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北京經濟學院
北京經濟學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勞動幹部學校和北京實驗工人技術學校。北京實驗工人技術學校是由第二機械部瀋陽211技校遷至北京並改名成立的。1958年10月,經勞動部批准兩校合併成立北京勞動學院,二機部在學院設機械製造系和熱能動力系;勞動部在學院設勞動經濟系和勞動保護系。
1959年9月起,連續兩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部分省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總計420名,稱為大學部;同時,將北京實驗工人技術學校改為中學部,學制三年。
1961年,國家調整高等教育事業,決定停辦北京勞動學院,停止招生。將機械製造系和熱能動力系的學生調整到北京機械學院,勞動經濟系、勞動保護系和中學部學生繼續學習到畢業為止。
1963年2月,國務院批准以北京勞動學院為基礎成立北京工程經濟學院。6月7日,國務院批准將北京工程經濟學院改名為北京經濟學院。1970年7月,物資管理部決定撤銷北京經濟學院。經院教師、幹部全部合併到物資部河南羅山“幹校”。
1972年冬,物資管理部與北京市協商,將原北京經濟學院(包括原經院附屬工廠)交由北京市管理。
1973年1月15日,在河南“幹校”的原經院教師、幹部及家屬遷回北京原址。11月,北京市決定以原北京經濟學院、原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農業經濟系、財政貿易系、計畫統計系)和原北京工商管理專科學校三個院校的專業教師和幹部為基礎,組建新的北京經濟學院。
1974年4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北京經濟學院。
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以物資管理係為基礎,創辦北京物資學院。
1986年,北京經濟學院被列為北京市市屬重點院校。
北京財貿學院
北京財貿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北京市財政貿易幹部學校。北京市財政貿易幹部學校是由北京商業幹部學校、北京商業職工學校、北京糧食幹部學校、北京供銷合作幹部學校、北京服務局職工訓練班、北京銀行訓練班等6單位合併成立的。
1960年3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員會辦公廳批覆以北京市財政貿易幹部學校為基礎建立北京市財政貿易學校。1962年8月,北京市財政貿易學校獨立辦學。
1969年,北京市財政貿易學校撤銷。
1972年10月,北京市籌建北京市財貿學校。
1973年,成立並定名為“北京市財經學校”。
1975年,北京市財經學校改名為“北京市財貿學校”。
1978年12月28日,成立北京財貿學院。
1988年,北京財貿學院將棗林前街68號院置換到豐臺區黃土崗樊家村236.5畝地。6月到8月,學院1200名本科生、700名教職工,遷址到遠郊房山縣竇店某部隊的軍營辦學。
1991年6月,位於豐臺區花鄉的新校舍基本建設順利完工。在竇店的1200多名本科生和700多名教職工,回遷至學院新建成的校舍上課。
合併組建
1995年3月2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北京經濟學院與北京財貿學院合併,校名定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4年9月1日,北京市豐臺區豐臺第一中學更名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2016年,學校14個學位授權點順利通過教育部專項評估。5月26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外國語學院成立。
2017年6月,城市群系統演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模擬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在學校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4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成為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11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在學校正式揭牌成立。
辦學條件
學院設定
截止2017年2月,學校設有44個本科專業,設有19個教學單位。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學單位(19個) |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管理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信息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外國語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體育部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華僑學院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 ||
資料來源: |
學院 | 專業 | 授予學位 |
---|---|---|
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公共事業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土地資源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城市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城市管理(區域經濟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工商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市場行銷 | 管理學學士 | |
旅遊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學士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經濟學院 | 經濟學 | 經濟學學士 |
經濟學(實驗班) | 經濟學學士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學士 | |
貿易經濟 | 經濟學學士 | |
商務經濟學 | 經濟學學士 | |
會計學院 | 會計學 | 管理學學士 |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專門化) | 管理學學士 | |
財務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勞動經濟學院 | 人力資源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勞動關係 | 管理學學士 |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管理學學士 | |
社會工作 | 法學學士 | |
文化與傳播學院 | 廣告學 | 文學學士 |
傳播學 | 文學學士 | |
漢語國際教育 | 文學學士 | |
信息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學士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理學學士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 | 理學學士 | |
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 | 工學學士 |
安全工程(注安師) | 工學學士 | |
工業工程 | 工學學士 | |
財政稅務學院 | 財政學 | 經濟學學士 |
稅收學(稅務師) | 經濟學學士 | |
資產評估(評估師) | 管理學學士 | |
法學院 | 法學 | 法學學士 |
金融學院 | 金融學 | 經濟學學士 |
金融學(國際金融英文班) | 經濟學學士 | |
保險學(保險精算) | 經濟學學士 | |
金融工程 | 經濟學學士 | |
投資學 | 經濟學學士 | |
統計學院 | 數學與套用數學(金融方向) | 理學學士 |
經濟統計學 | 經濟學學士 | |
統計學 | 理學學士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理學學士 | |
外國語學院 | 商務英語 | 文學學士 |
法語 | 文學學士 | |
華僑學院 | 工商管理(國際會計) | 管理學學士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金融信息管理) | 管理學學士 | |
