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簡介
羌族(古羌和現代羌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中國古代的“羌人”分為“先古羌”,又叫“東羌”(春秋戰國之前的炎黃族團)和“後古羌”,又叫西羌(春秋戰國之後的西羌“胡夷”族團)。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以羊為祭祀的圖騰。
先古羌為秦統一後,和東部諸族融為一體,形成漢族的胚胎(出處:翦伯贊《先秦史》)。後古羌自春秋戰國時期從西北湧入,發展演變成為今天的部分漢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包括:藏族、彝族、白族、納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阿昌族、景頗族、獨龍族、怒族、土家族等藏緬語族。
現代的羌族自稱“爾瑪人”,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最傳統文化的古西羌諸部中的一支,現在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人口約32萬(2008年)。
民族歷史
遠古時期
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
《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遊牧民族的泛稱。氐羌族群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方式。
史書記載古羌人是三苗之後,《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今疊、宕、松諸州皆羌地。”《史記·五帝本紀》雲:“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中游出現了炎、黃兩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不同表達,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於我國西北的原始遊牧部落。
《晉語·國語》:“昔少典娶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炎帝屬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在後來的戰爭中,炎帝部落大部分與黃帝部落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族(今漢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則西行或南下,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成為漢藏語系漢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納西族等等。
封建社會時期
公元221年,秦始皇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在今羌族聚居地茂縣松坪溝有其祖始於秦始皇的說法。秦始皇建國後東遷陝西鹹陽,史記等史料記載,秦始皇晚年迷信,聽信了方士所謂的“亡秦者胡也”。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漢代,四川羌族建有氂牛、青衣羌國,地轄今西昌、甘孜、雅安、樂山一帶,國都在寶興縣靈關鎮。西漢時西北地區的漢陽(天水)、金城(蘭州)、安北地、隴西五郡羌族人口達259990戶,1001802人。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漢)、前秦、夏、後涼、後趙等國家,但都只是曇花一現,生命力不強,影響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項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內蒙與陝西交界處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權,轄夏、綏、銀、宥四州。夏國是以陝、甘、寧、青一帶的党項羌族為主體,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內組建的國家。党項羌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強,起群首領導作用。後因受吐蕃不斷的侵犯和騷擾,向唐朝政府申請內遷於陝西、寧夏一帶。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繼位,號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稱“兀卒”(青天子),立國號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稱“西夏”),紀年為夏景宗顯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肅大部、寧夏全部、陝西北部和青海、內蒙的部分地區,總共統轄32州,國都在興慶府(今銀川市)。公元1226年,蒙古人鐵木真率兵伐夏。次年,蒙古軍盡破大夏國城邑,人民傷亡慘重。