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獨龍族目前人口約7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貢山獨龍族自治縣西部的獨龍江峽谷兩岸北部的怒江兩岸以及相鄰的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齊樂鄉和西藏自治區察隅縣察瓦洛等地。此外緬甸境內也有不少獨龍人居住。與傈僳族,怒族,白族等代代交好.他們保持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絕少發生盜竊現象。史籍稱之為“俅人”。
過去獨龍人沒有統一的族稱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區或河流作為自己的名稱 如“獨龍”、“迪麻”等。“俅人”、“俅曲”、“曲人”是漢族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根據獨龍人民自己的特點和意願正式定名獨龍族。
獨龍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過去多靠刻木結繩記事、傳遞信息。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與貢山怒語基本相通。
獨龍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條件惡劣交通閉塞所以社會發展較為遲緩生產力水平低下新中國成立前後仍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公社制殘餘。經濟以刀耕火種的粗放農業為主採集和狩獵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獨龍語中“門租”是對各種民間曲調的統稱而“門租哇”則是對歌手的稱謂。獨龍人常用舞蹈和歌唱來表達喜怒哀樂和生產、收穫、狩獵、建房、婚慶等事件民歌曲調質樸淳厚節奏自由多變風格獨特許多神話和故事都藉由“門租”而世代流傳。婦女還曾有文面之俗。住房多為木房或竹房。唯一的節日是過年。過去無固定時間多在農曆臘月舉行節期長短也不一樣。獨龍族地區北接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東倚海拔5000米的高黎貢雪山西南與緬甸接壤。曲折延綿的獨龍江水奔騰呼嘯在崇山峻岭之中。這裡冬季大雪封山夏季多雨而潮濕南北走向的地形以及受印度洋熱帶季風的影響使當地的植物生長和氣候變化都呈現出垂直分布的顯著特性。
文字
獨龍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歸屬現尚無定論,但據語言學家孫宏開先生調查研究認為,與景頗語、僜語、珞巴語等語言相近,有可能劃為同一語支。獨龍語內部可分為兩大方言,即獨龍江的獨龍語方言和貢山丙中洛的怒江獨龍語方言。
獨龍族歷史上沒有文字,主要以刻木、結繩的方式記事和傳遞信息。20世紀50年代,緬甸的日旺人(獨龍族的一支)白吉斗·蒂其枯創製了一種以日旺話為標準語音點的拉丁文拼音文字——“日旺文”,主要用來翻譯聖經,在當地民眾中使用。1979年,根據獨龍族人民的意願,貢山縣文化館的獨龍族幹部木里門·約翰在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的龍乘雲同志協助下,在日旺文的基礎上以獨龍江鄉孔當村公所一帶的話為標準音點創製了獨龍語拼音方案。1983年12月在雲南省少數民族語文指導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討論通過。1984年起在獨龍族幹部民眾中試教推行,受到大家的熱情歡迎和支持。
民族宗教
現有四分之一獨龍族信仰天主教。
獨龍族人民崇拜自然物,相信萬物有靈,他們把一切天災人禍、疾病等都視為有一種超自然的神的力量在起作用,因此舉凡山嶺、河流、大樹、巨石等,都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主持祭祀或打卦的巫師,獨龍族稱之為“納木薩”或“奪木薩”,大多系自然形成,也有由家族長兼任的,他們還不是專職從事宗教活動,平時也參加一定勞動。現有部分獨龍族信仰基督教。
民族歷史
獨龍族的族源及民族的形成,時至今日還沒有較為清楚的脈絡及線索,但從語言系屬上來看,作為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獨龍族,應當來源於氐羌族群。歸納其民族內部所流傳的傳說,則主要有兩種:一認為獨龍族是土著民族。二認為獨龍族最初居住在怒江一帶,後因出獵偶然來到獨龍江河谷,看到這裡不僅有寬闊的獵場,而且還有較為平坦的台地,便陸續遷居至此,並逐步由北向南發展。在獨龍族約15個氏族中,有8個氏族的傳說都說來自怒江。而且從語言以及過去曾有過的文面習俗等文化特徵來看,獨龍族與貢山的怒族也很相近。近年來大多數學者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可信。
獨龍江河谷在唐宋兩代屬南詔及大理政權管轄;元、明、清三代則為麗江木氏土司和麗江路軍民總管府統治。此間,在有關的漢文史籍中已開始出現了獨龍族先民的記載。如《元一統志》“麗江路風俗條”說:“麗江路,蠻有八種,曰磨些、曰白、曰羅落、曰冬悶、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盧,參錯而居”。當時的麗江路包括現在的麗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慶藏族自治州南部等地,其西北與今西藏自治區相接。文中所載“撬”、“吐蕃”、“盧”正是“參錯雜居”於麗江路西部和西北部的獨龍族、藏族和傈僳族之先民。“撬”是“俅”字的同聲異寫。而在以往,都曾將俅(撬)居住的河流及地區稱為俅江和俅夷地,如現今貢山縣西部的獨龍江上游仍被稱為俅江。由此可見,元朝時的俅族正處於俅江一帶,以後又逐漸遷移到了下游的獨龍江流域。及至清代,道光《雲南通志》卷一八五轉引《清職貢圖》如此記載道:“俅人,居瀾滄江大雪山外,系鶴慶、麗江西城外野夷。其居處結草為廬,或以樹皮復之。男子披髮,著麻布短衣褲,跣足。婦耳綴銅環,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葉,茹毛飲血。宛然太古之民。俅人與怒人接壤,畏之不敢越界。”雍正《雲南通志》也曾有“俅人麗江界內有之,披樹葉為衣,茹毛飲血,無屋宇,居山岩中”的記載,還有乾隆《麗江府志略》以及其它史志中,也有許多類似的記載。這些記載集中反映了當時獨龍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
