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末發源
1896年,清政府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廣學校》一折,建議自 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皆設學堂。10月,盛宣懷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條陳自強大計折》,附奏《請設學堂片》,稟明兩江總督劉坤一,擬在上海捐地開辦 南洋公學,經費由輪電兩局捐輸,聘請何嗣焜出任總理。12月得到光緒皇帝準允。至此,標誌南洋公學正式創立。因學堂地處南洋(當時稱江、浙、閩、廣等地為南洋),參考西方學堂經費“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為公學”,故定名為南洋公學。南洋公學初建時以培養高端法政人才為辦學目標,先設師範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繼設鐵路班、特班、政治班、譯書院、東文學堂等。
1897年,盛宣懷呈奏《籌建南洋公學及達成館舍》一折,提出南洋公學及達成館均可由輪電兩局集捐籌辦。聘請張煥綸為中文總教習,福開森為監院。在上海徐家匯賃屋辦學。首批招考師範生30名,於4月8日開學,按五層格進行培養。11月9日外院開辦,由師範生擔任教習。師範生自編《蒙學課本》,風行中國國內。何嗣焜擬訂公學第一份辦學章程——《南洋公學章程》。招商局認捐規銀6萬兩,電報局認捐規銀4萬兩,作為辦學經費。
1905年,學校改隸商部,改校名為 商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始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為目標。
1906年秋,學校工科之始——鐵路工程班成立。
1907年改隸郵傳部,易校名為 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10月,學校的第一個工程專科,即學制3年的鐵路專科正式成立。
1908年夏,學校增設電機專科,為中國高等學校最早設立的電機系科。
1909年,學校航海專科成立,後於1911年改為商船學校。
1910年,學校建立電機實驗室,同年秋,定“勤、儉、敬、信”四字為校訓。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聲中,唐文治宣布學校改名為 南洋大學堂,監督改稱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困難,唐文治提出自己減薪一半,師生同心,以維持教學。唐文治還著《人格》一書作為國文教材。該時期孫中山蒞校演講,全校師生開始共同致力於興建中國實業。
民國茁壯
1912年,學校改隸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更名為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並將鐵路科改為土木科,電機科改為電氣機械科。
1918年3月,學校又增設鐵路管理科,這是中國設立該科之開端,開創了工管結合的先河,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創舉。
1921年,葉恭綽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時,將交通部所屬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統一更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定名為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並在全國率先成立董事會,校長亦由董事會選舉產生。葉恭綽當選為校長,張鑄為滬校主任,凌鴻勛和張廷金為副主任。學校在原有電機科外又增設了機械科。
1922年,由於政局變動,葉恭綽出走,學校改為 交通部南洋大學。此後校長多次變換,直到1924年底凌鴻勛再次任校長,學校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該時期仍設定電機、機械和鐵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調歸唐山學校。學校在該期間又新建成體育館和調養室,並創辦了中國高校最早的工業研究所。
1927年,北伐勝利,北洋政府垮台,南京政府成立。國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學。學校改組為 第一交通大學,設立校務委員會。並第一次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脫離學校,另組私立南洋模範中國小。
1928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改組,增設鐵道部。學校移歸鐵道部管轄,將設在上海、唐山、北平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併,統稱 鐵道部交通大學,分上海本部、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學院。校長由鐵道部部長孫科兼任,副校長由黎照寰兼任。不久,黎又被任命為專職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充裕,校舍建設和系科建設都得到較快發展,校園面積也擴大到近500畝。期間,學校先後成立了科學學院、管理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機工程學院和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由此形成了以工為重點,理為基礎,兼重管理的教學體系。
1937年8月1日,學校劃歸教育部,名為 國立交通大學。八·一三事變爆發後學校遷至上海法租界繼續辦學。
日軍侵占上海租界後,國立交通大學總部從上海轉移到重慶九龍坡。該時期,交大開展院系建設。重慶商船專科學校併入交大組建造船等新專業,創辦電訊研究所。
1945年10月,抗戰勝利後,重慶交大總校師生分批覆員上海。
1946年,國民黨挑起內戰。滬校與渝校會合,教學秩序得以恢復。廣大師生投入到反對內戰的鬥爭之中。在通貨膨脹、經濟困難與“白色恐怖”之中,學校仍堅持改進教學,並增設電信管理、電信技術兩專修科。
至1949年1月,學校共有理、工、管理3個學院,18個學系,2個專修科和1個研究所。
194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並於同年6月15日接管交通大學。交通大學部分校友遷至台灣後經過多年努力從而“復校”,這就是如今位於新竹的“國立交通大學”。
開闢新程
1952年,全國進行大規模院系調整,交大由10個系、1個專修科調整為機械、電機、造船3大類、7個系;開辦工農速中和工農調乾生班、開展學習蘇聯經驗的教學改革,走按專業培養專門人才的道路。
1955年,由於東南沿海局勢緊張,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
1956年7月1日,上海造船學院在上海交大現址成立。同年8月25日,在交大校址又成立了南洋工學院籌備委員會。
1957年,由於國際形勢趨於緩和,根據交通大學的實際情況和上海、西安兩地的建設需要,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的大部分科系師生、檔案文獻、圖書典藏遷往西安,作為交通大學的西安部分;一部分留在上海並與原上海造船學院及籌辦中的南洋工學院合併,作為交通大學的上海部分,兩部分為一個學校,一個系統,統一領導。
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同年,經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正式定名為 上海交通大學。
1961年2月6日,中央決定上海交大劃歸國防科委直接領導,同時受教育部及上海市委領導。
1970年2月15日,學校劃歸第六機械工業部領導。
十年“文化大革命”動亂中,上海交大和全國高校一樣,遭到一場浩劫,停止招生長達七年之久。
1982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下達通知:國務院正式批准,將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上海交通大學移交給教育部領導,實行教育部與上海市雙重領導,以教育部領導為主。
1984年,鄧小平同志親切接見了上海交通大學校領導和師生代表。同年6月10日,上海交大被列為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發展的高等院校。
1995年12月,上海交大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1999年7月,學校被列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9月1日,學校舉行慶祝上海農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暨上海交通大學農學院成立大會。
2005年7月18日,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併,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2016年4月8日,在紀念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該校1947屆校友、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江澤民同志專程為母校發來賀信。
2017年9月,上海交大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9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兒科學院,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醫學院兒科系正式升格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兒科學院。 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12月,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更名為媒體與傳播學院 。12月2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成立大會在閔行校區新行政樓B418會議室舉行 。
2018年6月22日,招行信用卡聯合上海交大共建金融業首個AI實驗室。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有1個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研發中心,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3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3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決策諮詢點,5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3個上海市高校智庫,4個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基地(專家工作室),2個上海市軟科學基地,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軟科學研究基地,3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有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0個。
平台級別/類別 | 名稱 |
