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郎鹹芬數十年來,創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如《蔡文姬》中的蔡文姬、《穆桂英》中的穆桂英、《豐收之後》的趙五嬸、《沂河兩岸》的梁向榮、《梨花獄》中的武則天、《山高水長》中的薛逢春等。她的表演樸實穩健,大氣豐厚,唱腔委婉深沉。注重以情帶聲、聲情並茂。多年的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和演唱風格,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是山東呂劇的代表人物。
在《苦菜花》一劇中,她扮演的母親慈祥善良、愛憎分明、激情飽滿,可謂爐火純青、風采不減當年。在山東省首屆呂劇會演中獲表演特別獎。 該劇進京演出獲第八屆“文化大獎”,郎鹹芬則以其精湛表演獲“文華表演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中榮獲“優秀表演獎”,在第六屆全國藝術節上,該劇獲金獎。
工作簡歷

1951至1952年,山東省昌濰地區文工團演員;
1952至1962年,山東省呂劇團演員;
1962至1978年,山東省呂劇團副團長;
1978至1980年,山東省呂劇團團長;
1980年至今任現職。
曾當選為山東省六屆、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獲獎情況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因主演《李二嫂改嫁》而享譽全國,獲華東會演表演一等獎。
《苦菜花》獲表演特別獎、進京出演獲第八屆“文化大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中榮獲“優秀表演獎”、在第六屆全國藝術節上獲金獎。
演藝風格

郎鹹芬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深入生活中,繼承發揚呂劇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其表演質樸無華,注重從生活從人物個性和特定的環境出發,把深切的內心體驗與完美準確的程式體現相結合,形成了真實質樸,富有激情的表演風絡,她的演唱深沉含蓄,情濃韻淳,充分運用聲宏量大,穿透力強的嗓音特點,委婉多變以情聲帶情,聲情並茂,她灌制的多部戲的唱片,盒式帶深受廣大聽眾的歡迎,1957年《李二嫂改嫁》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獲當年全國“百花獎”,進入九十年代,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呂劇事業接班人,精選由青年演員主演的劇目,親自授課、具體指導,她的二位學生主演的《石龍灣》、《軍嫂》分別獲國家級、級大獎,她傾畢生精力為呂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呂劇界的代表人物,並在全國戲劇界享有一定的威望,55年冬她參加了全國人民赴朝慰問團任副團長,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冷天氣,深入陣地哨所巡迴演出,深受志願軍廣大官兵的歡迎。1956年冬隨以彭真為團長的全國“人大”代表團出訪前蘇聯及東歐六國。90年率省呂劇院參加由香港舉辦的中國地方戲曲展,她主演的《蔡文姬》選段獲得香港各界人士好評。1986年4月她以團長身份率中國電影,戲劇家代表團出訪澳大利亞、紐西蘭,為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做出貢獻,1963年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1982年評為“山東省勞動模範”,1987年評為“省拔尖人才”,88年和92年被授予“省三八紅旗手”,1989年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文藝工作者”,1991年授予“省文藝工作者模範黨員”,1992年授予“齊魯女傑”,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一、二、三、四、五、七、屆代表,當選山東省四至十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現任省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常務理事,劇協山東省分會名譽主席,山東省呂劇院名譽院長。
註:郎鹹芬名字已輯入“中國藝術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各人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