盡展人文學子的風采。學校把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當作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積極探索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學校成立了“就業推薦辦公室”和“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開展應聘技能技巧指導和就業能力培訓,同時與知名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旅行社、大型駕校等優秀公司企業合作,建立多個實踐技能培訓基地,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實訓條件,全方位增強畢業生就業能力和競爭力。2005年我校在就業方面殊榮不斷。先後被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評為全國民辦高校學生就業實力十強,被中國教育管理科學學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評為全國民辦高校畢業生收入水平前十名、北京地區民辦高校畢業生收入水平第一、飯店管理專業畢業生收入水平居全國民辦高校同類專業第一名、全國民辦高校就業競爭力50強院校,被勞動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全國民辦院校就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評為全國民辦院校就業力示範院校,被全國民辦院校就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國家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評為全國大學生就業實訓精品課件(課程)工程實驗學校。學校與首都及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多家企事業用人單位、勞動人事部門、人才交流中心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定期舉辦畢業生供需洽談會,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幫助。畢業生一次就業率90%以上,在京就業率80%以上,2005屆畢業生供需比例1:2。隨著中國加入WTO和北京申奧成功,首都的就業形勢與布局出現重大變化,高素質的北京人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空間將更大,機會將更多。
發展歷史
高等函授院校階段
北京人文大學最初稱為北京人文函授大學,是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為回響黨和國家“關於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發展高等教育”的號召,經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於1984年10月創建起來的一所高等函授院校。20世紀80年代初,十年浩劫剛過,百廢待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許許多多渴望知識、渴望成才的年輕人被拒於高等教育的門檻之外。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等四家全國著名教學科研單位以“教育報國”為己任的一批知識分子,毅然決定創辦北京人文函授大學。1984年10月29日,金秋時節,在中山公園音樂堂,北京人文函授大學舉行了首屆學生開學典禮。馳譽詩壇的著名詩人艾青欣然就任名譽校長。原國家副主席王震欣然揮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就此,北京人文函授大學拉開了它創業奮鬥的帷幕。它的成立,為有志成才的人們開闢了一條道路,使他們有進入知識之門的機會。
國家高等學歷文憑考試和自學助考階段
在1991年~1993年期間,由於函授教育的發展有些不景氣,生源不夠充足,以及學校內部在辦學一些問題上認識不統一等多方面原因,學校的工作處於停頓和半停頓狀態,管理陷入混亂,辦學規模、經費收入滑坡。這一段歷史給北京人文函授大學造成了極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和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學校事業的持續發展。在北京市成人教育局的領導和指導下,1993年,四家辦學單位在充分醞釀和反覆協商的基礎上,決定繼續聯合舉辦北京人文函授大學,並成立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學理事會”。在理事會的領導下,學校重新調整和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根據面授教育教學的需要,學校組織機構做了相應的調整,設有校長辦公室、教務處、學生管理處、財務處、總務處以及與教務處協調教學工作的各個系,有國際商貿系(國際貿易、工商企業管理、金融、涉外會計)、計算機系、外語系(英語、日語)、文秘旅遊系(文秘、旅遊)、工藝美術系(裝潢設計、室內設計)。各處、室和各系根據需要,還設有數量不等的科室。1996年12月,經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人文函授大學易名為北京人文大學。學校理事會相應作出了辦學重點轉移的決定。辦學由函授教育形式轉移到以全日制面授教育為主的形式。1997年4月,北京市教委委派專家組來學校進行評估,對北京人文大學的辦學硬體(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餐廳、語音室、微機室教學設施)以及教學管理、行政管理、學習管理、財務管理和師資力量都給予高度評價。按照國家教委對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學校的評估條件,經過北京市民辦高等教育評估委員會的評估,1997年6月18日北京市教委下發了京教社(1997)008號檔案,批准北京人文大學具有國家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資格。
二次創業發展階段
2002年對人文人來說,是令人難忘的一年。從這一年春天開始,北京人文大學開始了二次創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調整後的學校董事會和學校領導班子高瞻遠矚,將學校的發展目標定位於:力爭在3—5年內把人文大學辦成北京市民辦高校中綜合實力位居前列的學校,用10年—15年的時間,辦成全國一流的民辦大學。2002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根據國務院《社會力量辦學條例》及《北京市社會力量辦學若干規定》,經審查、評估,北京人文大學為首批24所合格民辦高校之一,在《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現代教育報》公布。2003年學校建立了信息化辦公室,負責校園信息化、數位化建設,計畫到2010年實現校園管理、招生管理、教務管理、學生管理、畢業生就業管理全部數位化、信息化。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2003年定為“教學質量年”,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做工作,建立全新的系統教育質量觀,創建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經過調查研究,召開班主任和全校科以上幹部會議深入研討,確定了學校教育教學的六條指導原則:素質教育原則,學以致用原則,教師主導原則,學生主體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和改革創新原則。針對民辦高校生源的特殊性和人才市場需求的層次性,打破傳統的單純以學科考試成績來評價教學質量的舊觀念,建立了新的教育教學質量觀。