為避免人民更大的傷亡和損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見屈降。蒙古諸將尊鐵木真遺命,將夏見殺之,並毀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國立國346年,於公元1227年滅亡,其後裔在今阿壩州理縣桃坪鄉、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四川古為巴蜀國,夏代屬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蠶叢(故居蠶陵,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疊溪鎮,遺蹟毀於1933年8月25日15時發生的疊溪大地震)稱王。李白在《蜀道難》里吟詠:“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還建有冉駹(發音與“Rrmea”幾無差別)國,乃今日30萬羌人之故居地,統轄區域包括今四川阿壩之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九寨溝、馬爾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壩、紅原、若爾蓋等縣地。三國時(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稱都安縣、齊基縣、灌縣)、彭縣(古稱白馬縣、興樂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古稱石泉縣)、青川縣(古稱廣武縣)、平武縣(古稱剛底縣)、甘肅文縣(古稱陰平縣)。漢代羌都在今茂縣鳳儀鎮。
此外,古羌之種還有姜氏戎、先零羌、燒當羌、鍾羌(鍾存羌)、勒姐羌、卑喃羌、當煎羌、罕羌、且凍羌、虔人羌、牢姐羌、封養羌、鄉姐羌、燒何羌、鞏唐羌、全無種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發羌、婼羌、西夜、蒲犁諸羌、阿鉤羌、氂牛羌、參狼羌、青衣羌、白馬羌、白蘭羌、可蘭羌、宕昌羌、鄧至羌、汶山羌、党項羌、白狗羌、哥鄰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羅打鼓羌、楊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鄰羌、臨塗羌、涉題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維(威)州羌、蠶陵羌(昔衛羌)等百餘種羌支。
1842年鴉片戰爭中,羌族士兵開赴浙江寧波前線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1860年羌族人民積極回響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和其他民族一起占領了松潘、疊溪等城鎮,堅持鬥爭達六年之久;1911年茂縣、汶川縣的羌、漢人民舉行反清起義,占領了威州城,結束了清王朝在羌區的統治。
現代
羌族經歷了多次戰爭、遷徙,歷經滄桑,最後一支古西羌部落“羌族”在進入現代居住的岷江、涪江流域一帶之前,自稱“子拉族”(出處:莊學本《十年西行記》。通過“羌戈大戰”後,得以在今四川阿壩州一帶定居,此後自稱“爾瑪人”。
1935年,紅四方面軍經過羌族地區,羌族人民踴躍參軍,僅茂縣一縣就有1000多人參加了紅軍。
1950年1月19日,羌族人民獲得解放,接著又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縣,實現了當家做主的自治權利。
聚居環境
羌族聚居區處於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這裡山脈重重,地勢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稱為“雲朵中的民族”。羌區境內有岷江、黑水河、雜谷腦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這些河流水勢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利資源非常豐富,是修建水電站的理想之地。羌區氣候溫差較大。全年平均氣溫為11℃,年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180至220天,很適合農作物和樹木的生長,是川西北主要的產糧區和經濟林木基地。但部分地區由於水土保持不夠,一到雨季偶有土石流發生。
羌族居住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這個古老的民族現主要經營農業。工業從無到有,已興建起製革、造紙、木材、水泥、化肥等工業。刺繡、挑花、編織是羌族人民的傳統工藝。
語言文字
羌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另一說為藏語支)。分南、北兩種方言。許多人懂漢語。沒有文字,長期通用漢文。羌族的祖先党項羌曾創造使用過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直到21世紀初才被少數學者解讀。
語言
1、北部方言
主要分布在茂縣北部的赤不蘇區、較場區、中部的沙壩區、黑虎鄉、永和鄉,黑水縣的大部分地區,松潘縣的鎮江區、熱務區,以及北川羌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20世紀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約有9萬。
