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是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共建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北京化工大學原名北京化工學院,始建於1958年,隸屬於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領導。1971年,與北京化纖工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北京化工學院。1978年,北京化纖工學院從學校分出。1994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學校。1998年,學校劃轉教育部直接管理。 截至2018年9月,學校由3個校區、2個基地組成,總占地面積約3000畝,總建築面積93萬餘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0億元,科研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9億元,圖書館藏書170餘萬冊;共有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專職院士5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其中博士974人);設有15個學院,開辦55個本科專業;擁有7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29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20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96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門類,10個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北京化工學院

1958年,由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親自審批,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的化學系科部分合併組建北京化工學院,隸屬原化工部領導。學院於9月15日正式開學,此日定為校慶日,學校本科生規模為3000人,專業設定除基礎化工外,還設有同位素分離、無機鹽、國防化工、高能燃料等絕密專業。

校園景觀 校園景觀

1960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把北京化工學院列為全國重點大學。建校初期學校設有3個系12個本科專業。

1966年—1970年,“文革”期間,學校遭到嚴重破壞,學校停課,中斷招生。

1971年—1976年,招收6屆工農兵學員。

1971年10月,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併入學校。這期間學校對專業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停辦了全部尖端絕密專業,增設了若干新專業,全院共設定5個系14個專業。

1977年10月,學校恢復統一高考招生制度,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學校招收首屆研究生,同年10月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今北京服裝學院)分出。

1981年11月,成為首批國家批准的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1984年1月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8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文通知,建立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化工學院第一分院更名為北京聯合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今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

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北京化工學院第二分院合併組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化工管理幹部學院

1953年,北京化工學校創建。同年,天津海洋化工學校、西南窯業學校併入北京化工學校。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1963年,北京有機化工學校併入北京化工學校。

1968年,北京化工學校更名為紅藥工學校。

1969年,紅藥工學校撤銷,部分併入陝西興平化工學校。

1973年,紅藥工學校復校並更名北京化工學校。

1984年,北京化工學校升格為北京化工管理幹部學院。

穩定發展

1994年2月,北京化工學院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江澤民總書記為學校題寫校名。

1996年4月,北京化工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北京化工大學,為北京化工大學西校區。同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校園景觀 校園景觀

1998年9月,北京化工大學劃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

2001年7月,學校通過國家“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項目驗收。

2007年9月,入選中國教育部、財政部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學校。同年,首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2008年,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行列。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6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2年,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高校。

2016年,學校入選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共建高校。

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同年,昌平新校區(北京市昌平區南澗路29號)正式啟用。

2018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月,獲評“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共設有15個二級學院,開辦55個本科專業。

學院專業名稱授予學位
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學
環境工程工學
能源化學工程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工學
功能材料工學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工學
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學
安全工程工學
工業設計工學
產品設計藝術學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學
機械工程工學
包裝工程工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自動化工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工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學
電子信息工程工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工學
通信工程工學
生物醫學工程工學
軟體工程工學
數字媒體藝術藝術學
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
經濟學經濟學
工商管理管理學
市場行銷管理學
會計學管理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學
財務管理管理學
物流管理管理學
旅遊管理管理學
電子商務管理學
理學院套用化學理學
材料化學理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理學
數學與套用數學理學
金融數學經濟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學
文法學院公共事業管理管理學
英語文學
法學法學
行政管理管理學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教育學
漢語國際教育文學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工學
生物技術理學
製藥工程工學
繼續教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美國底特律大學合作辦學)工學
生物工程(美國紐約州立大學ESF分校合作辦學)工學
工業設計(義大利熱那亞大學合作辦學)工學
侯德榜工程師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技術管理與套用方向)工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方向)工學
能源學院----------------
巴黎居里工程師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工學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工學
生物工程工學

學科建設

•學位授權點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擁有7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29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19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96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專業碩士學位門類,10個工程領域碩士點。

2018年3月,學校新增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計算機技術與智慧型系統(自主設定)、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工安全管理(自主設定)、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安全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化學、數學、物理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與通信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科學技術哲學、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藝術設計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計算機技術與智慧型系統、信息處理與通信工程、經濟預測與管理決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工安全管理、製漿造紙工程、製糖工程、發酵工程、皮革化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食品科學、(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軟體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行政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藝術、工程、會計

工程領域碩士點:化學工程、環境工程、材料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工業工程、項目管理、製藥工程、生物工程

