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

阿昌族

阿昌族,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和貴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隴川縣戶撒和梁河縣九保、囊宋三個阿昌族鄉。潞西縣江東鄉高埂田和盈江、瑞麗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貴陽市、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漕澗、舊州等地,保山地區騰衝縣和龍陵縣也有部分居住。 使用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無文字,習用漢文和傣文。

基本信息

民族概況

阿昌族阿昌族

阿昌族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漢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時期對阿昌族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稱為阿昌族。 他們聚居在高黎貢山餘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種水稻而聞名。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以善於打制長刀而聞名於世。

阿昌族居住地域大約東起大理白族自治州,北抵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至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與緬甸接壤。這裡屬滇西高山峽谷區,地形特點是山脈和河流相間,山地高原和山間盆地交錯。屬橫斷山系的高黎貢山和怒山山脈縱貫南北,山勢起伏綿延,峽谷陡峻濘邃。瀾滄江和怒江順山勢蜿蜒南下,水流奔騰湍急。高黎貢山餘脈盤踞於保山地區西部的騰衝、龍陵以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梁河盈江、隴川、瑞麗等縣境內,大盈江和龍川江沿山脈向西南傾瀉,出國境後匯入伊洛瓦底江

阿昌族居住的主要地區屬於高黎貢山向南逶迤延伸的餘脈地帶。這裡已不像滇西北那樣群峰險峻,河谷深邃,而是丘陵綿延山地起伏,呈由北向南傾斜。高黎貢山和怒山間的瀾滄江、怒江、水流湍急,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大盈江、龍川江隨山勢向西南傾瀉,滋潤著兩岸的土地。

阿昌族居住地區屬亞熱帶高原濕潤季風氣侯,一年中乾濕季節分明,氣候溫和,全年平均氣溫在18.3—19.9℃,最高36.6℃,最低—1.7℃。無霜期326—365天,。年日照時數為2317—2428小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369—1651毫米。河谷平壩土質肥沃,適宜各種亞熱帶農作物生長,產量很高,種類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油菜、豆類、薯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草、茶葉、甘蔗等。

崇山峻岭的地下,礦藏眾多,有煤、鐵、銅、雲母、石墨等;莽莽林海的深處,到處是寶,有名貴中藥和珍禽異獸。

在山地間有許多小盆地(當地從稱為“壩子”),約占總面積的10%,是農業生產力水平較高的地方。這裡緯度低,光照足,氣溫條件好,年均氣溫18℃左右;雨量充沛,全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為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梁河縣的阿昌族擅長種植水稻,他們辛勤培育出的水稻良種被譽為“水稻之王”;隴川縣的阿昌族擅長種烤菸,戶撒壩子生產的菸葉肉質厚而柔軟,味醇美而幽香,在境內外享有盛名。

文化藝術

語言文字

阿昌族阿昌族

阿昌語現有兩種方言,梁河方言借漢、載瓦、傈僳、白等民族的語詞較多;戶臘撒方言則借傣、緬、景頗等民族的語詞較多。由於長期和漢、傣等民族交錯雜居,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且受傣族、漢族土司、官吏的統治,所以阿昌族中尤其是成年男子一般都能講阿昌、漢、傣三種語言。

歌謠故事

阿昌族的歌搖、故事、傳說等口頭文學十分豐富。民間流傳著不少優美的傳說,如長篇敘事史詩《遮帕麻和遮咪麻》;長篇敘事詩《曹扎》、《鐵匠戰龍王》;風俗故事《谷》、《親堂姊妹》、《胯骨》;動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換工》、《老熊撕臉皮》等。這些詩歌、傳說都十分樸實,生動感人。

“對歌”是青年男女在業餘時間十分喜愛的活動,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對唱的山歌,一般是融景生情,即興作詞,山、水、雲、樹等都可入歌;一種叫“相作”,是在夜深人靜時,男女青年在林間幽會時,低聲對唱的情歌,感情真切,常常一唱就是一個通宵;還有一種“相勒摩”,也是一種對唱的情歌,曲調幽雅親切,歌詞含義深刻,比喻生動。

