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楊家峪村位於鎮政府東南三十里大寒嶺西北麓,地域面積7.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5畝,村占地1.2萬平米。主要物產為核桃、紅杏、山杏。
村內高谷深,四周環山,高山多被灌木荊棘和野草覆蓋。溝谷中多植楊樹、柳樹、榆樹等喬木,高達數丈。村東大寒嶺把關;村北髽髻山護衛;村上龍鳳二松鎮守;村下玉璽峰守門。
村內所植樹木以香椿樹具多,因此,清明時節處處瀰漫著淡淡的清香。村東、村北多植洋槐,槐花盛開的季節,蝶舞蜂忙。陽曆六月底、七月初正是大紅杏採摘的季節。飽滿成熟的大紅杏令人饞涎欲滴,到了秋季,東北部群山一片金黃,而西南部峰嶺因為遍生黃蘆,而如霞如火,連綿不斷。古松、古槐、古廟、古建,使楊家峪堪稱是原生態古山村的精品。
位置
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距京城86公里。據明代一殘碑記載,該村始建於遼代,最初為楊姓族群部落,最興旺時在清末民初,當時人口也不過百戶。楊家峪自古便是遠近聞名的耕讀之村,村內有供奉龍王、樹王、蟲王的廟宇和保存完好的貞節匾,而升官喜報、炕上書桌、碾房題字等古蹟更是體現了這個村子深厚的文化底蘊。由於沒有怎么經歷過戰爭,楊家峪是齋堂古建民居保存最完好的村落之一。在這種小村里呆一個下午,可以踏青也可以沉下心來品味一段歷史。 楊家峪村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曾是有名的閉塞村,在抗日戰爭時期曾作為離鬼子據點僅5公里的根據地一直沒有被鬼子掃蕩到,可想而知此地的隱秘。此地藏在茫茫大山深處,原來只有探親的和探險的兩種人光顧,十月一日托新中國的福,此地受市政府“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惠顧終於通了公路 據說這個村子目前已被北京中坤集團出資收購(每座院子3-5萬元買斷),路已一直修到了村頭,看來是準備打造成為距爨底下村之後的又一座旅遊景點,也只有20來位老人住在村子裡面(以後都得遷走),看來這些即將倒塌毀滅的古老建築是有救啦,但不知大批遊人湧入過於商業化運作後是否還能讓人感受到那段厚重的文化和歷史。 從"楊家峪"這個村名中我們就可以得到兩個信息。一是全村的大姓人家自然就是姓"楊"了。另外,從這個村名中就可以準確的了解到村子所處地理位置。它是建在高山下的坡谷地帶,海拔有710米,並且四面環山,層巒疊嶂,植被繁茂。
這裡的房舍和青山、綠樹、田野融為一體,村民們同居、同耕、同樂,過著田園式的生活。村子的原始風貌幾乎沒有被破壞,整體的格局下被完好地保留下來。
遠離喧囂都市,在崇山峻岭中,小憩古樸靜謐的村落,找尋流逝的時光。這古樸蒼涼的情境裡蘊藏著深厚的歷史。當你漫步在蜿蜒曲折青石板鋪就的小街和深巷,雜草和野花隨風搖曳,猶如置身於世外桃源。
古民居
當我們沿著盤山公路上行時,看不到村子的一點兒影子。迎接我們的是狹窄村口旁的一座廢棄的老廟。這座廟在過去應該在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從它的地理位置,從建廟壘起的土石高地和廟址旁的參天大樹便可見一斑。 往前走,不過十步便見一個開闊的場地,視野頓時寬闊,而周圍是緊緊環繞著的按地勢分布錯落有致的古宅,一色的青磚灰瓦,那未經修飾的自然和諧之美攝人心魄。而站在這個場子上縱覽整個村子,從狹窄的村口到遠處散布的民居,宛如觀音手中的淨瓶,令人嘆為觀止。楊家峪村所在的位置真令人叫絕!
四合院
走過村前場地,村落巷道縱橫,屋宇疊錯,建築以清代四合院為主,也有明代風格。村落數十套四合院,主次分明,青磚灰瓦,硬山式,清水脊,玉階雕梁,古香古色。門樓為皮條脊,脊下遍施雕花,瓦當圖案以"虎頭"、"蝙蝠"和"花卉"居多。楊家峪村民居多為一進四合院。每家的院落主次分明,布局嚴謹。民居庭院中的花草樹木,清香四溢,情深味濃,讓人賞心悅目。我們同行的幾人流連其間,說笑著要是自己垂暮之年能有這樣的佳處頤養天年該是怎樣的絕妙啊!
