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難山為中心的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環江縣)上南、中南、下南鄉一帶,下團六圩是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縣,人口10.7萬,毛南族在貴州有4萬多人。
語言
毛南族使用毛南語,一般認為屬於漢藏語系侗台語族侗水語支。傳統上毛南族沒有文字書寫系統,而是用漢字音義拼記或以漢字為基礎創造新字來記錄毛南語的民歌和宗教誦本等,這些“土俗字”只有師公和少數學者認識。2010年後出現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毛南文字拼音方案。現流傳於部分毛南族知識分子中。文字詳情見“毛南網”。句法特點粗略來說屬SVO類型(即主語+動詞+賓語),如Maenz(他/她)bai(去)her(集市)“他/她去趕集/趕墟”;中心語位於修飾語之前,如mus(豬)naem(黑)“黑色的豬”。
現代政治經濟辭彙多為西南官話借詞,而老的漢語借詞多為平話借詞。語音方面,一般認為有8個聲調(實際只有6個能區別意義的調值);毛南語的聲母系統(80多個聲母)比漢語(約20個聲母)、壯語(約30個聲母)等要複雜。毛南人多通壯語及漢語,受過學校教育者通漢文。毛南地區國小、中學採用漢語課本,用漢語國語講授,但國小老師討論教案多使用毛南語。毛南族聚居的中心區--下南鄉政府日常語言通常是毛南語。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政府官方語言是漢語西南官話。毛南族的另外一個分支(約占人口1/3)聚居於貴州南部的平塘、獨山等縣,通用“揚黃話”,所以也叫“揚黃人”(見陸天橋著《毛南語語法》美國佛羅里達:環球出版社。2008) 。
宗教信仰
毛南族信仰多神多教。明末之前,以信奉原始宗教為主。清初,正一派道教傳入毛南族聚居區,開始幾種宗教同時流行。以後,道教在同毛南族文化,尤其是原始宗教、文化及其他民間信仰的合流中,占據了主要地位,形成以敬神跳神(還願)為主的所謂“武教”,以打齋送終為主的所謂“文教”,以及由兩班人馬合作的水陸道場。掌管敬神法事者,毛南人稱為“博套”,即師公;掌管送終法事者叫“先生”,即道士。第三種是專司驅鬼招神的巫師,稱為“匠暮”,其餘是降神法童、風水先生、鬼谷先生(兼占卜等)。前三種,他們各有一套經書,如師公有唱本誦詞(巫語);道士有《開路歌》、《輓歌》及佛經;巫師有巫語集。師公的誦詞多為長短句,歌詞有三、四、五、六、七字句,極少數不等的長短句。道士的唱詞有五言句並七言句,經書的句式則長短不一。這些唱詞、經書和巫語有相當一部分屬韻文,講究格律,同毛南族的民歌民謠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它們的形式、唱曲為民眾喜聞樂聽。其書寫文字,大部分用漢字直書,一部分用假借字。誦唱時,師公與巫師多用廣西宜州市德勝鄉漢語方言,兼用毛南語和壯語;道士用廣西柳州國語,唱詞用毛南話。近百萬字的唱詞、經文及巫語,不只含有大量的宗教資料,傳統的韻文與散文作品,而且保存了許多民俗、歷史並語言文字方面的材料,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1941年,基督教開始在一些鄉村建立教堂或傳教點,至今先後有200餘名教徒,活動不甚正常。另外有極少數人於陰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焚香跪拜觀音菩薩。
社會經濟
毛南族人民一直生活在重巒疊嶂間,耕地狹小。但他們勤勞、勇敢,充滿智慧,人們惜土如金,有“土能生黃金,寸土也要耕”的俗諺。在毛南族地區,層層梯田,波光鱗鱗,漣漪無邊,宛似飄帶,無比壯觀。毛南族人民很早就從事農業生產,較早地使用了鐵器。但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鐵制工具仍較簡陋,農田翻土主要使用腳踏犁,收割稻穀一般使用禾剪,效率都很低。土地占有已相當集中。據土地改革時的統計,在環江縣玉環鄉,只占人口總數3.8%的地主、富農,卻占有耕地總面積的36.1%,而占人口總數53.4%的貧僱農,僅占有耕地面積的18.7%。毛南族地區地主多自己經營土地,剝削僱工,以雇短工較多;所雇長工,具有嚴格的人身依附關係。同時還存在高利貸剝削,地租率一般為60~70%,高利貸的年利率高達100%,剝削極為殘酷。為了彌補生活的不足,毛南族人民還兼營各種副業。他們飼養的菜牛,曾遠銷上海、香港等地,頗有聲譽。