•重點學科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擁有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17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交叉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工藝、套用化學、工業催化、材料學、化工過程機械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學科評估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以及生物學與生物化學4個學科進入ESI排名的前1%。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排名並列第3。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一級學科代碼一級學科名稱評估結果位次百分位
0817化學工程與技術A2%~5%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A-5%~10%
0703化學B+10%~20%
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B+10%~20%
0830環境科學與工程B20%~30%
0802機械工程B-30%~40%
0807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B-30%~40%
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C+40%~50%
0837安全科學與工程C+40%~50%
1201管理科學與工程C+40%~50%
1202工商管理C+40%~50%
0702物理學C50%~60%
0822輕工技術與工程C50%~60%
0835軟體工程C50%~60%
0305馬克思主義理論C-60%~70%
0701數學C-60%~70%
1007藥學C-60%~70%

師資力量

校園景觀 校園景觀

截至2018年9月,學校現有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8人,外籍院士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人,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3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次,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7人,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13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9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7人,“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入選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69人。

稱號名錄
中國科學院院士(專職)段雪、楊萬泰
中國工程院院士(專職) 陳建峰、高金吉、譚天偉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劉振宇、楊萬泰、陳建峰、譚天偉、閆壽科、陳標華、 張立群、仲崇立、甘志華、何靜、余樂安、孫曉明、王峰、 於中振、衛敏、李峰、徐福建、汪樂余、初廣文等
國家“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勵杭泉、楊屹 、蘇海佳
“973”首席科學家譚天偉、劉振宇、高金吉、張立群等
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張立群等
國家“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湯鈴等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獎者 蘇海佳、田明、劉大歡、李想、王潔欣、湯鈴等
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張常群、楊祖榮、楊屹、勵杭泉、譚天偉
教育部“全國優秀教師”李成岳、楊衛民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段雪、譚天偉、楊萬泰、陳建峰、張立群、高正明、邱介山、袁其朋、吳一弦、楊衛民、仲崇立、徐福建、田明
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段雪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 吳一弦、尹梅貞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仲崇立、吳一弦、衛敏、陳建峰等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譚天偉、袁其朋、於廣鎖、余樂安等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入選者楊萬泰、陳建峰、李效玉、仲崇立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 陳標華、文利雄、武德珍、吳一弦、宋懷河、李其方、 李峰、何靜、張衛東、楊小平、楊為民、趙勁松、衛敏、 袁其朋、曹達鵬、鄧建平、付志峰、荊堅、雷志剛、劉力、 邱兆斌、陶霞、曹兵、黨智敏、邵磊、王峰、張法智、 於中振、田明、馮嵬、密建國、吳衛澤、孫曉明、靳其兵、 楊文勝、宋宇飛、吳友平、徐福建、張潤鐸、張志華、 任鍾旗、石峰、蘇海佳、汪樂余、王克儉、尹梅貞、蔡晴、 何亞東、劉清雅、劉志平、陸軍、呂超、王文才、魏芸、 劉軍楓、楊晶、陽慶元、李健、李征、劉海梅、王華慶、 王潔欣、隋剛、盧詠來、李慧慧、李想、 劉志明、盧濤、王友清、張燚
國家級教學團隊聚合物工程教學團隊(2009年)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2008年)
高分子科學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2010年)
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年)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7年)
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2007年)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2008年)
高分子科學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
工科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8年)
計算機基礎課群組教學團隊(2010年)
大學物理課群教學團隊(2010年)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擁有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4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1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北京市級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個北京市級文化素質教育基地;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5門省、部級雙語示範課程,37門北京市級精品課程;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門,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

項目類別項目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自動化、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化學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生物工程
北京市級特色專業 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套用化學、製藥工程、生物工程、功能材料、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
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生物工程專業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化學教學基地、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北京化工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化工教學實驗中心、北京化工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教學實驗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化工過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工安全與裝備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工產品全生命周期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大化工類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環境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工程教學實驗中心、化學教學實驗中心、物理教學實驗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等
北京市級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北京化工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國家級精品課程物理化學、大學化學實驗、計算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複雜物質剖析
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物理化學、大學化學實驗、計算化學、有機化學、儀器分析、複雜物質剖析等
教育部雙語示範課程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

•教學成果

2001年—2014年,學校獲得中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項。截至2017年12月,學校獲得中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0項。