國家實驗室(籌) | 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籌)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微米/納米加工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 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級研究機構 | 中國海洋裝備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數位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納米技術套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模具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信息內容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國家級研發中心 | 國家能源智慧型電網(上海)研發中心 |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振動衝擊噪聲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國家協同創新中心 | IFSA協同創新中心 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未來媒體網路協同創新中心 |
國際聯合實驗室 | 代謝與發育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表格內容參考來源: |
科研成果
●自然科學與技術
1.歷史開創性成果
在一百二十餘年的辦學歷史中,交通大學創造了中國近現代發展史上的諸多“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最早的電機、最早的中文打字機等;新中國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艘氣墊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設計 的第一代戰鬥機、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例心臟二尖瓣分離術、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種原位肝手術、第一例成功搶救大面積燒傷病人手術。
2.重大研究成果項目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擁有“暗物質探索研究”“捕獲馬約拉納費米子”“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製造”“量子信息存儲”“富營養化初期湖泊面源污染入湖河道流域治理成套技術”“4500米無人遙控潛水器(海馬號)研製”“火箭發動機關鍵部件加工”“納米材料全新力學現象”“合成光學活性無機材料”“DNA磷硫醯化修飾基因組圖譜破譯”“腎上腺腫瘤致病基因”“腎上腺和胰腺內分泌腫瘤醫學基因組學”“胃癌發生機制”“生態系統鎂研究”“生長素調控植物氣孔發育”“水稻花器官發育”、“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尋找潛在新靶點”“治療帕金森症天然產物”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項目。
3.論文發表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SCI收錄論文數等指標連續多年居中國國內高校前列。2015年度SCI收錄兩類文獻(Article,Review)達到6027篇,其中國際卓越論文2497篇,均位居中國高校首位;中國國內論文被引26749次,位居中國高校第一;國內卓越論文2414篇,居中國高校第三;十年SCI收錄論文累積被引39913篇、366612次,位居中國高校第二;國際會議論文705篇,位居中國高校第二。1篇論文入選“2015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4.科研項目&經費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資助920項,總經費6.13億元。其中面上項目483項, 資助直接經費28641,7萬元;青年科學基金330項,資助直接經費6161.6萬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4項,重點項目28項,重大項目(牽頭)1項,重大研究計畫項目9項(其中3項重點支持、1項集成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1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3項,聯合基金項目9項(其中3項重點支持),應急管理項目11項,國際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31項(其中重點5項)。
●人文社會科學
1.獲得項目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共獲人文社科類項目立項資助160餘項(不含各級各類委託項目)。其中國家社科基金36項,其中重大項目7項、重點項目6項、年度和青年項目14項、後期資助5項、藝術學專項2項、重點委託項目2項;教育部項目18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規劃和青年項目13項、高校思政工作專項2項、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專項1項。
2.研究經費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科科研經費達到8446萬元,其中,縱向經費3957萬元,橫向經費4489萬。重大、重點與智庫項目經費1600萬元。
●成果獲獎&專利授權
2010-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三大科技獎二等獎2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0項,省部級人文社科獎130項,獲發明專利授權5484項。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根據2017年5月該校官網顯示,上海交通大學主辦有35本中外文學術期刊,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分為中文版、農業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三種。
Nano-MicroLetters | JournalofManagementAnalytics |
《歐洲評論》(EUROPEANA) | 《中國文化產業評論》(CSSCI) |
系統管理學報 | 上海管理科學 |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 交大法學 |
國際高等教育 | 中國金融評論 |
中國海洋法學評論 | 中國都市化進程報告 |
當代外語研究 | 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English.Edition)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中文版)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機械設計與研究 |
工業工程與管理 | 模具技術 |
傳動技術 |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
微米/納米科學與技術 | 微型電腦套用 |
科技英語學習 | 海洋工程 |
振動與衝擊 | 噪聲與振動控制 |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套用 | 鑄造工程·造型材料 |
CommunicationsonPureandAppliedAnalysis | 力學季刊 |
教育傳播與技術 | 學校體育科研 |
腫瘤 | —— |
註:若想了解各期刊內容簡介,可查閱參考資料: 。 |
•館藏資源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校圖書館文獻累積總量(不包括電子版)326萬冊,電子圖書總量788.19萬冊,電子期刊總量5.55萬種,生均擁有文獻(不含電子文獻)53冊,生均擁有文獻(含電子文獻)182冊。本科生均圖書流通量為15.8冊次(總量為25.5萬冊)。全年共採購中外文圖書6.6萬種,7.69萬冊;中外文期刊2103種,6846冊;新增資料庫4個,總數達到399個。各類多媒體資源總量達15.5TB(增長3.33%)。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全年總申請量為12074條,總完成量為11082件,總滿足率91.78%。
教育教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共有28個學院/直屬系,有本科專業64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
2018年3月,上海交大本科新增統計學、天文學、臨床藥學專業。
學院名稱 | 招生專業名稱 | 分流專業(方向)名稱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海洋工程類 | 船舶與海洋工程交通運輸土木工程工程力學 |
土木類 | ||
建築學(五年制) |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機械類 | 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
機械工程(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班) | 機械工程試點班能源與動力工程試點班 |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自動化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安全軟體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IEEE試點班) | ——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 | |
航空航天學院 | 航空航天工程 |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
物理與天文系 | 物理學類 | 物理學套用物理學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班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類 | 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 |
致遠學院 | 從優秀新生中選拔,進入“致遠榮譽計畫” | 數學班物理學班生命科學班化學班計算機科學班(原ACM班)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生物技術 | 生物技術(基地班)生物技術(生物信息試點班)生物工程(基地班)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 | 資源環境科學動物科學植物科學與技術 |
藥學院 | 藥學 |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經濟學類(文、理) | 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 |
工商管理類(文、理) | 工商管理會計學 | |
凱原法學院 | 法學(文、理) |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文、理) | |
日語(文、理) | ||
德語(文、理) |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文) | |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 公共管理類(文、理) | 行政管理 |
