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是199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礎上建立的,是中國礦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工科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高校之一,也是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建設的28所高校之一。現設有8個系2個學院;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在原北京礦業學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所研究型大學。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成立,恢復招收和培養研究生;1997年7月,經原國家教委和北京市批准,成立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1998年恢復招收本科生。學校位於北京市高校雲集的海淀區學院路,東眺國家奧林匹克公園,西望頤和園、圓明園與香山,學校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60餘萬冊,電子圖書40萬冊。

中國礦業大學是一所具有礦業和安全特色,以工為主,理、工、文、管、法、經相結合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列入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以及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的高校之一,是全國首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校。學校的前身是創辦於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1950年學校由焦作遷至天津,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清華大學、原北洋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相關科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更名為北京礦業學院;“文革”期間學校搬遷、更名,形成異地辦學格局;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成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60年和1978年,學校先後兩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2000年2月,學校整體成建制劃歸教育部管理,成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教學成果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多年來,學校的教學改革逐步深入,教育質量不斷提高。2000年至2009年,有7篇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0年,有1人榮獲首屆“中國優秀博士後獎”,是全國10名獲獎者之一;2005年,學校的“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並有2人榮獲“中國優秀博士後獎”;2篇論文入選2007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3篇博士論文入選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名專業學位碩士被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自1998年恢複本科教育以來,學校不斷加大對本科教育的投入,積極構建研究型本科教育體系。目前,我校共有8個專業榮獲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8個專業榮獲北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市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項目,“安全工程”專業在全國第一個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共有5門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1本教材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本教材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資助,5個團隊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005年以來,共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2項,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一等獎3項。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科技競賽,近年來有百餘人獲獎,在所參加的九屆北京市大學生(非數學專業)數學競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其中在2002年第十四屆競賽中,獲得特等獎1名(特等獎共設2名),在2006年第十七屆競賽中,學校總成績在北京高校中名列第三;在2007年度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全國二等獎1項,北京賽區一等獎2項;在2007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全國甲組一等獎1項、北京賽區甲組一等獎3項;在第24屆美國數學建模競賽中,2個團隊獲得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一等獎9項、二等獎24項。在第四屆首都高校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獲一等獎1項。2009年獲全國首屆大學生數學競賽暨北京市第二十屆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專業組一等獎2項;獲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1項。學校就業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績,實現了較高的畢業生就業率,年均就業率達到96%以上。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已經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並重的辦學格局,目前,學校在構建研究型本科教育體系和開放式研究生教育體系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中國能源工業精英教育教學體系,努力建設特色鮮明、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礦業大學。學校現有學生12589人,其中研究生5229人,本科生4984人,成人教育本專科生2376人。

學校的科研工作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十五”以來,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460項,147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9項,國家自然科學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目前,在研課題900餘項,其中,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和“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863”項目、“973”項目等重大項目92項。一批國家重大科研成果已經實現了產業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領導關懷

學校的發展始終得到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1988年,鄧小平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1994年,江澤民就我校“煤炭地下氣化”科研項目作出重要批示。1996年1月19日,江澤民視察學校,並就能源發展戰略及能源科技教育等問題作出重要指示。1999年5月18日,江澤民為學校建校90周年題詞:“開拓創新,嚴謹治學,把中國礦業大學辦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學。”6月16日,李鵬為學校題詞:“發展能源科教事業,培養跨世紀優秀人才。”此後,吳邦國李嵐清陳至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親臨學校視察。2009年6月,溫家寶總理為我校校董孫越崎先生銅像親筆題字。2009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2009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為學校百年校慶發來賀信。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博士生導師145人,碩士生導師144人,68%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95%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中有6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4人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8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3人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6人榮獲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2個,30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6人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畫。

學院設定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學校現設有研究生院和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理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文法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繼續教育學院等11個學院,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7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1個本科專業;8個“十五”期間“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8個“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設定學科,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此外,學校還是培養工商管理碩士(MBA)、在職工商管理碩士(EMBA)和工程碩士的單位。建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0多個基礎和專業基礎實驗室,還有水煤漿世界實驗室、中日地層環境力學中心以及國際交流中心。2007年學校成立了我國首家以能源與安全為特色的國家大學科技園---“中關村能源與安全科技園”和“中國礦業大學留學人員創業園”。2008年成立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首屆董事會,全國60餘家能源企事業單位成為學校首屆董事會董事單位。

