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詞始於唐初,唐明皇時盛行於宮廷,可唱、吟、歌、舞、彈,總稱《霓之曲》,為歷朝雅樂,也稱為“國樂南詞”。南詞大都採用坐唱形式,演唱者與樂手之間沒有嚴格區分。其基本曲調是“八韻”,一共8句,每句一韻,七字句為主。南詞使用的主要樂器有揚琴、北琵琶、北三弦、二胡、笙、笛等。南詞於清乾隆年間由江蘇揚州傳入江西,清道光年間傳入福建、台灣。上個世紀初,漳州南詞第三代傳人楊瑞庵組建從事南詞創作、演奏的“霞東鈞社”,使南詞發展進入昌盛時期。新中國成立後南詞成為漳州獨有的民間藝術,一直廣為傳唱。但“文革”時期,南詞被當做封建文化受到摧殘、禁錮,再加上老藝人們相繼去世,幾近失傳。歷史溯源
福建南曲又稱南音或南樂,流行於閩南、台灣以及東南亞一帶華僑聚居的地方。南曲包括“指”、“譜”、“曲”三大部分。“指”,“指套”的簡稱,是一種較長大的曲套,它包括了南曲最優秀的曲詞、曲調,但在習慣上只作器樂演奏,很少演唱;“譜”是有標題的器樂套曲;“曲”即散曲,是可以演唱的支曲或套曲。南曲的演奏形式分“上四管”、“下四管”。“上四管”中以洞簫為主的稱“洞管”,以品簫(笛)為主的稱“品管”。“下四管”所用樂器有琵琶、二弦、木魚、扁鼓等等。南曲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樂種,在它使用的樂器中,琵琶為曲項橫抱,洞簫管長一尺八寸與唐傳日本“尺八”相似。近來南曲越來越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注意。除福建、港台外,南洋一帶研究南曲的“弦友”社團也為數不少,就連美國也有一所大學的民族音樂學院把南曲列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加以研究。南曲稱得上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八駿馬》是屬於南曲“譜”中的四大名曲之一。
南詞戲流行於南平地區。相傳它是從灘簧小調發展來的,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灘簧小調從蘇州傳入南平,並與閩北的民間藝術相結合,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原為灘簧小調,唱、白均用蘇州“土官話”,以唱為主,間以說白。曲調有“大調”與“小調”兩類,以南詞八韻為其基本調。又因灘簧直接受蘇州崑曲影響,保留有[泣顏回]、[耍孩兒]、[一枝花]、[將軍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來自崑曲劇目,如 《斷橋》 、《秋江》、《出塞》、 《白蛇傳》 、《西廂》、《拜月》等。清中葉至民國期間,南詞在南平得到了發展。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個班社叫“靜逸軒”。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組織“三德堂”,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有“同樂軒”,民國5-35年(1916-1946),又有“鶴鳴社”、“庚韻琴社”等組織。民國26年(1937年),順昌元坑澤坊農民自發組織“樂春社”。
藝術特色
南詞是坐唱形式的曲藝,演唱者三、五人至十餘人不等,各操揚琴、三弦、琵琶、笙、蘇笛、殼胡以及大鑼、大鈸、詞鈸、漁鼓等樂器,邊奏邊唱,大多以崑曲戲文為主,其律柔美優雅,婉轉動聽。後來,為了使典雅的崑曲文詞變得通俗易懂,南詞演唱時逐漸改長短句為七字句,以適應城鄉中下層廣大聽眾的口味。俗稱“八韻南詞”,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個韻,古稱“八韻”傳統劇目有:《出獵回獵》《昭君出塞》《白蛇傳》《僧尼會》《牡丹對藥》《西廂》《借衣勸友》等本戲和折戲,解放後曾整理劇本60多出。
南詞大都採用坐唱形式,演唱者與樂手之間沒有嚴格區分,用國語演唱。基本曲調是“八韻,一共8句,每句一韻,七字句為主,每句都有間歇奏含接,結構方整。南詞使用的主要樂器有揚琴、北琵琶、北三弦、二胡、笙、笛等。
