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彈唱

京族彈唱是以獨弦琴為主要樂器。歌腔委婉悠揚,有複雜的裝飾音和花腔,音調抒緩,曲頭尾有“叮噹巧”的襯詞。

概述

京族彈唱是以獨弦琴為主要樂器。歌腔委婉悠揚,有複雜的裝飾音和花腔,音調抒緩,曲頭尾有“叮噹巧”的襯詞。獨弦琴構造簡單,琴身是長一米左右的半片大斑竹筒或三片木板做

京族彈唱京族彈唱

成,因只有惟一的一根琴弦而得名。演奏時左手彈琴弦,右手搖動搖桿,這種樂器有多種飾音,加上搖桿而發出長顫音,顯得音韻悠揚抒情。

獨弦琴簡介

獨弦琴是京族的民族樂器。獨弦琴琴身用大半個竹筒做成或用幾塊木片做成長方形的木匣。琴身長約二尺半,一端插上一根圓木柱子與琴身成直角,另一端安上一個把手繫上一條弦線,
京族獨弦琴京族獨弦琴
連線到小圓柱子上,即成獨弦琴了。樂器結構簡單而所奏樂曲音調豐富、音色優美是獨弦琴的最大特色。獨弦琴的音量較小,曲音清雅,彈奏時,用一根小竹片撥弦線,彈出聲音娓娓動聽。在一根獨弦上可以彈奏複雜的樂曲,那琴聲時而高山流水,時而魚翔碧波,時而百鳥朝陽,時而驚濤拍浪。
80年代以來,一些琴師對這民族傳統樂器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在琴聲安置拾音器,然後連線擴大器,由音箱將擴大了的琴音傳輸出去,這就是電聲獨弦琴。老式獨弦琴只彈奏器樂獨奏樂曲和民歌伴奏曲,電聲獨弦琴在保持原有的民族樂器特色的基礎上,吸收了電聲樂器的特點(如音域廣、音色豐富等),可以彈奏器樂獨奏曲、民歌伴奏曲、流行歌曲等。琴師彈奏時大多不看樂譜,全憑記憶彈奏。優秀的民間琴師,在伴奏民歌時,全憑靈敏的聽覺,歌聲唱出什麼音,琴師就能彈奏什麼音,其技巧的高超之處在於彈奏的曲子多帶裝飾和長顫音。

盤點中國曲藝曲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