清代中葉,獨龍江和怒江曾被劃分為兩段,分別受麗江木氏土知府所屬的康普土千總和葉枝土千總管轄。據清代餘慶遠《維西見聞錄》記載,從1730年起,獨龍族人民被迫以黃蠟30斤、麻布15丈、山驢皮20張為貢禮,每年按期向維西康普土千總納貢。後來,康普土千總把獨龍江上游地區轉贈給西藏喇嘛寺,由喇嘛寺通過察瓦龍藏族土千總向獨龍族人收取“超度”費,菖莆桶(今貢山縣)喇嘛寺亦來收取“香火錢糧”,而康普土千總仍照例徵收貢物。每當土司屬官前來收取貢物時,除了要另建草房供其住宿,並以豐盛食物招待外,還必須強迫攤購沙鹽,實行不等價交換。如果貢物不足,便被強掠為奴。此外,東鄰的傈僳族奴隸主,也經常越過高黎貢山,擄掠獨龍族人當奴隸,激起了獨龍族人民幾代人前赴後繼的奮起反抗,終因力量對比懸殊而慘遭無情鎮壓,殘暴的奴隸主為此還先後殺絕了獨龍族的幾個家族。並強迫他們立石為盟、“永不反悔”,甘願繳納貢物或以人抵貢,稱作“屍骨錢糧”,使獨龍族人世代深受著多重的剝削和壓迫,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1907至1908年,清王朝派麗江府阿墩子(今德欽縣)彈壓委員兼管怒俅兩江事宜的夏瑚(湖南人)巡視怒江、獨龍江一帶,他帶領隨員、嚮導、背夫共100多人從菖莆桶出發,翻越高黎貢山前往獨龍江,並沿路向邊境村寨散發鹽、布、針線等日用品,委派各地頭人擔任“伙頭”、“甲頭”等職,頒發“頭人”執照,下令停止當地民眾對土司、喇嘛及蓄奴主的一切貢賦,嚴禁土司擄掠邊民為奴。他還任命袁裕才、和定安為“怒俅總管”,取代了葉枝土千總和喇嘛寺對獨龍江地區的統治。這位歷史上以政府官員的身份進入此地的第一人,還將所到之處的風土人情寫成《怒俅邊隘詳情》,敘行程、記風土,詳細記載了獨龍族的居住環境、生產及生活狀況,並在第三部分中向清政府提出了加強邊務、開發邊疆的“十條建議”。這對西南邊疆穩定和增進民族團結都是十分有益的。
辛亥革命後,獨龍江劃歸菖莆桶殖邊公署統轄,1918年改為菖莆桶行政委員會公署。1933年又改為貢山設治局,並先後設立了公安局和區公所。民國時期政局混亂,獨龍族人民深受西藏察瓦龍土司和國民黨的雙重統治。國民政府為了加強對該地區的有效控制,在獨龍江推行了保甲制,共設4保,以每一行政村為1保,每一自然村為1甲,並任命當地族長為保、甲長,三年一換,除管理村社日常事務外,還要負責為國民政府征納稅收。
在反動統治的黑暗年代裡,英勇的獨龍族人民曾多次掀起反抗鬥爭。1932年因察瓦龍土司的管家欺侮到獨龍江挖貝母的怒族農民,引起了獨龍族人民的憤怒,他們聞訊趕來把土司管家捆吊在樹上。事后土司為了報復,加重了對獨龍族的稅收,不但雞、犬、牛、豬全要上稅,就連人的耳朵、鼻子也都要上稅。由此更加激發了獨龍族人民的反抗鬥爭,一共堅持了3年之久,沉重打擊了察瓦龍土司的反動氣焰,最後迫使他取消了強加在獨龍族和怒族人民身上的各種苛派。設治局統治時期,由於肆無忌憚地敲詐勒索使獨龍族人民的生活如雪上加霜,更加困苦不堪,故而又激起他們不斷地開展了反對設治局的鬥爭。
近代100餘年來,帝國主義的侵略魔爪不斷伸入我國西南邊境,大批帝國主義分子披著“旅行家”、“傳教士”的外衣,潛入怒江、獨龍江一帶,進行間諜活動
1907年在怒江發生的“白哈羅教案”(參見傈僳族的有關敘述),就是當地藏族、傈僳族、怒族和獨龍族人民對法帝國主義進行的反抗鬥爭。1913年,英帝國主義派遣武裝人員一行10多人以“勘測隊”之名,在英軍上尉布里查的帶領下從緬甸侵入獨龍江,到處抓夫、要糧要物、禍害百姓,還拷打並殘酷殺害了獨龍族漢子江勒奎,激起了獨龍族人民的強烈義憤,立即組織起來進行了堅決的反抗,他們斷絕了敵人糧源,並埋伏在“勘測隊”的必經之地——吉色魯溜索附近,當布里查爬上溜索滑到江心時,被獨龍族獵手的毒箭射中墜死江中,其餘侵略者則被嚇得從原路倉皇逃出了國境,徹底粉碎了這支英國侵略軍企圖通過獨龍江進犯西藏的陰謀。
正是由於歷代反動統治的壓迫、屠殺以及近代帝國主義的欺侮,獨龍族人民災難深重,人口不斷減少,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僅剩下1700多人,幾乎瀕臨滅絕的境地。
1949年8月,貢山宣告和平解放。1950年3月,成立了貢山臨時政務委員會。同年4月,正式改為“貢山縣”。10月,成立了貢山縣人民政府。獨龍族人民從此獲得了新生。
獨龍語稱氏族為“尼勒”,意為同一祖先傳承下來具有血緣關係的共同體。大多數獨龍族人的氏族觀念已十分淡薄,已無共同的地域以及更多的政治經濟聯繫而顯得十分鬆弛。只是以一種各兄弟家族所公認的祖先象徵物留存在大家的記憶之中。氏族名稱也沒有圖騰的內容,多是以該氏族的某些特徵來稱呼,有的還有一種超自然的象徵意義。如20世紀50年代整個獨龍江流域所有的15個氏族中,有叫“木金”的,意為“天上誕生”;叫“當生”的,意為“紅皮膚”;還有叫“東勒”的,意為“性格暴躁”等等。有的本身就是地名,如“麻必洛”、“克勞洛”便是獨龍江上游兩大支流的名稱。“麻必”和“克勞”大概是原氏族的名稱,但其意義已不可考。而“洛”則是“河谷”的意思。氏族成員間有互相幫助及保護的責任,實行血族復仇制,任何一個成員受到外人的欺凌以至殺害,其他成員都有義務為他報仇。同一氏族內分出的家族之間不能通婚。
獨龍族的家族公社是由原氏族成員的不斷分裂(遷徙)而形成的,獨龍語稱為“其拉”或“吉可羅”,意為整體、全部的。截止20世紀50年代初,獨龍江流域共有54個家族公社。雖已處於解體階段而不再是完整的經濟單位,但較之原氏族組織仍在獨龍族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特有的作用。具體為:①每個家族公社有共同的地域,以山嶺、河谷、森林、溪流等劃分各自的界線,形成一個個自然村寨。一般來說,未經允許其他家族的成員不得遷入本家族領地內或墾荒、漁獵等。②每個家族公社都有一個自然形成的家族長(有的同時也是氏族頭人),稱為“卡桑”,一般都是由家族內輩分高、能說會道、較為富裕的男子擔任。卡桑同樣參加勞動,不得世襲,如果死亡或因故失去了威信,則另找新人代之。對內領導生產、主持祭祀、排解糾紛,對外負責納貢攤派、指揮作戰、訂立盟約。各家族公社之間獨立、平等、互不統屬。只有在共同反抗藏族封建領主和傈僳族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掠奪時,一些近親的家族才會臨時結成類似聯盟的組織,較強大的家族成為聯盟的核心,其“卡桑”便是聯盟的領袖。有時會另產生一個軍事領袖,稱“甲卡”,作為“卡桑”的助手。一旦對外戰爭狀態結束,這種聯盟也就自行解散了。