部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項目名稱獎項級別獲獎時間
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一等獎2001年
化工類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改革的研究與實施一等獎2005年
產學研相互促進建設大化工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一等獎2009年
化工類多元化和國際化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的構建一等獎2009年
強化化工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改革與實踐二等獎2009年
以優質教學資源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的化學基礎教學平台二等獎2009年
構建國際實質等效的化工專業認證體系,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一等獎2014年
走理工融合之路培養套用化學專業高素質創新人才二等獎2014年
基於“大工程觀”的生物類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二等獎2014年

社會聲譽

2018年,北京化工大學在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648位,中國大陸第42位;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亞洲第181位,中國大陸第43位;在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401-500位,中國大陸第48位;在路透社亞洲最具創新力大學排名中位列亞洲第32位,中國大陸第7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5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社科類省部級基地;擁有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6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1個國家國防科工局第二批國防科技創新團隊,4個國家引智基地。

平台類別平台名稱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實驗室輪胎設計與製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生物加工過程重點實驗室
新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鑑定基礎研究實驗室
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高端機械裝備健康監控與自愈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材料電化學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製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
危險化學品生產系統故障預防及監控基礎研究實驗室
膜分離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環境有害化學物質分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北京市多級結構催化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化工行業系統仿真工程技術中心
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智慧型過程系統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高分子材料加工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與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先進彈性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部彈性體材料節能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塑膠機械與塑膠工程研究所
化工行業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煉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處理環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能源生物煉製研發中心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文物保護領域科技評價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北京智慧財產權研究基地
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創新研究群體帶頭人:陳建峰(2008、2011),楊萬泰(2012),何靜、楊萬泰 (2015)
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超分子結構功能材料的插層組裝(2004)
超重力反應與分離新技術(2006)
高性能有機高分子材料集成製備(2007)
先進彈性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創新團隊(2008)
生物資源的高效轉化與利用團隊(2013)
國家引智基地面向高端裝備及醫學器件的先進制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綠色製造引智基地
插層結構分子材料的組裝化學創新引智基地
微生物綠色製造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校內其他科研機構
聚氨酯材料工程技術中心製藥工程研究室
生物工程研究室先進彈性體研究中心
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與先進制造(英藍)實驗室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超重力工程技術中心
環境科學與工程技術中心過程模擬最佳化中心
環境與能源催化研究中心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所
膜材料與新膜過程研究所綠色化工技術發展研究中心
生物質能源與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進納微結構材料實驗室
國防新材料研究中心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光聚合基礎與套用研究中心先進複合材料研究中心
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先進聚合物結構與性能研究中心
功能材料研究所材料環境行為與表面保護研究室
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研究所化工裝備技術工程中心
診斷與自愈工程研究中心特種流體裝備技術開發中心
化工設備設計研究所微納製造中心
塑膠機械及塑膠工程研究所橡塑機械研究所
擠出成型研究室塑膠成型研究室
新材料及裝備研究室信息安全技術研究中心
計算機模擬與安全系統工程研究中心自動化研究所
計算機套用研究所測控技術研究所
綠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化績效評估中心
運營管理與戰略決策研究中心低碳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
安全與應急管理實驗室金融工程研究所
非線性科學研究中心現代催化研究所
近代化學研究所植物化學物理研究所

科研成就

2001年至2017年12月,學校已有26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2017年,學校科技經費到款6.18億元,獲專利授權483項,鑑定成果7項。

“十二五”期間,學校科研經費累計到款17.41億元,比“十一五”增長7.9%;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5078項,牽頭承擔中國國家“973”計畫、“863”計畫、支撐計畫、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等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11項;中國國防軍工類項目科研經費總額達2.72億元,比“十一五”增加9200萬元,高模量碳纖維等科研成果已成功套用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十二五”期間學校SCI論文數量排名位居中國高校30名左右;中國國內專利授權量年均350餘項,總授權量為“十一五”的3.4倍;共獲得中國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

部分國家科技獎項
項目名稱獎項等級獲獎時間
低斷面抗濕滑低噪聲超高性能轎車子午線輪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0年
塑膠精密成型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1年
旋轉填充床反應器強化新技術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2年
大跨度鋼結構防火防腐關鍵技術與工程套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4年
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成套技術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4年
節油輪胎用高性能橡膠納米複合材料的設計及製備關鍵技術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5年
重要脂溶性營養素超微化製造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6年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1年9月,圖書館紙質資源達到150萬冊,電子圖書170萬冊,電子學位論文52萬篇,購買了CNKI、萬方、IEEE、SCI、EI以及CA等39種中、外文資料庫。