為了使學生走出校門能就業,有發展後勁,學校除了重視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和創新素質的培養外,還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把2004年作為“畢業生就業年”,專門成立就業辦公室(就業指導中心),配備得力人員,專門研究畢業生工作,與幾十個企業建立聯繫,舉行就業應聘會,出版就業報,指導畢業生就業。北京人文大學的畢業生由於素質較高、適應能力強和進步快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近幾年來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老師的幫助下,90%以上的畢業生在北京找到了滿意工作,一次性就業率居同類院校前列。2002年由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報等權威機構組織的“全國民辦高校十大就業之星”評選活動中,人文大學畢業生郭盛光榮當選。因為出色的就業工作,學校多次受到有關領導部門的表彰,先後被授予“中國民辦高校就業組織單位”“最佳就業前景高校”等榮譽。
學校自成立至今,獲得了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社會力量辦學優良學校、首批教育教學綜合評估合格高校、民辦高校優秀就業組織單位、北京十大品牌實力民辦高校、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誠信招生示範院校、教育部留學生服務中心、英國高等教育文憑項目示範中心、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二十強、2008年12月被授予全國創新管理改革品牌學校、榮獲08年度赴美帶薪實習優秀組織獎、2008年5月被評為誠信招生示範單位等稱號。
辦學特色
1、明確的培養目標——高就一專多能的複合型專業人才
學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緊密結合社會需要,面向市場、科學定位,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複合型專業人才為目的。使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獲得大專或本科學歷文憑,而且具備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業及後期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各專業必須完成學校制定的教學計畫,並積極開展技能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對學生進行英語、計算機套用、市場行銷能力的強化培養,增設套用文與口才、公關、禮儀、汽車駕駛等選修課,支持和鼓勵學生參加英語等級、計算機等級等資格認證考試,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知識型、技能型、實用型即“國家學歷+專業資格+職業技能”的複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學生具備三種能力:面對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勝任本職崗位的工作能力;不斷補充新知識、適應新環境的創新發展能力。
2、雄厚的師資力量——保證高水平的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緊緊依託首都眾多名牌高校、科研院所的師資優勢,建立一支擁有300多名正副教授的專兼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先後成立“學術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委員會”和“招生就業指導委員會”,對學科專業建設、教育教學質量、學生思想教育及就業推薦工作進行研究和指導:對教育教學質量定期進行考察、評估:對學生課堂及實踐環節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專家治學、名師授課,以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院“院士論壇”定期舉辦專題報告和前沿科學、科技專題講座,確保我校高起點的學科建設和高水準的教育教學質量。
3、科學的管理機制——確保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質量之中處於一流水平
學校堅持把管理放在與教學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管理作為育人的重要手段,堅持以管理促進教學,狠抓建章建制、思想政治、組織建設、教學管理、校園安全、後勤管理六大環節,使整個管理體系環環相扣、完善有效,保證了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有序進行。學校積極進行管理創新,率先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體系,成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中心,定期對教學質量、學生管理、校園安全、後勤保障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以科學的管理機制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及服務質量始終處於一流的水平。
4、精幹的管理隊伍——確保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有續進行
學校恪守“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滿意”的管理原則,配備了一大批在各高校中長期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具有豐富經驗的師資隊伍,他們本著“事事有人抓,時時有人管”的工作原則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學校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學校各系均由相關學科權威教授擔任系主任,各班都配備專職班主任,學生公寓配備專職輔導員,對學生的道德修養、學習生活、組織紀律進行督促和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保全人員24小時值勤巡邏,確保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安全,竭力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成才環境。
