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簡介
擊鼓者為男性青壯年,擊鼓者既是演奏者又是伴舞者;舞鈸者為十歲左右的兒童(舊時統為男孩表演,解放後增加了女孩表演),舞鈸兒童既是演奏者,同時又是表演者,這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傳承至今深受人們的青睞。由於地域的不同,歷史承傳與發展演變的差異,分布在我市各地區的花鈸大鼓在舞蹈風格特徵上,既有共性之處,又有各自個性的獨到之精點
舞蹈特色
“花鈸大鼓”的特色有,一是鼓、鈸、舞同出一轍,聲、情、貌高度統一;二是鼓帶鈸聲,鈸追鼓點,節奏明快,變化自然靈活;三是彈跳既膝顫的律動貫穿始終,天真爛漫的兒童在舞鈸中嬉戲,動作如行雲流水;四是表演形式靈活多變,舞蹈語彙多樣。
舞蹈由來
源於清乾隆年間。據說有一年山西洪洞縣鬧水災,一位從山西來的逃荒老人來到後牛坊村,村民熱情接待並收留了他。老人非常感激,便把“花鈸大鼓”傳給了當地村民。其在小湯山鎮後牛坊村高郝兩大家族之內傳承。
表演形式
聲。在舊時“走會(邊行進邊表演的民間花會隊伍)”中,人們稱許到:“中幡是會眼,大鼓是會膽”。就是說:在人山人海、熱鬧嘈雜的“走會”情景中,在很遠的距離,第一眼看到的是“走會”隊伍中高出人群的“中幡”,“中幡”越高,顯示該會的技藝水平也就越高;同樣,不見花會隊伍就能聽到的是大鼓的聲音,鼓聲最響亮、鼓點最整齊的,也就是最具陣容、最具威風、技藝高超的會檔。如此渾厚響亮的大鼓聲加上鏗鏘有力的鈸聲交相輝映,一壓群方,所產生的音樂效果極是振奮人心。
情。在“擱場(走會隊伍停下來,在原地獻藝)”表演中,男性擊鼓者體魄強壯威武,身著漢族服裝,按“八”字、半圓或一字陣容排列開來,時而揮臂擊鼓面,時而快速敲擊鼓幫;時而蹲式,時而站姿,情緒激昂,鼓聲鏗鏘,為舞鈸者壓陣助威,此為一景。持銅鈸表演的兒童,天性雉幼可愛,他們手中的鈸,既是舞蹈的道具,又是伴奏樂器;擊打的每一節奏,既是一個音符,同時又是一個動作語彙;他們時而“對擊鈸”,時而“自擊鈸”,時而跳躍,時而穿梭,輾轉騰挪,鈸綢翻飛,此為又一景。景景疊映,渾厚的鼓聲與清脆的鈸聲交相呼應,擊鼓者身姿矯健沉穩,舞鈸者活潑灑脫,動靜結合相互襯托,擊鼓者為舞鈸者的表演所感染,鼓打的更加響亮;高亢的鼓聲讓擊鈸者興奮不已,鈸擊的也就更加清脆,表演相應就更加熱烈,如此聲傳情,情帶聲,鈸點隨鼓點,鼓點追鈸點,你追我趕,越打越響亮,越跳越酣暢,全場的情緒越來越激昂;鼓鈸聲悅耳動人、演奏者情緒感人、現場畫面撩動人,讓人躍躍欲試。
這種聲、情、貌有機完美的結合所產生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正是該舞藝術風格的魅力所在。
表演套路
“花鈸大鼓”的鼓點套路名稱,也就是舞蹈表演的套路名稱。每一套路的音樂節奏和舞蹈動作是規範固定的,每一表演程式的規定也是比較規律嚴謹的。例如:昌平區後牛坊村的“花鈸大鼓”,主要的表演套路有:“老八架”、“三鈸起鼓”,、“長行鼓”、“龍通通”、“上調不帶架”等;首先在音樂節奏上它採用了4/4 、3/4、2/4 混雜出現的節拍格式,這種豐富多變的節奏格式,給演奏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為此,也使得它必須將每一套路的音樂規範嚴謹地固定下來,否則鼓鈸的敲擊難得步調一致,聲調更不會整齊諧和了。