國際經濟管理學院 | 金融學(數據與計量分析) | 經濟學學士 |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1446人,專職教師881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專業技術人員168人,副教授等副高職專業技術人員336人。博士生導師115人,碩士生導師455人。截至2017年8月底,教師中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中組部中國“千人計畫”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3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1人,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畫4人,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短期項目獲得者7人,北京市長城學者6人、青年拔尖人才32人,青年英才19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教學團隊9個。
國家教學名師:楊河清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戚聿東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萬人計畫):劉冠軍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李婧、尹志超朱超
北京市教學名師:郎麗華、楊河清、蔡秀雲、謝海霞、蔣薇、趙侖、陳立平、張琪、張學平、張連城、李曉安、李紅霞、米新麗、劉娟、劉文輝、付磊、王曼怡、馬立平、紀韶、閆華紅、謝海霞、蔡秀雲、郎麗華等。
類別 | 團隊名稱 | |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群教學團隊 | 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北京市教學團隊 | 經濟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會計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財政學課程教學團隊 |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群教學團隊 | |
金融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 |
資料來源: 備註:北京市教學團隊資料不全,故列舉部分 |
學科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7年8月底,學校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北京市屬高校一流專業,10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門,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9門北京市精品課程;有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北京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3個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26個校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管理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傳媒實驗教學中心、外語語言綜合實驗中心;
北京市屬高校一流專業:會計學、金融學。
專業 | 負責人 | 學院 | 獲批時間 |
---|---|---|---|
人力資源管理 | 楊河清 | 勞動經濟學院 | 2010年 |
統計學 | 紀宏 | 統計學院 | 2009年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楊河清 | 勞動經濟學院 | 2007年 |
經濟學 | 張連城 | 經濟學院 | 2007年 |
資料來源: |
專業 | 負責人 | 學院 | 立項時間 |
---|---|---|---|
獲獎對象 | 負責人 | 單位 | 立項時間 |
統計學 | 紀宏 | 統計學院 | 2013年 |
經濟學 | 張連城 | 經濟學院 | 2013年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楊河清 | 勞動經濟學院 | 2012年 |
資料來源: |
專業 | 負責人 | 學院 | 獲批時間 |
---|---|---|---|
人力資源管理 | 楊河清 | 勞動經濟學院 | 2009年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楊一平 | 信息學院 | 2009年 |
經濟學 | 張連城 | 經濟學院 | 2008年 |
會計學 | 付磊 | 會計學院 | 2008年 |
財政學 | 趙侖 | 勞動經濟學院 | 2008年 |
工商管理 | 宋克勤 | 工商管理學院 | 2008年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楊河清 | 勞動經濟學院 | 2008年 |
安全工程 | 柴建設 | 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 | 2008年 |
統計學 | 紀宏 | 統計學院 | 2008年 |
金融學 | 蔣三庚 | 金融學院 | 2008年 |
資料來源: |
級別 | 項目名稱 | 學院 | 獲批時間 |
---|---|---|---|
國家級 | 經濟學國際化人才培養實驗區 | 經濟學院 | 2009年 |
北京市級 | 經濟學國際化人才培養實驗區 | 經濟學院 | 2009年 |
資料來源: |
類別 | 課程名稱 | |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政治經濟學 | 勞動經濟學 |
社會保障學 |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政治經濟學 | 社會保障學 |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 財務會計 | 國際經濟學 |
國際商務 | ||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 走進管理的世界 | |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 | 公司治理 | 中國稅制 |
社會保障學 | 資產評估學 | |
政治經濟學 | 勞動經濟學 |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學 | |
勞動關係 | 組織形為學 | |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 企業戰略管理 | |
統計學 | 商務談判 | |
人力資源管理 | 西方經濟學 | |
會計學院基礎 | 財政學 | |
會計學 |
教學成果
2014年,學校“非行政化運行模式的教師促進中心(OTA)建設與發展”項目(負責人:吳冬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7年,學校12項教學成果獲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成果獲得一等獎,9項成果獲得二等獎。
截至2017年7月,學校建成4部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45部北京市精品教材,19部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北京市級精品教材建設立項34部,校級精品教材建設立項97部,經濟類、管理類、文傳類共14部實踐系列教材陸續出版。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授予權,1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2個一級學科和2個二級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和7個二級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套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位授權
一級學科博士點:套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統計學、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專業學位點:金融、套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法律、社會工作、工程(安全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審計、工程(軟體工程)、公共衛生、旅遊管理、翻譯