5、完善的教學生活設施——保障學生自由舒適的學習和生活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綠樹掩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現代化的教學樓、禮堂、超市、浴室、多功能廳、運動場、計算機房、圖書館等硬體設施完善。學生食堂寬敞明亮、乾淨整潔,飯菜品種齊全、物美價廉,能滿足不同地域學生的各種口味。學生公寓內裝有電話,冬有暖氣,夏有電扇,生活設施齊備。完善的教學生活設施使學生能夠自由舒適地學習和生活。
6、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營造學習生活的樂園
學校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會、文學社、法學會、攝影協會、計算機愛好者協會、英語角、足球隊、籃球隊、模特隊、校園搖滾樂隊等四十多個學生社團在校團委指導下,各種活動開展得熱烈有序,力求使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學到知識,從而激發起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和自覺性。學校定期邀請文化名人、藝術大師、影視明星、著名歌星到校園與學生一起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台上台下一片歡騰。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讓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與愉快的課餘文化活動同行。
7、注重德育素質培養和校風學風建設——打造學子求知成才的淨土
欲求知,先做人。學校不僅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而且注重學生德育素質的教育和提高。學校成立了德育教研室和心理諮詢室,指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成才的決心。新生入學除軍訓外,定期開展公關禮儀、交際與口才、理想與道德等德育課程,教會學生為人世事,培養提高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審美情趣。學校狠抓教學質量,加強校風建設,老師耐心教誨、同學相互關愛,學習風氣濃厚,已逐漸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成為青年學子求知成才的理想學府。
8、先進的數字圖書館——成功的階梯、知識的海洋
學校在北京民辦高校中率先成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北京人文大學分館。中國數字圖書館依託的是國家圖書館豐富的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是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北京人文大學分館與國家圖書館實現了資源共享,圖書種類齊全,內容豐富,為全校師生網上讀書、查閱資料提供了龐大的資源庫,實現了讀書的網路化和數位化,與其他圖書館相比,館藏更加充實,查閱更加便捷。規模龐大的硬體投入保證了全校師生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既豐富了課餘生活,又增長了見識,真正實現了師生們足不出戶便在書海泛舟的願望。
學科帶頭人
王佛松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人文大學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科院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獲全國自然科學二等獎兩次、三等獎一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成果一等獎一次、重大成果二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航空航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兼任中國材料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太平洋地區高分子聯合會主席等職。
宋振騏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人文大學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高校先進工作者、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科研、教學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10多項獎。
汪懋華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人文大學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業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學科組成員,全國農業高等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和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工程專家組成員,國際農業工程協會農村電氣化與能源理事會副主席。專長於機械電力拖動與自動化,套用電子與信息技術,機器視角與圖像處理,發表研究論文多篇、學術專著多部。曾受國家教委選派赴曼谷亞洲理工學院(國際性研究生院)擔任教授職務。
韓德馨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人文大學指導專家委員會顧問。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煤田地質學家、煤岩學家、地質教育家。1943-1945年就讀北京大學理科研究生,1950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院畢業。歷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泥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等。科研成果卓著,多次被評為部級先進工作者。榮獲我國地質學界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主編《中國煤炭地質學》,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科研項目《地質力學理論在煤田地質工作中的套用》,獲全國科學大會優秀科技成果獎。國家重點學科“煤田、油氣地質與勘探”和教育部重點專業實驗“煤炭資源特性研究”學術帶頭人。
