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柏峪村為齋堂鎮轄村。位於門頭溝西北部,東南距川底下村4公里、西北距黃草梁7.5公里處,附近無村落,為齋堂鎮最偏遠的山村。聚落沿山谷呈矩形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米。村民151戶,412人,均為漢族。明代修築長城,隨軍家屬在此定居,逐漸繁衍成村。因當地柏、榆樹繁茂而稱柏榆村,後以諧音改為現名。地處柏峪溝西北端黃草梁山麓狹長地帶,海拔817米。土壤主要為山地淋溶褐土,植被以散生楊、樺、櫟樹及荊條灌叢為主。經濟為農、林、牧、副多種經營。耕地面積314.5畝,1997年產糧2.6萬公斤。核桃、杏、梨、蘋果等乾鮮果品年產8000公斤,其中柏峪扁(甜杏仁)為當地特產,遠近馳名。1997年純收入234萬元,人均收入1153元。村內部分民居仍保留明清時代的建築格局,多為小四合院。建有民俗展室,包括廳堂用品、生產工具、廚房用品和革命文物四個部分,通過實物展品,表現了柏峪村村民幾百年來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抗日戰爭時期,柏峪村人民英勇鬥爭的光輝業績。柏峪村保存有梆子戲、蹦蹦戲、秧歌戲三種古老的地方戲,其中秧歌戲是柏峪村最主要的地方戲劇種,在北京地區僅在該村還有保留,被稱為“民間戲劇的活化石”。村北有明內長城,綿延數里,其間有敵樓7座,當地俗稱“七座樓”。村北2.5公里處有元代關塞要衝天津關遺址。北至河北省懷來縣麻黃峪,南通燕家台、齋堂,有公路連線109國道。
地理環境
柏峪村地勢寬廣,山峰眾多,東西寬5公里,南北長10公里,上銜黃草梁,下接古蹟山莊——川底下。從川底下走來,迎客松舒枝展葉,喜迎遊客。村北有一高峰,酷似梅花,在遠處黃草梁的平台上延伸出來,那山石矗立,隱約可見。梅花嶺下,懸崖絕壁層層疊疊,蔚為壯觀。從此處登山上黃草梁,可謂天險!可對於樂於探險,進行登山訓練的人確是很好的訓練場地。梅花嶺下有一仙女湖。從仙女湖向東,沿京西古道,前行半小時,到達隘口。隘口北為鳳凰崖,一峰突起,兩道石辟矗立,尤如鳳凰站立。南邊王家山,山峰巍峨,九條山樑分布其間,號稱九龍朝一鳳。鳳凰崖南麓樹木蔥蘢,一派江南風光。柏峪村周圍的山,均為海拔1200米左右,西面黃草梁平台約1500米左右。鳳凰崖北為象鼻山景區,由象鼻山、京西第一柱、石門、臘子口組成一組喀斯特地貌 。
歷史文化
柏峪是一個文物眾多、歷史悠久的地方。據民間傳說,8000年前就有所謂柏峪原始人之說。戰國時期秦滅燕,即派大將王翦,從大同經黃草梁下沿河。有文字可考的是元代,蒙古騎兵從黃草梁、天津關下沿河城。到明代,柏峪就成了軍事重鎮。現在的村民多為明代駐守長城的後代。
(1)黃草梁古道:從川底下川頭的古道遺址,到柏峪上村頭古道遺址,從天津關古道遺址到二道城子古道遺址,以及三叉口的古道重修摩崖石刻,其長約8公里多。這條古道是川底下和柏峪村過去輝煌的重要原因。
(2)古道摩崖石刻:從二道城子往北,進入黃草梁的大門之間,有一摩崖石刻,上書“時正德歲次已卯孟夏日守口千戶李宮修”正德元年為1506年,可見這條道路的歷史之長了。