其特點是,大多數地區有顫音,複輔音比較豐富,單元音都分長短、捲舌與不捲舌,有豐富的輔音韻尾、帶輔音韻尾的韻母也比較多,有重音,沒有聲調,輕重音在構詞、構形等方面都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在構詞或構形中有許多語音變化現象,如輔音的弱化、換位、交替,元音的和諧、脫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詞沒有“格”的語法範疇,指示代詞只能單獨做句子成分,動詞有人稱、數、時間、態、體、式的語法範疇。
2、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理縣通化區、薛城區、汶川的威州區、綿篪區。20世紀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約有33000人。
南部方言的特點是,沒有顫音[r],大多數讀作[dz]或[l],複輔音較少,北部方言的複輔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讀成單輔音,有聲調,起區別詞義和形態的作用,沒有重音。南部方言內部各地辭彙差異較大,與北部方言相比,同源詞所占比例少。
南部方言地區通用羌漢兩種語言,在公路沿線,除了老年人、壯年人還能說羌語外,青少年中會講羌語的越來越少。北部方言地區和偏僻山區,羌語還廣泛使用。
文字
1956年,中國科學院派出過民族語言第七工作隊川北組,阿壩州成立了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室,對羌語進行過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阿壩州民族語言研究室還作過以羌語北部方言麻窩土語為基礎和標準為羌語創製拼音文字的嘗試。後來由於諸多原因停止了這一工作。
1989年7月,四川省民委組建了“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創製領導小組”,下設創製辦公室具體負責羌文設計工作。羌文設計使用26個拉丁字母,充分注意吸收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創製拼音文字案的成功經驗,最終在1990年9月形成了《方案》(草案)。
截止2000年,共有30多名羌文專業專科生和85名中專生分別在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威州民族師範學校畢業,成為羌文教師或其他工作者。四川省羌文工作組在羌語分布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縣的30多個鄉鎮200多個村、組開展了羌文掃盲教學,有近2萬人參加了掃盲學習,90%以上經過考試達到合格要求。此外,還在上述地區50多所中心國小和村小的130個教學班以及5所中學開展了羌漢雙語教學試點。
民族藝術
詩歌
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或7個音節一句,類似於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等。羌族神話著名的有《開天闢地》、《山溝和平壩的形成》、《造人類》、《斗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說的姐弟成婚、射落8個太陽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會羌族的生活。音樂
1、曲調
羌族音樂原始古樸,屬中國民族調式,以五聲、六聲為主。五聲音階的歌曲包括有以宮、商、角、徵、羽5個音作為調式主音(起訖音)的5種調式。還有一些特殊的五聲式音階,如徵羽、變宮、商、清角,以及宮、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
六聲音階在羌族民間歌曲中的套用比較廣泛,在使用由徵、羽、宮、商角和徵、羽、宮、商、清角兩種五聲調式音階的交替而形成的六聲音階歌曲中,角聲與清角聲不在一個樂句里或一個樂段里同時出現,並且只有以宮、商、徵、羽4聲為調式主音(起訖音)的4種調式。民間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聲調式音階較少,一般都是通過以五聲調式音階或六聲調式音階進行交替及轉調形成的七聲,因而使用七聲的歌曲仍具有五聲調式色彩。
2、唱法
羌族的唱法為多聲部,又稱和聲或是指兩組以上的歌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歌曲。羌族的多聲部主要分布在松潘縣的小姓羌族鄉,黑水及茂縣部分地區。1984年,松潘縣文化館鄭三寶先生首次在小姓羌族鄉採錄了兩首多聲部羌族民歌,請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民歌專家任渝等人鑑定,得到了認同,並引起中國音樂界的關注。從而否定了多聲部的故鄉在歐洲的說法(後來證實大部分古羌後裔民族都保存有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的唱法主要有“引”、“尼沙”、“婁”、“瑪茨”等幾種,唱法、意義根據具體的場景有所不同。
3、樂器
羌族的樂器有羌笛、口弦、嗩吶、腳盆鼓、羊皮鼓、鑼、響盤、指鈴、肩鈴等。(1)羌笛