阿昌族舞蹈

《阿昌族舞蹈藝術》 陳玉先《阿昌族舞蹈藝術》 陳玉先

舞蹈以象腳鼓舞和猴舞最流行。民間體育也豐富多彩,如盪鞦韆、賽馬、射擊、舞阿昌刀和武術等。

工藝美術有刺繡、髹漆、染織、雕刻、銀器製作等,製作精細。尤其是雕刻具有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築物、佛龕等上面,都可看見雕刻著的各種動、植物。此外,建築、繪畫等也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葫蘆簫

阿昌族的樂器主要有竹琴、洞簫、葫蘆簫、三月簫、銅口弦、三弦、象腳鼓、鋩鑼等。葫蘆簫是用葫蘆連線三根竹管制成的,它有7個音,音量小,音調低緩圓潤,一般晚上用。三月簫用一根竹管制成,也有7個音,它的音量大,音色細亮,多在白天使用。葫蘆簫和三月簫不僅是阿昌族人民心愛的傳統樂器,還是男女青年傳情示愛的媒介。

每年農閒季節或各種節日集會期間,以及平時的勞動之餘,都是阿昌族青年談情說愛、尋覓終身伴侶的大好時光。每當此時,男青年不管走到哪裡,都要把三月簫斜插在脖子後面的衣領里,或者別在腰間。無論在村邊、寨旁,還是趕街的路上,只要遇到心愛的姑娘,便吹起動聽的樂曲,傳意請姑娘停一停,然後上前搭話逗趣,詢問姑娘的芳名貴姓。如果姑娘此時還情無所屬,又有意相識,便巧妙應答。小伙子心領神會,主動提出送姑娘回家,姑娘則以“要送就要送到寨子頭,不能送半路”相答,於是小伙子高高興興地吹起簫,唱起山歌,陪同姑娘回家,純真的愛情便由此開始。

每當夕陽西下,年輕的小伙子吃罷晚飯,忙著洗飾一新,一個個悄悄來到自己心愛的姑娘家附近,吹起葫蘆簫,用優美的曲調逗引心上人出來相會。姑娘聽到這親切而熟悉的曲調,心慌意亂,趕緊回房梳妝打扮。然後藉故外出,與情人幽會。如果是初次拜訪,姑娘的嫂子或母親還會熱情開門相迎,請小伙子到屋裡火塘邊坐下,家人紛紛迴避。於是小伙子和姑娘就在火塘邊含情脈脈相對而坐,或對唱情歌,或竊竊私語、情話纏綿,待到雄雞報曉,才依依不捨地分手。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阿昌青年用這神奇的葫蘆簫引來美麗的姑娘,結為秦晉之好

戶撒刀

阿昌族製造的鐵器極負盛名,以“戶撒刀”著稱於世。

戶撒刀,又稱“阿昌刀”,因多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撒、臘撒地區而得名。這種刀“制煉極精純,柔可繞指,剁鐵如泥”。用木、皮、銀等原料配製的刀鞘也極為精美。阿昌刀的長短、形狀多種多樣,有生產用刀、生活用刀、狩獵者護身用的長刀、宰牲畜用的匕首等數十個品種。還有專為兄弟民族打制的刀,如藏刀、景頗刀等。由於工藝精湛,阿昌刀不僅本民族人視若珍寶,而且還深受附近漢、傣、景頗、傈僳、藏、白等民族的喜愛。如今,阿昌刀還走出了雲南,遠銷到北京、西藏、青海、新疆、黑龍江等地,甚至為外國友人收藏。