(3)七座樓:柏峪村北有長達數里的內長城,明朝戚繼光管理北方軍務時沿城牆建敵樓七座,被當地人稱為“七座樓”。(4)天津關遺址:處為交通要塞,南通燕家台,往北可達河北懷來麻黃峪。當年金兵和元兵都曾經該地攻入居庸關。因此出於戰略目的明代曾設重兵把守此地。天津關址下方原有廟,廟前牆上嵌有“天津關塞”四字。1940年,廟宇被沖毀。天津關按史書上記載,當時與居庸關、紫荊關、龍泉關齊名,屬保定府管。現存兵寨圍牆一處,屯集糧草圍牆一處,殘碑一方,旗桿座一個,以及天津關附近的牛家村遺址的瓦塊、殘磚等。1963年整地出土一個大水缸,內有炭化小米半缸,水缸現存柏峪村內。在村北還有校場,墩台即炮台遺址。關址以南有一處明石窯,為當年修長城時磚窯遺址;還有一處石校場,為當年練兵之地。
(5)古磚窯遺址在柏峪村北,有大小近百個古窯,號稱百窯,為明代燒長城城磚用的。在農業學大寨整地時還出土過磚和瓦。現存兩個比較完整的磚窯,其他尚待發掘。
(6)二道城子遺址:依山而建,城牆尚存。站在二道城子台上,俯視天津關口,盡收眼底。
(7)千尺稜子娘娘廟遺址:在二道城子北山樑約200米,現有松樹兩棵、圍牆一道。
(8)宛平縣大隊大隊長劉玉昆烈士故居、墓(焦若愚題寫墓碑)。
(9)各種民間器具、地契、以及長城上出土的石硫等100多件,已建成民俗展室和抗戰展室。
抗戰模範村
抗日戰爭時期,柏峪村是抗日模範村,與日寇展開了慘烈的鬥爭。令日偽軍聞風喪膽的抗日英雄、宛平縣縣大隊長劉玉昆就是柏峪人。他武藝高強,抬手能槍打飛鳥,到處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林子台伏擊日本軍官團之戰,在平西抗日根據地傳為佳話;他身手矯健,在山路上行走如飛,一夜之間連打四座炮樓,使日偽軍惶惶不可終日,無奈地在他家門前寫下了這樣一條標語,“哈哈,好你個能跑的劉大鼻子!”至今猶存。由焦若愚同志題碑的劉玉昆烈士墓已經被定為齋堂鎮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抗日戰爭期間,柏峪村與爨底下村和黃嶺西村的優秀兒女組成青史留名的黃嶺西排,奮勇抗擊日寇,當年柏峪村被日偽敵寇燒毀十餘次,數十人英勇犧牲或遭敵寇殺害。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柏峪村的劉玉昆開始投身於抗日救亡事業。1938年擔任柏峪村抗日救國會主任和巡防所所長。1939年春,宛平縣(現門頭溝區)游擊隊成立,巡防所的人員編入第三中隊,劉玉昆任中隊長,後任縣游擊大隊大隊長。1939年10月,他率領部隊在房山長操村與前來掃蕩的300日偽軍遭遇,他沉著機智地指揮作戰,打得敵人暈頭轉向,而後率領部隊安全地轉移。1940年秋的一天,他帶領游擊隊襲擊進犯柏峪台的日偽軍,追擊十幾里,打得日偽軍狼狽逃回齋堂據點。一次,他帶領20多名游擊隊員和100餘名民兵組成的運輸隊,拔掉燕家台村的日寇據點,把剛運來的幾車軍需物資全部繳獲。1943年6月,他帶領游擊隊在林子台村打伏擊,打死打傷從沿河城去齋堂據點的日本軍官兵30多名。由於長期的艱苦鬥爭,他積勞成疾,患上了肺病。1943年冬,他率領游擊隊連續撥掉敵人樓嶺和石河的兩個據點後,在返回駐地的路上,口吐鮮血,犧牲在柏峪村後的深山裡。
古戲之鄉
柏峪村中,自古以來就有唱戲的習慣,村中大人小孩,均可唱上一口。文化大革命前,從正月初一到初五在本村,一連唱五天五夜,歇人不歇場。從初六開始,走出去到別處唱。最紅火時,曾在老北京大戲樓演出。現存劇種有梆子戲、秧歌戲和蹦蹦戲。傳說,梆子戲是由山西傳來,秧歌戲是由河南戍邊移民帶來。解放時,尚有劇目379個,現在由於村中人口銳減,再加上年輕人少,只有三十幾個劇目了。但是那作派,那唱腔還都是一板一眼。這裡有大禮堂,有道具、行頭,樂器。遊人們來了與老鄉聯歡,人少時來段清唱,人多時,演他一場,很有樂趣。
