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山裝(Chinesetunicsuit)是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近現代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並被世人稱為中山裝,此後中山裝大為流行,一度成為中國男子最喜歡的標準服裝之一。由於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經常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西方也習慣稱呼中山裝為“毛裝”。在1960和1970年代,億萬中國成年男性大多穿著中山裝。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裝和其他時裝逐漸開始流行。雖然中山裝在民間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出席國內重大活動時,依舊習慣穿著中山裝。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胡錦濤主席等國家領導人身著中山裝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交8篇大會發言和36篇集體提案。關於“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有關事宜”的提案內容中,民革中央將建議中山裝作為國家正式禮服。
形成發展
成形
1919年,孫中山請上海亨利服裝店將一套英國陸軍制服改成便裝。這套便裝在保留軍服某些式樣的基礎上,吸取了中式服裝和西裝的優點,顯得精練、簡便、大方。由於孫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名望,這種便裝式樣很快流傳,經過不斷修改,發展成為中山裝,並成為中國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裝。關於中山裝的來歷還有其他一些說法,如有的說是1912年在廣州問世的,有的說是由日本鐵路制服改制的。這裡提到的黃隆生是一位越南的華僑,開有一家洋服店,1902年,孫中山到越南籌組興中會,一次到黃的店購物。黃得知這個顧客就是孫中山時,當即要求加入興中會,為革命出力。中山裝就這樣在1912年就被定下了型,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革命領袖和革命幹部都穿中山裝,人民民眾也以這種服裝來表達對新時代的歡迎。於是中山裝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成為了中國男裝一款標誌性的服裝,即使是在如今的T型台上依然能見到由它演變而來的時尚服飾。
名字起源
在清朝(1644年~1911年),受剃髮易服影響,中國男子都是被迫強制,按照滿族的式樣梳理頭髮,穿衣戴帽,一直延續到20世紀之初。雖然中國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傳統服裝仍保持著一定的穩定性,服裝仍沿用著傳統的長袍、馬褂、瓜皮帽等式樣。1885年,李鴻章在天津建立北洋武備學堂,聘德國教官訓練,軍服也參用德式,夏用黃卡嘰布、草帽,冬用黑呢衣褲帽。1895年,兩江總督張之洞亦仿德制編練自強軍,“令其悉照洋法操練,並其行軍、套用、軍火、器具、營壘、工程、轉運、醫藥之法,亦俱仿之”。與此同時,袁世凱採用德操編練新軍,官弁軍衣靴鞋均仿德式,顏色一律純用黑色,“在營軍衣均須窄小,尤須大眾一律”。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之後不久,傳統服式開始受到外國服式的一些影響,當時的《奏定學堂章程》記載:"各省學堂冠服一端,率皆效仿西式,短衣皮靴,文武無別"。仿效西洋式樣的新軍軍官軍服,全國推行新式陸軍訓練軍制改革是清末改制的一項。清末新軍出現了一些改變,1905年清末新軍軍服改革,基本上是照搬了歐洲特別是德國的軍服制度和軍銜制度。鑒於清新軍改換日本軍服後,長辮無法塞入軍帽中,影響射擊的準確性,練兵處建議準予軍士剪辮。《大公報》趁此時機,再次發起剪辮易服的討論。清政府為了不給輿論以剪辮易服的口實,竟下令士兵將髮辮盤于軍帽之中。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才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變革,它象徵著清王朝的徹底崩潰和一個時代的終結。辛亥革命以後,中山覺著當時的服裝不足以顯示辛亥革命成果,而當時孫中山覺著也應當有一個代表中國人民的辛亥革命成果的服飾,於是孫中山先生便結合西服和一些特殊含義創造了中山裝。中山裝是中國現代服裝中的一個大類品種。其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個帶蓋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褲,這是辛亥革命後流行起來的歐洲軍服,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做臨時大總統時穿用而流行於世,故稱中山裝。它具有我國民族的特點,穿著簡便、舒適、挺括,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裝的起源眾說紛紜,有資料稱,中山裝原由當時的軍裝改制而成的。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穿過的陸軍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後仍有點像英國軍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當時的中山裝背面有縫,後背中腰有帶,前門襟釘9個紐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襉”。由於孫中山先生在海內外聲望很高,這種服式便不脛而起,迅速流傳全國。