交流合作

學校重視國際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已與十幾個國家的幾十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關係。1999年8月,學校成功舉辦了'99國際採礦科學與技術大會。2001年4月,第29屆計算機在礦業中的套用(APCOM)國際學術會議在學校召開。2006年9月,成功舉辦了國際有機岩石學會(TSOP)第23屆年會,這是該年會首次在中國和開發中國家召開。目前,學校已經與英國諾丁漢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俄羅斯莫斯科礦業大學、俄羅斯工程院、慕尼黑理工大學和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等33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合作與交流關係。2006年學校啟動了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合作的“大學生科研訓練交流計畫”。目前學校已選派89名研究生參加“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赴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柏林工業大學、巴黎第十一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進行聯合培養或攻讀博士學位。21世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將秉承“辦精、辦強、辦特色”的辦學理念,按照“強化特色、提高質量、充實內涵、外向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抓住“統籌規劃、隊伍建設、科學管理”三個關鍵,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全面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礦業和安全特色、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鬥。

專業設定

資源開發工程系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資源開發工程系下設採礦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土木工程、測繪與土地科學、礦業科學基礎教研室等五個教研室、岩士工程和高水材料兩個研究所,建有“煤炭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煤炭工業放頂煤開採技術中心。本系擁有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9個博士點、16個碩士點、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本科專業。

資源開發工程系現有教職工8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9人,教授27人,副教授28人,高級工程師(實驗師)3人,青年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以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韓德馨教授為代表的十餘位老專家為我國煤炭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享有崇高的聲望;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已成為教學科研骨幹,在礦業科學和相關工程領域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目前在研課題10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0項,年到位科研經費超過600萬元。

資源開發工程系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業務素質、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全面培養,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為人才成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熱忱歡迎有志於我國資源與礦業科學發展的學子報考。

地質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資源與環境基礎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和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探測技術、地質工程、計算機套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能夠從事資源勘察、環境評價、地學理論研究和工程開發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質學、環境科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C語言程式設計、礦物學、岩石與礦床學、構造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基礎、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環境地質學、能源地質學、礦產資源評價與管理。

畢業生就業方向:適宜在國土資源、工礦企業、工程設計院、科研院所和大中專院校等單位從事資源勘查、環境評價、工程勘察、設計和施工、生產管理、科研開發與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土木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從事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隧道、鐵路、橋樑、礦井等的設計、施工研究及管理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以工程力學、結構工程為主幹學科,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結構力學、房屋建築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鋼筋混凝土基本構件、城市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特殊施工法、建築經濟、土木工程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

畢業生就業方向:適宜在房屋建築、市政、道路、橋樑、地下工程、礦山等領域的設計、施工、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從事技術及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門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

安全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安全工程、通風淨化工程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術,能在工業安全與環境工程、通風空調與淨化工程、消防工程、計算機及其網路安全等領域從事規劃、工程設計、監察、審計、技術管理與科學研究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含工業安全與環境、通風空調與淨化、消防工程三個研究方向。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力學、礦業工程、系統科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工程流體力學、工程力學、燃燒學、通風與淨化工程、消防工程學、安全工程學、礦井通風與安全、計算機與網路安全、C語言程式設計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適宜在工礦企業、市政建設、交通水利等安全監察與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等單位從事研究、設計、開發、教學、施工管理、安全監察審計等方面的工作。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掌握地學、資源學、環境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地理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遙感技術基礎、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規劃與設計、生態學與生物資源、自然資源概論、國土資源管理、地球科學概論、土地評價與管理、環境規劃、城市規劃與管理、區域規劃原理。

畢業生就業方向:適宜在國土資源管理、城鄉建設、環境保護、房地產開發與管理、計畫、經濟等政府部門、公司、規劃設計院所、高校從事規劃管理、科學研究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