阿昌族打制刀具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代屯駐戶臘撒的軍隊中,有一部分是專門製作兵器的,他們具有較高的鍛造技術。後來,這些匠人與當地人通婚,逐漸融合於阿昌族中。阿昌人繼承和發展了明軍的冶煉和鍛造技術,生產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種刀具,而且工藝越來越精湛。村寨之間分工較細,各寨有自己的名牌產品。整個戶撒地區好比一座手工業加工廠,各寨就是它的車間,各以一種產品聞名。如來福寨的黑長刀、花鋼刀,芒東寨的腰刀、小尖刀,臘姐寨的鋸齒鐮刀,新寨的背刀,芒所寨的刀鞘等。戶撒刀之所以經久耐用,一是選料講究,二是淬火技術掌握的好,加之刮磨的漂亮美觀,所以他們打的刀拿來隨便磨一下即鋒利無比。一些老藝人能夠把刀打製得剛柔兼備,乃至可以任意彎曲。比如一把長刀,不使用時,可像腰帶一樣圍系在腰間,需要時解下,立即自然伸直,其技藝堪稱一絕。

民族體育

阿昌族郵票阿昌族郵票

阿昌族盪鞦韆是傳統的活動,多在喜慶節日舉行。場地中立兩根高約3米的木柱,柱頂架一橫樑,橫樑中央套一個寬約一米的木製十字型滾軸,如車輪狀。滾軸上有各長約2米的四對平行足,足端系短繩,繩端掛一木板,形如鞦韆。玩時,四人各坐一木板上,使滾軸轉動,上下升降。各人腳觸地時即用力蹬地。因鞦韆架如風車鏇轉,故稱"風車鞦韆"。阿昌族盪鞦韆的來歷是,傳說有個國王娶三個龍女為妻,渴望自由的龍女不願受宮廷的禁錮,便在初一早晨詐稱宴飲積食,請求國王在河邊立個鞦韆,消食解悶。龍女登上鞦韆悠蕩,越盪越高,忽而抹草擦地,忽而刺空穿雲,國王見了很高興。忽然,龍女兩腿一蹬,雙手脫開鞦韆繩,騰空而起,撲進河裡,直向龍宮返去,岸邊只留下空蕩著的鞦韆……人們非常懷念龍女,每逢大年初一到十五,阿昌族青年男女身著節日服裝,悠蕩鞦韆,盡情娛樂,表示對龍女的敬慕。

人口概況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阿昌族總人口為3.39萬人,其中:男性1.72萬人,女性1.67萬人;性別比為102.64。與10年前的“四普”相比,阿昌族人口增加了0.62萬人,增長率為22.43%,平均年增長率1.96%。

在阿昌族人口中,城鎮人口有0.28萬人,占總人口的8.18%;鄉村人口3.12萬人,占總人口的91.82%。與10年前相比,阿昌族城鎮人口比率提高了4.38個百分點。

阿昌族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雲南省,共有3.35萬人,占阿昌族總人口的98.77%。另外,阿昌族人口在其它地區均不足百人。

從各年齡段的人口比例看,少年兒童人口(0-14歲)比重為33.28%,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比重為62.45%,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占4.26%。

5歲及以上人口有2.26萬人,在15歲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0.31萬人,文盲人口比率為13.56%,其中男性成人文盲率為7.17%,女性成人文盲率為20.10%。6歲及以上人口2.99萬人,其中,受過國小以上(含國小)教育的占83.18%,受過國中以上(含國中)教育的占27.15%,受過高中及中專以上教育的占6.46%,受過大專、大學教育的占1.10%。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間,全國阿昌族出生人口為610人(按長表推算),總和生育率為2.04。

服飾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顏色更是鮮艷無比。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褲腳短而寬。小伙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包頭時總要留出約40厘米長的穗頭垂於腦後。男子外出趕集或參加節日聚會時,喜歡斜背一個“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顯得英俊而瀟灑。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平時多著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梁河地區的少女也喜歡穿筒裙。已婚婦女一般穿藍黑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喜用黑布纏出類似尖頂帽狀的高包頭,包頭頂端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每逢外出趕集、做客或喜慶節日,婦女們都要精心打扮一番。她們取出珍藏的各種首飾,戴上大耳環、花手鐲,掛上銀項圈,在胸前的紐扣上和腰間系掛上一條條長長的銀鏈……此時的阿昌族婦女,全身銀光閃閃,風采萬千。當你走進阿昌族山寨,你還會發現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飾一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直、心靈純潔的標誌。