③家族公社內部禁止通婚,實行族外婚。④每個家族公社都有各自獨特的名稱,習慣用各地自然環境的特點來命名和稱呼。如,“孔當”家族意即一塊寬大的壩子。“龍棍”家族,意即石頭多的地方。當然也有用家族長的名字來命名的,如“木千王”、“木千圖”等。⑤家族公社成員的名字前須冠以家族名稱或父名(女兒還冠以母名)。例如一個獨龍族姑娘阿婻的全名是白麗(家族名)·丁板(父名)·頂(母名)·阿克洽(愛稱)·婻(排行)。因此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判斷出是哪個家族,誰的子女,以及排行第幾。而且女子出嫁後也不改其家族的姓。⑥家族公社通常包括兩三個以父系家長為主的原始共產制的大家庭,獨龍語稱為“宗”。每一個大家庭一般包括父、子、孫三代,都有一個稱為“吉馬戛”的家長(有的同時也是家族長)。裡面有好幾個火塘,代表著男子娶妻後實行火塘分居的小家庭,獨龍語稱為“卡爾信”。所有成員都要參加大家庭共耕地的勞動,收穫物歸大家庭集體所有。而屬於各個火塘(即小家庭)的少量土地,仍由大家庭成員協作共耕,收穫物則歸各火塘所有。大家庭中一般有兩種倉房:一種是被稱為“捧千”的用來統一存放大家庭里共同收穫物的大倉房,由年老的主婦管理。另一種則是以火塘為單位的各個小家庭自己的小倉庫,稱為“捧秋”。由小家庭的主婦來管理,主要是儲存小家庭糧物的地方。大家庭內部由各個火塘的主婦,先從大倉房中取出糧食輪流煮飯,吃完後再接著用小倉房裡的,而各個小家庭不能拒絕,這已成為一種傳統的義務。吃飯時,通常由年長的主婦按人平均分配,不論大小哪怕是嬰兒也都要分一份。若老主婦不在,就依次由最年長的媳婦來分。這種“主婦管倉”、“主婦分食”等傳統做法,是獨龍族昔日母權制社會的遺俗,
20世紀50年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勞動日益個體化,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便從家族公社中分裂出來,成為獨龍族社會經濟的基本組織形式。小家庭包括夫婦及其子女,已很少三代同住。家庭內部男女地位基本平等,生產、家務以及子女婚姻大事一般是夫妻雙方共同協商而定。家長則由男子擔任。兒子婚後便要另立火塘與父分家,一個火塘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單位。幼子則從父母共居,既是雙親的贍養者,又是財產的繼承人。
獨龍族是我國尚保存著原始社會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徵的少數民族之一。儘管在總的發展趨勢上已走向日益解體的道路,但在生產力、土地形態、社會組織和婚姻制度等方面都仍具有父系家族公社的明顯特徵。獨龍族的族稱始見於《大元一統志》麗江路風俗條,被稱為“撬”。明清時稱為“俅”或“曲”。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將其自稱獨龍作為民族稱謂。新中國成立前的20世紀40年代,由於山川的阻隔和歷代反動統治的壓迫剝削,獨龍族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特點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占主要地位,採集和漁獵仍占較大比重;生產工具十分簡陋,還沒有從鋤耕過渡到犁耕;社會分工不明顯,只有男女之間的自然分工;交換仍處於原始的以物易物階段;獨龍族人民生活十分貧苦,沒有商品交換,採用刻木結繩記事,在鐵制工具未傳人獨龍地區以前,獨龍族人民普遍使用樹枝的天然勾曲部分製成的小木鋤挖地。小木鋤尖如鶴嘴,獨龍語稱之為“戈拉”,是獨龍族最先使用於鋤耕農業的原始工具。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徹底改變了這一面貌。
民族服飾
獨龍族的傳統服裝一般穿黑白直條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褲,習慣用麻布一塊從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繩或竹針拴結,腰間佩帶弩弓、箭包和砍刀。女子多在腰間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裝飾,常常披掛的五顏六色,串珠、胸鏈、耳環,甚至銅錢和銀幣常掛在頸上和耳下。以前有文面的習俗。婦女出門要身背精緻的篾籮。男女不戴帽,多披頭散髮,赤足。獨龍族男子過去用一方毯披於背後,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繫結,下身穿短褲,惟遮掩臀股前後。女子用兩方長布,從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圍向前方。男女皆散發,前齊眉、後齊肩,左右皆蓋耳尖。兩耳或戴環或插精製的竹筒。獨龍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裝,但仍在衣外披復條紋線毯。獨龍族的佩飾頗具特色,男女均喜歡把藤條染成紅色作為手鐲和腰環飾物。男子出門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婦女頭披大花毛巾,項戴料珠。獨龍族紡織手藝比效發達,所織麻布線毯質地優良,色彩諧調,特色鮮明。
獨龍毯
服飾簡樸,過去多用一塊或兩塊麻布披裹全身,日為衣,夜作被。新中國成立以前,獨龍族的服飾非常簡單。男女均用麻織布幅——獨龍毯裹身為衣。獨龍毯一般寬約1米,長2米許。多斜披背後,由右肩左腋圍向胸前,在右肩處拴結,袒露左肩右臂。有的婦女用兩條,自兩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一條在腰際用繩繫緊,遮蔽前後,另一條則自然披落即可。獨龍毯結實耐磨,使用方便,晝可為衣、夜可當被。一直深受獨龍族人民的喜愛。新中國成立以後,從1951年到60年代初期,國家每年都調撥大量棉布衣褲發放給獨龍族人民。後來,隨著獨龍族地區經濟、文化、交通等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各種時裝更是源源不斷地輸入到獨龍族地區。但很多獨龍人無論穿什麼衣服,仍喜歡在衣外披飾獨龍毯。形成一種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獨龍毯用手工腰機織成。過去多用純麻線紡制。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內地的棉、毛線陸續進入獨龍江地區,因此,婦女們喜歡用各種顏色的棉、毛線與麻線一直混織獨龍毯,使其質地更加柔軟,條狀紋飾更加美觀、大方。