解放後,1952年實行了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毛南族人民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能夠和其他民族一樣平等地參政議政。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都發生了飛躍,普遍實施科學種田,精耕細作,畝產水稻由過去的250公斤提高到畝產500公斤。“毛南菜牛”由於採用科學飼養方法,產量大增,出欄率上升,經濟效益大大提高。毛南族地區被稱為“牛糧之鄉”,飲譽四海。隨著改革開放的擴大,毛南族山鄉的發展前景喜人。
歷史
從宋代開始,在漢文史稿中記載,今廣西環江縣境內先後有“茆灘”、“茅灘”、“冒南”等地名。嶺南百越支系有地名與族名合一之俗,毛南族也是以地名族。解放後,稱為“毛難族”。八十年代根據本族意見改“毛難族”為“毛南族”。
毛南族是嶺南百越支系發展而來。唐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據記載,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區在唐貞觀年間為思恩縣地,屬嶺南道環州管轄;宋代曾為撫水州屬地;元代屬慶遠路管轄。明正德元年思恩縣玫屬河池州。清代,思恩縣屬慶遠府。光緒年間,在毛南族聚居地區設定“毛難甲”。“甲”之下劃分上、中、下三“額”、“額”設“總團”。“額”
之下以設“牌”,設有“牌頭”,一般管轄10戶。為了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毛南族人民曾不斷起來鬥爭。在抗日戰爭中為打擊日寇、解放戰爭中抗擊國民黨的反動統治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服飾
服飾與附近的壯族相似,男女都喜歡穿著藍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對襟衫。婦女穿鑲有兩道花邊的右開襟上衣及滾邊褲子,留辮梳髻。戴手鐲、銀牌等飾品,尤其喜歡戴花竹帽。
毛南族的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過去的婚姻大都由父母包辦,有“不落夫家”和“轉房”等遺俗,寡婦再嫁也受到種種限制,已基本改變。人死實行土葬,請道公“念經送葬”。
在節日裡,毛南族喜歡用開水涮牛肉待客,即按本地的習慣,在火塘上擺置一口鐵鍋,進餐時大家圍攏在鐵鍋的周圍,將生肉、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後蘸配料下酒,這是毛南族民間最常見的宴請形式。
正月初一這天不能罵人或說粗話;家有病人時用兩根棍子叉在門口,外人不得進入;不能用腳踏灶,燒柴時必須把粗的那頭先送進灶內。
毛南族男女人戀愛自由,但婚姻卻不能自主,婚姻常由媒人牽線搭橋。其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男方父母先看中女方,托媒人求婚。另一種是雙方互相不認識,全靠媒人搭橋,然後算命先生算,看雙方的八字。
毛南族男子有著唐裝的,也有穿琵琶襟上衣的。婦女則穿右襟上衣,寬腳滾邊褲。上衣的襟邊及袖口有三道鑲邊,一寬兩窄,十分别致。毛南族衣料多為青、藍色,以銀質的手鐲、項圈、麒麟等裝扮。小姑娘系一塊繡著精美花紋的長方形圍腰。“頂卡花”(花竹帽)是毛南族手工產品中的精品,帽頂編幾十個蜂窩眼,內襯以油紙及花布。
文化藝術
毛南族婦女的衣服還配有銀飾和頂卡花。年輕姑娘們還繫上一小塊長方形的圍腰,繡著美麗的花紋圖案。她們愛穿繡鞋,有“雙橋”、“貓鼻”、“雲頭”等樣式。其中,“雙橋”鞋用紅、綠兩種顏色在鞋面上鑲成兩條花邊;“貓鼻”鞋用五色花帶,在鞋面繡著雲藕圖案,文靜大方。這些精緻的繡花鞋,通常是赴喜宴和走親戚時才穿,平時在家穿黑色布鞋,走遠路、趕圩則多數穿草鞋。此外,還有銀手鐲、銀項圈、銀麒麟、銀簪、“五子登科”等銀器飾物。
男性穿著的衣服有五顆晶亮的銅扣,毛南語稱“骨娥妮”。領扣一顆,右襟三顆,肚臍位置一顆,下面開襟。縫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裝時,頭纏黑頭巾,長約八尺。從左至右有規律地纏在頭上,頭巾一端有布須,露出頭頂,走起路來,布須抖動,像小羊角,故稱羊角巾,毛南話叫“掛爪”;腰纏八尺長的黑色腰帶,腰帶的兩頭有用紅、綠、黃、藍、白絨線鑲成鋸齒形的布須;下身穿寬筒褲子,腳穿白底黑面的布鞋。
毛南族男女很少穿黃色和白色,只有孝服用白布縫製,忌穿白色衣服串門。服孝男女穿白衣要進別人家時,要把白衣、白巾脫於門外才能進屋,否則主家認為兆頭不好。
毛南族民眾對自己穿的衣服(特別是貼身衣)很珍視,稱為“本身”,漢意是“靈魂”,因此自己穿的衣服不亂丟,怕被別人拿去“靈魂”,帶來病災。
民間故事
毛南族聰明、勤勞,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的文化藝術。毛南族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相當豐富,真實地反映了毛南族人民的道德觀、價值觀和藝術修養。象《盤古的傳說》《三九的傳說》《太師六官》《頂卡花》《七女峰》《恩愛石》等為毛南族人民世代傳頌。