“南詞”這種曲藝形式發端於蘇州,清乾嘉年間開始向外傳播,它的足跡遍及中國的大江南北。南詞大約於清道光年間傳到福建,流布於靠近江西的閩北、閩西、閩南各地。該文主要根據當前流行的南平南詞源流“蘇州李姓商人傳入說”和“蘇州經浙江、江西傳人說”二種說法,經過多方實地考察,綜合各方面資料,將它分別與蘇灘以及贛州南北詞在非音樂和音樂特徵上進行比較,發現南平南詞“蘇派正宗”一說有許多疑點。南平南詞包括南詞與北調兩個系統的曲調類別,其南詞部分的曲調與蘇灘在音樂本體上有較明顯的差異,但與贛州南北詞卻更為相似。北調部分在原蘇灘中從不曾有,而在江西各地的南詞中,都唱北調,據江西南北詞的確切史料記載,北調原是來自湖北荊襄一帶。因此認為南平南詞的源流除了與蘇州李姓商人的傳授有關外,還應與江西南詞、北詞的傳入有關。
傳承價值
南詞在18世紀後期傳入南平,剛剛傳入時即出現過著名的活動班社“靜逸軒”,至今已歷二百多年,傳人有9代之多,藝術傳統相當深厚,藝術生命力十分頑強。但是,南平南詞在今天的發展中出現了問題,後繼乏人,困難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護。
艱難歷程
清中葉至民國期間,南詞在南平得到了發展。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個班社叫“靜逸軒”,參加者多是知識界人士與商人。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組織“三德堂”,清光緒年間(187~1908年),有“同樂軒”,民國5~35年(916-1946年),又有“鶴鳴社”、“賡韻琴社”等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詞得到進一步發展。1953年,在原有南詞清唱的琴社基礎上,南平成立第一個業餘劇團,並排演了第一個傳統小折戲《井台會》,使曲種向劇種邁出了第一步。演員從清唱坐彈開始走上舞台,按行當角色化妝演出。隨後,城鄉也相繼成立業餘南詞戲劇團,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對藥》等劇目。同時,變原先的“土官話”為國語,並向婺劇、京劇、崑劇等學習表演科介,豐富了南詞戲藝術。
南平南詞是流行於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種曲藝形式,一般認為是江南的南詞於清嘉慶年間由蘇州傳入南平之後逐漸與當地的民歌小調融合發展而成。
南平南詞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執不同樂器列坐周圍,按照不同的行當輪遞配合說唱。
南詞在18世紀後期傳入南平,剛剛傳入時即出現過著名的活動班社“靜逸軒”,至今已歷二百多年,傳人有9代之多,藝術傳統相當深厚,藝術生命力十分頑強。但是,南平南詞在今天的發展中出現了問題,後繼乏人,困難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護。
主要發展
流行於南平、邵武、建甌、建陽、沙縣、將樂等市縣。南詞戲由南詞發展而來。南詞源於明末清初江蘇蘇州一帶的“灘黃”。相傳於清乾隆、嘉慶年間,由一位蘇州商人帶到福建,起初是南詞演唱。建國後,文藝工作者將它與閩北的民間藝術相結合而成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間戲曲劇種。南平南詞戲的音樂唱腔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俗稱“八韻南詞”,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個韻,然後根據劇情內容的需要,組合或各種不同的曲調。此外還有單玄、雙玄、別玄、別調以及民歌小調等,也保留了一些崑曲常用的曲牌。南詞戲的傳統劇目有《白兔記》、《昭君出塞》、《白蛇傳》、《秋江》、《僧尼會》、《拜月》、《借衣勸友》、《井台會》等。消失30多年後國樂南詞重現福建
被譽為與南音一樣古老的音樂活化石--南詞,在福建消失30多年後,近來在它的傳入地漳州起死回生。日前,記者在漳州市採訪時看到,由一些民間老藝人自發組成的南詞古樂隊,通過對南詞古譜的搶救、發掘和演奏,已將這種古老的民族音樂逐漸煥發出活力。