服飾歷史
清朝末年,怒江地方官夏瑚曾對獨龍族狀況進行過實地調查,在其報告中描寫過當時的獨龍族服裝:“男子下身著短褲,憔遮股前後;上身以布一方,斜披背後,由左肩右掖抄向胸前拴結。左佩利刃,右系篾籮。”婦女的服裝是“以長布兩方自肩斜被到膝,左右包抄向前,其自左向右者,腰際以繩緊系貼肉,遮其前後,自右妙左者,則披脫自如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獨龍族的服裝也沒有多大改變。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多數常年赤身裸體,或者只是在下身圍一小塊麻布,或系掛一塊約三指寬的小木板、小竹板之類的東西。成年之後,男女的服裝也僅是一塊麻布。男子在腰部系一根麻繩,用自織的一小片麻布圍兜住下體,或是用一塊大麻布斜披在背上,然後從左肩拉一隻角,從右腋下拉另一隻角在前胸拴起即成。有的男子還裹一副麻布綁腿。女的則用兩塊麻布分別從雙肩斜披,相互包裹,腰間用帶子或麻繩拴緊,上身纏一塊麻布,從右向左包裹;拉到前胸用竹針別牢。有的婦女頭上還包一小塊麻布頭巾。新中國建立後,獨龍族的衣著有了很大變化,男女服裝基本上與漢族相同。只有部分老人在家時仍保留著傳統裝束。男女外出時,仍習慣在身上披一塊獨龍毯。
服飾發展
紡織技術傳入獨龍江的時間較晚,之前,獨龍人常以獸皮禦寒樹葉遮羞。紡織技術傳入獨龍江後,紡織便成了獨龍族婦女的主要勞作形式,她們常以麻皮、水麻皮、火草等野生植物為原料捻線織布,用野生植物為染料染線織出圖案花紋,當地稱獨龍毯。獨龍毯白天為衣晚上當被,穿著樣式分場合而定,勞動、節日、喜慶、生活著裝的樣式各有不同,習慣穿法是,將獨龍毯從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於右肩上方打結,袒露左肩右臂。獨龍族婦女的裝飾,頭部戴耳環(獨龍語“鳴爾鍥”)一般用藤篾或銀製作,頸部佩戴珠子(獨龍語“額咯”)數串,色彩各異按個人喜好配戴,女子腰間係數十道染色的細藤圈作裝飾,男子服飾較簡樸,皆披毯為衣。男女皆裹綁腿,防止蟲蚊叮咬和挎一個用藤篾精製的小篾籃(獨龍語“達戈”)盛物。男子喜挎弩箭、腰刀,顯得粗獷強悍。建國後,隨著現代文明的傳入,獨龍族的服飾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獨龍毯的製作已由野生植物纖維改變為棉線和開司米毛線紡織,獨龍毯色彩艷麗,美觀結實,紡織工藝精湛,充分體現了獨龍族人民的審美觀念和獨特的服飾文化內涵。
服飾特點
女子多在腰間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裝飾,以前有紋面的習俗。男女不戴帽,多披頭散髮,赤足。服飾已有了較大改觀,婦女仿傈僳族穿長袖衣裙,並佩戴彩色料珠鏈串,男子喜歡挎腰刀,弩箭。
服飾習俗
然而,環境的艱苦泯滅不了獨龍人的愛美之心,他們的服裝雖然十分簡樸,但仍十分注意身上的裝飾。獨龍族男女都喜歡佩帶飾物,他們雙耳墜著耳環,或是雙環相扣,或單環垂肩,也有的人僅以竹筒穿在耳垂上。在脖子上戴項鍊也是男女的共同愛好,大多數為料珠串,而且認為越多越好,故有的人頸上掛著十多串珠串。有的人不掛珠串,就用菖蒲根一類的草莖圈成項圈,戴在脖子之上。獨龍族女子還特別喜歡用藤篾做成圈箍;帶在腰、大腿或手腕上,有的圈箍還被染成黑色或者紅色。腰、腿箍已很少見,惟腕圈仍為許多獨龍婦女保留。獨龍人的髮式也很有特色。過去男子頭髮長長之後,使用鋒利的刀齊齊地截去,前垂齊眉,後披齊肩,左右齊耳,酷似一頂帽子,如今只有老年男子才剃這樣的髮式了。一些老年婦女,仍把自己的頭髮剃成“烏齊恩”式,即把周圍的頭髮剪光,只在頭頂中央留一紹一掌寬的頭髮,披到額眉。除此之外,許多婦女外出時還會在肩上斜掛一隻精緻的藤篾籮,既可方便裝帶物品,又能起到裝飾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民族飲食
獨龍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地區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人們以種植、狩獵和採集為主,飲食習俗一般由所處自然環境及條件和生產、生活方式決定的。獨龍江中下游一帶,種植有少量水稻,中上游一帶以種植旱地作物、雜糧為主。獨龍族的主食多以玉米、小米、稗、蕎、青稞、馬鈴薯、芋頭和黃豆為主,輔以少量稻米及野生動植物。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麵或燒烤洋芋。晚餐則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飯為主,也用各種野塊生植物的根磨成澱粉做成糕餅或粥食用。
獨龍江還盛產各種魚類,以鱗細皮厚的魚居多。獨龍族食用魚時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後蘸調料吃,並常把烤制的魚作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餚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獨龍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燜雞、吉咪等。
獨龍族性情淳厚,即使路上相逢,也要置酒相待,認為有飯不給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
特色食品
在獨龍族的食譜中,有兩種食品很受歡迎,一是被當作主食的夾餡蕎餅,一是風味菜看"夏熱阿"。 做夾餡蕎餅,先要和好苦蕎面,上鍋烙成蕎餅。然後做好餡菜。餡菜根據條件,既可是常見的蔬菜,也可以是魚、雞、豬肉或野味。不過,獨龍人很喜歡夾上一些野韭菜,使蕎餅有一種獨特的風味。這種夾餡的養餅攜帶方便,人們出工打獵前,帶上幾個。肚子餓了時,就隨地燃上一堆柴火,拿出餅來放在火上燒一燒,然後就著水酒或山泉水,風捲殘雲般,幾個餅下肚,渾身就長出使不完的力氣。 "夏熱阿"是獨龍語,意為酒燜雞,其做法和內地常見的紅燒、黃燜雞塊差不多,只不過放進雞肉里的不是水而是自釀的水酒。這樣做出來的雞肉,肉質鮮嫩,肉汁微微有一些辣,十分可口。 另外,獨龍人的酸竹菜也很有特色。這種用山中盛產的竹筍做出的菜看,開胃解暑下飯。
獨龍族主食玉米、蕎麥,喜歡飲水酒、吃烤肉、喝茶、抽旱菸。