文學
毛南族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縣,少數散居河池、南丹等縣,有38000餘人(1982)。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無文字。多通漢語和壯語,通用漢文。
毛南族文學主要是口頭文學,有民歌、神話、傳說、故事、童話等。民歌以體裁分,有比、歡、排見、耍、朗5種,曲調28種。兼用毛南語、壯語歌唱。5種民歌體裁中,以比、歡為主,均為同聲二人重唱的二聲部山歌,且多為短歌。“比”帶有“羅海”襯音,也稱“羅海歌”,有“比條”(七言比)、“比單”(五言比)、“比早”(急唱的比)、“比三紐”(三、七言)4種,多為情歌、苦歌;“歡”帶有“羅餵”襯音,也稱“羅餵歌”,有“歡條”(五言歡)、“歡早”(急唱的歡)兩種,多為禮俗歌。“排見”(七言排句)為敘事長歌,但敘事長歌也有用比、歡體的。“耍”是一種輕鬆活潑的小調,五言或雜以七言,唱腔近於比的稱“比耍”,近於歡的稱“歡耍”,多為祝賀歌,也用以唱兒歌。“朗”也是一種小調,五言,唱時戴假面具,多為主家舉行婚禮、壽禮時請歌師演唱,內容多猥褻話,如今一般不再唱。
民歌的格律,以“七言比”(即“比條”)為代表,每章四句,第二、三句末字押腳韻,上句(單句)末字與下句(雙句)中字或首字押腰韻或頭韻。每篇三章,第一章為“母”,第二、三章為“子”,第一章四句於第二、三章中分別各重複其兩句,八句唱成三章十二句(即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七、八、三、四),這種重複唱法稱為“勒腳”。
毛南族散文體的口頭文學有反映本民族的歷史生活和現實生活的作品,如與石山、洪水、乾旱、土司、盜匪、財主等作鬥爭的故事;有遠祖神話《盤古的傳說》;風物傳說《花竹帽的傳說》、《菜牛的傳說》;山水傳說《甘泉》、《七女峰》;武士故事《盧道一拔樹驅敵》;童話《蜈蚣與鼻涕蟲》等。還有一些故事,如《孟姜女送衣》、《龍女與漢鵬》(即螺螄姑娘)、《董永》(即天仙配)等雖然來源於漢族,但在毛南地區流傳後已經帶上了濃郁的毛南族的民族色彩,是毛南人民的再創作,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結果。
傳統技藝
民歌
毛南族民歌也別具有一格,內容豐富。男女青年在室外唱的情歌,七字一句,八句一首,叫做“比”,因兩句之後有一尾音“羅海”,故又叫“羅海”歌。在喜慶嫁娶節日對唱的五字一句、八句一首的祝賀歌,謂之“歡”。由一人獨唱、敘述歷史故事和祖先來源的敘事歌,則以七字為一句,四句為一首,合若干首為一組,叫做“排見”。同時還流行“毛南戲”,多是一些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鬥爭生活和悲歡離合的愛情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傳統劇目。編織雕刻
毛南族的編織和雕刻,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所編織的竹器,工藝精湛。著名的花竹帽,又叫“頂卡花”,使用削成只有半根火柴粗的竹篾織出精緻的花紋圖案,非常美觀。所雕刻的木質假面具,形象生動逼真。所刻制的石柱、石碑等,均有栩栩如生的龍、鳳、麒麟、仙鶴、壽松和幾何圖案花紋,深為附近各族人民讚賞。銀器絕技
在環江縣中南的南木村,世傳銀器絕技,所打制的銀手鐲、銀項圈、銀麒麟、“五子登科”帽飾,花紋樸實優美,做工精細,頗受姑娘們喜愛。
木面舞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種儺舞,它是在民間祭祀樂舞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祭祀、娛神、娛人為目的,充分體現了儺舞的神韻。其內容有兩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和消災除難,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針舞;二是表現漁獵生產、農耕生產和人們在生產勞動男女相愛的歡樂情緒,如瑤王系列舞和三娘與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種摹擬性很強的形象舞和情緒舞。