羌笛,羌人稱之“切勒”。相傳其發明者為秦以前居住於西北高原之遊牧羌人。最早的羌笛是以鷹翅骨或細銅管制成。現所見羌笛為6聲階雙管豎笛。羌笛於古時即為詩人墨客注目。唐朝詩人儲光曦於《明妃曲》中道:“虜騎雙雙引寶車,羌笛兩兩奏胡笳”,而王之渙更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
(2)羌族口弦
羌語“俄羅”,行於羌寨。口弦為羌族婦女所喜樂器,有時也為青年男女戀愛之媒介。小伙子要向姑娘示愛,常做好一個口弦送於女方,以為愛情信物。婦女也自製。
舞蹈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的說法是“沒有歌不行,沒有舞亦不行”。《汶川縣誌》說,羌民“喪葬有喪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歡,蓋古風尚存也。”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點有,保留著原始樂舞粗獷、古樸的風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進行,舞者既通過舞蹈取悅祖先神靈,又得以自娛樂,以羊皮鼓、手鈴等打擊樂器伴奏,加深人民對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動作的表現與歌詞內容沒有直接的聯繫,多數舞蹈是用歌來促使舞步的循環往復;同一樂句男領女合,動作完全重複,節奏的強弱起落同舞蹈齊奏起落結合巧妙協調。羌族舞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什麼樣的場合跳什麼舞,均按功能和禮儀要求有一定的程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為自娛樂性、祭祀性、禮儀性、集會性4種。
1、薩朗
有“唱起來,搖起來”的意思,此舞在羌區最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娛性舞蹈。“薩朗”音樂曲調歡快、流暢,節奏跳躍、明朗,歌詞內容十分豐富。該舞可在室內外進行,男前女後,不限人數,圍火塘或場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時針邊歌邊舞。開始時,先男女輪唱一遍舞曲,然後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時,領舞
男子加快舞步,帶頭交換各種不同的舞蹈動作,或雙腿交替重踏,或左右鏇轉,男女相互競爭,氣氛逐漸熱烈。舞至高潮時,男子叫聲“嚇餵”,女子應和“喲喂!”一曲就此結束,接著再變換新的舞曲和步伐。2、席蹴步
在南部方言中有“辦酒席時跳舞”的意思,是民間在喪葬、祭祀時舉辦酒席後進行的祭祀性舞蹈,沒有固定的表演程式。此外還有反映豐收後喜慶心情的“瓦西切瑪”、“江得里學”,讚美裝飾物的“石奎余奎”。“席蹴步”音樂曲調緩慢,節奏卻很鮮明,曲式短小,反覆重複。
3、仁木那·聳瓦
赤不蘇方言,意為“賓客來臨時表示尊敬和歡迎的舞蹈”,是羌族傳統禮儀舞蹈,主要由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跳。如果寨子3年無人凶死,為示吉利,則要跳此舞慶祝。舞蹈一般出現在迎賓待客的禮儀活動開始、結束時。舞蹈時,男女數人面對賓客,呈八字形分開而站,雙手小指扣住身邊舞伴的腰帶,齊唱表達了全寨人對賓客的尊敬和讚美節奏緩慢的民歌。
4、克什幾·黑蘇得
意為“跳鎧甲”舞時唱的歌,舞蹈俗稱“鎧甲舞”、“跳盔甲”,是為戰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舉行隆重葬禮時,由身披牛皮製作的盔甲、頭戴盔帽、手執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主要流行於茂縣北部、黑水等比較邊緣的山寨。此歌音調悲切,運用極不穩定的角調式,速度緩慢,表達一種悲憤、哀傷的情感。
5、莫恩納沙
是羌族祭祀活動中,由釋比跳的祭祀性舞蹈,也稱“羊皮鼓舞”。該音樂無歌唱,只有羊皮鼓和響盤(銅鈴)兩種打擊樂器作伴。響盤聲響清脆,和著羊皮鼓的鼓點節奏和舞蹈節奏的變換,敲擊出不同的音響組合,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
手工
羌人製作工藝品技術精湛,有的製作技術已經失傳,有的匯入中華民族工藝美術的製作技藝中,但仍有一部分保留於羌族的工藝美術中,得到繼承和發展。現代羌人製作的馬鞍、耳環、手鐲、帽花、各種掛飾、佩飾及石雕、木雕、漆器、織毯,尤其是挑花、刺繡等民間工藝,以其自身的民族傳統風格,濃郁的地方情調,精巧的技藝,集實用與審美於一體,世代流傳,裝飾美化生活。刺繡挑花是傳統民間工藝。羌繡以五彩絲線或有色棉線為料,隨心應手地挑繡出花卉瓜果,飛禽走獸,松梅竹菊,團花緊簇,魚水和諧等各式花樣與圖案。羌族刺繡凡著羌族服裝者,服飾上均可見刺繡挑花。其圖案色彩皆精巧之致,可細細品味。
羌人挑花,多為女者事,挑繡時,不打樣,不畫線,僅以五色絲線或棉線,信手挑出絢麗多彩之各種幾何圖案或花卉。看去疏密有致,形態自如,其針法精緻細密。
傳統的羌族刺繡品多用綿線在粗布上繡成,黑底白紋,對比鮮明。今則以絲線或海馬線繡於各色布上。或娟秀明麗,或粗獷豪放。刺繡一般裝飾於頭帕、圍腰、飄帶、肚兜、衣領、衣角、襟邊、鞋面。
戲劇
羌族還有羌戲、端公戲、武士戲、花燈戲、馬馬燈、打圍鼓等民間戲劇。
生活習俗
服飾
羌人男子打扮如漢族,在民國時則包頭帕、穿長衫、外套羊皮褂,腰掛火鐮,腳登布鞋或滿耳子草鞋。羌族的無袖羊皮褂和綁腿男女都穿。羊皮褂可防寒、遮雨、墊坐,或勞動時墊背。腳裹牛、羊毛制毪子綁腿(或有花紋之麻布綁腿),以保溫、濾水、護腿。喜慶日穿云云鞋,鞋尖微翹,鞋帶上繡雲彩或波紋,精巧美觀.