媒體與傳播學院 | 傳播學(文、理) | —— |
工業設計 | ||
廣播電視編導(文、理) | ||
視覺傳達設計(藝術類) | ||
公共事業管理(文) | ||
設計學院 | - | - |
交大密西根學院 | 機械類(全英語授課) | 機械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
電子信息類(全英語授課) | ||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 | 機械類(零法語基礎,全法語授課) | 機械工程信息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電子信息類(零法語基礎,全法語授課) | ||
法語 | ||
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 工科試驗班類 | 海洋工程類機械類電子信息類(不含軟體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交大密西根學院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 |
生命與環境交叉平台 |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生命與環境交叉平台) |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資源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園林藥學 |
參考來源: |
學院名稱 | 招生專業名稱 | 年制 |
臨床醫學院 |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 | 八年制 |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法語班) | 八年制 | |
臨床醫學 | 五年制 | |
臨床醫學(兒科學方向) | 五年制 | |
臨床醫學(英語班) | 五年制 | |
口腔醫學院 | 臨床醫學(本博連讀口腔醫學方向) | 八年制 |
口腔醫學 | 五年制 | |
公共衛生學院 | 預防醫學 | 五年制 |
基礎醫學院 | 醫學技術類(生物醫學科學、醫學檢驗技術、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 四年制 |
檢驗系 | ||
營養系 |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文、理) | 四年制 |
參考來源: |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有專任教師2835名,其中教授89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2名(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4名(含雙聘),中組部頂尖“千人計畫”1名,中組部“千人計畫”105名,“青年千人”143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共140名,另有8名長江青年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3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首席科學家35名(青年科學家2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首席科學家14名。
中國科學院院士(據2017年5月官網信息顯示):楊槱(專)、周堯和(專)、蘇紀蘭(雙)、劉永坦(雙)、李家明(雙)、陳竺(雙)、雷嘯霖(專)、張傑(專)、顏德岳(雙)、賀林(雙)、鄧子新(雙)、塗永強(雙)、鄭平(雙)、武向平(雙)、梅宏(雙)、潘建偉(雙)、勵建書(雙)、景益鵬(專)、陳國強(專)、Anders Lindquist(雙)
中國工程院院士(據2017年5月官網信息顯示):王振義(專)、阮雪榆(專)、顧健人(專)、曾溢滔(專)、劉永坦(雙)、謝友柏(雙)、何友聲(專)、饒芳權(專)、翁史烈(專)、葛修潤(雙)、范滇元(雙)、陳亞珠(專)、楊勝利(雙)、邱蔚六(雙)、潘健生(專)、陳賽娟(專)、戴尅戎(雙)、項坤三(專)、趙連城(雙)、聞雪友(雙)、林忠欽(專)、丁文江(專)、寧光(專)、張志願(專)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首席科學家:陳竺、曹誼林、賀林、盛慧珍、陳國強、陳竺、曹誼林、任秋實、林忠欽、倪明選、程旭、張傑、馬紫峰、鄧子新、毛軍發、賀林、張文軍、徐學敏、韓澤廣、賈偉平、陳建平、朱向陽、李建國、張荻、馮雁、高峰、來新民、沈南、周朦、馬紫峰、張傑、寧光、楊小虎、過敏意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首席科學家:賈偉(敖平)、郭熙志、曾凡一、陳國強、崔大祥、金穎、李保界、高維強、陳賽娟、吳際、劉熒、曾凡一、張軍、徐天樂
學科建設
●概況
2018年5月,獲準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6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博士後流動站35個;有9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
ESI發布的2018年3月排名數據顯示,上海交通大學已有18個前百分之一學科、6個前千分之一學科、1個前萬分之一學科。總排名在世界第143位,較之上期上升1位,國內高校第4位。
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物理學、農業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社會科學、動植物科學、經濟與商學18個學科位居全球前1%。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級別 | 名稱 | ||
一級學科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機械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力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二級學科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凝聚態物理 | 光學 |
遺傳學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兒科學 | 內科學 | 外科學 | |
口腔臨床醫學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 | —— |
光學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微生物學 | 遺傳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流體力學 | 車輛工程 | 岩土工程 |
蔬菜學 | 企業管理 | 醫學基因組學 | 組織工程學 |
口腔頜面外科學 | 內分泌與代謝學 | 消化病醫學 | 腎臟醫學 |
口腔修復與生物材料學 | 風濕病學 | 兒科學 | 發育生物學 |
醫學免疫學 | —— |
●碩博士學位授權點
授權類別 | 學科名稱 | 學科門類 | 所在單位 |
一級學科博士點 | 套用經濟學 | 經濟學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法學 | 法學 | 凱原法學院 | |
外國語言文學 | 文學 | 外國語學院 | |
數學 | 理學 | 理學院數學系 | |
物理學 | 理學 | 理學院物理系 | |
化學 | 理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
生物學 | 理學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農業與生物學院、醫學院 | |
生態學 | 理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統計學 | 理學 | 理學院數學系 | |
力學 | 工學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機械工程 | 工學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光學工程* | 工學 | 理學院物理系 |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工學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電氣工程 | 工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工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土木工程 | 工學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工學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核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生物醫學工程 | 工學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醫學院 | |
一級學科博士點 | 軟體工程 | 工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園藝學 | 農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基礎醫學 | 醫學或理學 | 醫學院 | |
臨床醫學 | 醫學 | 醫學院 | |
口腔醫學 | 醫學 | 醫學院 |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醫學或理學 | 醫學院 | |
藥學 | 醫學或理學 | 藥學院、醫學院 | |
護理學 | 醫學或理學 | 醫學院 |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管理學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
公共管理 | 管理學 |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 |
二級學科博士點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法學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比較文學與文化理論 | 文學 | 人文學院 | |
★物理學史 | 理學 |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 |
★細胞培養與代謝工程 | 理學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
★工業工程 | 工學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套用化學 | 工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
臨床病理學 | 醫學 | 醫學院 |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醫學 | 醫學院 | |
★媒介管理 | 管理學 | 媒體與設計學院 | |
農業經濟管理* | 管理學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
一級學科碩士點 | 政治學 | 法學 |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法學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教育學 | 教育學 | 高等教育研究院 | |
心理學 | 教育學 | 精神衛生中心 | |
體育學 | 教育學 | 體育系 | |
中國語言文學 | 文學 | 人文學院 | |