民俗眾多,樣樣講究這裡由於交通閉塞,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小文化環境,有很多的特殊民風民俗。
民俗特色
寫對聯:臘月二十四開始,各家各戶開始貼對聯,一般都由村中的老者寫成。這裡的風俗,凡是有門的地方都要貼、包括豬窩羊圈。對聯的字句都是隨機而出,主要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祈禱。
貼窗花:貼對聯同時,用大紅紙剪成各種花卉、走獸,貼在窗戶紙上。
唱大戲:從正月初一一直唱到十五。逢節必唱,屬於村民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
照壁:家家戶戶都有照壁,在照壁上或題寫大字或畫上水墨畫。
傳統食品
柏峪的傳統食品一般是粗糧細做,加以當地蔬菜,過去的看家菜主要為酸菜和鹹菜兩種,這裡的菜沒有污染,水又潔淨,因此,酸而不壞,恰到好處。當地的豆腐席、南瓜席、野味席,可謂世間少有。尤其是野味丸子、農家的南味扣肉、糗糕米飯、壓餄烙更具特色。野味丸子:用整隻的野兔或野雞,去掉皮毛,傳統的工藝是連骨頭帶肉用石塊或錘斧之類工具砸成帶小骨頭碴的肉醬,再配上香油、蔥花、姜面、味素和精鹽、醬油等佐料,有時也添上一些鮮菜鮮蘑或時鮮菜葉等,最後撒上胡椒粉,就成了一道風味濃厚的山珍佳肴——野味丸子。當年村民們和士兵們,捉到了山雞或野兔,手頭沒有合適的工具,只好以石塊當工具來砸漿。據說,這種吃法能夠使食用者強筋壯骨,身輕如燕,健步如飛。柏峪幾代人在抗戰年代之所以能出現行走山路如走平地,神出鬼沒,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的游擊隊長劉大鼻子(劉玉昆),這與他平時喜歡吃野味丸子大有關係。
農家南味扣肉:據村裡的老年人說,在幾百年前的明朝初頁,參與柏峪建村的牛家和馬家二姓人家是燕王明成祖朱棣從南方帶來的隨從,這道農家扣肉大菜就是由牛馬二姓人家流傳下來的。扣肉用料選用優質肥瘦各半的五花肉,先煮後蒸,在上碗入籠屜時,用特製乾菜墊底和蓋帽,扣肉是否好吃全在那特製的脫水乾菜上。牛馬二家人在柏峪落戶後,選用當地的扁豆、雪裡蕻葉子、芥菜葉或長豆角制乾菜備用。加乾菜蒸出來的扣肉,香氣迷人,肥而不膩,入口即爛。可口的味道讓人難以忘懷,長吃不厭。
糗糕米飯:柏峪的糗糕米飯是一種類似於臘八粥的主食。用料為大黃米,配上芸豆、紅棗、核桃仁、花生米、果脯等(包括葡萄乾),用溫火長時間燜制而成,食用時也可以加一條羹紅白糖作為佐料,若擺上一盤柏峪特產的酸泡菜,會更加強食慾,別有風味。
柏峪壓餄烙:壓餄烙這一主食在民間廣為流行,而柏峪村的壓餄烙爽口好吃在京西一帶聲譽甚高。正宗的柏峪壓餄烙用料為細白玉米面,再填加一部分榆皮面和洋芋根面,用溫水和面,後兩種面有粘性。據來此地吃過壓餄烙的北京地質學院的一位教授說,柏峪的壓餄烙之所以不同凡響,與眾不同,有口皆碑,筋道、爽口,與柏峪村的深層礦泉水的水質好有很大關係。柏峪壓餄烙的澆頭不用肉類,傳統的澆頭講究使用香菜、蔥花、辣椒、豆腐細條做成的素湯來拌食,柏峪壓餄烙口感佳,味道純正,吃後能長時間不感到餓,增長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