日食兩餐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麵或燒烤洋芋;晚餐則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飯為主,也用各種野生植物的塊根磨成澱粉做成糕餅或粥食用。獨龍族民間,仍然保留許多古樸的烹調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用一種特製石板鍋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時,多選用阿吞或董棕樹澱粉,用鳥蛋和成糊狀,然後倒在燒熱的石板鍋上,隨烙隨食,別具風味。
獨龍族日常菜餚有種植的洋芋、豆莢、瓜類,也有採集的竹筍、竹葉菜及各種菌類,食用時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鹽後一鍋煮熟而食。冬季是獨龍族地區狩獵的旺季,獵獲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時,都先把牛肉風乾,然後微火烘烤,再搗成絲狀,做成肉鬆或切成小塊,密封在竹筒內保存或隨身攜帶。
民族建築
獨龍族的生產和生活主要集中在河谷和山麓平台上,獨龍村寨依山傍水,一座座木屋大多輕巧地構築在陡峻的山坡地上。為使山洪從屋下流走,臨江一面都是懸空的。勤勞的獨龍人民房屋的四壁僅以竹篾巴圍起上復茅草,整個建築結構簡單,也有的在石基上壘垛整段的圓木,蓋成結實的小木屋。走進獨龍人的家裡,首先躍入眼帘的便是那披在身上、擺在床上或是鋪在柜子上面作為裝飾品的獨龍毯。這種毯子以棉麻為原料,用五彩線手工織成。質地柔軟、古樸典雅,是獨龍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工藝品。
風俗文化
節日
獨龍族過去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物,信鬼。認為風、雨、電、雷、高山、大水、巨石、怪樹皆有鬼。鬼會降禍於人,因此人們為了祈福免災,便不惜花費大量牲畜糧食來祭鬼。獨龍族祭鬼由巫師進行,巫師有兩種,一種稱為“納木薩”,主持祭祀、打卦,另一種稱為“奪木薩”,專門從事驅鬼,“納木薩”的地位較高。
獨龍族唯一的節日是過年,時在農曆臘月,沒有固定的日期,節日的長短視食物的多少而定,該節日名稱為“卡雀哇”節。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獨龍年
獨龍族人叫“卡雀哇”。是獨龍族一年裡唯一的節日。他們以十二月二十九日為除夕,三十日為新年之首。
相傳很久以前,獨龍江畔生活著兄弟二人。他們自幼失去父母,以深山老林為家,以弩射獵,苦度光陰。一天,兄弟倆身背長刀,手執硬弩,來到擔打力卡雪山上的必拉桶打獵。這天天空烏雲密布,禽獸不出巢穴。待到午後,才見到一隻瘦小的岩羊。兄弟二人,分頭包抄。哥哥迷失了方向,攆進了一個群峰競秀,危岩兀立的高山深谷。
當夜幕籠罩山巒時,弟弟到事先約好的地方等候。可是,等呀等,一彎月亮掛上了高黎貢山的山尖,也不見哥哥的蹤影,弟弟帶著一顆焦慮的心,鑽進深山峽谷,去找自己唯一的親人。不知翻過多少個山頭,穿過多少條急流深澗,整整找了九年零十一個月又二十九天。就在十二月三十日這天,哥哥突然回來了。兄弟倆見面,悲喜交集,哥哥悲切地對弟弟說:“我的好弟弟,不是哥哥忍心把你丟下,自從我們弟兄失散,我被一個惡魔困在龍潭虎穴。惡魔見你尋找哥哥心切,自今天開始,讓我每年十二月三十日回來與你見面。”哥哥接著說,“我們相會的這一天就是歲尾年首,就把它稱作過年吧。”弟弟為了慶賀弟兄散失後的團聚,特地為哥哥準備了用各種珍禽異獸做成的菜餚和用各種穀物做成的米飯。吃罷晚飯,弟弟為能與哥哥相會激動萬分,敲起鍩鑼,燃起火把,請出山寨里的父老兄弟,把這個喜訊告訴大家,讓哥哥和鄉親們一起歡歌樂舞。從此,兄弟相會這一日就成為獨龍族人的獨龍年。
節日裡,每個氏族和部落都要集體獵取野物;殺豬羊,獵物分給各家各戶。部落主婦則將年食分送給每個家庭。他們稱為“分食”。過去,在除夕就餐時必須等部落的每一個成員到齊,缺少一人,則不開鍋。歲首清晨,曙光初照,山寨里就響起了鍩鑼。迎接新的一年的來到。早餐過後,人們隨著鍩鑼的敲響,不約而同地來到山寨的曠地,用古樸的習俗,歡慶新年。人們不分年歲、性別、家庭,大家手牽著手,跳起本民族的傳統舞蹈。長老們用編制精巧的獨龍藤器,盛著可口的菜餚,以傳統的方式給每個人分食。一時間,歌唱聲、歡呼聲、舞步聲交織在一起。
生活習俗
無論飲酒、吃飯和吃肉,獨龍族家庭內部都由主婦分食。客人來臨也平均分給一份。
入夜後男子在火塘邊喝酒念祝詞,然後將酒碗拋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為吉兆。
獨龍族非常好客,如遇獵獲野獸或某家殺豬宰牛,便形成一種遠親近鄰共聚盛餐的宴會。此外,獨龍族還有招待素不相識過路人的習俗,對過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來到家中都熱情款待。認為有飯不給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他們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傳統習尚,視偷盜為最可恥的行徑。在獨龍族進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動時,遊客不能參觀祭祀活動。
木刻“請柬”
在每年的冬月或臘月,獨龍族要過唯一的傳統節日,獨龍族語叫“卡雀哇”,是獨龍族的年節。節日的長短主要看食物的準備情況而定,一般是兩三天或四五天。節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選擇好吉日,就開始過年。獨龍族居住在高黎貢山和擔當力卡雪山之間的獨龍江流域,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選定過年的吉日後,各家都邀請親友一起來過年。他們在特製的木條上刻上缺口,這就是“請柬”,派人送往邀請的村寨。木條上刻了幾個缺口,就表示再過幾天后要舉行儀式,慶祝年節。接到木刻“請柬”的人,要帶上各種食物,前往致意祝賀。賓主相見,要共同飲一筒水酒,相互對歌。晚上,全村的人都陪著客人歡聚一處,圍著篝火,一面品嘗食物,一面看青年男女跳“鍋莊舞”,共同慶賀一年一度的豐收。男子一邊祝詞,一邊喝酒,喝完酒就把酒碗拋入懸掛在火塘上空的竹架以卜禍福,碗口朝上為吉兆。
黥面遺俗
遠去的黥面遺俗