歷史記載

據清王鳳文《雲龍記往》載,雲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世襲制。早慨以後十餘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雲龍州,大量白族、漢族人民相繼遷入,這裡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衝一帶,部分融合於白族、漢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騰衝一帶,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齒宣撫司》),明正德《雲南志》認為即唐代的“尋傳”人。那時“尋傳”人屬南詔的鎮西節度管轄,還過著“俗無絲纊”、“散漫山中無君長”的原始生活。“尋傳”人在發展過程中至元明時期已逐漸分化為阿昌族和景頗族中的一部分。

洪武十六年(1383)左納率部歸順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敕賜漢人段保為雲龍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為被統治民族,並向西南遷至德宏境內,漸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戶臘撒,明初屬麓川宣慰使司。15世紀中葉,明將王驥三征麓川後,屬隴川宣撫司。王驥分封其屬官賴羅義和況本為把總,分別掌管戶撒、臘撤,成為世襲領主。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裡學會了耕種水田、打制鐵器的技術,促進了阿昌族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清初承襲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吳三桂把戶臘撤地區改為“勛莊”。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廢“勛莊”,仍歸原先賴、況兩家承襲。雍正二年(1724年),戶臘撒地區歸騰越州管轄。乾隆年間,南甸土司轄區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領主交納貢稅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淪為附近漢、傣地主的佃戶。同時受封建領主、地主的雙重剝削。民國時期,雲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餘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宗教信仰

戶臘撒地區的阿昌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每年有定期的“進窪”、“出窪”;“燒白柴”等宗教節日和活動。梁河地區的阿昌族過去多信鬼神,每年春耕和秋收前要祭三次“土主”(地鬼),全寨人都要去田間灑雞血、插雞毛,以祈求鬼靈保護莊稼。此外,因受漢族影響,也崇拜祖先。

重要節日

節日概述

除宗教節日外,戶臘撒的阿昌族,一年較大的幾個節日,如趕擺、蹬窩羅,會街節、嘗新節、潑水節、進窪、出窪等,都與鄰近的傣族相同。此外還有火把節、換黃單、燒白柴、澆花水、窩羅節、等節日活動。其中以火把節和窩羅節的規模較大,活動內容較多。

窩羅節

窩羅節每年農曆正月初四舉行,以紀念傳說中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遮咪麻為民除害、造福後人的功績,屆時人們要祭獻最好的菜餚,然後殺狗吃狗肉和芋頭,如果在祭祀的當天能捕到蟒蛇,則認為更吉利。

每年農曆正月初四開始舉行的“阿露窩羅節”,是阿昌族最為盛大的節日。節前,阿昌人精心搭設起“窩羅台坊”,台高約1米,4米見方,中央矗立著左右兩塊牌坊,頂端以一張昂挺聳立的巨大木刻滿弦弓箭連線。這是阿昌族的神箭,象徵著人類始祖遮帕麻智勝魔王,射落毒焰灼人的假太陽,恢復大地秩序,喚回萬物生機。左牌坊頂部描繪著光芒四射的太陽,右牌坊頂端繪製著藍天皎月圖;太陽圖案之下是一幅男子的盛裝彩圖,皎月圖案下面則繪有女子盛裝彩圖,分別表征著天公地母—人類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節日那天,遠近村寨的阿昌族紛涌而來,匯集於慶典中央窩羅台坊四周,歡歌起舞,慶賀節日。

火把節

火把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為祈求五穀豐收,驅蟲灃災,要殺豬、宰牛祭祀,屆時要熟制火燒生豬肉拌米線給大家分食。入夜後點火把在村寨周圍遊動。