本專業培養面向21世紀數字地球、數字中國戰略,培養適合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紮實,具有良好素質的從事地理信息系統研究、開發、套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專業方向包括GIS套用、GIS開發、空間數據倉庫、地圖製圖。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地理學、地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地理學、測量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分析與套用、攝影測量與遙感、計算機圖形學、資料庫技術、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

畢業生就業方向:適合從事測繪地勘、資源環境、能源礦業、國土海洋、城市規劃、城鄉建設、房地產管理、交通、公安、農林、信息等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GIS有關的技術、管理、教學、科研和設計工作。

工業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工業工程和系統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素質與能力,能在工商業從事生產、經營、服務等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評價、創新和決策等工作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管理學、機械工程。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工業工程原理、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現代生產管理、系統建摸與仿真、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管理與評價、現代生產製造系統、電子技術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機電控制基礎、運籌學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適宜在各類現代企業、各級政府部門、服務機構(如商業、銀行、保險業等)、科研院所等單位從事系統策劃、設計、研究與管理工作。

化工與環境工程系

化工與環境工程系下設有化工與化學教研室、環境工程教研室、礦物加工教研室、化工實驗室、選礦實驗室、環保實驗室、國家煤炭地下氣化中心、國家煤漿技術中心製漿研究所、煤炭環境監測總站以及科林科礦業技術研究所、中美合資埃特礦業工程公司等。儀器總價值達2000萬元人民幣。本系現有教職65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及正高級職稱人員13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23人,並有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及其它專業技術人才30餘人。王祖訥教授、張榮曾教授、單忠健教授和餘力教授等在國內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本系現有礦物加工工程和環境工程2個博士點;礦物加工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藝和套用化學等4個碩士點;套用化學、環境科學、生物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環境工程和化學工程與工藝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礦物加工工程為省部級重點學科,並可接受博士後。

近十年來,本系承擔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七五”、“八五”攻關項目“水煤漿製備技術”、“水煤漿添加劑製備技術”、“型煤技術的研究”和“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的研究”;國家“863”高技術項目“碳化矽晶須的研製”;國家“九五”攻關項目“細粒煤深度脫硫脫灰關鍵技術研究”和“大型選煤廠線上檢測和自動控制技術”以及“過程模擬和最佳化”、“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計算機套用軟體開發”等。目前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

礦物加工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從事礦物(煤、金屬、非金屬)的加工利用技術研究和現代化生產管理方面的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礦業工程。開設的主要課程:選礦學、礦物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流體力學、微機原理、C語言與網路技術。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企業、科研、設計單位、大專院校及相關公司從事生產、科研、技術設計與管理以及教學工作。  

環境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從事企事業、城鄉、區域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規劃、設計、運行管理和研究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環境工程。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化工原理、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噪聲污染控制工程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各級政府機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環保公司等從事環境管理、教學、科學研究、產品開發以及技術管理工作。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從事化工及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生產管理、工程設計和技術開發能力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開設的主要課程為: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煤化學、化工熱力學、化工設備、化工工藝學、儀器分析、化工儀表及自動化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化工及其相關領域的各類企業、科研設計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外合資企業從事生產技術管理、技術改造、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工程設計和教學工作。

生物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內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生物學、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生物工藝學、生物反應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工程裝備、環境工程,環境化學、生態學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到醫藥、輕工、食品、環境工程等部門從事科研、設計、教學和管理工作。

環境科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環境科學和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能夠在企業、科研單位和各級環境管理部門從事環境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審計、環境規劃和環境科學研究、環境污染控制的專業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環境科學。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環境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生態學、環境質量評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理、噪聲污染控制工程、環境管理、生態工程學、環境法學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政府機關(環保部門)、大專院校、設計院、廠礦企業、環保公司等。

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系現有電氣工程、機械工程2個博士後流動站,機械設計及理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3個博士點,另有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力系統與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通訊與信息系統、計算機套用技術、材料學、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電機與電器、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14個碩士點。本科專業覆蓋專業目錄中的機械類、電氣信息類、材料類、儀器儀表類4個二級學科,目前設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6個本科專業。