文身,古代稱“雕題”、“黥肌”、“黥面”、“繡腳”、“繡面”、“刺墨”、“扎青”等。是用刺、針、刀等尖狀銳器在皮膚上刻刺花紋或符號,滲入顏色,使之保存終生,永不褪落的身體裝飾方法。它的起源很早,是由原始人在膚體上繪畫以為裝飾或進行宗教活動的習俗發展而來的。曾廣泛流行於亞洲東南部、大洋洲、中南美洲和非洲的許多原始民族中。至今,這些地區的不少土著民族仍把它視為一種不可替代的裝飾,舉族摯愛不輟。中國的東南、西南地區,古代文身之風也很盛行。直到近現代,在黎、傣、布朗、德昂、獨龍、基諾、佤、怒、景頗、珞巴、高山等民族中,這種習俗還殘留有一定的遺蹟。
獨龍族婦女文身的部位主要側重於臉部,因此常稱之為“畫臉”、“文面”。每當少女長到十二三歲時,便要文面,以象徵成年。施文時,由老年有經驗的婦女先用竹籤蘸鍋煙水在少女臉上畫出圖案,然後用小木棍敲擊荊棘的硬刺或帶針的木棍,使之依圖案刺破皮肉,再將鍋底灰或草汁揉入傷口,脫痂後即成青藍色紋樣。紋樣大致可分兩種:獨龍河中上游地區,多自眉心至鼻樑文刺相連的菱形紋五六個,然後以嘴為中心,向鼻翼的兩側展開,繼續刺聯綴的小菱紋,經雙頰至下頜處匯合,組成一方圈,方圈內豎刺條紋,方圈以上至眼睛的部位橫刺點狀紋。整個圖案就像展翅欲飛的蝴蝶。獨龍河下游地區比較簡單,一般只在下頜處文二三行豎條紋。其他部位不文。
據史籍記載和民間的傳說,獨龍族婦女紋面習俗的由來,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近兩三百年來,藏族土司和傈僳族奴隸主的勢力不斷深入獨龍族地區,對獨龍族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榨。特別是藏族察瓦龍土司,每年都要向獨龍族人民強收名目繁多的貢賦,甚至連嘴、耳、鼻、頭髮都要徵稅。如繳納不起,便強擄婦女到藏族地區為奴。特別是年輕、漂亮的獨龍族婦女,常常面臨著被擄走他鄉的危險。在這種特殊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獨龍族婦女為了免遭擄掠,逃避土司的蹂躪與踐踏,只好採取一種消極的自救辦法:用鍋煙子塗抹臉頰,甚至寧願忍痛把自己的臉染刻成永遠洗不掉的“黛墨青紋”,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使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久而久之,形成了紋面的習俗,並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所以,紋面在歷史上是獨龍族婦女反抗民族壓迫、求得人身安全的一種消極鬥爭形式。
刻木結繩
獨龍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新中國成立以前,一直靠刻木記事或傳達信息,用結繩來計算時間。
獨龍族的刻木記事使用廣泛。刻有各種符號的木刻起著與普通文字、文書相同的作用。可記載和傳達土司的命令、民間債務、聘禮清單等。政府(土司)所發的木刻較大,形如木劍,寬20厘米左右,長約七八十厘米。中間略厚,兩側扁平,頂端呈斜尖狀,下端有把。不同的內容要刻不同的缺口或線段、圖形等。如用於傳達土司徵稅派款的木刻,左上邊刻一個大缺口,下刻幾個小缺口,就表示要來一個大管事,幾個隨從。右邊刻一個大缺口,兩個小缺口,則表示要求來一個頭人、兩個百姓迎接。木刻下面有時還附帶箭頭、辣子、雞毛等不同的物件,,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箭頭表示很快抵達,辣子表示如不服從必嚴厲制裁,雞毛表示迅速傳遞等。這種木刻一般都由持送木刻的人邊送邊作解釋。
民間使用的木刻較小。常用於記載債務和財禮等事項。如某家祭鬼無牛,從親友家借牛時,須測量和記下牛的大小。具體方法是:先用一竹篾量一下牛的胸圍,然後用拳頭測量竹篾的長度,並將拳頭數對應地刻在一塊木片的兩邊。最後將木片從中間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還牛時如法測量,出現差額用糧食找齊,多退少補。然後將木刻投入火中焚毀,絕無紛爭。
結繩計時使用也很廣泛。它是指用一根細麻繩打結計時,每一個結代表一天。如外出辦事,走一天打一個結。回來時則一天解一個結,這樣能準確計算日期和行程。一年一度的年節,是獨龍族人民最歡樂的時刻。但因沒有固定的日期,所以每年都需臨時約定。約定的辦法也多靠結繩來完成。如決定10天以後過節,便準備若干條打有10個結的繩子,送給親友,過一天解一個。待最後一個結解完,便表示節日來臨,大家殺豬宰牛,載歌載舞,歡度新年。
民風淳樸
獨龍族地區民風純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古風至今猶存。不論何人,路上拾到東西,絕不會據為己有。或就地等候失主回來尋找,或設法打探失主去向,儘量及早物歸原主。人們遠路出門,常將隨身攜帶的糧食分成若干份,沿途掛於樹上或放於岩洞等處,留待回程時食用。過路人無論怎樣飢餓,也絕不會擅自取食。即使衣服等物品,也可隨時隨地放於路邊,只要上壓一塊石頭,就表明是有主之物,別人是不會拾取的。
獨龍人路不拾遺,更從不偷竊。他們的糧倉大都建於房後,甚至離家較遠的山上或地邊。倉門上只橫插竹條或木棍,從無被盜之虞。即使離家外出,房門也是如此簡單處置,絕不會有人私自進入的。
獨龍族的傳統美德還表現於其他許多方面。如一家有事全村幫的團結互助的美德;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的美德;禮貌待人、熱情好客的美德,等等。
食俗
獨龍族喜愛飲水酒、喝茶、抽旱菸。獨龍人釀酒的方法奇特。在地上挖一個土窖,四面用芭蕉葉圍住,把煮熟的玉米或米飯拌好酒麴,放進窖里,蓋上一層芭蕉葉,用泥土封口,在上面燒火加溫,三五天后,將土坑鑽一個小洞,如有濃烈的酒氣,便釀造成功了,扒開封口泥口,把玉米或米飯掏出,放在盆里揉搓搗爛,濾出的汁液,就是食用酒。無論飲酒、吃飯和吃肉,獨龍族家庭內部都由主婦分食。客人來也平均分一份。一般每個家庭都有數個火塘,每個子女結婚後便增加一個火塘,做飯由各個火塘輪流承擔。獨龍族民間互相邀請方式十分獨特,通常都是用一塊木片做為邀請對方的請柬,把木片送到要邀請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幾道缺口就表示幾天后舉行宴請儀式。被邀請的客人要攜帶各種食品以表示答謝。客人進入寨門後,要先與主人共飲一筒酒,然後落座聚餐,並觀賞歌舞。入夜後男子在火塘邊喝酒念祝詞,然後將酒碗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為吉兆。獨龍族性情淳厚,即使路上相逢,也要置酒相待,認為有飯不給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