木面舞最顯示的藝術特點是配合唱師和打擊樂表演,以詩、樂、舞三者融合的形式出現。儘管它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卻以頌揚真、善、美的觀念為主題。從整體上看,木面舞是以“情”為母體,藉助神秘色彩濃厚的宗教禮儀的外殼來表現毛南族人民的內心情感。木面舞排除那些虛無緲茫的東西,舞蹈者雖說戴著代表各種神的木面具,但舞蹈的內容都以現實生活為主。故木面舞中表現性愛的動作風趣而不放蕩,做到“樂而不淫”;而反映消災除難的舞時又能“哀而不傷”,體現一種藝術上的蓄美。石山區民族的生活特點,喜、怒、哀、樂的表達,狩獵、戰鬥、耕作動作的摹仿擬,手腳,肩,胯的有力擺動,長期勞動,生活形成的動律和姿態,構成了這種體態審美情緒,都充分地體現於木面舞的舞蹈語言之中。那種表現男性豐滿的肌肉、強健的體魄的舞蹈動作就成為男性美的標誌:而表現胸脯、臀部的豐腴、滾圓而有張力就成為女性美特徵。木面舞舞蹈語言簡潔、節奏明快,雖說面部被遮住,但通過手、腳、腰等的舞蹈動作,充分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了人物性格的各種情感。由此而構成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粗獷而典雅、簡樸而華美的藝術風格。如穿針舞中各種行當圖案的目的除了敬神祭祀中必須朝拜四面八方外,舞步的行動路線是為了改變程式舞中僵直呆板、單調的一種藝術手段。因為簡單的重複和呆板的直線使人產生枯燥感,走“8”字形路線形成的身段曲、斜是一種曲線美,它體現了男性的勤勞勇敢、女性的美麗溫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木面舞的表演者身著龍袍蟒服,頭上插著羽毛等等,自然也是劇情的需要,但更重的是給了人們一種美的感覺。服飾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象徵,通過舞蹈增加了動態美,充實擴大了舞蹈的表現力,更顯示出毛南族悠久文化的輝煌色彩。1994年環江民族藝術團曾到日本演出,1999年又組團到台灣去公演。毛南族木面舞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獨特的韻律和感情色彩、豐富的內涵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觀眾,一致獲得好評。
民族節慶
毛南族的節日是農曆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
分龍節
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分龍節”,又叫“五月廟節”,是毛南族特有的節日,在陰曆的“分龍”日前兩天開始舉行,主要是祭祀神靈與祖先,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遠道的親友都趕來參加,隆重而熱烈。過分龍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的,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碩果豐收,祈望五穀豐登。
分龍節期間,毛南人男女老幼穿上盛裝,年輕媳婦節日回娘家與父母團聚。他們採集金黃花、楓葉蒸煮五色糯飯;于田間以五色糯飯、粉蒸肉祭神農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於村頭三界廟殺牛敬祭傳說中毛南人飼養菜牛的創始者三界公爺,祈祝人畜安康;還用“發多”(一種大如扇面的樹葉)包起五色飯和粉蒸肉,走親訪友,慶賀節日。分龍節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聚會的日子,活動內容有上坳口、坡腳對歌等。
端午節
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每當過藥節時,習慣采艾葉、菖蒲、黃姜、狗屁藤等草藥熬水飲,或用這些草藥剁碎作餡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在這一天,男的上山找草藥。女的在家做糍粑。這種糯粑是用當地的狗屁藤和米磨成漿,放在鍋里煮熟,吃起來有一種香味,老人說吃了這種糯粑可防病疫。又用雄黃研末成粉,沖酒喝一杯,以驅病邪。老人說這一天男人上山採回的草藥,藥效特別高,不管是人是畜,吃了都可以防病驅瘟。把採回來的草藥放在鍋里煮。用草藥水給小孩洗澡,可以防各種皮膚病。有錢的大戶,這天還要吃蛇餐,買來扁頭風和過山風等毒蛇,到屋外用鼎鍋煨,加上草藥。老人說這天吃了蛇肉蛇湯,就不會生瘡、患風濕和其他癬病。各家各戶還採來楓樹枝插於大門邊,以驅除各種妖風毒氣。
南瓜節
毛南族的“南瓜節”,時在農曆九月九日,即重陽節這天。各家把收穫到的形狀各異,桔黃色的大南瓜擺滿樓板,逐一挑選。年輕人走門串戶,到各家評選“南瓜王”。不僅要看外觀,而且要透過表面看到瓜籽。待到眾人意見基本一致,由一身強力壯者用砍刀劈開“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飽滿的籽留作來年的種子用。然後把瓜切成塊,放進小米粥鍋里。文火煨燉,煮得爛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爾後眾人共餐同享。