其次,舞蹈的套路動作同音樂的套路節拍是極為吻合的,是規範嚴謹的;音樂演奏[三鈸起鼓],演員就必須跳“三鈸起鼓”的套路動作,音樂演奏[長行鼓]套路,舞鈸者就必須跳相應的“長行鼓”套路動作,節拍和每一動作都是嚴絲合縫的,不容半點兒馬唬。再次,在套路表演的程式上也有嚴格的規定:出場前,必打深沉而有氣魄的[老八架]鼓點,起舞時,先從“三鈸起鼓”開始,表演中間部分套路,速度逐漸快,到“上調不帶架”時全舞形成高潮。這一程式是固定不變的。
然而,在表演中間部分的套路時卻可靈活多變。如:大鼓的領鼓是全舞的指揮,他可根據場地的大小來決定每一個套路音樂演奏幾遍,又可依據規定表演時間的長短來決定演奏哪些套路,總之他可在多變的情況下靈活地運用每一個套路。
又如:豐臺區西鐵營村的“花鈸大鼓”,在“走會”活動中,全村各檔會均在“關帝廟”前集合,待“花鈸大鼓”擊打[開平鼓點]後,“走會”方能正式開始;“走會”結束時,“花鈸大鼓”又必須擊打[回香點]套路之後,各會檔才能休會自返門庭。在“花鈸大鼓”獨自表演中,每場次表演的開始和結尾,都要固定表演“敬禮”套路動作。同樣,在中間套路表演的程式中,大鼓指揮可靈活擇用表演套路。
再如,門頭溝區龍泉務村的“花鈸大鼓”,在套路動作上也非常嚴謹。據村里人講:教師張清老人是會翻跟頭打把式的,在教授過程中,對動作的一招一式要求的非常嚴厲,一套動作完成的不好,決不教第二套,所以向張師父學了三個冬夏,只學會了三十幾個套路。在該村的“花鈸大鼓”表演中,男、女舞鈸兒童輪翻上場表演及每場結束時必做的“吸腿收式”和“雙跳收式”動作,都是規範固定的,一程不變的。同樣,在[出場音樂]演奏中,大鼓指揮可根據場地的大小而靈活定奪演奏時間的長短,用[結束點]來平息鼓鈸,以轉換下一套路。
以上這種既規範嚴謹又靈活多變的表演風格,是民間舞蹈獨有的特色。
各地特徵
(一)豐臺區西鐵營“花鈸大鼓”――沉穩莊重
豐臺區西鐵營村的“花鈸大鼓”,原稱“大鼓老會”,因靠近都城,清朝晚年曾受過“皇封”,因此被稱為“神膽”,並把大鼓幫上的荷花圖案改為“龍”的圖案,服裝和新“文賬(供演員休息和換服裝用的涼棚)”都改用了黃色,以顯示此會的尊貴,藝人們也引以為傲,自此該會的身價倍增。在表演風格上受其影響,首先在規模上就顯得格外威嚴壯觀:在“走會”表演中,第一組排列,是由四名男子各挑副“籠晃(圓形盒、有五層,內裝食品、供品和服裝)”,籠晃上沿兒插有四面黃地兒藍邊兒的三角旗,旗頭用繩子對角連線,繩上系有小鈴鐺,鈴鐺隨扁擔的顫動發出悅耳的響聲,以此來顯示皇威;第二組由八名男子左手持金龍形“沉子(一種將銅鑼掛在木拐上的民間樂器)”,右手握木槌,邁著四方步,邊走邊敲擊銅鑼,聲音清脆明快,以示明鑼開道。第三組是十六名舞鈸兒童,邊行進邊擊鈸表演,他們身後是六名男青年手挑“新文賬”為孩子們遮陰,以顯示舞鈸兒童如皇太子一般金貴。第四組是十名青壯年,各挎一面大鼓,邊行進邊擊鼓,鼓聲如雷,壯膽揚威;這四組構成的浩浩蕩蕩走街隊伍,充分體現了皇家的威嚴莊重及盛氣豪派。
其次,在步法及動作表演上皇家莊重的氣派表現的也較為明顯,就其步法來說:“行進步”,如同正常走路,顯得落落大方;“晃鈸”動作中的步伐幅度很小:右腳向右橫跨一小步,左腳迅速並於右腳旁,腳尖點地,再做對稱動作;所謂的“跳鈸”動作,也只不過是在“騎馬蹲襠式”的姿態上向前或後蹦跳,因音樂節奏整體速度緩慢,因此它的跳躍動作風格也同音樂一樣沉穩,在動作規律上它使用的“弓箭步”和“騎馬蹲襠式”較多,上身動作幅度大,因而動作風格顯得還是比較穩健紮實的。如今,舞鈸兒童均換為女孩兒,固在原有沉穩莊重的風格上又平添了一分古樸柔美的風韻。