羌族婦女服飾鮮艷多彩,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或包四方頭巾,或包三角頭巾,或包白帕,或包黑帕。包時頭髮梳成兩辮,左右分盤於頭頂。有的頭頂瓦狀繡花頭帕,髮辮接深藍色絲線做假髮盤於頭頂。衣則以紅、藍、青布料做成左襟大、右襟小的羌袍,襟邊袖口繡花或幾何圖案,裙邊則不繡花。
袍為直筒,故都用腰帶。腰帶有機織的或布繡花的,寬5~10厘米。腰帶牡丹花為主。此外還喜戴銀牌、領花、耳墜、手鐲及戒指等銀飾物,有的胸前還佩帶橢圓形“色烏”,上有銀絲編織的花及珊瑚珠,意為佑福增壽。
飲食
羌族主食玉米、洋芋、小麥、青稞,輔以蕎麥、油麥和各種豆類。而其“面蒸蒸”、“攪團”、“金裹銀”尤有特色。各家常備酸菜,為青菜、白菜、圓根葉煮後置壇中醃製而成,隨吃隨撈取。肉則殺年豬於冬月,取五臟並精肉肥膘烹調,大宴鄰里親朋。余肉醃製,食至翌年殺豬前。
羌族與藏族一樣,喜飲咂酒。最好的咂酒是用青稞釀製。
居住
羌民的住屋呈方形、平頂,用石片、黃泥砌成,一般為三層,下層圈養牲畜,中層設臥室、鍋莊和神龕,上層貯藏糧食、雜物。
婚姻
建國前羌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夫權很大,主宰家庭內外事務。盛行包辦、買賣婚姻,擇婚時有著嚴格的階級界線。其他如姑舅表優先婚,新娘婚後一年以內多返居娘家,以及兄死弟娶其嫂,弟死兄納弟婦等習慣也有保留。解放後,在婚姻制度方面的一些落後習俗,已經逐漸廢除。
羌族聯姻,形式多樣,有媒人說和,有自由戀愛。說和者要分幾步:
第一步是“斯果爾額希”,意即開口酒,由男方請“紅爺”到女家說親,若女方應允,其家長開口,定吉日備辦酒席桌數。屆時,由男方到女家做“開口酒”,未婚婿拜岳父母,女家開口要聘禮。
第二步是“訂準餓酒”,意為斟訂酒,又叫訂酒。數月乃至數年後,男女雙方已達婚齡,男方又在女家辦宴席。
第三步是“龍果爾格”即大訂酒。此時,男方又到女家辦酒席,歡宴整個家庭。同寨外姓每戶亦送一人赴宴。
第四步是“居赫喜”,意即嫁女,又叫女花夜,由女家宴請親戚家族。客人贈送衣料、繡鞋、首飾等禮物,歡飲咂酒,跳沙朗舞至半夜。次晨,放鐵炮三響,新娘著紅妝,登繡花鞋,由舅父披紅綢,迎親眾人接往男家。
第五步是“居羅格”,意即娶媳婦。男家於寨口鳴炮迎新娘。隨即由男女雙方帶頭,姑舅長輩給新娘掛紅,而後拜堂,入洞房。午後,盛宴待客。
送新郎儀式十分繁瑣,今之婚禮已有所簡化。
喪葬
喪葬分火葬、土葬和水葬。火葬為傳統習俗。
火葬是自古相傳的喪葬習俗。《呂氏春秋·義賞》說:"氐羌之虜也,不憂其系果,而憂其死不焚也"。《太平御覽》引莊子逸篇說:"羌人死,焚而揚其灰。"解放前,茂文縣以北的一些地區仍行火葬。其他地區因漢族的影響已改用土葬。惟凶死、傳染病及其非正常死亡者仍用火葬火葬。葬法是在人死後三天進行火化。火化前須請端公誦咒,然後抬棺至本族的火葬場。那裡設有一座可以移動的小木屋,內供奉本族歷代祖先的神位,葬時將小木屋移至他處,而置應葬的棺木於其地,然後四周堆放柴火連棺木火焚。這時死者親屬圍坐號哭、並唱孝歌、跳喪舞。焚化之後,將骨灰埋在地下或封在崖穴中。在茂文羌族自治縣雁門鄉一帶,一姓有一個火墳,一個村有幾個火墳。這些火墳位於村寨附近,系用木板搭成房屋形態,約五尺見方,有小門,人死後連棺材一起焚燒,燒畢取骨灰由小門投入火墳。有的地方是數姓共一個火墳。
土葬是解放前羌族的主要葬法,葬法類似於漢族。但羌族在土葬時送葬者須跳"芝舞壽"(一種喪舞)並唱喪歌。
水葬一般限於一至三歲或不到一歲而夭死的小孩。
信仰
羌族過去的宗教信仰中,表現較為突出的是自然崇拜,相信萬物有靈。他們把白石和杉樹當作眾神的象徵。白石是一種白色的石英石。農曆每年正月初三大清早,是各家各戶同時過敬白石節的時刻。家家房頂的白石神位前,都擺上了酒和饃饃等供品,並用柏枝點火生煙,以敬神靈。羌族心目中的山神、羊神、石王爺、菩薩、牛王爺、財寶等,都以白石來作象徵,或以白石雕像作為祭祀對象。民間俗語說:“白石頭放在路上,黑石頭放在路邊”,說明他們黑白分明,也說明白石在他們的意識里地位高。白色代表公正合理,黑色代表淫邪不規。在屋頂上立白石神位,是為了以正壓邪,保佑家人平安。