中國許多民族把重陽節視為老人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毛南族也不例外,只是風尚不同。對於年過花甲而又體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陽節時為之“添糧補壽”。
子女們在這天置辦幾桌酒席於家中,請親朋好友光臨,來客都要帶幾斤細糧好米,或者新鮮水果。親友送來的“百家米”要單獨貯存。日後在給老人做飯時抓一些摻進自家米中。
“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康復,還得繼續擇日搞“添糧補壽”儀式。
重陽節
中國許多民族把重陽節視為老人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毛南族也一樣,只是風尚不同。對於年過花甲而又體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陽節時為之“添糧補壽”。子女們在這天置辦幾桌酒席在家中,請親朋好友光臨,來客都要帶幾斤細糧好米,或者新鮮水果。親友送來的“百家米”要單獨貯存。日後在給老人做飯時抓一些摻進自家米中。“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康復,還得繼續擇日搞“添糧補壽”儀式。這種風俗實際上是出於對老人的一片愛心,很符合民眾的道德及傳統觀念,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視。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節日祭祖,一般多用豬、雞、鴨、牛肉、酒、糯米飯等作祭品。毛南族逢年過節、操辦喜事,都喜歡做豆腐圓,作法是把豬肉(或牛肉)、乾蝦、花生米、大蒜、香菜、胡椒混合剁碎,加入食鹽後拌勻成餡,用搗爛的水豆腐包上餡放在手中或碗裡反覆滾動即成圓狀,然後放到油鍋內炸熟。吃時放在鍋里煮湯,味道鮮香可口,既是宴請客人的必備菜餚,也可作為禮物相互饋贈。在節日裡,毛南族喜歡用開水涮牛肉接待客人,即按本地的習慣,在火塘上擺置一口鐵鍋,進餐時候大家圍攏在鐵鍋的周圍,將生肉片、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後蘸配料下酒,這是毛南族民間最常見的宴請形式。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過分龍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有的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上,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實纍纍,祈望五穀豐登。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過藥節時,習慣采艾葉、菖蒲、黃姜、狗屁藤等草藥熬水飲濁,或用這些草藥剁碎作餡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並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說。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粱、玉米釀製。但以市場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
放鳥飛
毛南族過春節,最有意義的活動要算“領魂”、洗槍、晨讀、放鳥飛等,給節日帶來了幸福和歡樂。
在毛南族眾多的節俗中,正月十五“放鳥飛”最具特色和奇趣。傳說過去毛南山鄉有位老法師,他有個心靈手巧俊美出眾的獨生女兒,擅長以竹篾和菖蒲葉編百鳥,人稱“小鳥姑娘”。
她與一小伙子相戀,準備大年初一完婚。老法師想考驗一下未來女婿的本領,在除夕那天讓他把山上土地在天黑前都撒上種子,本該撒谷種(小米),但小伙子一著急,錯撒成了糯稻種。老法師令其把種子全部撿回來,省得糟蹋了。這下可難住了小伙子,小鳥姑娘看到此情,讓未婚夫回家把他們倆人過去編的百鳥都用籮筐裝來。
姑娘對著編的百鳥吹了口氣,又對小伙子說了幾句悄悄話。小伙子把百鳥帶到山上,這些鳥很快便飛出去撿回了所有的糯種。小伙子在天黑前重新撒上谷種。老法師一看高興了,說:“過年讓我們父女倆好好團圓團圓。正月十五再送小鳥姑娘去你家成親。”從此,便有了“放鳥飛”的節俗。春節即將來臨時,家家戶戶預先採好菖蒲葉。除夕那天,用菖蒲葉編“百鳥”,“百鳥”的空腹中裝入泡好的香糯,飯豆及芝麻餡等,然後上鍋蒸或煮熟。出鍋後,把“百鳥”用細繩拴在一根長甘蔗上,架掛在堂屋香火前。“百鳥”有鷓鴣、山雞、燕子、鸕鶿、畫眉等。
這天,給家裡的小孩每人一個“鳥”來解饞;出嫁並生育了的媳婦要回娘家領“鳥”,希望孩子將來像小鳥般活潑可愛。香火堂前,還擺上供品,有紅米飯及果品,意在祈願百鳥不吃莊稼,保證福來糧豐,瓜果纍纍。待到正月十五,取下“百鳥”,入鍋再蒸煮,入夜,以“百鳥”當飯,謂之“放鳥飛”。“放鳥飛”時,毛南人總忘不了重溫那“放鳥飛”的傳說。