潑水節

潑水節和當地的傣族一樣,阿昌族也過潑水節,潑水節期間是年輕人擇偶的好機會,屆時常常由姑娘家備好八大碗菜餚招待來串親的小伙子。參加聚餐的人數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別人不察覺的情況下把姑娘家的雞頭偷走,如雞頭被姑娘查出來,要罰偷雞頭者,否則就要罰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當場抓住,不僅要受罰,還要被姑娘取笑。酒後小伙子要根據菜價,將錢在不讓姑娘察覺的情況下交給姑娘。

此外,在梁河、隴川一帶的阿昌族也有於農曆八月十五過嘗新節的習慣,節日的當天要到地里拔一蓬籽結得最、最多的芋頭,砍一棵結雙穗的玉米,捆在一根竹棍上,擺在屋角,然後舂新米做飯,飯熟後要先盛一碗餵狗,最後全家聚餐。

阿昌族男女青年結婚的婚宴首先要請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並擺上一盤用豬腦拌制的冷盤,酒宴後舅舅要送新娘一條約4.5千克的帶豬尾巴的後腿,稱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遠不忘娘家的養育之恩。

典型食品主要有:涼拌芹菜糝、冷凍、酸(火+巴)菜、過手米線。

社會經濟

阿昌族少女阿昌族少女

新中國成立前,阿昌族地區主要是封建領主經濟,同時封建地主經濟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普遍發生典當、抵押和買賣土地現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淪為附近漢、傣族地主的佃戶。在阿昌族地區,農業、手工業較為發達,戶臘撒菸草聞名於滇西,遠銷緬甸;“阿昌刀”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是必備的生產工具。甘蔗、茶葉等經濟作物,刺繡、編織品等手工業品也都很有名。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在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戶臘撤地區成立了阿昌族自治區(區級)。1953年、1954年,又先後在潞西縣江東區高粳田鄉,梁河縣遮島區的丙介鄉和關璋鄉建立了三個阿昌族民族鄉。從1955年秋開始,在阿昌族地區開展和平協商土地改革運動,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領主、地主的特權、雜派、高利貸等也一樣廢除。土地改革的勝利,使阿昌族人民徹底擺脫了封建枷鎖,從而推動生產的發展。在阿昌族地區地方工業逐步發展起來。如梁洞縣開辦了鐵工、農具、榨油、肥皂、松香、染布等小型工廠;戶獵撒地區也建立了鐵工廠。人民政府還幫助建立了衛生防疫站,培養了一批阿昌族的醫務人員,消滅了建國前猖獗的鼠疫霍亂、傷寒等傳染病,有效地保證了人民的健康。文化教育事業也有了相應的發展,阿昌族有了受過高等教育的教師,學齡兒童都有了上學的機會。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和手工業又有了新的發展,如梁河地區培育出了優良的水稻品種,戶臘撤地區除大面積改造農田外,還開展了多種經營,刀具生產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到50種左右、120多個花色,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普遍歡迎。

民族習俗

婚俗

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締結由父母包辦。過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長期以來與漢、傣等族通婚的卻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轉房制度。寡婦可以改嫁,但不能帶走夫家財產,其子女亦歸夫家扶養。
阿昌族男女青年結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請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並擺上一盤用豬腦拌制的冷盤,酒宴後舅舅要送新娘一條約4.5千克的帶豬尾巴的後腿,稱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遠不忘娘家的養育之恩。

食俗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國南方雲南省一帶。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聞名。居住在邊疆的阿昌族,飲食以大米為主,摻以薯類、玉米

阿昌族以米飯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製成餌絲、米線作為主食。餌絲食用方便,食用時只需在沸水中稍燙一下,撈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蓋上燜肉,(火+巴)肉、雞絲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餌絲;米線除同餌絲一樣熱食外,還可涼拌,或在米線里加一勺熱稀豆粉(豌豆面與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素等調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線,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後經常食用的小吃。