機電工程系下設機械工程教研室、材料工程教研室、信電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計算中心)、機電基礎教研室、計算機基礎教研室和信息工程研究所。該系具有一批學術造詣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富有朝氣、學歷較高的中青年教師,現有在職教職工80人,其中教授13人(博導6人),副教授24人,高工6人。中青年教師中有近50%具有博士學位。長期以來該系在自動化、通訊、計算機、機械和材料等領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級技術人才,完成了許多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較高級別的科研課題,取得了很多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自90年以來該系教職工曾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20餘項。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計算機系統軟、硬體理論基礎,具備工程和管理實際操作能力,從事計算機軟、硬體系統設計、研究、開發和教學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數字分析、計算機原理、微型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路、高級語言、彙編語言、數據結構、作業系統、編譯原理、系統分析與控制、信號處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論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科研、工程設計、輔助決策、信息管理、圖象處理、工業控制等套用領域從事開發和研製工作;也可在大、中專院校從事計算機系統理論及套用技術的教學科研工作。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氣工程、電力傳動、自動控制、過程控制、供電技術、供電安全、自動化儀器儀表、計算機控制、信息處理等領域的開發、研究、設計、運行、管理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原理及套用、計算機軟體基礎、控制理論、電機與拖動、電力電子技術、信號分析與處理、電力拖動控制系統、工業過程控制與自動化儀表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工礦企業、電廠、科研單位、工程設計研究院、大專院校從事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組織管理、教學等工作。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複合材料等材料領域的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材料設計與製備工藝設計、提高材料性能與材料的質量、開發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藝方面的基本能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物理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材料物理化學、電工和電子技術、機械設計、計算機原理及套用、材料科學基礎、工程力學、材料力學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現代材料研究方法、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及無機非金屬材料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材料的製備、加工成形、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從事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的基礎理論與套用能力,能夠從事機械設計、製造、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力學、機械學、機械電子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控制學、機械製造技術、機械信息學、機械系統學、計算機系列課程、經營與管理、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從事科研、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光、電、機、計算機相結合的當代測控技術和實驗研究能力,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裡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工程力學、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機械設計工程學、電子技術、控制工程基礎、單片微機原理、測試技術、計量光學、信號分析及工程套用、精密儀器設計與製造工藝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從事對機械工程中的物理量、幾何量的測試、機電設備管理的故障診斷、狀態監控等有關測量控制手段現代化的測控工作以及精密儀器儀表的設計製造方面的技術開發、設備運行和管理工作。

管理系

管理系下設工商管理、市場行銷兩個教研室,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財務會計、技術經濟及管理、數量經濟學及MBA6個碩士點,有技術經濟、企業管理、市場行銷、價值工程、決策分析、管理信息系統、礦業經濟決策、計量經濟等多個研究方向。自1979年至今已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博士、碩士、學士及經濟管理幹部。本科設有工商管理、市場行銷等專業。

本系現有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12人,長期以來承擔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並有13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科技攻關項目、省部級和橫向科研項目等共10餘項。

工商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商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技術經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計算機輔助管理技術,能綜合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解決實際問題,了解企業運作、具備企業家素養的高級管理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管理科學與工程、經濟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運籌學、會計學、財務分析、金融學、技術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國家規劃、行政管理、工程管理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集團部門工作;也可去金融、保險系統、統計、審計等部門任職;還可到國際國內的工程諮詢公司、工程投資公司、房地產公司、中外合資公司、三資企業及跨國公司、涉外工程建設公司施展才華。

市場行銷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市場行銷活動的調查研究能力、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和開拓能力,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套用技能和紮實外語基礎的高級行銷管理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管理科學與工程、經濟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市場行銷學、管理學、運籌學、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分析、金融學、技術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有較寬適應性,可在各類工商企業及有關組織從事市場行銷工作。

經濟系

經濟系主要從事巨觀經濟、微觀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企業經濟管理、企業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等學科的教學研究工作,為我國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面向知識經濟時代,培養適應工商企業管理的國際化、集團化及跨國經營對高級專門人才素質需求的各類經濟和管理學科高級人才。現有工商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3個專業,有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其中碩士生導師4人,承擔本系各專業以及面向全校的相關專業課授課、科研和諮詢工作。