•學術期刊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加入了萬方資料庫、清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龍源國際名刊網、台灣華藝CEPS中文電子期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天元數據網等多個資料庫。2002年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理工農醫院校社會科學學報優秀期刊;2003年被評為第三屆全國理工農醫院校社會科學學報優秀期刊;2004年被評為“北京高校優秀社科學報”;2005-2007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優秀學報”;2010年度“北京市高校人文社科優秀學報”;2010年度“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於1974年創刊,雙月刊。主要刊登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創新性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欄目包括專題綜述、化學與化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與環境工程、機電工程和信息科學、管理與數理科學等,被CA化學文摘(美)(2014)收錄,是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合作交流

政產學研

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北京市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第四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截至2017年12月,學校的科技產業擁有20多個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的科技產業實體,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已形成系列技術和多種產品。學校還重點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相繼成立先進材料、工業生物技術等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在威海、安慶、滄州、嘉興、濟源等地成立了技術轉移中心。

國際合作

學校擁有一批高水平國際合作項目,如“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高端外國專家項目”、“海外名師項目”、“學校特色項目”等,截至2017年12月,先後與英、美、法、德、澳、韓、日等114所大學建立了學術合作關係;與30多所國外院校合作開展海外學習項目,2017年學生海外學習項目共派出362人,在校留學生總數601人。

2017年度,學校派出教職工158團組/286人次臨時出國(境)公幹,接待境外短期專家763人次,在校任職的長期外籍專家共16名。

2017年學校舉辦“一帶一路”大學校長論壇,來自43所中外高校、企業及科研機構的嘉賓共100餘人參加論壇,參會的21所高校共同簽署了《“一帶一路”大學校長論壇北化宣言》。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標識以中國傳統的銅鐘為主體,使人耳邊仿佛迴蕩起淳樸厚重、穿越時空的鐘聲。校園鐘聲猶如激越的人生號角,猶如悠揚的青春樂曲,它代表著有序的校園,象徵著和諧的氛圍。

銅鐘鐘體最醒目的位置上鐫刻著學校的校訓上半句“宏德博學”,中部橫平豎直線條既是鐘體的紋飾,又是漢字的“工”字,與銅鐘頂部的祥雲圖案配合,隱含著學校校訓的下半句“化育天工”的寓意。銅鐘底部的“1958”字樣,表示我校建校的時間。

銅鐘周圍以學校的中英文校名組成一個對稱的圖案,規整中有變化,靜止中有動感,寓意著有突破、有創新的校風學風。

整個標識以藍色為主調,清爽明快,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精神文化

•校訓

宏德博學、化育天工

宏德博學:志向宏大,道德高尚,學問廣博,學力深厚。宏:廣博。陸機《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齊暉。”德:道德。《易·乾·文言》:“君子進德修業。”博學:學問廣博。《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

化育天工:探索自然之奧秘,變革自然之工巧為人類服務,暗寓校名“化工”。化育:自然生成和長育萬物。《管子·心術》:“化育萬物謂之德。”天工:自然天成的工巧,與“人工”相對,成語有“巧奪天工”,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是世界科技名著,表現了中國勞動人民在科技工藝方面的智慧和創造。

•大學精神

團結奉獻、艱苦奮鬥、務實力行、博學創新。

•校歌

《母校之光》 作詞:王凱傳 作曲:張丕基 奧運村畔升起彩雲,那是學校亮麗的樓群。 火紅年代精誠奉獻,新的世紀務實創新。 我們驕傲母校之光,自強不息激流勇進。 我們自豪春風化物,棟樑柱石桃李繽紛。 勝古朝陽光耀乾坤,那是學校英名遠存。 一流學府歲月見證,天工開物開化育人。 我們驕傲母校之光,自強不息激流勇進。 我們自豪春風化物,棟樑柱石桃李繽紛。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黨委常委袁自煌
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校長譚天偉
黨委副書記宋來新、甘志華
黨委常委、副校長任新鋼、王峰、查道林、陳建峰、任鍾旗