朱松春 教授
北京人文大學專家委員會顧問。畢業於重慶大學,1962年清華大學進修後調中央專委辦工作,從事國防尖端事業。七十年代作為科技秘書協助國務院領導工作,後調軍事科學院任研究員、總工程師。曾任中國管理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套用技術學院、北京科教文研究院院長,華誠集團公司首席顧問等職。北京市公安局奧運安全與中國標準化研究中心專家,北京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的創始人之一,長期參與數十項國家重大戰略決策的分析論證工作。著有《科學決策全書》、《實用決策科學》、《軍事運籌學》、《系統工程與領導》、《系統思維與現代組織管理》等20餘部,論文200餘篇。
鄧榮霖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人文大學學科帶頭人。國務院學術委員會工商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經貿委企業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學、科研成果豐富,有多部學術著作出版。
柯惠新理學博士 北京廣播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北京人文大學學科帶頭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統計學專業教學指導分會委員會委員,全國市場研究會行業協會會長,北京市政協委員。先後發表廣播電視傳播、社會調查與市場調查方面的論文20餘篇,專著7部,獲教學科研獎26項,其中省部級獎5項,國際獎1項。先後被評為全國廣播電視系統、北京市、全國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
黃漢文清華大學教授
北京人文大學學科帶頭人。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主要從事計算機圖形學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基礎課,獲北京市“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成果一等獎,負責“自動繪圖系統”科研項目,獲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參加“圖紙自動輸入及管理系統”科研項目,獲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張天懷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北京人文大學學科帶頭人。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情報信息中心主任,長期擔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首都經貿大學、中國金融學院等院校的教學工作,個人撰寫或參加編寫的著作主要有《中國外貿港口》、《出口銷售概論》、《英漢國際貿易辭典》、《世界經濟年鑑》(1998)、《最新票據與結算實務》等,在《國際商報》、《國際貿易》等報刊上發表論文多篇。現兼任中國老教授協會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及培訓部主任。
朱建銘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北京人文大學學科帶頭人。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長期從事電工、電子技術、通信、監控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發表論文30餘篇、專著一部,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專利5項。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機電分支主編、煤炭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暨電氣工程學科評議組長、國家科委“煤炭綜合機械化自動化”專業組組員、中國煤炭工業勞動保護科學科技委員會常務理事暨安全監控專業委員會主任。
黎光華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北京人文大學學科帶頭人。曾多年擔任國家建設部、華北市政設計研究院工程師,實踐經驗豐富,主編或參加編寫的論著與規程主要有《能源利用》、《燃氣輸配》、《煤氣設計手冊》、《煤氣工程手冊》、《簡明室內建築設備設計手冊》、《燃氣輸配及套用工人讀本》等,在相關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
門惠豐 教授 碩士生導師 著名武術家
北京人文大學學科帶頭人。原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主任,曾赴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武術教學、訓練。中國武術協會常委、學術委員。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武術大大賽工作,任總裁判長、仲裁主任等職務。出版武術專著10多本,任《中國武術段教程》、《國際武術教程》副主編,1995年被評為“中國武術十大著名教授”,為中華武術的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陸松齡 教授
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日語專業而後一直從事日語教學、研究、翻譯工作,新學科“日語修辭學”的奠基人。曾任民盟五大代表、青島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主任、校外事辦負責人、校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曾獲英國劍橋“IBC”:“世界知識分子名人”證書,入選《世界名人辭典》。主要著作:《日漢翻譯藝術》、日華英《供赴日外國人用:旅遊會話》、日文版《日本語修辭學》、《英日漢/日英 漢辭典》、《日漢大辭典》、新版《日漢辭典》(部分)、《研究生日語》等。
校區介紹
通州校區
北京人文大學通州校區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校園占地近200畝,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處在東長安街的延長線上,京通快速路貫通了以北京東西長安街為主幹的京華百里長街,交通便利, 30分鐘可達天安門廣場。校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綠化面積占70%。具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多媒體教室、計算機中心、語音室、圖書館、閱覽室等充分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學樓、辦公樓、公寓樓、食堂、浴室、草坪田徑場、標準的足球場、超市、洗衣房、IP電話廳、醫務所等硬體設施完善。教學樓,宿舍樓風格獨特,布局合理,學生公寓內裝有電話,冬有暖氣,夏有風扇,使學生在校能愉快地學習和生活,現有在校生近8000多名。