趕祖先圩
“祖先圩”的地點,在下南。波川兩個村交界處的下林(毛南話叫“卡林”)。這裡有座小山坡,形象一把交椅,從山麓到山腰,石墳星羅棋布,是一個較大的墓地,前面有一條山溪水,風景很好。每年到清明節這一天凌晨,下南、波川一帶的毛南人,帶著火把或點上油燈,在山坡墳地間“趕圩”來了。
中元節毛南族叫“七月十四”。實際過節農曆七月初七就開始了。這一天,天麻麻亮,主家就拿一根尖頭扁擔,下頭插在大門石階梯的泥地里,上頭放一頂竹笠,中間束一把草(或樹葉),爾後燒三柱香,口中喃喃自語:“公女八女幾啊!索馬梭存耐。”即:“公奶啊!拴馬在這裡。”說是給祖先回來拴馬的。從這天起祖先就回來了。
十五日早上,要送祖先“回家”,殺鴨供奉就餐後,把從初七至十五早上燒的錢紙灰(原子核先燒在爛盆),用兩張芋葉或竹殼包好,用一小根竹片裝成小擔子,毛南話叫“擔以女八”,即公奶的錢擔,送到村頭界外或小溪邊,表示送祖先“回家”(即回陰間),節日宣告結束。十五日,禁忌小孩到溪邊玩,怕在路上碰著祖先把孩子“帶走”。
民居特色
毛南族人民祖祖輩輩生活在群山懷抱,與山中的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住的乾欄樓,底層的乾欄柱下半截是石柱;由院子進入樓內的台階是石條;乾欄樓的房基和山牆是整齊的石塊;甚至門坎、曬台、牛欄、豬欄、桌子、凳子、水缸、水盆都是石料壘砌或雕鑿的。
毛南族人民以同姓同族聚居,村落依山而建,多為1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最大的也不超過百戶。住房一般是瓦頂泥牆,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並於前面建有曬台,下層關養牲畜和堆放雜物,保持“乾欄”建築的特點。
民族食俗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的廣西山區,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種飯為主食。如毛南飯,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筍和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後製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
毛南族還長於用大米或玉米製作“米蜂仔”作為輔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歡食紅薯,並作為入秋以後的輔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地區蔬菜較多,四時不斷,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紅薯葉、豆莢、芭蕉芋、青菜和蘿蔔,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單獨蒸食。
肉類來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豬、牛、雞、鴨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節有殺狗食肉的習慣。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餚,認為一些肉和菜,特別是雞,煮得過熟就會走味。唯獨對鴨以煮爛熟為宜,在烹飪上有“雞生鴨熟”之說。
毛南族喜歡的酸食品很多,其中以“腩醒”,“瓮煨”,“索發”為最普遍,稱為“毛南三酸”。
“腩醒”:把豬、牛肉切成薄片,用生鹽粉拌勻咬透,留兩三天。用香糯蒸熟,放在簸箕里涼冷,與肉片揉搓均勻,放在壇里壓緊密封。三個月後便可用。
“瓮煨”:為了能隨時吃到酸食品,家家戶戶還有一種特殊的鹽水壇。毛南話叫“瓮煨”,可醃製多種瓜菜。
“索發”:把洗清的釘螺用豬油乾炒,待透熟發香後,趁熱倒入壇里,然後密封。三個月就可以揭蓋吃用。毛南語叫“索發”。
除了“三酸”外,還有酸辣椒、酸番茄、酸頭、酸蘿蔔等。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並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說。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粱、玉米釀製。但以市場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歡飲茶,暑天常以濃茶解暑。走遠路時經常隨身帶“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典型食品:明倫白切香豬是毛南族一道名菜,用當地產香豬加佐料蒸製而成。此外還有甜紅薯;螺螄酸,蒜頭酸水,鴨血醬,豆腐餚。