新聞傳播學 | 文學 | 媒體與設計學院 | |
科學技術史 | 理學 |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 |
建築學 | 工學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一級學科碩士點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工學 | 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交通運輸工程 | 工學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航空航天學院 | |
農業工程* | 工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風景園林學 | 工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植物保護* | 農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畜牧學 | 農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中藥學* | 醫學 | 藥學院 |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管理學 | 圖書館 | |
戲劇與影視學* | 藝術學 | 媒體與設計學院 | |
設計學 | 藝術學 | 媒體與設計學院 | |
二級學科碩士點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哲學 | 人文學院 |
科學技術哲學 | 哲學 | 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 | |
西方經濟學 | 經濟學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
專門史 | 歷史學 | 人文學院 | |
天體物理 | 理學 | 理學院物理系 | |
系統理論* | 理學 | 理學院數學系 |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工學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作物遺傳育種* | 農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預防獸醫學* | 農學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中醫基礎理論* | 醫學 | 醫學院 | |
中醫骨傷科學* | 醫學 | 醫學院 | |
密碼學* | 軍事學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註:截止2015年6月;★指自主設定,*指暫停招生。博一36個,博二10個(含自主設定6個),碩一57個,碩二12個。 | |||
參考來源: |
序號 | 授權點名稱 | 領域名稱 | 獲批年份 | 行政單位 |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
1 | 臨床醫學博士 | —— | 1998 | 醫學院 |
2 | 口腔醫學博士 | 1999 | 醫學院 | |
3 | 工程博士 | 電子與信息 | 2011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先進制造 | 2011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 ||||
1 | 金融 | —— | 2010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2 | 套用統計 | 2010 | 理學院數學系 | |
3 | 審計 | 2011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
4 | 法律 | 2003 | 凱原法學院 | |
5 | 體育 | 2014 | 體育系 | |
6 | 漢語國際教育 | 2010 | 人文學院 | |
7 | 套用心理 | 2014 | 精神衛生中心 | |
8 | 翻譯 | 2007 | 外國語學院 | |
9 | 新聞與傳播 | 2010 | 媒體與設計學院 | |
10 | 農業 | 2002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11 | 獸醫 | 2004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12 | 風景園林 | 2005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13 | 臨床醫學 | 1998 | 醫學院 | |
14 | 口腔醫學 | 1999 | 醫學院 | |
15 | 公共衛生 | 2010 | 醫學院 | |
16 | 護理 | 2010 | 醫學院 | |
17 | 藥學 | 2010 | 藥學院 | |
18 | 工商管理 | 1993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
19 | 公共管理 | 2000 |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 |
20 | 會計 | 2004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
21 | 工程管理 | 2010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22 | 藝術 | 2009 | 媒體與設計學院 | |
23 | 工程 | 機械工程 | 1997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光學工程 | 2002 | 理學院物理系 | ||
儀器儀表工程 | 1998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材料工程 | 1997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
動力工程 | 1997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電氣工程 | 1997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電子與通信工程 | 1997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積體電路工程 | 2006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控制工程 | 1997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計算機技術 | 1997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軟體工程 | 2002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
建築與土木工程 | 1998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化學工程 | 2001 | 化學化工學院 | ||
交通運輸工程 | 2001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1997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安全工程 | 2006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核能與核技術工程 | 2001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環境工程 | 2002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生物醫學工程 | 1998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
食品工程 | 2010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
航空工程 | 2010 | 航空航天學院 | ||
航天工程 | 2004 | 航空航天學院 | ||
車輛工程 | 2001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製藥工程 | 2004 | 藥學院 | ||
工業工程 | 2001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工業設計工程 | 2002 | 媒體與設計學院 | ||
生物工程 | 2003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
項目管理 | 2004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
物流工程 | 2003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
參考來源: |
●博士後流動站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截至2015年3月):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力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外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藥學、化學、園藝學、土木工程、套用經濟學、光學工程、軟體工程、法學、生態學、公共管理、統計學、化學工程及技術。
•學科評估
學科分類 |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 名次 |
套用經濟學 | 76 | 8 |
法學 | 77 | 9 |
體育學 | 70 | 8 |
中國語言文學 | 70 | 13 |
外國語言文學 | 76 | 6 |
新聞傳播學 | 77 | 6 |
數學 | 77 | 8 |
物理學 | 79 | 4 |
化學 | 77 | 8 |
生物學 | 86 | 3 |
科學技術史 | 85 | 3 |
生態學 | 75 | 6 |
統計學 | 73 | 8 |
力學 | 76 | 7 |
機械工程 | 94 | 1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74 | 8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85 | 4 |
動力及工程熱物理 | 88 | 3 |
電氣工程 | 76 | 7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83 | 5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85 | 3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86 | 4 |
計算機學科與技術 | 82 | 4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91 | 1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69 | 7 |
核科學與技術 | 70 | 5 |
生物醫學工程 | 85 | 3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72 | 10 |
軟體工程 | 78 | 5 |
基礎醫學 | 85 | 3 |
臨床醫學 | 90 | 1 |
口腔醫學 | 85 | 2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76 | 8 |
藥學 | 76 | 8 |
護理學 | 78 | 5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83 | 3 |
工商管理 | 81 | 5 |
公共管理 | 80 | 5 |
