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唱

福州尺藝,原名尺唱,歷史上民間賣唱藝人蒐集散曲、小令、山歌小調,傳唱戲文唱段和民間故事,以酬應堂會,或裝扮陸地行舟、錢劍、高蹺、台閣、馬上、肩頭馱、蓮花落等百戲雜耍,以參加社火活動,這樣積久形成的演唱形式,俗稱尺唱或唱尺。

簡介

尺唱尺唱

福州尺藝,原名尺唱,歷史上民間賣唱藝人蒐集散曲、小令、山歌小調,傳唱戲文唱段和民間故事,以酬應堂會,或裝扮陸地行舟、錢劍、高蹺、台閣、馬上、肩頭馱、蓮花落等百戲雜耍,以參加社火活動,這樣積久形成的演唱形式,俗稱尺唱或唱尺。尺藝發端於福州省城,流行於福州市城鄉,乃至古田、屏南各縣。抗日戰爭期間隨著福州人口大量流徙閩北,行藝達南平、建甌等地,尺藝源於唐宋的百戲。

演唱形式

尺藝在音樂唱腔方面,多自拉自唱,也可以輪流前台演唱、後台伴奏。唱腔在尺藝曲種中占主要地位,能夠敘述故事,塑造人物,抒發感情。尺藝音樂所採用的聲腔與閩劇基本一致,即:逗腔、洋歌(颺歌)、江湖、小調以及板歌諸類。但唱法不同。尺藝更注重唱詞、唱腔的通俗化。節奏明快,減少過門,咬字清晰,行腔流暢。此外,尺藝還有采自民間和外地的一些曲調,如《賀年歌》、《數落調》、《無錫景》等。

樂器

尺藝的樂器,以弦、管樂為主,以六角胡為主弦,配以小快板、小扁鼓,伴奏樂器有雙清、三弦、琵琶、椰胡、逗管、小嗩吶等。

盤點中國曲藝曲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