阿昌族阿昌族

阿昌族喜吃芋頭,傳說古代慶豐收時,殺狗和吃芋頭必不可少。阿昌族婦女大都會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涼粉供食。肉食主要來源於飼養的豬和黃牛。豬肉喜歡用來作火燒生豬肉米線,將豬宰殺後用麥稈或稻草將豬皮燒黃,刮洗乾淨,然後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等佐料與米線一起食用。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酸辣谷花魚(栽秧時將魚苗放入田內,谷熟後取魚,稱谷花魚。)最具特色。醃製的鹹菜、鹵腐、豆豉常年必備,每餐不少。酒是白族人常年不斷的飲料,婦女常飲用糯米製作的甜酒,有濃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男人和老年人多飲白酒。大多數阿昌族都會用蒸餾法製作燒酒,藏之於瓮,供是節和待客時飲用。

肉食主要來源於飼養的豬和黃牛。豬肉喜歡用來作火燒生豬肉米線,即將豬宰殺後用麥稈和稻草將豬皮燒黃,刮洗乾淨,然後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與米線一起食用。

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將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魚(栽秧時將魚苗放入田內,谷熟後取出魚,稱谷花魚)最具特色。醃製的鹹菜、鹵腐、豆豉都是常年必備,每餐不少。

酒是阿昌族族人常年飲用的飲料,婦女常飲用糯米製作的甜酒,伴有濃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飲白酒。大多數阿昌族都已會用蒸餾法製作燒酒。

阿昌族人喜食酸味食品,主要有酸筍、酸菜、酸肉,這是阿昌族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酸食是阿昌族的每日必不可少的菜餚,是常見的酸食品是酸筍和酸醃菜。醃酸筍的季節在春秋兩季,當竹筍發出嫩芽,長出約30公分高時,便可連根砍下,剝去筍殼,切成筍絲或筍片,放於陶罐中,撒上鹽巴,置於火塘邊,烘烤數日,酸味即出,便可隨食隨取。酸筍可單獨吃,也可和其它魚肉、蔬菜一起煮著吃,其味鮮美,凡食者無不稱道。

阿昌族的過手米線。即火燒生豬肉米線。做法是將豬肉在火上烘烤成半熟,剁細斬茸,用酸醋拌熟,再加上碎花生米、豬肝、豬腦、粉腸各種調料,如蒜、辣椒、芫荽、豆粉、姜等,吃時把米線掐在手掌心,再放肉餡,拌和一起吃,故名“過手米線”。

該米線柔軟、光滑、不結團、不粘手,肉餡拌下去,不沉底,也不浮頭,均勻地散布在米線中,味道鮮美,酸辣可口,別具風味。

阿昌族日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過去青年男女有嚼煙、檳榔的習慣,牙齒往往被染成黑色,故又有“齒黑為美”的舊俗。

典型食品主要有:涼拌芹菜糝、冷凍、酸(火+巴)菜、過手米線。

糯米粑粑和過手米線是阿昌族的兩種風味食品。糯米粑粑是把糯米洗淨後,用清水浸泡半天左右,撈取放入甑中蒸熟成糯米飯後,放到木碓中舂細,即可食用。糯米粑粑柔軟細嫩,口感極好。多餘的粑粑則攤天芭蕉葉上,邊涼邊吃,或炸或烤,或煮或燒,都香脆可口,令人百吃不厭。“過手米線”是隴川戶撒一帶阿昌族的風味食品,用戶撒產地上等米壓榨成米線,用火燒豬肉、豬肝、豬腦、粉腸、花生米麵、芝麻、大蒜、辣椒、芫荽、鹽巴、味素等,另加豆粉、酸醋攪拌均勻做成調料。吃時,洗淨手,先將米線拿在手中,然後澆上調料,用筷子攪拌後,送到嘴裡,一吸而過。過手米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回味無窮。