南詞始於唐初,唐明皇時盛行於宮廷,唱、吟、歌、舞、彈,總稱《霓之曲》,為歷朝雅樂,所以也稱為“國樂南詞”。南詞大都採用坐唱形式,演唱者與樂手之間沒有嚴格區分。其基本曲調是“八韻”,一共8句,每句一韻,七字句為主。南詞的主要樂器有揚琴、北琵琶、北三弦、二胡、笙、笛等。漳州南詞還運用浪帳、北月琴、金剛腿等樂器。據江西贛州文化館編印的《贛州南北詞音樂》介紹,南詞於清乾隆年間由江蘇揚州傳入江西,結合湖北荊襄傳來的文曲,形成“南北詞”。據史書記載,清道光年間南詞傳入福建、台灣,所以也稱“贛派南詞”。
據專家介紹,在漫長的古樂演變過程,江西、江蘇的南詞已融入其他音樂的元素,像福建漳州南詞保持得如此“原汁原味”的,極為罕見。
上個世紀初,漳州南詞第三代傳人、清末秀才楊瑞庵組建以文人雅士為主的專門從事南詞創作、演奏的“霞東鈞社”,使南詞發展進入昌盛時期,在民國初年,“霞東鈞社”的第二代掌門人顏榮諧先生曾組織以踩高蹺的形式表演南詞《秋江》《活捉三郎》等,使南詞更加貼近大眾,為南詞注入了新的活力。建國後南詞成為漳州獨有的民間藝術,一直廣為傳唱。1955年,漳州南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曾獲得省民間音樂演出獎。1956年,南詞《秋江》 、《文詞》、《關公圍城》、《水底魚》等由中國唱片公司錄製唱片並向國內外發行。1959年,漳州市成立了曲藝團,致力於南詞發展。
然而,上世紀文革時期,南詞被當作封建文化受到摧殘、禁錮,再加上老藝人們相繼去世,幾近失傳。1999年,在以楊鎮江、蘇永泉、蔡錦波等老藝人的努力下,漳州南詞失而復得了。2001年他們再度成立了“霞東鈞社”,將收藏百年的清代南詞古譜公諸於眾,並進行排煉演出。老藝人們每周自發排練三天,所需費用全部自籌。現在,南詞樂隊有成員30來人,年紀最大的73歲,最小的45歲。一年來他們的演技日臻完美,並在漳州進行了多次專場演出,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古樂南詞的魅力。
目前漳州市文化與出版局、文管辦正著手對南詞的音樂進行記錄、整理、研究和創作,幫助藝人們排練、恢復更多的南詞音樂,並從漳州藝校挑選了5名學生加入到南詞演奏隊伍中,使南詞這朵古老的民族音樂之花再現華彩。
生活現狀
南詞始於唐初,唐明皇時盛行於宮廷,可唱、吟、歌、舞、彈,總稱《霓之曲》,為歷朝雅樂,也稱為“國樂南詞”。據江西贛州文化館編印的《贛州南北詞音樂》記載,南詞於清乾隆年間由江蘇揚州傳入江西,結合湖北荊襄傳來的文曲,形成“南北詞”,其後傳入福建、台灣,現在主要分布於福建漳州一帶,是為漳州南詞。
漳州南詞是清道光年間(1845年)由漳州府官總爺從江帶入漳州,所以也稱“贛派南詞”。漳州南詞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以及南詞老藝人的相繼去世,南詞在漳州中斷了三十多年,在漳州幾乎失傳。為避免珍貴文化遺產失傳,從一九九九年開始,漳州市文化部門和南詞老藝人著手開展了南詞搶救工作。“霞東鈞社”第六代傳人蘇水泉把躲過“文革”浩劫、珍藏多年的古譜公諸於眾。這是兩本分別為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公尺”譜,記載著近百首“霞東鈞社”南詞古樂譜。2001年,楊鎮江、蘇水泉、蔡錦波等老藝人重新組建了“霞東鈞社”,並開始進行南詞演奏排練。經文化部門審批,漳州藝術館“霞東鈞社”南詞古樂隊正式成立,同時吸收六名漳州藝術學校學生,由老藝人傳授演唱及演奏技巧,擺脫漳州南詞後繼乏人的困境。
南詞源於江蘇蘇州,約清代中葉傳入福建,分蘇派和贛語兩種。蘇派南詞流行於閩北南平、沙縣、將樂、邵武、建甌等地;贛派南詞流行於閩西的長汀、龍巖和閩南的漳州、龍海、漳浦、詔安等地。南詞是福建民眾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演唱形式比較自由,一般由7至12人團圍坐唱,演唱者各操一種樂器,邊奏邊唱,以唱為主,間以插白,曲調優美、委婉、細膩。代表性曲目為《天宮賜福》。
其他主要曲目有《紫燕盜令》、《踢連環》、《花魁醉酒》、《宋江殺惜》、《十景花鼓》等。建國後,南詞在南平市得到較大的發展,成為閩北主要由種,1953年,南平南詞已發展為劇種——南詞戲。1960年成立南平市南詞藝術學校和南詞劇團,但曲藝形式繼續在民眾業餘演唱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