歷任領導

歷任書記姓名歷任書記任期歷任校長姓名歷任校長任期
馬芳庭1959.3-1971.4李蘇1958.8—1960.12
周靜1973.7-1979.7馬芳庭1959.3—1971.4
馬芳庭1979.7-1982.6馬芳庭1979.7—1982.6
周靜(代理)1982.6-1983.12陳鑒遠1982.6—1985.1
姜法善1985.1-1993.10龐瑤琳1985.1-1993.10
盧濟金1993.10-1996.8樊麗秋1993.10-1997.8
馮文林1996.8-2002.12王子鎬1997.8—2012.6
王芳2002.12-2018.11 ----------------

知名校友

姓名職務
政界精英
賀國強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李學勇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江蘇省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謝鍾毓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監事會原主席。
李永金原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達列力汗·馬米汗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民族委員會委員。
馬志鵬原中央紀委常委,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曹維新原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偉蘭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華僑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行政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副部長級)。
梁驤歷任化工部規劃院副院長、化工部計畫司副司長,中國進出口銀行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機關黨委書記。曾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紀委書記。
何報翔民革中央副主席、湖南省主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王浩水應急管理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科技俊賢
李玉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黑龍江大學特聘教授。
張鎖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
岳國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中糧生化能源事業部總經理、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梅內蒙古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教授、稀土學院教授,科技與產業處處長,稀土學科帶頭人,“四個一”人才工程人才。
張秋禹西北工業大學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賀高紅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 大連理工大學膜科學與技術開發研究中心主任; 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發基地主任。
陳光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工系副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層物理化學及滲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油氣藏流體相態重點研究室主任。
尹雙鳳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掛職任湖南省科技廳廳長助理;湖南省第十三屆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劉明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青年首席科學家。
高金吉中國工程院院士,GF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振動工程學會設備診斷分會主任委員。
段雪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萬泰高分子化學家,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商界翹楚
馬正武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鄧代維甘肅化工機械廠廠長。
俸培宗化工出版社任社長兼黨委書記。
衣錫群北京市政協委員;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董事局主席(2009年底卸任);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招商銀行獨立董事;SOHO(中國)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京城企業協會會長;歷任北京市第二輕工業總公司副經理;北京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西城區區長;北京市市長助理、兼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副會長;招商銀行獨立董事。
張金明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黃劍輝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教授,CCG 特邀高級研究員;曾任國家開發銀行戰略研究機構負責人。
陳穎恆豐銀行董事、董事長。
創業先鋒
左暉鏈家董事長,全國工商聯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程維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
陳子林繽果盒子創始人、CEO。
許單單拉勾網創始人、董事長;3W coffee 咖啡館創始人。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200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二)

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以280.15分再列榜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24.66分、219.14分獲得第2、第3名。至此,在《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已經連續13年位居榜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中國大學前三名。2009中國大學評價顯示,浙江大學在科學研究領域以122.01分首次領先北京大學(120.74分)。

2009中國大學工學100強

工學包括地礦、材料、機械、儀器儀表、能源動力、電氣信息、土建、水利、測繪、環境與安全、化工與製藥、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輕工紡織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學、生物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公安技術等21個學科類,共有79個本科專業。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天津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東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
武漢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四川大學
北京大學
山東大學
重慶大學
南京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湖南大學
東北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大學
中山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江南大學
燕山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福州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廈門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鄭州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江蘇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蘇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蘭州大學
南昌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長安大學
暨南大學
西北大學
河北大學
寧波大學
揚州大學
廣西大學
華僑大學
湘潭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安徽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西南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中國211工程大學

地區學校數量所處省市學校
華北地區
30所
北京: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政法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天津: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華東地區30所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 復旦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省: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河海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西南地區10所重慶市: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貴州省:貴州大學
西藏:西藏大學
東北地區11所遼寧省: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 | 東北師範大學 | 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華中地區11所湖北省: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華中師範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河南省:鄭州大學
湖南省: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華南地區6所廣東省:中山大學 | 暨南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海南省:海南大學
西北地區12所陝西省:西北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長安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師範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大學
寧夏:寧夏大學
青海:青海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北京市高校一覽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交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首鋼工學院|北京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警察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北京錫華國際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吉利大學|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北大方正軟體技術學院|北大資源美術學院|北京人文大學|北京高等秘書學院|北京套用技術大學|中國防衛科技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信息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中國管理軟體學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北大資源學院|現代管理大學|北京民族大學|北京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建設職工大學|北京市房地產職工大學|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餘大學|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北京宣武紅旗業餘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業餘大學|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北京市機械工業局職工大學|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北京興華大學|北京新園明職業學院|網路銷售大學|朝陽二外|中北國際演藝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