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呂劇

濟南呂劇

濟南呂劇屬於傳統戲劇,由濟南市呂劇院於2006年申報為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濟南呂劇
所屬地區: 山東 · 濟南
遺產編號:Ⅳ-29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濟南市呂劇院
遺產級別: 市

名稱由來

呂劇名稱的由來,流傳著很多的說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一、1915年前後,原屬廣饒縣牛莊的時家村(今已劃為東營區)老藝人時殿元,也曾以紙糊毛驢,化裝演唱《王小趕腳》,受到了民眾的歡迎,人們便把它稱為驢戲,由於這個稱號欠雅,經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譯成了“呂戲”。1923年,這種驢戲進了濟南府,演出的主要劇目是《呂洞賓打藥》,當地民眾不明白這個劇種的來源,只聽說叫“驢戲”,又由於主要劇目是“呂”字打頭,觀眾就把它稱為呂戲。
二、呂劇的“呂”字,原是二十五戶為一閭的“閭”字。意思是街坊鄰里戲、家鄉戲。以後在輾轉、流傳中,把“閭”簡化為“呂”。也有的說,過去說琴書,大多是兩口子或一家人搭檔,演唱的內容又多系反映男女愛情的。兩口為“呂”,因而就叫呂戲。
三、呂戲原來稱為捋戲。此說有二:一是由於演唱時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按奏墜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動,故名為捋戲;又因中國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呂”,因而將“捋戲”改稱為“呂戲”。另一種傳說是,當年為這種戲起名時,有的老藝人說,這種戲演唱時順藤摸瓜,捋著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戲吧。捋與呂同音,遂定名為呂戲(呂劇)。

藝術特點

呂劇音樂是在從民間俗曲演變而來的“坐腔洋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其唱腔以板腔體為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種。 呂劇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樂器是墜琴、揚琴,其次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嗩吶等,可視劇情酌情增減。新中國成立後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樂器。伴奏多採用“學舌”(對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鑼、小鑼、大鐃鈸、堂鼓、打鼓等。鑼鼓經均自京劇等劇種吸收。
呂劇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聲為主,個別高音之處則採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呂劇的唱腔講究以字設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口語自然。潤腔時常用寫滑音、顫音、裝飾音,與主要伴奏樂器墜琴的柔音、顫音、打音、泛音相結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帶出的過渡音、裝飾音渾然一體,使整個唱腔優美順暢。
呂劇使用的語言屬北方語系的濟南官話。其重字規律和讀音咬字方法都與國語多有近似之處。呂劇傳統劇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濟南官話為標準的基礎上偏重於上韻;而現代戲的道白則直接使用濟南官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呂劇善於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民眾語言作為劇詞,並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

傳統劇目

呂劇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出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
呂劇20世紀初開始登台亮相,到20世紀中葉達到鼎盛。20世紀五十年代是呂劇的輝煌時期,名角薈萃,新戲迭出,與安徽的黃梅戲同台進京演出。隨著新《婚姻法》的宣傳,呂劇《李二嫂改嫁》唱紅大江南北。