禁忌
婦女分娩時在門外掛枷單或背兜,忌外人入內,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掛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
文化教育
羌族人民自古注重社會教育,但舊中國由於民族歧視及漢族政府忽視,羌族的社會教育直到20世紀40年代仍處於以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為主的原始狀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羌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社會教育,把發掘、蒐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遺產和開展民族文藝創作等作為重要任務。各縣既不斷最佳化和繁榮傳統的社會習俗教育、民族文藝教育和社會性體育等,還把民眾衛生教育、成人掃盲教育和幹部培訓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鄉鎮和機關單位還組建了農友之家、職工俱樂部等,電視差轉台、教育電視台也逐步新設和開通。
自1988年起,茂縣、汶川、理縣、北川四縣還輪流舉辦慶羌年活動。這種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包括羌族歷史教育、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羌區建設成就展覽,以及經濟、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傳統、風情習俗、藝體科技等內容為一體,是當代羌族社會教育的一種廣泛增強民族團結、富有娛樂性和科學性的別具一格的新形式。
新中國成立後,羌族教育不斷發展。現初步形成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結構層次完整的學校教育系統,各類社會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手段日趨現代化,構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體教育體系。
民族建築
1、碉樓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000年前《後漢書·西南夷傳》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餘丈”的記載。碉樓多建於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禦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牆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水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2、索橋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3、棧道
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於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於絕壁懸崖,緣岩鑿孔,插木為橋。
4、水利
羌人掘井,築堰和淘灘的技術高明。史書關於羌人進入川西平原進行水利建設的記載屢見不鮮。《史記》載,羌人“冬則入蜀為傭”,打井修堰,建橋築堡。《後漢書》載:“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說明當時羌人的灌溉技術已達相當水平。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從興建到歷代的擴建和維修,都有羌人參加。其橋樑和高碉建築技術更是馳名中外。