工商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商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技術經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計算機輔助管理技術,能綜合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解決實際問題,了解企業運作、具備企業家素養的高級管理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管理科學與工程、經濟學。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市場行銷學、金融學、統計學、會計學、公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統、證券投資學、技術經濟學和企業戰略管理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政府巨觀經濟管理部門、公司和跨國公司、教學科研單位從事工作,也可從事證券投資、金融保險、會計統計、審計、項目管理等崗位工作。

會計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企業會計信息系統設計、運作和管理能力,公司經濟運行規劃、控制和分析能力,具備會計師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熟練掌握和運用英語和計算機從事專業工作能力,適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發展知識經濟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公司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會計電算化、註冊會計師審計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工商企業、證券金融保險業和服務業、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和經營管理部門、政府財政稅務機關、會計師事務所、高等院校從事會計、審計和管理工作及教學科研工作。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經濟學原理和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與實務、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及慣例和我國對外貿易政策和法規、能熟練掌握運用英語和計算機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經濟學、統計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國際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國際貿易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國際市場行銷、國際經濟合作、商務談判、外貿英語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外貿企業、工商企業外貿部門、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從事貿易、銷售、管理專業實務工作和教學科研工作。

基礎科學系

基礎科學系主要從事數學與套用數學、力學和物理等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與科研工作。已有工程力學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各一個;套用數學、工程力學、固體力學、結構工程、流體力學和理論物理等6個碩士點,其中工程力學是國家重點學科,我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本系套用數學碩士點設有複分析及其套用、非線性演化方程及其孤立子理論、套用數理統計和最最佳化理論與方法等研究方向。近年來,在這些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豐富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力學已形成了分形—岩石力學、有限變形力學理論及其在工程中的套用、礦山工程計算力學、現代光測技術及實驗技術、軟岩力學為主的科研學術方向。其中分形—岩石力學、有限變形力學理論等方向取得了世人矚目的研究成果,處於該領域的世界先進水平,在計算力學和非金屬材料光測力學等研究方向也取得了獨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

本系設有分形力學研究所、數學研究中心、套用數學研究室、數理教研室、工程力學研究室、物理教研室和體育教研究室。現有教授9名。本系除了培養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工程力學、建築學和套用物理等專門人才外,還承擔全校的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工程力學、普通物理、體育等課程的教學任務。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本專業是由信息科學、計算科學、運籌與控制科學等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理科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與計算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學研究的訓練,能解決信息處理和科學與工程計算中的實際問題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的主幹學科是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數值分析、數學建模、數值代數、數值逼近、實變函式、泛函分析、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微分方程、資訊理論、信息處理技術與套用、最最佳化方法、信號與系統、網路技術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高等院校、機關、企業、科研院所、經濟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套用開發、管理等工作。

工程力學專業

工程力學專業研究工程中具有共性的各種力學問題,廣泛套用於機械、土木、動力、水利、材料、車船、航空、化工等工程領域,具有理、工結合的特點。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數學、力學理論基礎,能夠套用計算機進行工程結構設計與計算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力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實驗力學、計算力學、結構力學、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

畢業生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具有基礎厚、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的特點,既可在土木、水利、機械、交通、能源、材料和化工等部門從事科研、設計和管理工作。對於有志深造者,還可攻讀力學及土木、水利、機械、交通、能源等眾多相關學科的研究生。

建築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和室內設計等方面知識,能在設計規劃部門從事建築設計、研究和管理工作,並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才型、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建築學。學習的主要課程有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及原理、建築結構與建築力學、建築構造、中外建築歷史、建築美術、建築經濟與管理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設計部門、規劃管理部門和建築企業,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科學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專業修業五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社會科學系

社會科學系現有法學、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漢語言文學等4個本科專業和1個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本系下設哲學、經濟理論、行政管理、法律、漢語、思想文化等6個教研室,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16人,不少教師在全國、省、市有關學術團體中兼職。近幾年來,本系共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有10餘項科研成果獲省、市級獎或通過部級鑑定。