民族婚俗
獨龍族行族外婚,為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戀愛自由,獨龍族青年男女相愛之後,便會相互贈定情物。姑娘送給小伙子一床自己精心編織的獨龍毯,小伙子送給姑娘一把鋤頭或自己編的背簍。
到了提親的時候,小伙子會請一個能說會道的男子去女方說婚。說婚人去時要提上一個茶壺,背囊中帶上茶葉、香菸和茶缸。
到姑娘家,不管對方態度如何,說婚人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將茶壺灌滿水,自己走到火塘將火燒得大大的,放上茶壺。然後從背囊中取出茶葉和茶缸,到姑娘家的碗櫃中拿出碗來,做好泡茶準備。姑娘家的人不管同意與否,都只能圍在火塘邊等候。水一開,說婚人立即在茶缸中泡好茶,再倒入碗中。按順序先敬姑娘父母,然後是姑娘的兄弟姐妹,最後是姑娘自己。接下來,就開始說婚事,說的無非是小伙子如何好,家中人如何喜歡姑娘等。
說到一定時候,姑娘家的人雖沒有說什麼,但只有姑娘的父親或母親將茶一飲而盡了,姑娘和其他人也跟著將茶喝了,這門親事就算成了。如果說到深夜,茶水還是沒人喝,那第二天晚上再來。如果接連三個晚上仍是沒人喝茶,說明姑娘家不同意婚事。如果還想說,需要等到來年再來。
獨龍族的婚禮比較簡單,在儀式上,男女雙方的父母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兒子女兒的情況,勉勵新人要相互關心,將來一方的手、腳斷了或是眼睛瞎了也不能分離。然後一對新人喝同心酒,大家跳起獨龍舞,便算儀式結束。
獨龍族的婚禮禁忌:1、嚴格恪守族外婚制,禁族內婚。舊時,各家族之間還有固定的婚姻集團。2、定親或迎娶忌無彩禮。3、忌離婚。若妻棄夫,家中尚有妹,則由妻妹來抵,否則要退全部彩禮。若夫棄妻,妻家可少退或不退彩禮。4、禁與藏族通婚。舊時,獨龍族禁與藏族通婚,但現已改變。
以前,獨龍族的婚姻狀態較複雜,幾乎包含了人類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婚姻形態。解放後,人民政府幫助獨龍族人民發展生產,進行經濟建設,改善交通,開闢郵電,把文化、教育、醫療送到獨龍河谷,從根本上改變了獨龍族聚居區的面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婚姻法在獨龍族地區逐步地得到了貫徹,舊的婚俗有了很大改變。一夫一妻制已經確立,妻姊妹婚,夫兄弟婚,非等輩婚,以及固定的家族外婚制,已經基本廢棄,買賣婚姻的情況也比較少了。
剽牛祭天
獨龍族人民為慶賀豐年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一般為每年秋季擇日舉行,最主要的也是規模最大的是年節“卡雀哇”上的儀式。
剽牛祭祀儀式由巫師主持。儀式開始,用於祭祀、身披獨龍毯的牛被牽入場內,拴於一根粗大的木樁上。人們以牛為中心,自動圍成圓圈,敲起鋩鑼,揮刀弄矛,舞蹈跳躍。
待其它祭品擺好,主祭人點燃松明和青松毛,口中念念有詞,向格蒙禱告,祈求他保佑人畜平安,諸事順利,使祭祀典禮進入高潮。接著巫師用鋒利的竹矛向牛的腋下猛刺過去,牛被剽倒至死。然後大家煮肉分食。巫師還要身背牛頭,率眾圍繞“祭牛”跳舞。此時,過年的氣氛達到最高潮。大家邊飲酒吃肉,邊載歌載舞,獨龍江畔,變成了歡樂的海洋。最後,所有參加剽牛儀式的人都平均分得一份牛肉,大家喝酒聚餐,共慶佳年,並祈願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通常為期二天或四、五天。年節期間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是“剽牛祭天”。
剽牛時先由年節主持人將牛拴在木樁上,然後由年輕女子在牛背上披蓋麻布毯,給牛角是掛珠鏈,擺好祭品後,點燃松明和松樹毛(松葉),最後由一名父母雙全的青年男子,用鋒利的竹矛將牛刺死,然後就地將牛肉切割,當即用大鍋煮食。節日期間所有的獨龍族都要以家族為單位,互相問候,共同祝賀。獨龍族民間互相邀請的方式十分獨特,通常都是用一塊木片做為邀請對方的請柬,屆時要把木片送到要邀請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幾道缺口就表示幾天后舉行宴請儀式。
被邀請的客人要攜帶各種食品以表示答謝。客人進入寨門後,要先與主人共飲一筒酒,然後落座聚餐,並觀賞歌舞助興。入夜後男子在火塘邊喝酒念祝詞,然後將酒碗拋在廣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為吉兆。
有的寨子在宴請的第二天,還要舉行射獵慶典,並用蕎麥麵拌蜂蜜捏出各種動物的頭,在日出時供奉在屋後的坡地上,然後青壯年射手持弓箭射事先擺好的靶子,最後把用蕎面製作的祭品分送給圍觀的人。
婚宴時獨龍族多以殺豬、殺雞置酒待客。婚後每當婦女生一個孩子,女婿都要送岳父一頭牛或一件其他東西如鐵鍋、一把刀等表示感謝。
獨龍族性情淳厚,即使路上相逢,也要置酒相待,認為有飯不給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凡建屋蓋房,婚喪嫁娶,都要主動相助,遇獵物或殺豬宰牛,都要邀請遠親近鄰聚餐,並在聚餐結束後主動饋贈禮品。
喪葬習俗
獨龍族大多實行土葬,死後的當天,村裡的人及遠近親戚都要送糧食、酒、雞等以示哀悼,一般次日送葬,第三天便由死者家屬領村人到自家倉庫當場開倉煮酒,一起共享。有的還殺豬待客,以示酬謝。屆時,家屬成員及親友也送去禮物,這種治喪酒席,通常從下午開始,一直吃到深夜,吃酒中要不斷地分給死者一份,同時村中老人也做些食品給死者家送去。
天文曆法
獨龍族有自己獨特的歷算法。獨龍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鬥爭中,根據自然的變遷,從當年大雪封山至次年大雪封山時稱為一年,稱之為“極友”。又把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時間多少不等的節月。
一月,稱“阿猛”,意為過雪月,在這一月里,大家休息,個別戶種旱洋芋。
二月,稱“阿薄”,意為出草月,山草開始生長,是大量種洋芋的時候。
三月,稱“奢久”,意為播種月,開始播種小米、芋頭、棉花等作物。
四月,稱“昌木蔣”,意為開花月,桃花開,鶴集中鳴叫,播種完畢。
五月,稱“阿石”,意為燒火山月,大量燒火山,停止下種。
六月,稱“布昂”,意為飢餓月,存糧吃光,荒月,大量採集野糧。
七月,稱“阿茸”,意為山草開花月,薅草,采野糧。