計算機學院、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廣告學院、服裝學院設在通州校區。計算機學院設定的專業有計算機及套用(計算機微電子技術/計算機軟體開發及套用)、計算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計算機網路(網路開發與管理)、電子商務(國際電子商務)多媒體設計與開發(多媒體套用)、遊戲軟體設計(遊戲產品設計);理工學院設定的專業有建築工程(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造價/工程監理)、機電一體化工程(自動化生產線管理與維護/轎車維修與銷售/樓宇自動化控制);藝術學院設定的專業有室內設計(商業展示設計/室內藝術設計/室內裝飾工藝品設計)、視覺傳達(平面藝術設計/信息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廣告學院設定的專業有廣告學(廣告策劃與管理/廣告設計)廣告藝術設計(平面設計/多媒體藝術設計);服裝學院設定的專業有服裝藝術設計(國際時裝設計/服裝表演與設計/民族服飾藝術設計)、服裝工藝(服裝工藝),國際合作學院設定的專業有主要開展英國高等教育文憑(HND)項目,設定的專業有國際商務管理、國際理財、國際會計、國際行銷管理、國際特許公認會計師、國際工商管理(金融與銀行/全球管理)、國際電子商務。學校的行政機構和科研部門設在通州校區。穩步發展的北京人文大學與時俱進,正以其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回報學生,奉獻社會。
順義校區
外語學院、文學院、國際會計金融學院、國際教育合作學院、中國書畫藝術學院設在本校區,外語學院設定的專業有英語(國際商務英語/涉外旅遊英語/計算機英語)、中國小英語教育(英語教育)、家政管理(高級家政管理)、日語(國際商貿日語/涉外旅遊日語);文學院設定的專業有新聞學(新聞采寫與攝影/新聞主持)、漢語言文學(報刊編輯/文案策劃與寫作/涉外語文教育)、高等秘書學(財經秘書/商務秘書/速錄秘書/會展策劃與管理、行政管理學(二)(公務管理、企事業公關)、檔案管理學(科技檔案/文書檔案/電子檔案);國際會計金融學院設定的專業有國際金融(國際金融與銀行業務/證券業務/保險業務)、地方金融(商業銀行與信用社業務)、會計(財務會計與財務分析/成本會計及管理會計/審計);中國書畫藝術學院設定的專業有中國書法(書法藝術創作及書法學術研究)、中國畫(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北京市順義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交通十分便利,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京東第一大河潮白河縱貫南北,全國最大、最重要的國際航空港——首都國際機場坐落在境內。為迎辦2008年“綠色奧運”,政府將全力建設“綠色順義”。北京人文大學順義校區是學校的老校區,位於北京市空港工業開發區,校園占地70餘畝,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陸、空交通十分便利,距首都國際機場一箭之地。學校環境優越,綠樹掩映,花團錦簇,周邊道路四通八達。教學樓、公寓樓、食堂、浴室、運動場、禮堂等設施齊全,是莘莘學子求知成才的理想校園,現有近3000名學生在本校區學習和生活。
外語學院、文學院、國際會計金融學院、國際教育合作學院、中國書畫藝術學院設在本校區,外語學院設定的專業有英語(國際商務英語/涉外旅遊英語/計算機英語)、中國小英語教育(英語教育)、家政管理(高級家政管理)、日語(國際商貿日語/涉外旅遊日語);文學院設定的專業有新聞學(新聞采寫與攝影/新聞主持)、漢語言文學(報刊編輯/文案策劃與寫作/涉外語文教育)、高等秘書學(財經秘書/商務秘書/速錄秘書/會展策劃與管理、行政管理學(二)(公務管理、企事業公關)、檔案管理學(科技檔案/文書檔案/電子檔案);國際會計金融學院設定的專業有國際金融(國際金融與銀行業務/證券業務/保險業務)、地方金融(商業銀行與信用社業務)、會計(財務會計與財務分析/成本會計及管理會計/審計);中國書畫藝術學院設定的專業有中國書法(書法藝術創作及書法學術研究)、中國畫(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
昌平校區
北京市昌平區位於北京市西北部,長城以南,軍都山下,四季分明,降雨量充足,環境優美,氣溫適宜,是首都的北大門,與北京城區亞運村接壤,被稱為:“密邇王室,股肱重地”,素有“京師之枕”美稱。
北京人文大學昌平校區位於昌平中關村科技園,毗鄰海淀區中關村生命科技園區和鳳凰嶺風景區,自然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氣溫適宜,人文環境優越。校園占地200餘畝,總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學校綠樹掩映,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風景如畫。校園內有標準草坪田徑場、籃球、足球、排球等運動場地。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公寓、食堂、浴室、超市等教學生活設施齊備,環境幽雅,交通方便。
學校法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和對外經濟貿易學院的學生近3500 餘人在此學習生活。法學院設定的專業有律師、法律和行政管理學(一)(人力資源管理/涉外事務行政管理),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設定的專業有中英合作商務管理(國際商務管理)、中英合作金融管理(國際金融管理)、餐飲管理(中、西餐營養/國際餐飲管理)、飯店管理(國際飯店管理/國際旅遊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現代企業經營管理/市場行銷/產品質量控制與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現代企業物流管理/國際物流管理)物業管理(社區物業管理/房地產項目開發與管理);對外經濟貿易學院設定的專業有國際貿易(國際貿易業務/國際經濟合作)。
指導委員會
學術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
學術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是對學校的專業設定、人才培養目標提供諮詢、建議和指導的機構,由相關行業領域的專家組成。根據社會需求和就業市場變化,研究專業發展方向,確定專業課程設定,進行就業前景分析,指導人才培養模式、教材建設、綜合素質教育和學校的學術活動,確保高起點的學科建設和高水準的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指導委員會