設計學 | 74 | 7 |
參考來源: |
人才培養
●本科生培養
1.質量工程項目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上海市教學團隊15個;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8個,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6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3門(含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3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62門;有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7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14門。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工程力學實驗中心、生命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臨床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數位化工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醫學院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機電學科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洪嘉振)、工業工程主幹課程教學團隊(江志斌)、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張志願)、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團隊(孫麒麟)、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教學團隊(胡其圖)、工科數學基地教學團隊(樂經良)、生命科學導論教學團隊(林志新)、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劉龍根)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微電子學、微電子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生物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工業工程、醫學檢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土木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工程力學、生物工程、護理學、法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生物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
國家級精品課程(2003-2010):《材料科學基礎》《工程熱力學》《理論力學》《現代機械工程圖學》《現代生物學導論》《自動控制原理》《大學體育》《大學物理》《檢測技術基礎》《交響音樂鑑賞》《生物醫學圖像處理》《數學實驗》《大學物理實驗》《現代遺傳學》《製冷與低溫原理》《高等數學》《流體力學》《市場行銷學》《大學化學(含實驗)》《基本電路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食品工程原理》《大學英語》《船舶原理》《生產計畫與控制》《運營管理》《組織胚胎學》《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網路教育)》《婦產科學》《醫學微生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政治學原理(網路教育)》》《金融工程學》《數據結構》《醫學影像學精品課程》《口腔黏膜病學精品課程》《電路實驗》《金融學導論(網路教育)》《數據結構(網路教育)》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眼病的預防與治療》《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文化素質》《法與社會》《數學之旅》《看名畫、談醫學》《婦科常見腫瘤的預防和治療》《現代力學與工程分析》《西醫內科學歷史和現代不良生活方式病》《經濟學的理解與運用——價格扭曲與通貨膨脹》《工業工程導論》《醫學檢驗技術導論》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第一批):《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生命科學導論》《現代遺傳學》《數學實驗》《流體力學》《現代機械工程圖學》《細胞工程》《自動控制原理》《低溫技術及其套用》《數據結構》《理論力學》《基本電路理論》《兒科學》《口腔黏膜病學》《外科學》《組織胚胎學》《醫學微生物學》《生產計畫與控制》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診斷學》《生物化學》《計算機與程式設計導論》《鋼筋混凝土基本原理》《國際金融法》《組織胚胎學》《口腔正畸學》
●特色培養計畫/平台
1.致遠榮譽計畫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依託致遠學院正式實施“致遠榮譽計畫”(簡稱“計畫”)。“計畫”在全校範圍內滾動選拔熱愛科學研究、有志於攀登學術高峰的Top10%學生;組織海內外著名教授組成的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未來科技發展,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計畫”規定學生在本科期間修完規定學分要求的榮譽課程、學業成績達到規定要求等,即可通過榮譽畢業資格審核,獲得上海交通大學“致遠”榮譽學位。“計畫”鼓勵學生選擇一個主修方向和一個輔修方向,同時要求學生至少選修一門其他方向的導論性課程。通過小班討論課、專業研討課、暑期研討班、大師講壇和學術會議等方式,著重培養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整合知識、相互協作和溝通表達等方面能力。
2.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建立起具有自身辦學特色和優勢的工科平台培養模式,旨在培養交叉複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該平台以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為依託,聯合上海交通大學6所強勢工科學院,融合19個優勢工科專業,整合資源。該平台的培養模式,由1.5學年集中式平台培養,與2.5學年深入式專業培養構成。平台培養期間,學生修讀課程由基礎理科類、交叉工科類、定製公共類三大模組課程構成。
3.生命與環境交叉平台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與環境交叉平台學生將接受一學年的平台貫通式培養,除數理基礎課程以外,修讀涵蓋並貫通化學、生物、農學、食品、醫藥和環境等學科的特色課程。平台與世界知名學府和優質企業機構保持著良好的交流合作與人才輸送關係,如擁有交大-美國耶魯大學生物信息專業本碩“3+2”、交大-美國康奈爾大學本科植物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園林、食品科學與工程、資源環境科學、生物技術專業的“2+2”雙學位等20多項聯合培養與交流項目。
4.電子信息類(IEEE試點班)
IEEE試點班取名源於國際上最大的專業協會——IEE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旨在培養電氣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IEEE班辦學理念來自IEEE所代表的“國際化,高水平,求創新,重實踐”。
5.機械類(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班)
機械類(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班)依託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實力,借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等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模式和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了全新的課程體系,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試點班一半以上學生有機會去國外進行交流學習、攻讀世界一流大學學位、參加海外實習及國際合作畢業設計,拓寬國際視野,也會擁有更多機會參加專業實踐課題,培養自身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研究生培養
1.概況
上海交通大學從1931年起培養研究生,1984年試辦研究生院,1996年經國家驗收合格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秉承該校“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求創新”的培養傳統,1978年至2015年,已有80861名研究生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2013年,該校有12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課程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前沿課和選修課等4個模組構成。學生的培養計畫由導師(組)根據培養方案制定。如有需要,可按一級學科設定課程和設定跨學科課程,增加研究方法類、研討類和實踐類等課程。
3.獎助體系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資助包括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三助”(科研助教、教學助教、管理助教)、專項獎學金、專項助學金、助學貸款、臨時困難補助等。其中博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標準為:基本招生指標類別的博士研究生8200元/學年,專項支持招生指標類別的博士研究生18000元/學年;碩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標準分為2個等級:一等為12000元/學年,二等為6000元/學年。
●教學成果
2009年9月,中國教育部公布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上海交通大學獲一等獎2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和獨立完成單位分別獲1項),二等獎10項(獨立完成7項,參與完成3項)。
2014年9月,中國教育部公布了第七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9—2014年)獲獎成果名單,上海交通大學13項成果獲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2項為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這12項中,交大作為獨立完成單位獲獎成果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獲獎成果6項,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此外,以交大附中為獨立完成單位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級別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一等獎 | 生命科學公共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林志新、陳峰、曹陽、褚建君、王蓮芸、張霞、馬偉、沈銘賢、張惟傑 |