關於嚼煙的民間傳說

阿昌和佤、傣、景頗、崩龍、德昂等民族都有嚼煙的習慣。據阿昌族民間傳說:從前,有一母女倆相依為命。不料,女兒剛成人,母親就不幸去世了,女兒嚎啕大哭,痛不欲生,她茶飯不思,在媽媽墳上哭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墳上長出了一棵水靈靈的煙樹,女兒嗓子渴,掐來一片嫩葉放進嘴裡,嚼來又甜又有味,愁悶一下消失,疲勞也消失了。後來,女兒每當看見菸葉,思念起忘母,總要掐點來嚼。夥伴們見她嚼得津津有味,也跟著嚼起來。後來,嚼的人越來越多,嚼煙成了她們驅除疲勞、消閒解悶的好方式,以致成為嗜好和待客之道。

喪俗

行土葬俗。少數患惡病或婦女難產而亡者,須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於寨外者,忌抬回寨內。人死後殮棺時屍體忌人、貓、狗等動物跨越。死者可帶生前喜愛之物殉葬,但忌帶金屬物,故死者生前鑲牙也得敲掉。阿昌族在舉行喪禮時多由“活袍”主持,徹夜誦經,敲鑼奏哀樂,高唱“孝歌”。出殯後,禁忌動鑼、抬喪棒等,否則認為寨中又會死人。

人死後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須火葬。

禁忌

阿昌族阿昌族

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殺家畜和傷害動物;婦女生孩子未滿7天時,忌諱別家男子進入院內。

阿昌族的臥房分布在正堂兩邊,老者居左邊,其他居右邊。男性長者忌進已婚晚輩的臥室。未婚男子可住廂房或廂房樓上。女性忌住樓上;男子在樓下,忌婦女上樓。忌婦女跨踩農具工具。

阿昌族解除婚約婚誓,須退回盟誓的相片及頭髮。忌燒毀相片、頭髮,否則認為照片及頭髮燒毀後,人會大病乃至會瘋。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婿入門習俗,上門男子須改名隨女方姓。阿昌族婚禮舉行3天。在婚禮中新娘、新郎逐桌去敬糖茶,客人喝畢放少許錢幣於杯中。

禮儀

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有許多優良的傳統禮儀。有客來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飯禮讓上座,如客人年輕輩分小可推辭坐邊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阿昌族待客有勸飯習俗,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遇勸飯時,無論已飽否都應伸雙飛捧碗相接;雙手接遞或起身行禮,視為恭敬。通常勸飯是象徵性的,通過勸飯講情說意,乃至唱勸飯山歌抒情,表示歡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緣由。

民族記事

阿昌族少女阿昌族少女

1950年,阿昌族人民獲解放。

1952年在隴川縣戶撒地區成立了阿昌族自治縣(區級)。

1953年、1954年又先後在潞西縣江東區高粳田鄉、梁河縣遮島區的丙介鄉和關璋鄉成立了三新阿昌族民族鄉。

民族名人

早概

阿昌族部落酋長,生活於大約公元5世紀左右,在阿昌族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概所處的時代正是阿昌族發展歷史上大裂變的時期,他及時地順應了這一規律,率領部落走上了發展壯大的道路。在軍事方面,早概經過精心準備率部一舉擊敗了當時雲龍地區的主要敵對力量“蒲蠻”部落,一統雲龍,為阿昌族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奠定了相對豐厚的資源基礎;在部落的治理上,早概廢棄了已經阻礙生產發展的母系制度,建立了相對先進的家長制家族公社,為了減少內部紛爭,加固首領的權力,保持部落的穩定,部落首領的更迭由原來的推舉制改為世襲制。

地域的擴大和相對穩定,部落治理結構的適應性調整為阿昌族生產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自此,雲龍舞台上迎來了曠日持久的阿昌族時代。

左孝臣

左孝臣(1849—1900),清末抗英愛國將領。

左孝臣將軍出身軍人世家,自幼就深知軍人當以保衛國土完整為天職的信條。由於腐敗的清政府軟弱無能,1900年初,英國人悍然對我國茨竹等地區發動了軍事入侵,時任茨竹土守備的左孝臣將軍立即調兵與英軍展開激戰。在戰鬥中左孝臣將軍臨危不懼,奮勇當先,終因裝備落後,寡不敵眾,在身中數彈後以身殉國。左孝臣將軍為了保衛中華民族領土主權的完整而英勇獻身,其愛國精神光照千秋。