著名演員

郎鹹芬,女,1936年出生,山東濰坊人。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1951年參加濰坊市文藝工作團。1952年調山東省呂劇團。1954年,在呂劇《李二嫂改嫁》中成功地塑造了李二嫂這一典型藝術形象, 獲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員一等獎。此後,她又成功地在《蔡文姬》、《穆桂英掛帥》、《豐收之後》、《沂河兩岸》、 《母與子》等劇中塑造了不同時代、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婦女形象。她在幾十年的舞台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56年她隨以彭真為團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代表團出訪蘇聯及羅衛尼亞等東歐6國;1957年《李二嫂改嫁》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從此郎鹹芬成了李二嫂的代名詞,也成為呂劇的代名詞。1986年, 又以團長身份率中國電影戲劇演員代表團出訪澳大利亞、紐西蘭。曾當選為第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系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 、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劇協主席、山東省呂劇團團長。 郎鹹芬的表演風格秉承了呂劇所特有的樸素自然, 並有所拓展。她在藝術上最顯要的特點是不拘泥於技巧程式的羈絆(呂劇做為後生的劇種本身也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 以人物的情感為依據,以紮實的生活體驗為根基, 所以,她的表演不但沒有因此而“虛化”反而更加易於接受。 同時也由於這一點,居然使其到了晚年仍保持著旺盛的藝術創新能力,《苦菜花》中母親的形象在1998年獲得第八屆文華表演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和2000年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金獎。2004年《李二嫂改嫁》又獲得中國戲曲現代戲突出貢獻獎。郎鹹芬獲得表演藝術家突出貢獻獎。
林建華, 女,1929年生,山東文登人,1950年調入山東省地方戲曲研究室從事呂劇實驗工作,後轉入山東省呂劇團,是呂劇第一代女演員。擅長青衣,亦能演花旦、老旦等角色,戲路廣,可塑性強。代表劇目有:《井台會》(飾藍瑞蓮),《小姑賢》(飾李榮花)《李二嫂改嫁》(飾劉大嬸)等,曾任山東省呂劇團副團長,現為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省戲劇家協會特約顧問。
李岱江, 1933年生,山東莘縣人,18歲加入聊城文工團,1953年調山東省歌劇團,同年底改為山東省呂劇團。在50多年舞台實踐中,成功塑造了王定保(《借當》)、馬大保(《借親》)、董祀(《蔡文姬》)、李安靜(《梨花獄》)、李永春(《沂河兩岸》)等。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山東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張艷芳, 女,1940年生,山東博興人。工閨門旦、花旦,後改小生,亦擅演刀馬旦、彩旦等行當。代表劇目有:《小姑賢》(飾刁氏),《王定保借當》(飾張秋蘭),《姊妹易嫁》(飾張素花)等,曾任濟南市呂劇團團長,中國劇協山東分會理事等職務。
東營市是呂劇的發源地,東營區牛莊鎮時家村(原屬廣饒縣)民間藝人時殿元等是呂劇的主要創始人。
呂劇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山東琴書最早產生於魯西南一帶,後演變為南路、北路、東路3個流派。清光緒六年(1880年) ,山東琴書傳入廣饒北部。當時,位於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縣北部和利津縣東部尚無防洪大堤,任黃河漫流入海,每至汛期,黃水漫溢,窮苦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為多求施捨,許多災民行乞時演唱民間小曲,民間藝人逐漸增多。山東琴書傳入後,民間藝人爭相學唱,以此作為謀生手段。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山東琴書在廣北一帶普及,職業琴書藝人漸多,較著名的有張蘭田、張志田、商秀嶺、時殿元等人。其中北路琴書藝人時殿元獨辟奚徑,在廣泛吸收其它戲曲、曲藝藝術成分的基礎上,把山東琴書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首創化裝揚琴,成為呂劇的主要創始人。
時殿元自幼以唱民間小曲討飯為生,後以唱山東琴書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風格自然灑脫、幽默誇張,被時人譽為“大角”。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後,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等戲班與山東琴書競爭民間演出市場,山東琴書觀眾減少,藝人收入降低。為增加山東琴書的競爭力,時殿元決心對山東琴書進行改進。他從京劇的服裝、道具、表演等方面受到啟發,經與崔心慶、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商議,決定把山東琴書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清光緒二十六年臘月二十三(1901年2月11日) ,時殿元率“同樂班”在家鄉時家村首次化裝演出了琴書段子《王小趕腳》。時殿元以醜行應功扮腳夫王小,執鞭攆驢;崔心悅以青衣應功演二姑娘,身縛彩繪的驢形道具做騎驢狀。二人載歌載舞,表演生動活潑,諧噱橫生,別開生面,獲得巨大成功。此後,他們陸續將《王漢喜借年》、《光棍哭妻》、《王天寶下蘇州》等10多個書目改為化裝表演,使琴書說唱向呂劇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時殿元首建“共和班”,開始由“拉地攤”轉向舞台演出。共和班長期在廣饒、博興、張店、昌樂、 濰縣和膠東諸縣演出,民國初期,進入省府濟南在戲院或劇場掛牌演出。193 0年前後,時殿元的弟子時克遠、劉欣武、劉立賢等人組成“同樂班”,在濟南大觀園、勸業場等戲院演出,開始將一些角色較多、情節較為複雜的劇目如《雙換親》、《白蛇傳》、《秦雪梅觀畫》、《金玉奴》等,改為化裝揚琴上演。不久,“同樂班”與“慶和班”合併為“義和班”。時殿元及其弟子時克遠、李同慶、於廷臣(利津人)等,在藝術實踐中對劇目內容、表演手法、演唱腔調、音樂伴奏等諸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和充實,使之逐漸完善。
時殿元首創化裝揚琴獲得成功後,其他琴書藝人紛紛效仿,化裝揚琴在山東各地廣泛傳播。特別是進入城市之後,為滿足城市居民的欣賞要求,並與其它劇種相抗衡,化裝揚琴在角色、唱腔、服裝、道具、舞美等方面更加戲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劇種。呂劇名稱由來說法有三,一是:當地民眾根據《王小趕腳》採用驢形道具, 給化裝揚琴起名為“驢戲” ;二是:根據墜琴演奏時手指上下不斷“捋”的特點,稱為“捋戲”;三是:由於所演劇目中多有愛情故事,所以人們稱之為“侶戲”。1952年,山東省文教廳副廳長王統照提議:根據“驢”、“捋”、“侶”之諧音,取我國古音樂十二律中陰律“六呂”的“呂”字,正式定名為“呂戲”。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呂劇”在境內廣為流傳,每逢年節、慶典,演唱“呂劇”成為習俗。“文化大革命”期間,呂劇被禁演。1976年以後,呂劇復興。1979年,廣饒縣呂劇團、墾利縣呂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呂劇團為配合計畫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合家歡》,在縣內外巡迴演出。1987年,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呂劇團。1984年,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專門開展呂劇研究,深入農村走訪老藝人,蒐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呂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名呂劇老藝人參加。1986年春,又邀請14名老藝人進行仿演錄像。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編纂完成《東營市呂劇音樂集成》書稿,於1988年底編纂完成《呂劇起源與發展東營市史料彙編》。這兩部書稿是呂劇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山東省文化廳有關領導、 山東省呂劇界許多專家和名演員 (如李漁、郎鹹芬) 的熱情指導與幫助。1991年3月5~8日,舉辦“東營市首屆呂劇匯演”,全市有8個代表隊、240人參加,分專業和業餘兩個組進行匯演,演出新創劇目12個。1994年,以廣饒縣呂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市呂劇團”。至1995年底,全市先後有15名呂劇演員獲省優秀演員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