教學指導委員會是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調查研討,提供改進意見,並全面進行指導的諮詢、策劃和監督的教學管理機構,由相關專業的專家、教授組成。通過指導委員會的工作,健全教學管理體制,完善教學管理職能,改進教學管理設施,監督提高教學質量,使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保持一流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委員會
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委員會是對學生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進行調查研究、諮詢和建議的機構,由資深教育專家和心理學教授組成。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完善學生管理體制、探索創新教育模式,指導改進工作方法,定期對學生管理工作提供諮詢和評估,監督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質量。
招生就業指導委員會
招生就業指導委員會是對學校的招生工作和學生就業推薦工作進行指導和諮詢的機構,由相關領域的專家及大型知名企業人力資源部和人才交流機構負責人組成。通過市場調研及分析,對學校的招生專業、培養方向提出建議,對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就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推薦工作進行策劃與指導,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競爭力,確保高水平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師資力量
二十五年一路走來,人文大學已經形成了一支以四名院士為核心、十幾名博士生導師為骨幹、五百餘名專兼職正副教授為主力、教職員工1100餘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校聘請了許多專家來做學科帶頭人,還成立了北京人文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教學質量定期進行考評,確保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學校的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學科帶頭人全部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首都著名高校。諸如: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佛松,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建銘,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童慶炳等。這些“名師”對學科建設、教學質量、學生思想教育及就業安置問題都進行了深入、專業的研究和指導;對教育教學質量也定期進行考察、評估;對學生課堂及實踐環節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以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校的“院士論壇”定期舉辦專題報告和前沿科學、科技專題講座,確保了學校高起點的學科建設和高水準的教育教學質量。學校還引來了日本、美國、加拿大等許多名校和教育界友人來訪交流,派人到歐洲各國、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國學習考察,帶回了不少先進的教學管理經驗。人文大學的教師講課靈活多樣,認真負責,學校特別制訂了受聘任課老師教學崗位管理細則,規定教師必須嚴謹治學。學校出台全新的教學體制,嚴格規定教師在講課時,要採用啟發式教學,力戒平鋪直敘,照本宣科,重視學生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專兼職教師總計664人,專職教師279人,其中正高級教師35人,副高級教師91人,中級教師117人,初級教師30人,無職稱教師6人,兼職教師385人,其中正高級58人,副高級12人,中級139人,初級52人,無職稱14人,總計專兼職正高級93人,副高級213人,中級256人,初級82人,無職稱20人。
教學管理
隨著北京人文大學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也日趨完善。在全校的各項工作中,教學工作是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工作。教學質量的高低,既是衡量一個學校能否立足社會的關鍵,也是北京人文大學能否再上一個新台階的關鍵。而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為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必須建立起一支素質高、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為此,北京人文大學制訂受聘任課教師教學崗位管理細則。
1、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教育思想,堅持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發揚嚴謹治學、嚴格要求、嚴密管理、嚴肅紀律的作風,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出色完成教學任務。
2、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掌握教材課程內容和相應的習題、實驗,熟悉有關實踐技能要求。
3、教師在授課前要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總課時數、周時和章節難易程度制定出所帶課程的教學計畫。
4、教師要精心備課,認真書寫教案,上課必須帶教案。教案的內容一般包括課題、教學目的、授課內容、重點與難點、時間分配、授課的方式與方法以及課後作業等方面。備課要根據教學大綱和學期授課計畫,把握課本內容,作好上課前各種準備,在教學過程中除完成知識的講授,還要把傳授知識與開發學生智力,培養能力結合起來。
5、教師必須起主導作用,組織好每一堂課,不論何種教學形式,要講求實效。
6、教師講課要把握課程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講課時要做到概念準確,論證嚴謹,思路清晰、層次分明。講課要用國語,課堂用語力求做到準確、簡練、生動、聲音洪亮,努力提高講課效果。
7、教師講課要注重教學方法,要採用啟發式,廢止注入式,力戒平鋪直敘,照本宣科,重視學生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板書工整,布局得當,要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直觀教學與抽象思維相結合。
8、要注意因材施教,關心愛護學生,既要給學習好的學生提供進步的機會又不歧視差生,耐心輔導,作好差生轉化工作。