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致遠”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張傑、汪小帆、俞勇、葉曦、蔡申甌、何士剛、鄭杭、王維克、翁惠玉、杜婧、鍾偉民、鄂維南 | |
二等獎 | 優秀運動員學生全面培養及轉型發展的探索和實踐 | 毛麗娟、孫麒麟、田新民、唐寧玉、劉慶廣、劉瑾、王坤、董揚、蔡皿、劉冬華 |
國際產學合作,建設設計與製造系列課程,培養學生綜合工程能力 | 奚立峰、吳靜怡、邵華、蔣丹、劉應徵、林赫、郭為忠、楊培中、顧希垚、許敏、於隨然、梁慶華、林艷萍、高雪官、張蕾 | |
模擬醫學平台結合示範病區,構建全面提升學生臨床能力的新教學模式 | 黃鋼、張艷萍、富冀楓、陸斌傑、梅文瀚、邵潔、邵莉、張浩、李鳴燕、段寶華、張美嬌、浦川海、王慧、馬駿、李春紅、沈理、楊雲、李小波、夏蕙 | |
創新機制和舉措,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 | 黃震、杜朝輝、張國棟、蘇劍波、樊琳、張勇、習俊通、劉儉、童善保、王敏 | |
參考來源: |
國際辦學
●概況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就有許多從海外留學歸來的教師任教,課程體系與麻省理工學院等名校接軌。1994年,上海交通大學與歐洲管理髮展基金共同創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開闢中外合作辦學的先河。2002年,上海交大在新加坡成立中國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個研究生院。2006年,建成交大密西根學院,成為中國高校國際化辦學的標誌成果;2009年,以該項目為核心的教學改革榮獲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2年,交大密西根學院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被上海市評為首批示範性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同年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獲得國際教育領域最高榮譽獎之一的海斯克爾國際教育革新獎。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合作成立了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同年,學校巴黎高科學院順利通過法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認證,並同時獲得歐洲工程教育(EUR-ACE)認證,上海交大由此成為中國少數幾所獲準頒發法國工程師文憑的高校之一。
●校校、校企合作
根據2016年5月人民網教育頻道顯示,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已經在校級和學院層面拓展了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其中包括與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杜克大學,德國的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諾丁漢大學,北歐的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挪威科技大學、魯汶大學,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大學、悉尼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一流大學的合作;與GE、GM、Intel、Honeywell、Microsoft、Siemens等跨國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國際留學生
2012年,上海交通大學的本科生海外遊學比例已超過30%,每三個交大本科生中就有一個由學校公派到國外交流深造。超過六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在交大學習。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共有來自世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六千名的留學生,學位留學生規模已超過2500名。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項目,每年資助150名學生到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一流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文化傳統
校長寄語
交通大學第十一任校長唐文治在學校成立三十周年校慶上曾明確提出對學校師生的發展要求,即:“須知吾人慾成學問,當為第一等學問;欲成事業,當為第一等事業;欲成人才,當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學問、事業、人才,必先砥礪第一等品行。”
形象標識
●校名
上海交通大學校名字型為毛體,校名中核心詞為“交通”二字。“交通”之名取自於《易經·泰卦》,其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萬物大“通”之時,此為“交通”二字之意,並非今道路交通之“交通”。 |
●校徽
上海交通大學校徽圖案為齒輪鐵砧錘鏈和書本。校徽中心為鐵砧,鐵錘,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線裝書和三本豎放的現代書籍,示工程教育工讀並重,融匯古今、學貫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數碼1896,表明交通大學的創辦年份。砧外為齒輪,內部為一船舶形狀,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 |
精神文化
●校訓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飲水思源,簡單的解釋就是指喝水的時候要記著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人不能忘本。北周的庾信《徵調曲》中有“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之句;宋時的宗禮《大鑒禪師殿記》中有“飲水知源,自覺自悟,師豈遠哉”之句。
愛國榮校,主要來自著名國學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長唐文治曾在《人格·學生格》中的格言:“學生之對於學校,愛情而已矣,有愛情於學校,乃能有愛情於社會,有愛情於社會,乃能有愛情於國家。”語雖簡約,卻深含著由“小我”及“大我”的文化要義。
“飲水思源”是“小我”層面的道德詮釋,“愛國榮校”在“大我”意義上提升了交大人志存高遠的人格境界。
●校歌
《上海交通大學校歌》
歌詞:
相聚在東海之濱,汲取知識的甘泉
交大,交大,學府莊嚴,師生切磋共涉艱險
為飛躍而求實,為創業而攻堅
同學們,同學們!振興中華,振興中華,宏圖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揚起青春的風帆
交大,交大,群英匯聚,同舟共濟遠航彼岸
為自強而奮發,為人類多貢獻
同學們,同學們!飲水思源,飲水思源,母校的光榮,長存心田
●交大精神
1.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2.救國興國的愛國精神;
3.與日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綜合排名
2017年10月25日,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國排名第五。
2017年11月22日,QS金磚大學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學位列第七位。
2018年10月,QS教育集團發布2019金磚國家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七。 10月,《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榜單》發布,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4。
2018年11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2018年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位居世界第36。 2018年中國百強大學排名第7。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姜斯憲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林忠欽 |
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 丁奎嶺 |
黨委副書記 | 范先群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陳國強 |
副校長 | 黃 震 |
黨委副書記 | 朱 健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張安勝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周承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徐學敏 |
黨委副書記 | 顧 鋒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奚立峰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毛軍發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王偉明 |
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 | 吳 旦 |
參考來源:截止2018年10月 |
歷任校長
姓名 | 生卒年 | 屆別 |
盛宣懷 | 1844-1916 | 第一屆(創始人、督辦) |
何嗣焜 | 1843-1901 | 第一屆 |
張元濟 | 1867-1959 | 第二屆 |
勞乃宣 | 1843-1921 | 第三屆 |
沈曾植 | 1850-1922 | 第四屆 |
汪鳳藻 | 1851-1918 | 第五屆 |
劉樹屏 | 1857-1917 | 第六屆 |
張美翊 | 1856-1924 | 第七屆 |
張鶴齡 | 1867-1908 | 第八屆 |
楊士琦 | 1862-1918 | 第九屆 |
王清穆 | 1860-1941 | 第十屆 |
唐文治 | 1865-1954 | 第十一屆 |
凌鴻勛 | 1894-1981 | 第十二屆 |
張鑄 | 1885-? | 第十三屆 |
葉恭綽 | 1881-1968 | 第十四屆 |
陸夢熊 | 1881-1940 | 第十五屆 |
關賡麟 | 1880-1962 | 第十六屆 |
盧炳田 | 生卒年不詳 | 第十七屆 |
陳杜衡 | 1864-? | 第十八屆 |
李范一 | 1891-1976 | 第十九屆 |
符鼎升 | 1879-? | 第二十屆 |
蔡元培 | 1868-1940 | 第二十一屆 |
王伯群 | 1885-1944 | 第二十二屆 |
孫科 | 1891-1973 | 第二十三屆 |
黎照寰 | 1888-1968 | 第二十四屆 |
徐名材 | 1889-1951 | 第二十五屆 |