重點學科
建設等級 | 學科名稱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勞動經濟學 |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套用經濟學、統計學 |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企業管理、會計學 |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 政治經濟學 |
社會保障 | |
行政管理 | |
經濟法學 | |
安全技術及工程 | |
西方經濟學 | |
技術經濟及管理 |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北京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30個校級研究機構。
北京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特大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研究院;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城市群系統演化與可持續發展的決策模擬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CBD發展研究基地、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基地、國家稅收法律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項目承擔
2016年,學校獲批國家級項目5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0項(年度項目27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0項。獲批省部級項目44項,各類委辦局項目51項。
2017年,學校14個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總資助金額374萬,其中,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3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
科研獲獎
2013年,學校8項成果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
2015年,學校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趙秀池的著作《北京中心城人口疏解與新城發展機制研究》(2011,經濟科學出版社)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管理學類二等獎。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經濟與管理研究》主要欄目有巨觀經濟、產業經濟、金融與保險、公共經濟與管理、企業管理、公司治理、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農村經濟等。期刊是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人口與經濟》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以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重要來源期刊”、“全國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以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名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是CSSCI(擴展版)、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版)、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2002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6年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7年入選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入選2012年版“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底,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圖書館有紙質圖書1971629冊,紙本合訂本報刊52060冊。永久使用權電子圖書3837556種;中文報刊1300種,外文報刊263種;電子期刊共34470種;中外文資料庫總計355個(包含子庫),與CALIS(中國高等學校文獻保障體系)、BALIS(北京高校文獻保障體系)以及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聯合體的40餘家圖書情治單位建立了館際互借和資源共享關係。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139所大學及研究機構簽署校際合作協定。學校1986年開始招收留學生,學校於2007年開辦全英文授課碩士班,2011年開辦全英文授課博士班。有來自94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在校就讀,留學生規模達910人。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
釋義:校標以名聞中外的絲綢之路中的駱駝為主創意,結合長城、筆架和表示第一的手式等元素組合而成。駝是沙漠之舟,承載中西經貿交流的象徵。駝峰好似長城形狀,代表首都北京,同時展示中國的特色文化內涵。圖形內含“CUEB”的縮寫,展現國際化風采。圖形又如翹起大拇指的手掌,暗喻最好、精彩之意。側看,恰如筆山,體現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蘊。
精神文化
校訓
崇德尚能,經世濟民
釋義:“崇德”一詞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學校育人之理念,以德為先,求有德賢才,育德為任,養德能皆齊之輩。“尚能”展現學校育人之目標,以能為基,培養有創新精神之人,以能為業,培養有實踐能力之人。“經世濟民”既是歷代中國有志向、有作為的知識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又是學校育人的價值導向,即培養胸懷國家人民,有經世之用、濟民安邦之人。
校歌
圖片 | 歌詞 |
《遠航》 作曲舒楠、作詞張農科 一樹的陽光,溫暖著學子的寒窗 一地的花香,桃李的芬芳 一路的鏗鏘,書寫著青春的華章 一肩的擔當,擁抱著太陽 經天緯地,聽駝鈴悠揚 崇德尚能,素養提素養 真理浩蕩,看長風破浪 經世濟民,思想啟思想 上求政美,物豐國力強 下求蒼生,不息乾坤朗 百年樹人,育我棟樑 給我翅膀,帶我去遠航 |
現任領導
黨委常委、黨委書記 | 馮培 |
校長 | 付志峰 |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 | 孫善學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 楊世忠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丁立宏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王傳生 |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 | 朱玉華 |
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 | 徐芳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孫昊哲 |
知名校友
政界
張彥生,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統計局局長。
馬延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組織部原部長。
張國祥,全國政協原常委、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原副主任。
翟鴻祥,北京市原常務副市長,華夏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
陳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黨組書記(正部級),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
翟立功,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牛越生,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