9、教師要主動並經常與各系教學副主任、班主任及學生取得聯繫,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在授課中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
10、要嚴格依照每次授課內容,認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布置作業時,要指定交作業時問,對特殊作業要有明確要求,教師要認真及時批改作業,成績應有記載,學生缺交作業次數達全學期總量1/3以上者,報教務處,學校將不準其參加該門課的校考。對學生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應認真進行輔導答疑。
11、教師在課堂上不允許講與課本上無關的內容,上課不得遲到或提前下課,也不要拖堂,同時要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課堂上要認真考勤。教師因病、事不能按時上課要及時請假,應至少提前一天報教務科。
12、教師上課時衣著要整潔大方,要注意儀表、教態,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13、課程結束,教師要認真做好複習測驗、串講工作,緊扣教學大綱,加強學生應試訓練,要努力提高及格率。
14、教師要認真命題,確保命題質量,要出難易程度與統考試題相當的兩套題(一套考試用,一套補考用),含標準答案。考試以150分鐘為準,命題難易適度,覆蓋率在80%左右,題型要與統考相近,考試試題不得以任何方式泄密。閱卷要嚴格按評分標準評閱,公平、公正,不給人情印象分。教師考試結束後一周內認真填寫學生成績登記表和考試成績分析表,簽字後連同試卷送教務科有關人員處,學生成績不得塗改,改錯處必須親筆簽字,對及格率偏低的要在學生成績分析表上寫明原因。
15、原則上每位任課教師必須完成所擔任的課程,中途不得更換。如果學生意見反響大,教師本身又不適應再繼續任課,教務處可以隨時更換。
院系設定
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理工學院、國際商學院、物流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文學院、政法學院、外語學院、廣告藝術學院、服裝學院、書畫藝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
獎學金
學校為鼓勵優秀學生設立多項獎學金,獎金總額高達50萬元。主要獎學金有:校長獎學金、國考獎學金、三餘廣學獎學金、優秀班幹部獎、優秀團幹部獎、三好學生獎、人文優秀品德獎、單科成績優秀獎等。
學校為了鼓勵優秀學生來校攻讀,北京人文大學從1984年起設立了校長獎學金,專門獎勵聯考成績500分以上(原始分)的優秀學生。對入校新生聯考成績在500分以上者分別頒發500—2000元不等的獎學金。該項獎學金自設立以來,共有500餘名學生獲得了此項殊榮。他們是50餘萬人文學子的傑出代表。他們當中有作家、導演、演員、記者、研究員、工程師、勞動模範、戰鬥英雄、國家幹部等。
為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充分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統考課程考試通過率,經校務委員會研究決定,北京人文大學設立了優秀學生國考獎學金,對在國考中一次考試過4門功課以上的學生給予學習“成績優秀獎”;並頒發榮譽證書及獎學金。
具體獎項如下:
特等獎:通過7門以上獎金1000元
一等獎:通過6門課程獎金500元
二等獎:通過5門課程獎金400元
三等獎:通過4門課程獎金300元
“三餘廣學”獎學金
“三餘廣學”獎學金是由北京人文大學前任董事長曹子西先生倡議設立的,2003年8月2日正式啟動。曹子西先生已年近八旬,是北京人文大學的前任董事長,也是學校的創始人之一,為北京人文大學的創建和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在退休以後,他仍心繫教育事業。關注人文大學的發展前景。2003年7月,他正式書面提出創立“三餘廣學”獎學基金的建議,並把自己多年來省吃儉用的六萬多元積蓄全部捐獻出來,作為獎學基金。在該獎學基金的啟動儀式上,校長李進堯代表北京人文大學為曹子西先生頒發了榮譽證書,副校長陸租汶為曹先生頒發了榮譽牌匾。李進堯校長還當場捐款壹萬元,投放到獎學基金中。目前基金總額已達10萬元人民幣。“三餘廣學”中的“三餘”是指“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的讀書時間,“三餘廣學,白戰雄才”,語出唐代楊炯《唐昭校尉曹君神道碑》。借用其中四字作為獎學基金名稱,就是表示這項獎學基金所要鼓勵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良好,更重要的是在刻苦學習方面表現突出。
校訓
篤行人文、和諧創新
主要領導
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男,漢族,中共黨員,教授。1958年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曾任中國礦業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社會科學系主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教授,黨委副書記;煤炭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會理事長。李進堯教授長期致力於科技哲學與科技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代煤礦史》、《中國古代煤炭工程技術史》、《中國煤炭科技明星薈萃》等20餘篇。曾獲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優秀論文獎、中國煤炭科普優秀成果一等獎、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中國礦業大學優秀研究生課程教案一等獎。其業績已收入《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典》、《東方之光----共和國英才全集》等辭書。
陳蓓洪常務副校長
女,漢族,中共黨員,副教授。1982年畢業於太原理工大學機制專業。曾任太原職工大學副校長主管全校教學工作,長期從事高等學校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系中國標準化協會會員、山西省工程圖學會理事、華北高校機械工藝學會會員。三北地區成人高校學會理事。出版著作《WPS與CCED實用指南》(合著)。發表的論文有:《磁感應位置檢測開關》、《建築平面施工圖CAD軟體的設計》、《淺談工科院校機類畢業設計》等,與他人合作共同編寫了一組推廣標準化系列科普文章《汽車、尾氣、排污量》、《僵化、競爭、統一性》等十二篇文章。
任若虛副校長
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男,漢族,中共黨員,教授。1965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曾擔任陝西省高教系統職業技術學院常務委員;全國高校勞動服務公司研究會副理事長;陝西省勞動學會理事;陝西省高校後勤建設會常務理事;曾獲得陝西省優秀企業家;國家教委優秀勞動服務公司經理。陝西省勞動人事廳優秀工作者。