張廷金 | 1886-1959 | 第二十六屆 |
吳保豐 | 1899-1963 | 第二十七屆 |
程孝剛 | 1892-1977 | 第二十八屆 |
王之卓 | 1909-2002 | 第二十九屆 |
吳有訓 | 1897-1977 | 第三十屆 |
李培南 | 1905-1993 | 第三十一屆 |
彭康 | 1901-1968 | 第三十二屆 |
謝邦治 | 1916-2008 | 第三十三屆 |
劉述周 | 1911-1985 | 第三十四屆 |
朱物華 | 1902-1997 | 第三十五屆 |
范緒箕 | 1914-2015 | 第三十六屆 |
翁史烈 | 1932- | 第三十七屆 |
謝繩武 | 1943- | 第三十八屆 |
張傑 | 1958- | 第三十九屆 |
林忠欽 | 1957- | 第四十屆 |
參考來源: |
知名校友
階段 | 職務/成就/事跡 |
南洋公學時期 | 蔡鍔:1898年考入南洋公學,中國政治家、軍事家。 蔡元培:1901年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侯紹裘:1918年考入南洋公學,“五卅”運動領導人之一。 黃炎培:1901年入讀南洋公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家,實業家,政治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發起人之一。 李叔同:1901年就讀於南洋公學,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以弘一法師名世,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凌鴻勛:1910年考入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鐵道工程學家。 陸定一:1922年入南洋大學電機工程科學習,中國共產黨重要作家和文化人物。 邵力子:1901年就讀於南洋公學特班,中國共產黨發起人之一。 |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時期 | 江澤民:1947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前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錢學森:世界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勛,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丁關根:195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中國共產黨前高級領導,高級工程師。 何祚庥:1945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 黃萬里:1927年進入唐山交通大學,中國水利、水文學專家,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 林同炎:1926年進入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結構工程師。 茅以升:1916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結構工程師,橋樑工程專家。 王安:1936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計算機專家,王安電腦的創辦人。 汪道涵:1932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物理系,前上海市市長、前海協會會長。 汪耕: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文俊:194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數學系,數學家。 吳有訓:1949年任國立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先驅。 張光斗: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光憲:194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 張仲俊: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自動控制理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嘉墀:1941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電信專業,中國航天科技專家和自動控制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 張維:1933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力學家、教育家、兩院院士。 朱物華:192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無線電電子學家、水聲工程專家。 鄒韜奮:1912年就讀於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國記者、出版家。 黃旭華:1949年畢業國立於交通大學,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 屠基達:195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飛機設計專家,被稱為“殲7之父”。 茅于軾:195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經濟學家。 趙錫成: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航海專業,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 盧燕:1945年考入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旅美華裔影人。 |
上海交通大學時期 | 潘健生:1959年畢業於冶金系,中國著名材料熱處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友梅:1961年畢業於電力機車專業,中國電力機車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恆一:1961年畢業於海洋石油工程專業,海洋石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禮恆:196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航天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聞雪友:1962年畢業於渦輪機專業,中國艦船燃氣輪機的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亞珠:1962年畢業於電機系,高電壓技術與生物醫學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強伯勤:1962年畢業於上海交大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龍樂豪:1963年畢業於自動控制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連城:1963年畢業於冶金系,材料物理與信息功能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繩武:1966年本科畢業於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專業,1981年碩士畢業於物理系光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歐工商管理學院董事長、上海市政協常委。 許曉鳴:1987年畢業於自動控制理論及套用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交大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現任上海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上海理工大學校長。 陳賽娟:1975年畢業於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血液細胞和分子遺傳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文江:1978年本科畢業於鑄造專業,1981年獲碩士學位,國家973首席科學家,上海市科委副主任。 陳竺:1981年畢業於醫學院(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士,衛生部部長。 倪軍:1982年畢業:密西根大學教授,吳賢銘先進制造技術中心主任。1994年獲"美國傑出青年教師總統獎"。 林忠欽:1982年本科畢業於船舶工程系,長江學者,973首席科學家,交大副校長。 顧敏:1982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現任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光電子學首席終身教授,2006年,2007年分別當選澳大利亞工程院,科學院院士,成為澳大利亞首位華裔兩院院士。 張文軍:1984年本科畢業於信號處理專業,1989年獲博士學位,長江學者,上海交大副校長。 趙鋒:1986年畢業,1992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任微軟研究院網路嵌入式計算研究組首席研究員。 鄭明光:上海交通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中國著名核電專家,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 葉軍:1989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著名美籍物理學家,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師從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翰·霍爾,並接管其研究組及實驗室,現任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和科羅拉多大學共同所屬的美國天體物理聯合實驗室研究員。 潘軍:1990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ProfessorofFinance)。 丁洪:1990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現任美國波士頓學院物理系正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楊廣中:1982年考取上海交大自動化系,2010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凌文:1963年出生,198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現任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崢:198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系,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91910部隊司令員,海軍少將 |
姓名 | 簡介 |
薛村禾 | 1982年電機系畢業,UT斯達康公司創始人,軟銀中國總裁。 |
茅道臨 | 1985年本科畢業於計算機系,曾任新浪CEO。 |
李曉忠 | 1985年畢業於上海交大電子工程系,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楊元慶 | 1986年本科畢業於計算機系,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董事長。 |