八月,稱“阿長木”,意為霜降月,山草被凍死,開始收莊稼。
九月,稱“單羅”,意為收穫月,收穫小米、包穀、稗子、蕎子。
十月,稱“總木甲”,意為降雪月,收穫完畢,儲糧,山巔降雪。
十一月,稱“勒梗”,意為水落月,河水降落,找冬柴,砍苦蕎,準備過冬。
十二月,稱“得則砍”,意為過年月,又叫“羅奢什臘”,婦女砍活麻、織麻布、跳牛舞。
新中國成立後,獨龍族開始學習先進曆法,學習科學種田歷已成為民間農事的參考。獨龍人民逐步放棄這種原始的自然歷算法,而採用與漢民族相同的曆法(夏曆),但民間習慣上仍有“播種月”、“收穫月”、“過年月”等說法。一般老年人不大習慣用夏曆,而仍以自然現象的變化作為進行生產的標誌。
民間歌曲
獨龍語稱“門租”,為曲調之意,是各種民間曲調的統稱。每一種曲調都可以演唱較為廣泛的題材。各種不同的腔調尚未形成較明確的歌種稱謂,只能從唱詞內容及演唱形式來進行分類。常見的有敘事歌、習俗歌、山歌、情歌、勞動歌、祭祀歌等。
獨龍族喜歌樂舞,特別善於通過“唱”和“跳”的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起房蓋屋、歡慶豐收等重要場合都要載歌載舞、唱歌對調。歌謠大多有感而發、簡潔明快。
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被稱為“普”,語言含蓄難懂,講究字數齊整,上下兩句相同而對仗。演唱時融詩歌舞為一體,邊跳邊唱,踏歌而行。又因具體內容不同而細分為迎新年時唱的“老社普”、過年節時唱的“卡爾江普”、蓋新房時唱的“球木普”、辦喪事送亡魂“阿細”時唱的“阿細普”等。另一類稱為“門竹”,通俗易懂,極具生產生活色彩。兩類歌謠都有對唱、合唱和獨唱等形式,是獨龍族人民生活中最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活動。
由於環境極為封閉,又遠離內地,直到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人們以種植、狩獵和採集為主,身披自己紡線編織的麻布,有少數人則用樹葉、獸皮遮蓋。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
領袖關懷
獨龍族第一個和毛主席握手的人
1951年底,北京的紅色電波越過千山萬水,飛過怒江峽谷,傳到獨龍江畔。時任貢山縣縣長的獨龍人孔志清,受到中央邀請,到北京參加全國民委擴大會。
1952年元旦,那是孔志清永遠難忘的日子。當晚,汽車載著他們這些來自邊疆的少數民族,穿過燈的銀河,來到了中南海懷仁堂。
隨著一陣熱烈的掌聲,四周的燈光大放異彩。中國各族人民的領袖毛澤東在人們的簇擁下,來到了少數民族人士中間。人們紛紛擁上去和毛主席握手,孔志清也終於擠到了主席的身邊。毛主席伸出他那扭轉乾坤的大手,握住了孔志清的手。千言萬語涌到了孔志清的心頭,他不知該說什麼,主席又和其他的人握手去了。
毛主席和一個中國人口很少的民族代表握手,也就是和這個民族握了手!孔志清,不僅是獨龍族第一個到北京的人,是第一個見過新中國開國領袖毛主席的人,也是這個民族第一個和毛主席握過手的人!
周總理為獨龍人定族名
孔志清在北京的日日夜夜,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日夜夜,也是喜訊不斷的日日夜夜。
周總理看望和接見全國民委擴大會的代表,給大家又一次帶來了春天般的溫暖。
周總理走到孔志清身邊,打量著他用獨龍毯做成的衣服。大概在總理的印象中,還是第一次見這樣裝束的少數民族,他便親切地問道:
“你叫什麼名字?是從哪個省來的?”
一股暖流淌過全身,孔志清連忙回答:“報告總理,我叫孔志清。我是從雲南最邊遠的獨龍河谷來的,我們被高黎貢山和丹打力卡山夾在中間,一年有半年多都被大雪封閉在大峽谷里。”
周總理又問:“你們是屬於哪個民族?”
說起自己的民族,孔志清像有滿肚子委屈要向母親訴說,他要向總理說出他們這個民族在過去受到的歧視和侮辱。孔志清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他的心裡話:“日出東方,鹽自東方來,我們人心向東方。但舊社會,反動統治者歧視我們,侮辱我們,把我們當野人,稱我們是‘俅子’、‘俅夷’,把我們居住的地方叫‘俅江’。有的民族叫我‘曲帕’,實際上都是一些侮辱性稱呼。”
孔志清的話激起了周總理心中一陣陣的波瀾,只有民族平等,才可能有民族的團結。看來生活在獨龍江畔的這個少數民族,至今還連統一的族稱也沒有。總理心疼了。他又問道:
“你們是怎樣稱呼自己的?”
孔志清告訴總理道:“歷來我們都自稱獨龍人。我們聚居的地方叫獨龍江。”
總理聽了,開心地笑了。很好,就按他們自己的稱呼定族名,可以說這是最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一個族稱了。於是,周總理用非常堅定的口氣說:“一切歧視少數民族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過去那些侮辱性的稱呼,一律廢除!你們自稱獨龍人,這是一個很響亮、很有意思的族名。今後,就按你們的意願,把你們民族的族名,定為獨龍族!”
就這樣,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在中華民族的56個民族中,一個帶“龍”字的民族誕生了,這是獨龍族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
習近平:獨龍族今後發展會更好
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導,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惦記著曾給他寫信報告高黎貢山隧道即將開通喜訊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幹部民眾。20日下午,他親切會見了穿越全線貫通的隧道、遠道而來的貢山縣代表。見到總書記,第一次走出獨龍鄉的兩位婦女,用獨龍族語言唱起了自編的感恩歌。
習近平說,今天特別高興,你們遠道而來,雖是冬天,但卻沒有了過去的大雪封山。獨龍族人口不多,卻是56個民族的平等一員,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驕傲尊嚴地生活,同各族人民一起,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奮鬥。獨龍族今後會發展得更好。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