(二)懷柔縣黃坎村的“花鈸大鼓”――舒展飄逸
懷柔縣黃坎村的“花鈸大鼓”,也稱“花鈸子”、“鍋子”。據當地藝人介紹:黃坎村的“花鈸大鼓”,是在兩百年前由一位流落到此的山東人傳授的。由於承傳的原故,從舞蹈音樂的演奏方法上以至表演風格上就有了差異。首先從服飾上看,舞鈸少年上穿黑劍衣、下穿紅彩褲,較明顯地流露出戲劇中武生裝素的痕跡;在動作風格上武生身段表現的更為突出,如“弓箭步擊鈸”:舞鈸者右腳前邁步成“弓箭步”,上身前俯,雙手鈸於右大腿下方擊鈸;“打七下”套路動作中的勾右腳“前踢腿”,同時,雙手於右大腿下方擊鈸;這兩個動作幅度和難度都很大,特別是勾腳踢腿是典型的戲劇中武生功底。在“小折兒”套路動作中的“雙人對鈸”,即左手平掄到背後,右手經胸前“掏鈸”後再與對方擊鈸;“大摺兒”套路動作中的二人“錯肩換位”、右手於右斜上方“平轉鈸”及“打七下”套路動作中雙臂向後劃立圓至胸前“磕鈸(沿)”,以及雙臂於胸前分別向外劃立圓後踢腿下擊鈸,這些動作乾淨利落,剛勁有力,舒展大方。在“碎步擊鈸”和“碎步轉鈸”的步伐上,使用的是戲劇中的“圓場步”,行如流水的“圓場步”是該舞的主要步伐,因此,也是形成飄逸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大摺兒”套路動作中,閃身換位“平轉鈸”的閃身剎那,給人以飄忽游離之感。特別是“平轉鈸”和“立轉鈸”動作,在全市的“花鈸大鼓”表演中獨占鰲頭,極具特色;“平轉鈸”動作給人以新奇感,體現了兒童的童趣;而“立轉鈸”(左鈸面向上,右鈸面向左,用右手反覆向前轉鈸,使其右鈸沿撞擊左鈸面)發出的聲響連貫而輕盈,與行如流水的圓場步結合表演,非常的吻合,創造出一種更加灑脫飄逸的意境效果。
(三)昌平區後牛坊村“花鈸大鼓”――輕盈灑脫
昌平區後牛坊村“花鈸大鼓”,是由十面大鼓和十二名舞鈸兒童組成。它的特點可歸納為“輕盈灑脫”。“輕盈”主要體現在步伐上,該舞主要步伐為“跑跳步”,這一舞步貫穿全舞,不但給人以輕盈歡快的愉悅感,而且充分體現了兒童蹦蹦跳跳活潑好動的特點,配合“跑跳步”步伐,雙臂時而作“雙對鈸”,時而作“自擊鈸”,時而“掏鈸”,時而“晃鈸”,時而自轉,時而雙人互繞,恰似一個個忽大忽小變幻無窮的珍珠在場上不停的鏇轉,渾然灑脫,流暢自然。在隊形變化上,也突出體現了這一風格特點,例如:“龍通通”,在橫排二、四、二的佇列上,全體做“起鼓轉”,忽而巧妙的變成了一大圈,四人順時針行進,四人逆時針行進,同時作“雙對鈸”,忽而又變成了雙斜排做“扔腿”動作。在“長行鼓(二)”隊形變化中,十二名舞鈸兒童,時而橫向穿插,時而縱向交錯,時而聚,時而散,時而雙人縱向互繞,時而雙人橫向互繞,或“8、∞”字互繞;在“老八架下調”和“三鈸起鼓”的隊形變化中,除以上隊形外,又出現在雙圓基礎上的靈活變化。
在音樂上,該村的節奏變化也極為豐富,也像串串珍珠將4/4、3/4、2/4的不同節奏有機的、巧妙的穿梭起來,且擊打鼓幫和擊鈸沿的節奏較多,從音色上也顯得輕盈歡快,流暢灑脫。
昌平區後牛坊村“花鈸大鼓”獨有的“輕盈灑脫”的風格特徵,使其在眾多的“花鈸大鼓”表演中獨樹一幟,倍受人們的青睞,也是它至今仍活躍在人民民眾當中的重要因素。該舞在1956年由北京民眾藝術館幹部張啟潤同志與當地藝人共同改編後,曾參加了全國民間藝術匯演;1957年又將舞鈸兒童擴大到二百五十人,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天安門廣場的文藝大軍,它獨具風格魅力的表演,頗客群人的讚賞。