朱利,中國銀河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總裁,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包克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副部級)。
魏迎寧,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
尚福林,黨的十八大代表、中共中央委員、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
楊曉超,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紀委秘書長。
文海英,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
崔述強,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書記。
程紅,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副市長。
胡志強,中共陝西省榆林市委書記。曹路寶,中共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委書記。
殷昭舉,廣東省潮州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長。
張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秘書長、常務副市長。
隋振江,黨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盧映川,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書記。
胡亞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王祥傑,北京市政協委員、原西城區政協主席。
岳鵬,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區長。
李肇星,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吳振鈞,中央副部級巡視專員。
劉家琛,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工商界
李素蘭,1987年全國優秀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劉亞洲,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
馬雲,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副總裁、泰康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孟衛東,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潘沛,首創集團北京經濟發展投資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
吳建,北京市政協常委、華夏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
鄭萬河,王府井百貨集團原董事長兼總經理。
馮春勤,北京市政協常委、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任傑,紐西蘭萬方集團董事長。
符學東,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聞安民,渤海人壽保險公司總經理、華安財產保險公司副董事長。
王力強,首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盧東濤,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徐濤,世標集團董事長。
李濤,澳大利亞柯藍集團、澳仕卡乳業集團董事長,澳洲海斯萊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蹤陽,北京自來水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劉冰,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譚向東,海航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海航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江川,北辰實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劉廷儒,盈富泰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於小鐳,中企港資本集團董事長。
武衛,阿里巴巴集團財務長。
朱桐,中國包裝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包裝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法人。
匡振興,北京當代商城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尹兆君,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總裁。
劉雙珉,山東科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金寶傑,中國紅十字總會報刊社社長。
封帥,相宜本草化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珊,中匯國際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李涵,北京鑫恆集團聯席董事長。
王慶澤,華信集團董事長。許懷哲,解決網CEO。
宋宜農,永贏基金董事總經理。
金鑫,學大教育創始人兼CEO。
張瑗,遼寧機場管理集團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
劉京京,嘉和一品董事長。
孫璐,中信國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晨,鴻洲集團執行副總裁。
申晨,媒體評論人、新浪集團市場總監、熊貓傳媒集團董事長。
學術界
袁倫渠,國務院參事。
孫連捷,國家安全生產科學研究中心原主任、安全科技專家。
董克用,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金雲,美國密西根大學中國勞動關係和就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賈康,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
陳全生,國務院參事。
付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原院長。
文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原校長。
曲德森,北京印刷學院院長。
倪紅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專家組組長。
王坦,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副院長。
劉紀鵬,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朱青,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顧六寶,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
紀宏,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原院長。
白景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
楊宜勇,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蔡昉,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2009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共有12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法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4.97%,授予的法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7.63%,法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15%。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1639名是法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