四合院一角
四合院內外宅的劃分體現了尊卑有序的等級觀念,"北屋為尊,兩廂次之,倒座為賓,雜屋為附"。村民極為友好,得知我們來此探訪建築與民俗,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家中小坐,穿過一座跨院,來到一個四合院,主人掀開竹簾請我們進去。屋內寬敞而舒適,兩壁為紫紅色雕花隔扇,以蝙蝠、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隔扇的裡面是主人的臥床。牆壁四周懸有字畫,翰墨飄香,風雅備至。愉快地暢談了些許時候,我們不忍繼續打擾,起身告辭,出門才看到來時被忽略掉的四合院一角盛開的錦簇花團,頓覺這才是生活,簡單、滿足,充滿芬芳。
邊走邊看,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中處處都有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無論是斑駁老宅的屋檐斗梁,還是古民居精美的磚雕、石雕、木雕,即使殘破缺損,卻依舊固守著昔日的精緻與風采。村落的古民居建造精良,古樸典雅,山地四合院幽邃氣質渾然其中,美之極致。
楊家峪村錯落有秩的民居
村中的房屋大多始建於明末清初,由於年久失修,一些建築物破敗嚴重,有些已經坍塌,殘垣斷壁隨處可見,窗欞破損,房門洞開,人去屋空。正可謂流年似水,多少往事隨歲月而逝。 老碾房
楊家峪的是解放初建的,村中公用。碾房坐西朝東,三間,硬山式,石頭牆,石板屋頂,上壓瓦壠,房內還保留著兩盤大石碾子。
碾房的牆上留存有過去的字跡。中間的一幅對聯一定是最先映入眼帘的,仔細辨認牆上班駁的字跡可以看出上聯是"運旺起村村起運",下聯是"人能興地地興人",很明顯,這是一幅迴文聯,反正都可以念。反過來念即是"運起村村起旺運","人興地地能興人"。同樣的,若把每句頭尾相連,拿其中任何一個字作為開頭都仍是一幅好聯。而當你的目光移向兩旁看到那已經同樣班駁的告示時,大概就不會詫異為什麼在這樣偏遠的村子裡能出現這樣精彩的體現農村文化的迴文聯了。
南側的告示,七字一句,合轍押韻,宛如一首七言詩。字跡清楚,保存完好,僅落款處缺失幾字。根據告示上的原文大概是寫於此碾坊剛剛建好的時候,提醒村民要愛護這個大家的公共財物。而最後的一句"農村遺留公益事,繼承傳統萬古傳。"更是可以體現楊家峪村注重公益事業和道德風尚建設的文化內涵。
在牆北側也寫有一份告示,語言親切,通俗易懂;但由於牆皮脫落,字跡模糊,難以辨認,大意是提醒村民用碾子要相互謙讓,遵守秩序,和睦相處。
當同行的女孩提出要看看碾子是怎樣工作的時候,村民遺憾的告訴她這碾子已經不能再用了,也只是留在這個空置的碾坊里做個想念。
隨著歲月的流逝,斑駁的碾房門窗皆無,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忙,在夕陽斜暉里靜默,剩下的只是兩盤石碾子和兩張告示,中國民間最為傳統的道德禮儀教育就在這樣樸實無華的語言中,代代傳了下來。
貞節匾
村口的古樹
我們早就聽說楊家峪的一戶村民至今還保存有一塊民國初期的"貞節匾",為尋訪到這戶人家,我們頗費了番周折。在熱心的村民的幫助下,我們敲開了保存貞潔匾人家的大門。
而當這塊牌匾被從炕上抬下來特意供我們拍照的時候,我們卻感到此行不虛。牌匾為木質,橫長方形,黑漆底色,金色大字,書法剛勁有力,一氣呵成。這時,站在旁邊的村婦還搔著頭,憨憨地笑著說,"大小剛好適合俺家的炕,土改的時候當作家具分給俺的。"
經過仔細的測量,楊家峪的貞節匾長207厘米,寬90厘米,由幾塊椿木板拼接而成,卯榫鑲嵌。匾面正中用行楷寫著"節勵松筠"四個大字。上款豎刻"大總統題褒";下款豎刻有"宛平楊李氏"、"中華民國七年六月鄉誼仝立"。貞節匾中部上方有一個明顯的剜過的正方形凹陷。那裡原本刻有一方官印,10厘米見方,據說是文革時被人鏟掉了,所以不能得知是何人的官印,但是匾上的方形官印的凹痕卻清晰可見。據說貞節匾原來的主人楊李氏18歲喪夫,誓不改嫁,撫養幼子,奮發讀書,其子考入京城的一所大學堂,後在宛平縣為官。
楊家峪村巷子
從這塊貞節匾的時間上不難看出,民國初期,這個偏遠的小山村仍固守封建禮教,"從父,從夫,從子"的"三從四德"仍然控制著村民們的思想,而其中的苦澀辛酸也只有這牌匾真正主人才可以體會了。
人口
原來有80餘戶人家的這個小村子,現在只有10戶有人居住。村中許多古民居都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還保存著一些值得一看的有趣"文物",如民國時期的"貞節匾"、清末民初的捷報和高小畢業文報等,我們平時很難得以一見。
交通
"背包游",在蘋果園捷運站乘坐929路支線公共汽車在109國道75公里處下車,沿路標指向呂家村的方向行走約5公里處再左轉,再沿盤山公路行3.5公里即可到達楊家峪村。"自駕游"者駕車走阜石路或蓮石路到門頭溝,再沿109國道到75公里處見岔路口,向左轉行駛即可到達楊家峪村。
探訪京西古村落
在京西的崇山峻岭中,遠近分布著30多座古村落。它們宛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這片明山秀水之間。這裡峰巒疊翠,溝谷縱橫,古道蜿蜒,是北京的醅屏障和交通要道;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傳承源遠流長,是北京地區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名山薈萃,古剎錯落,飽含濃郁的宗教文化和豐富的民俗文化。 |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