張欣 | 198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
傅帆 |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上海國際信託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
沈錦華 | 1987年獲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焦點科技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 |
朱立南 | 1987年於上海交通大學獲電子工程工學碩士學位,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及總裁。 |
錢智民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
王祖繼 | 中國建設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 |
朱駿 | 第九城市董事長。 |
關國光 | 198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快錢創始人,公司執行長。 |
沈南鵬、季琦 | 攜程網創始人。 |
趙建軍 | 1992年畢業於計算機專業,TP-link創始人。 |
茅忠群 | 1991獲電力系統自動化學士學位,1994年獲電子電力技術專業碩士學位,方太集團創始人。 |
董增平 | 1991年畢業於高電壓專業,上海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
解雲航 | 199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神州數碼網路公司總經理。 |
李立鈞 | 浩方對戰平台創始人,上海起凡數位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
洪以容 |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網路螞蟻”創始人,安思網路總經理。 |
沈軍 | 1993畢業於塑性成型專業,東方財富網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 |
徐龍江 | 1993年於上海交大汽車工程系畢業,丁丁網創始人。 |
譚海音 | 1994年工業外貿專業畢業,易趣共同創始人。 |
2009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
人民網上海2009年6月16日電 近日出版的《新世紀周刊》推出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前十位中,有6所地處長三角的大學,而上海交通大學則繼2008年之後再居排行榜首位。“中國大學滿意度排行榜”根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他們所在學校做出的評價形成,2009年是第四次發布。其指標包括生活滿意度、學習滿意度、就業收入滿意度、大學消費滿意度等。編制者表示,學生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消費者,由他們結合切身感受來評價自己的母校,也許更為權威,對選擇學校和專業的考生更有參考價值。 |
2009中國一流大學名單
由武書連領銜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誌發表了2009年度中國一流大學。課題組提出的2009中國一流大學的標準是:“在中國大學評價中,入選研究1型大學。或者獲得工學前6名,理學、醫學、管理學、文學前3名,經濟學、農學、法學前2名,歷史學、教育學、哲學第1名的研究型大學(需進入中國大學前30名)” 。按照以上標準,2009年中國有15所大學入選中國一流大學。 |
200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一)
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以280.15分再列榜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24.66分、219.14分獲得第2、第3名。至此,在《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已經連續13年位居榜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中國大學前三名。2009中國大學評價顯示,浙江大學在科學研究領域以122.01分首次領先北京大學(120.74分)。 |
2009中國大學法學100強
法學包括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政治學、公安學等5個學科類,共有12個本科專業。 據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發表的統計數據,我國大學授予的法學學士占學士總數的4.97%,授予的法學碩士占碩士總數的7.63%,法學博士占博士總數的4.15%。另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發布的博士生導師資料統計,在全國大學40110名博士生導師中,有1639名是法學博導,占博導總數的4.09%。 |
2009中國大學工學100強
工學包括地礦、材料、機械、儀器儀表、能源動力、電氣信息、土建、水利、測繪、環境與安全、化工與製藥、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輕工紡織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學、生物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公安技術等21個學科類,共有79個本科專業。 |
2009中國大學理學100強
理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天文學、地質學、地理科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力學、電子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心理學、統計學等16個學科類,共有31個本科專業。 |
2009中國大學農學50強
農學包括植物生產、草業科學、森林資源、環境生態、動物生產、動物醫學、水產等7個學科類,共有16個本科專業。 |
2009中國大學文學100強
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藝術等4個學科類,共有66個本科專業。 |
2009中國大學醫學50強
醫學包括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口腔醫學、中醫學、法醫學、護理學、藥學等8個學科類,共有16個本科專業。 |
2010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
名稱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富豪人數 | 最富有的校友(2009年財富)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63 | 百度:李彥宏(180億)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54 | 嘉鑫控股:呂慧(90億) |
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53 | 美特斯邦威:周成建(185億) |
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38 | 泛海建設:盧志強(300億)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26 | 太平洋建設:嚴介和(120億)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北京 | 19 | 紅杉資本:沈南鵬(45億) |
7 | 中山大學 | 廣東 | 18 | 明發集團:黃煥明(70億) |
8 | 南京大學 | 江蘇 | 16 | 家世界:杜夏(68億) |
9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15 | 騰訊:張志東(70億) |
10 | 浙江 湖北 湖北 黑龍江 | 12 12 12 12 | 騰龍集團:張志祥(180億) 銀億集團:熊續強(90億) 三金藥業:鄒節明(53億) 吉利集團:李書福(68億) |
上海大學一覽表
中國211工程大學
上海市高校一覽
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同濟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商學院 | 東華大學 | 上海理工大學 | 上海大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海事大學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上海師範大學 | 上海建橋學院 | 上海政法學院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上海套用技術學院 | 上海電力學院 |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 上海金融學院 |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 上海體育學院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戲劇學院 | 杉達學院 | 華東政法大學 | 上外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 | 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 | 上海東方文化職業學院 | 上海工商學院 |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 復旦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 上海邦德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誠信學院 | 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 | 上海工商外國語學院 |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海關學院 | 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建峰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民遠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托普信息技術學院 | 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 | 上海中華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紡織工業職工大學 | 上海體育職業學院 | 上海醫藥職工大學 | 上海市廣播電視大學 | 上海職工醫學院 | 上海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 | 華東理工大學網路教育學院 | 上海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上海社會科學院 | 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電力學院 | 上海廣播電視大學 | 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