(四)門頭溝區龍泉務村的“花鈸大鼓”――矯健英武
門頭溝區龍泉務村的“花鈸大鼓”,也叫“鍋子會”、“大鼓會”、“挎鼓會”,是由八面大鼓和十六名舞鈸兒童組成,主要以翻跟頭等技巧動作貫穿始終。據村裡的老人講,“鍋子會”是村里請下葦甸村張清老人傳授的,張清不但會打大鼓,而且又會“耍鍋子(舞花鈸)”,並且能在大鼓面上翻跟頭,技巧高超;因此,由於師傳的原故,該村“花鈸大鼓”的表演風格中蘊含著民間武術矯健英武的神韻。例如:套路中的“腦袋跟頭”,是由甲乙兩名舞鈸者頭頂頭蹲式,乙從甲背上翻滾過去的;“屁股跟頭”,甲乙舞鈸者順向站立,甲前乙後,甲蹲式雙手按地,乙前俯身雙手按地,用頭頂住甲的臀部從甲的背上翻滾過去;還有“背跟頭”、“胯跟頭”、“橫跟頭”、“來回跟頭”都是技藝性很強的雙人翻滾動作。又如:“前踢鈸”動作,甲乙舞鈸者面相對站立,乙撤右腿成“左前弓步”,上身略前俯,左手背於腰後,右手鈸面向下平伸於胸前,甲繃右腳向前踢乙右手鈸面,同時,雙手於胸前自擊鈸;“掃堂腿”套路動作,仍甲乙面相對,甲右“掃堂腿 ”向乙的腳下掃去,乙迅速向上騰躍,雙手於頭上方“自擊鈸”;再有“邁毛”動作,甲乙面相對站立,甲做“蹁腿”或“蓋腿”“自擊鈸”,乙前哈腰“自擊鈸”上身從甲腿下方晃過;以上的二人動作,不但配合嫻熟默契,而且挺拔舒展,乾淨利落。
門頭溝區龍泉務村的“花鈸大鼓”,以其剛柔相濟、英武瀟灑的藝術風格,在眾多的民間舞蹈中獨領風騷。
北京民間舞蹈“花鈸大鼓”,以她聲情並茂獨具魅力的表演形式及各地區各自鮮明的藝術風格,在全市民間舞蹈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沿傳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
盤點中國曲藝曲種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由56個民族構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本民族的曲藝“說唱”形式。 |
好來寶| 白族大本曲| 花燈說唱| 壯族末倫| 貴州琴書| 潞安大鼓| 四川諧劇| 藏折嘎 | 九江文曲| 尺唱| 桂林零零落| 福建南音| 壯族蜂鼓說唱| 京族彈唱| 天琴彈唱 | 尼吶哩| 瑤族鈴鼓| 打溜子| 湖南瓦鄉歌話| 雞毛竹| 神農架龍鳳鼓 | 土家圍鼓| 竹柝曲| 來帕爾| 嘣嘣妥| 伊若樂| 天津岔曲| 平鼓彈唱| 內蒙古陶力| 龍頭琴彈唱| 扎年彈唱| 烏力格爾圖道| 溜子說唱| 湖北土家小曲表演唱| 口弦琴| 瑪克塔拉| 岱日查| 笑呵亞熱| 花腰傣鋩鼓說唱| 吉林才談| 嘛哈哩| 古爾魯 | 恩施三才板| 彝漢雙語相聲| 吉林獨角戲 | 青海白嘎爾 | 哈調彈唱| 藏語說唱表演| 吉林鼓打令(唱談)| 都它爾彈唱| 廣東小曲表演唱| 西藏相聲| 瓦鄉歌話 | 酋水土鼓| 格薩爾說唱| 上海滑稽戲| 太平歌詞| 梨花大鼓| 西城板| 滑稽大鼓| 八角鼓 | 花鈸大鼓| 十不閒蓮花落| 馬頭調| 鑼鼓曲| 冬不拉彈唱| 說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