法學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紮實的基礎法學和部門法學知識,良好的法學理論修養和業務素質,較強的法律實踐能力,並掌握一定的經濟學知識,具有較高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的複合型高級法律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法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訴訟法學、法律史、契約法、智慧財產權法、公司企業法、金融法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從事政法機關、經濟和涉外經貿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法律實踐工作和教學、科研工作。

行政管理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行政管理理論知識,了解我國國情,熟悉行政管理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組織和管理能力的行政管理高級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政治學、管理學、法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行政管理學、行政監督學、政治學、行政法學、社會學、國家公務員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從事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社會科學理論和人文知識,掌握現代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優良的政治素質,精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方法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政治學、教育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心理學、倫理學、中國文化概論、西方經濟學、組織行為學、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當代社會思潮評析、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辦公自動化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可在政府部門、社會、企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新聞宣傳、理論教育和研究工作。

漢語言文學(中英文秘書)專業

本專業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需要,德、智、體、美、能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較寬的知識面,並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的高級套用型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中國語言文學。主要課程有:古典文學、古代漢語、現代文學、現代漢語、寫作、秘書學、編輯學、英語聽/說/讀/寫、管理學、市場行銷學、決策學等。

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可在政府部門、涉外企業、事業單位從事秘書、管理、翻譯、新聞、編輯、教學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外語系

外語系早在70年代末就已是煤炭部的外語培訓中心,80年代以來又兼作國務院智力引進辦所屬的全國工商企業出國備選人員外語培訓/考試(BFT)中心。20多年來已培養出十幾屆師資英語專業和經貿英語專業高級專門人才,為煤炭部和各大部委培養了大批中、高級精通英、德、日、俄、波語言的專業技術和企業管理人才。現有英語本科專業1個(四年制)及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點1個。

外語系下設英語教研室、德日俄教研室。本系師資主要來源於全國重點外語院校和名牌大學外語系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教師外語素質好,教學實踐經驗豐富,務實協作,積極進取,不少教師是全國性學術團體成員。本系常年聘請外籍教師和高水平的兼職教師。

英語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具備一定人文學科知識,並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網路信息的英語專門人才。本專業主幹學科是英語語言文學。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基礎英語、英語聽說、高級英語、英語寫作、英語語言學、英語口譯、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英美文學、英美概況、經貿英語、第二外語等。

畢業生就業方向:能夠從事外經貿、國際旅遊和其它外事的口筆譯、英語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等多種職業。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職業技術學院是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的二級學院,依託學校教學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辦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職業技術學院的宗旨是積極貫徹科教興國戰略,提高國民科技文化素質,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更好地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其目的是培養面向基層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學院確立了“從嚴治學、科學管理、質量第一”的辦學原則。為迎接21世紀的挑戰,實現新世紀的宏偉目標,學院將致力於深化教育管理和改革,辦出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和水平,用高質量的人才回報社會對學院的信任和支持,為推動社會發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智力服務。

涉外文秘與公共關係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改革開放形勢下涉外秘書工作需要,熟悉管理事務工作,具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能熟練操作現代辦公設備,勝任涉外工作的高層次實用型專門人才。

市場行銷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市場行銷管理的基礎理論、專業理論知識和相關知識,畢業後能在各類企業或相應的業務部門從事市場調研、市場開發等經濟管理工作的實用型專門人才。

電子商務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電子商務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具有從事電子商務專業實際技能的初步能力,適應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需要,能在電子商務有關的機構、網站、企業從事電子商務工作。

校園文化

校風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勤奮求實進取奉獻

校園精神

好學力行、艱苦奮鬥、迎難而上、開拓創新

校訓

:開拓創新、嚴謹治學

礦大校歌

:《焦作工學院校歌》 

校歌由教育家李敏修作詞,張洪島譜曲。歌詞寫道:

太行之陽河水東,

莘莘學子救國重勞工。

源深流自遠,

物阜民用豐。

山蔥蔥,

水溶溶,

努力,努力!