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種飯為主食,高粱、小米、紅薯、南瓜為輔。如毛南飯,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筍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後製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毛南族還長於用大米或玉米製作“米蜂仔”作為輔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歡食甜紅薯,並作為入秋以後的輔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喜愛醃製酸肉,酸螺螄、酸菜,是待客的傳統佳肴。毛南族人民多禮好客,吃飯時不論客人大小,都邀其與長輩同座,並以自己最好的飯菜招待。
毛南族地區蔬菜較多,四時不斷,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紅薯葉、豆莢、芭蕉芋、青菜和蘿蔔,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單獨蒸食。
肉類來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豬、牛、雞、鴨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節有殺狗食肉之習。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餚,認為一些肉和菜特別是雞,煮得過熟會走味。唯獨對鴨以煮爛熟為宜,在烹飪上有“雞生鴨熟”之說。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並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說。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粱、玉米釀製。但以市場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歡飲茶,暑天常以濃茶解暑。走遠路時經常隨身帶“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典型食品:明倫白切香豬是毛南族的名菜,用當地產香豬加佐料蒸製而成。此外還有:甜紅薯;螺螄酸,蒜頭酸水,鴨血醬,豆腐餚。
名人
袁鳳辰(1931~1981):廣西環江縣人。詩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1年參加工作,歷任共青團環江縣川山區工委副書記、書記,環江縣人民法院助審員、審判員、副院長,縣文化館負責人、縣文化局副局長。是中國作家協會廣西分會會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民間文學研究會會員,廣西文聯委員,作協廣西分會民族文學委員。作品主要有敘事長詩《獻右方》(與蒙國榮合作)和短詩《美好前程更寬闊》、《如今碾米用機器》等多首。先後整理了30餘篇毛南族民間故事和500餘首毛南族民歌,發表了《毛難族民間文學概念概況》的論文。
譚克繩(1933~):廣西環江人。歷史學教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為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著有《鄂豫皖蘇區歷史簡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鬥爭史》、《中國現代史普及讀本》等。
譚征夫,毛南族,生於1956年。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貴陽南車輛段。業餘筆耕數十年,先後在路內外近百種報刊發表文學作品近200萬字,部分作品收入 《新中國成立50周年西南鐵路文學作品選》 《建黨80周年西南鐵路文學作品選》等多種選集,被 《民族文學》指定為毛南族重點作家,出版散文集《遙遠的大山》和小說集 《雞鳴早看天》,被中國少數民族作家研究中心和中國少數民族文學館共同珍藏。
譚羽靖,字建勇,生於1982年,毛南族。出生成長於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毛南語言文化論壇評議討論版塊版主,毛南民間文化研究員,毛南族文藝工作者,社會活動家。為推廣毛南族文字、推動民族繁榮和弘揚毛南族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