主管:學校總務後勤工作兼順義校區校長
苗良田副校長
教授,中共黨員。1962—1969年在地質部文水工程地質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1970—1984年在河北省地震局任副局長、黨組副書記;1985年—1990年在山西省地震局任總工程師、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91—2000年在防災科技學院任院長、黨委書記(正廳局級)、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92年10月獲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評為研究員(授)。2001年—2003年6月在聯合資源教育發展(燕郊)有限公司任校長;2003—2005任北京人文大學副校長;2005—2007任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院長。曾任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學會地震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震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獲省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公開發表著作及論文多篇。從事民辦教育多年,現任北京人文大學副校長。
主管:學校學生工作和安全穩定工作兼明圓校區及管莊校區校長
吳勇副校長
女,漢族,中共黨員,經濟師,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98年畢業於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曾任數家大型企業、民營公司幹部管理、人事部經理。2002-—2009年任北京人文大學人力資源部長,2002—2008年一直擔任招生點、省份負責人,招生業績一直排在全校前一、二名,發表論文有《淺析企業人事管理》、《如何降低員工流失率》。
主管:學校招生、就業、人事工作
傅玉德副校長
男,漢族,中共黨員,高級講師;1965年—1970年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讀書;1970年—1974年吉化集團公司第一中學(重點中學)任教員、副校長、校長;1975—1984年吉化集團公司教育處任副處長、第一副處長、處長;1985—1996年任吉化集團公司職教處處長兼吉林化工高級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黨委書記;1997—1999吉林化工集團公司教育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1999—2002年任吉林化工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2003—2004年任北京外事研修學院副院長、常務副院長;2005—2006年任北京外事研修學院執行院長;2006—2007年任北京人文大學通州校區副校長;2007—2008年北京人文大學長城校區副校長;2009年至今任北京人文大學副校長、長城校區校長。1989年9月榮獲吉林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1990年9月榮獲吉林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優秀工作者標兵”的榮譽稱號;1992年5月榮獲“吉林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個人(記三等功)“的榮譽稱號;1994年9月榮獲國家勞動部授予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
主管:長城校區全面日常工作
蒲仁興,副校長
男,生於四川省遂寧,副教授,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1969年2月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副指導員。1977年7月至1978年5月,任山西大同某坦克團宣傳股長。1978年5月至2006年1月,先後任石家莊陸軍學院黨史政工教研室副營職教官、馬列理論教研室副團職、正團職、副師職及正師職教官、副教授。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任北京人文大學雙橋校區金融系主任,兼任雙橋校區教務處處長和黨支部書記。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任北京人文大學順義校區會計金融學院院長。從2009年5月起,任北京人文大學副校長,主管全校教學工作。1971年、1981年曾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983年、1989年及1992年,曾3次被石家莊陸軍學院評為優秀教官,1993年受到國家教委表彰。2001年8月至9月,曾作為北京軍區學習江澤民“七一講話”宣講團主要成員,赴全區師旅以上單位巡迴演講兩個月。曾發表學術論文32篇,個人著作一本,與他人合編教材(著作)5本,並3次獲得學術科研成果獎。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民辦教育先進工作者。
主管:全校教學工作
校史
榮獲08年度赴美帶薪實習優秀組織獎
2008年12月榮獲榮立集體三等功
2008年10月被授予全國關心成長模範學校
2008年12月被授予全國創新管理改革品牌學校
2008年7月被授予21世紀亞洲最具發展潛力教育機構
2008年5月被評為誠信招生示範單位
2007年5月被授予全國學校規範化管理示範單位
2007年6月被授予指定助學單位
2007年榮獲教育機構競爭力年會推薦品牌
2007年12月被授予北京最具品牌影響力的教育機構
2007年3月被評為先進集體
2007年3月榮獲十佳民辦院校職業教育先進獎
2006年1月榮獲中國特色高校十大影響辦品牌
2006年被授予北京最具影響力的民辦大學
2006年4月被授予全國民辦院校學生就業素質促進計畫試點單位
2006年6月被評為全國就業實訓精品課件(課程)工程示範單位
2006年被評為北京最具影響力的民辦大學
2006年榮獲公平競賽獎
2006年10月被授予中國教育改革創新明星單位
2005年10月被評為全國民辦高校就業競爭力50強
2005年5月被授予全國學生就業實力十強民辦高校
2005年8月被授予中國維權.放心.誠信單位
2005年7月被評為最受考生歡迎的外省民辦高校
2005年9月被評為全國民辦院校就業力示範學校
2005年3月被評為協辦院校
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民滿意的民辦大學
2005年12月被評為中國十大民辦高校
2005年10月榮獲北京區民辦高校畢業生收入水平第一名
2004年5月被授予中國十大優秀民辦高校
被授予北京市英語口語考試等級證書考試考試點
2004年3月被評為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
2004年被評為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