行健天同功。

歷史沿革

一、1909——1915年,焦作路礦學堂

1909年3月1日,河南焦作,開學典禮。

二、1915——1919年,福中礦務學校1915年6月1日,河南開封,開學典禮。

三、1919——1921年,福中礦務專門學校1919年2月,改名為福中礦務專門學校;1920年4月,由開封遷回焦作。 

四、1921——1931年,福中礦務大學1921年夏,改名為福中礦務大學。(本部在焦作)

五、1931——1938年,私立焦作工學院

1931年,改名為私立焦作工學院;

1937年10月,舉校遷至陝西西安;

1938年3月,由陝西西安遷至甘肅天水。

六、1938——1946年,國立西北工學院 

1938年7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將焦作工學院與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合併改組,成立國立西北工學院。

1938年11月,焦作工學院從甘肅天水遷至陝南城固古路壩

七、1946——1949年,私立焦作工學院

1946年夏,河南洛陽關林,焦作工學院復校;

1947年,9月,遷至河南鄭州;

1948年8月,遷至江蘇蘇州。

1949年4月,蘇州解放。隨即,華東人民政府接收了焦作工學院。6月1日,焦作工學院在蘇州舉行了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

八、1949——1950年,焦作工學院1949年8月,華北人民政府接收了焦作工學院;9月,學校返遷焦作(成為國立高等學校)。

1950年1月,燃料工業部正式接管了焦作工學院。

1950年3月,華北煤礦專科學校併入焦作工學院。 

九、1950——1953年,中國礦業學院 

1950年,天津,籌建中國礦業學院。

1951年4月26日,焦作工學院結束,中國礦業學院成立。

1952年,清華大學採礦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採礦系,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併入中國礦業學院。

十、1953——1970年,北京礦業學院

1952年春,中國礦業學院籌備在北京建校。10月,進入了天津、北京兩地辦學的過渡時期。

1953年9月,改名為北京礦業學院。

1961年,北京煤炭學院併入北京礦業學院。

十一、1970——1978年,四川礦業學院

1970年5月,學校遷至四川三匯壩;學校改名為四川礦業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

十二、1978——1988年,中國礦業學院

1978年6月23日,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並開始在江蘇徐州籌備建校工作。

1978年11月,成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2年12月,學校從四川至江蘇徐州的搬遷工作全部結束。

1984年12月22日,學院在徐州建校一期工程竣工。 

十三、1988年,中國礦業大學

1988年4月2日,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5月11日,鄧小平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97年,設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1998年9月,北京煤炭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北京校區。 

2002年,北京校區東校園(原北京煤炭管理幹部學院一部分)併入北京廣播學院。

2009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3]。[4]

現任領導

楊仁樹:校黨委書記

喬建永:校長

朱書全:校黨委副書記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孫繼平:副校長

范迅:副校長

姜耀東:副校長

王忠強:副校長

兩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如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錢鳴高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周世寧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謝和平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蘇萍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劉炯天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

袁亮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王安工程管理學部

已故院士

韓德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2009年10月於北京逝世)

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8個:

1.採礦工程2.安全技術及工程3.礦物加工工程4.礦產普查與勘探5.岩土工程6.工程力學7.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8.機械設計及理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

部級重點學科(4個)1、安全技術及工程2、礦物加工工程3、機械設計及理論4、管理科學與工程礦大(北京)管理科學與工程省部級重點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9個)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2、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3、管理科學與工程4、機械電子工程5、機械設計及理論6、化學工藝7、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8、礦物材料工程9、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1、清潔能源學(交叉學科)2、土木工程(一級學科)3、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4、環境工程

科研流動站

1、礦業工程2、電氣工程3、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4、力學5、機械工程6、測繪科學與技術7、管理科學與工程8、控制科學與工程9、土木工程10、環境科學與工程11、地質學

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 

1.煤炭資源與安全開採國家重點實驗室

2.深部岩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1、煤炭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北京市岩石力學實驗

省部級工程中心

1、國家工程中心

2、土地復墾中心 

3、煤基漿體燃料工程中心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