民族節慶
羌族的主要節日有“羌歷年”、“六月節”、“祭山會”、“五月初五”等,每逢節日,都要鄉里聚會,親友團圓,歌舞歡慶,飲酒敘情。若在場院歌舞,酒罈擺在場地邊;若在碉房裡聚會,酒罈放在桌下或牆邊。誰在集體舞蹈中跳累了,想喝點酒歇息一下,誰就可以到酒罈旁吸飲聊天觀看節目。
祭山會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節日為“祭山會”(又稱轉山會)和“羌年節”(又稱羌歷年),分別於春秋兩季舉行。春季祈禱風調雨順,秋後則答謝天神賜予的五穀豐登,實際上是一種春禱秋酬的農事活動,卻始終充滿濃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遠古神秘文化的光輝。
舉行祭山會的時間各地並不統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舉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式極為複雜,所獻犧牲因各地傳說不同,圖騰不同而有差異,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種。大典多在神樹林一塊空壩上舉行。一些地方祭山後還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羌年節
於每年家歷十月初一舉行慶典,一般為3-5天,有的村寨要過到十月初十。按民間習俗,過羌年時還願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盤業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團圓飯、喝咂灑、跳莎朗,直到盡歡而散。整個活動儀式由“許”主持,咂酒則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節日期間親朋好友可互道祝賀,相互迎請。歌仙節
曲谷鄉河西的婦女“歌仙節”,羌語稱為“瓦爾窩節”意即“五月初五”。上世紀八十年代後被稱為“羌族婦女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先由幾個婦女到山邊的塔子去祭祀女神,以請示女神唱什麼歌;從女神那裡領得關於歌舞的旨意。次日,本寨出生的全體婦女(包括嫁往外寨回到娘家的)人人穿上艷麗的服裝參加歡慶。由老年婦女領頭,在本寨挨家挨跳古代歌舞進行祝賀。每戶主人都熱情招待玉米面蒸蒸酒。逐戶祝賀完後,又到場壩歌舞,共歡慶三天左右。如果當年春夏這個寨子死了五十以下的婦女,該寨就不舉行“歌仙節”。歡慶期間,男人料理家務,婦女們盡情歌舞,男人們謙恭和氣。
其它集會
三月三:已婚婦女每年三月三日敬娘娘菩薩,求神賜孩子,保佑孩子平安。
三月十二:每年三月十二日,寨子裡要宰一隻羊,祈求土地菩薩保佑豐收,並忌路一天,禁止過往行人進村寨,這天稱為“青苗會”。
七月七:未婚婦女每年七月七日要做“巧牙會”。即邀約鄰近的姑娘們,聚會在一起,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十一月一:每年十一月一日,到牛王廟燒香、點蠟、燒紙錢,並宰羊一隻,雞一隻,祈求牛王菩薩保佑耕牛平安。這天,全寨的耕牛休息一天,所以又稱“牛王會”。
山王會:“山王會”是祈求山王菩薩保佑六畜興旺,莊稼豐收。做會時,要宰一隻羊。山王會的會期各村寨不同。
觀音會:“觀音會”,一年三次,第一次是三月十九日,第二次是六月十九日,第三次是九月十九日,祈求觀音菩薩保佑村寨內大小人口平安。
川主會:“川主會”,每年六月二十四,以寨為單位舉行,祭奉川主。當天全寨休息,穿新戴花,唱歌跳舞,大辦酒席,是規模最大的廟會。
世界上著名的遊牧民族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