曹先強

曹先強(1961—),阿昌族著名作家,編輯。

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198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作品廣泛涉及詩歌、散文、小說、文藝評論、報告文學、電視劇本等,總計百餘篇,上百萬字。1985年後進入影視文藝創作、策劃領域。先後組織了《雲之南·地之北》、《東方峽谷·文化時間》等晚會和節目,頗受好評。

文學作品曾獲第五屆全國民族文學創作獎;1997、1998屆雲南省“邊疆文學獎”;影視作品曾獲國家“星光”獎二等獎。

民族情歌

聽妹說句丟底話

小郎採花到妹家,

燒起火塘把歌拉;

叫聲小哥莫要忙,

聽妹說句心底話。

妹是櫻花開山頂,

不是燈花供在家;

砍條道路把山上,

山頂才得百年花。

風吹波浪一層層

男:

怒江難捨大洋海,

情郎難捨有情人。

女:

風吹波浪一層層,

搖動荷花花無聲。

男:

水上荷花水下藕,

無聲連成一條心。

女:

藕斷兩節絲不斷,

人隔兩岸心不分。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中文名稱人口
Hàn Zú 漢族1,230,117,207
Zhuàng Zú壯族16,178,811
Mǎn Zú滿族10,682,263
Huí Zú 回族9,816,802
Miáo Zú 苗族8,940,116
Wéiwúěr Zú 維吾爾族8,399,393
Tǔjiā Zú土家族8,028,133
Yí Zú彝族7,762,286
Měnggǔ Zú蒙古族5,813,947
Zàng Zú藏族5,416,021
Bùyī Zú布依族2,971,460
Dòng Zú侗族2,960,293
Yáo Zú 瑤族2,637,421
Cháoxiǎn Zú朝鮮族1,923,842
Bái Zú白族1,858,063
Hāní Zú哈尼族1,439,673
Hāsàkè Zú哈薩克族1,250,458
Lí Zú黎族1,247,814
Dǎi Zú 傣族1,158,989
Shē Zú畲族709,592
Lìsù Zú傈僳族634,912
Gēlǎo Zú仡佬族579,357
Dōngxiāng Zú東鄉族513,805
Gāoshān Zú 高山族458,000
Lāhù Zú拉祜族453,705
Shuǐ Zú水族406,902
Wǎ Zú佤族396,610
Nàxī Zú納西族308,839
Qiāng Zú羌族306,072
Tǔ Zú 土族241,198
Mùlǎo Zú仫佬族207,352
Xíbó Zú錫伯族188,824
Kēěrkèzī Zú柯爾克孜族160,823
Dáwòěr Zú達斡爾族132,394
Jǐngpō Zú景頗族132,143
Màonán Zú毛南族107,166
Sǎlá Zú撒拉族104,503
Bùlǎng Zú布朗族91,882
Tǎjíkè Zú塔吉克族41,028
Āchāng Zú阿昌族33,936
Pǔmǐ Zú普米族33,600
Èwēnkè Zú鄂溫克族30,505
Nù Zú怒族28,759
Jīng Zú京族22,517
Jīnuò Zú基諾族20,899
Déáng Zú德昂族17,935
Bǎoān Zú保全族16,505
Éluōsī Zú俄羅斯族15,609
Yùgù Zú裕固族13,719
Wūzībiékè Zú烏孜別克族12,370
Ménbā Zú 門巴族8,923
Èlúnchūn Zú 鄂倫春族8,196
Dúlóng Zú獨龍族7,426
Tǎtǎěr Zú塔塔爾族4,890
Hèzhé Zú赫哲族4,640
Luòbā Zú珞巴族2,9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