另一說為粵版。說是孫中山1923年任廣東大元帥時,以當時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設計,在自1902年在河內籌組越南興中會時即追隨他的老裁縫黃隆生的協助下,製成了第一套中山裝。這一說法大體可信,細節未必可信。孫氏廣東人,廣東人向來視南洋為第二故鄉(陳嘉庚在其回憶錄里亦有如是表示),南洋企領文裝與廣東便服十分近似,因此產生一種廣東版的中山裝自然比較靠譜。《北洋畫報》1929年5月14日第318期有一篇妙觀的《中山裝之起源》談到:“昨晤自南來某要人,為述民黨制服之起源,始恍然於所謂代表三民五權等說,均屬牽強誤會。某之言曰:‘昔先總理在粵就大元帥職後,一日,擬檢閱軍隊,欲服元帥裝,則嫌其過於隆重不適於時,西服亦無當意者,正檢閱行筐中,得舊日在大不列顛時所御獵服,頗覺其適宜,於是服之出,其後百官乃仿而制之,稱之曰中山裝,至今式樣已略有變更,非復先總理初時所服者矣。’云云。某君隨侍中山多年,其說當不虛也。”
其實,更為靠譜的,應當是中山裝源於學生裝。
初期的學生裝多仿效日本學生裝詰襟,而日本學生裝用的是日本海軍裝,日本海軍裝是學的歐洲軍裝。孫中山在日本多年,喜歡穿日本學生裝。故1926年11月,《良友》畫報出《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時,刊登的孫中山照片的介紹就徑說:“先生喜服學生裝,今人鹹稱為中山裝。”《申報》1926年5月5日第21版訊息《三友實業社職員改裝》:“其服制分甲乙二種,甲為中山裝,即學生裝,乙為世界裝。”甚至在一些重大時政新聞中,也作如是觀。《申報》1928年7月19日第8版《蔣昨續在北大講演》:“今日九時半,蔣學生裝到北大對各界講演,聽眾千餘,首講打倒軍閥……”作為孫中山的繼承人,蔣介石穿的當然是最正宗的中山裝,可是報章也直書其為學生裝。
款式
關閉式八字形領口,裝袖,前門襟正中5粒明紐扣,後背整塊無縫。袖口可開叉釘扣,也可開假叉釘裝飾扣,或不開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對稱,有蓋,釘扣,上面兩個小衣袋為平貼袋,底角呈圓弧形,袋蓋中間弧形尖出,下面兩個大口袋是老虎袋(邊緣懸出1.5~2厘米)。褲有三個口袋(兩個側褲袋和一個帶蓋的後口袋),挽褲腳。很顯然,中山裝的形成在西裝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國傳統意識,整體廓形呈墊肩收腰,均衡對稱,穿著穩重大方。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式。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是中山裝的創始人。1923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也很適用攜帶隨身必需品。
協助孫中山先生創製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台山人,原在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黃隆生獲悉面前顧客即為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為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為革命出錢出力。1923年黃隆生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曾請他幫同規劃和負責縫製,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評價
當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中山裝由於具備好看、實用、方便等優點,所以一經孫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思想和含義
以前流行的說法是:作為中國新的民族服裝。孫文或國民政府闡述該服裝的思想和政治含義: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分別表示孫中山先生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在領口(紐扣)和內側(口袋),以彰顯監察權的人民監督作用);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有關中山裝的三民主義、國之四維、五權憲法等政治含義流傳甚廣,方興未艾,已經成為大陸高中歷史課堂甚至社會上流行的“常識”。然研讀所有相關論著,始終未發現有支撐史料。專攻民國風俗文化的南開大學李少兵教授,著名孫中山研究專家、中山大學孫中山紀念館原負責人余齊昭都不以為然。
江蘇師範大學薛偉強博士於2014年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證,基於民國時期大量官私文獻的梳理檢核,沒有證據支持孫中山或國民政府曾賦予中山裝特殊的政治含義。民國時期中山裝的流行既包含政治原因,也有現實合理性。國家權力的規訓、引導是主要的外因,民眾的接受和認可是主要的內因,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漸進過程,但其中並不存在所謂特殊的政治文化。1929年,雖然民間曾經出現過一次中山裝象徵“三民五權”的說法,但其後一度中斷數十年,直至民國結束未曾在文獻中再現,說明在民國時期知之甚少、不被社會認可。
通過建國後大量文獻和史實的排比分析,中山裝所謂的特殊含義複雜的演變過程昭然若揭。新中國建立40多年後,其自1992年夏林根為始作俑者,不過4年,便由科技記者譚經望臻於大成。新世紀初,電視媒體、官方教科書、服裝公司及地方政府等先後大力宣揚,所謂中山裝的三民主義、國之四維、五權憲法等政治文化蘊涵終於成為流行的“常識”。然而,在此期間,相關言論絕大部分出自旅遊、科技、服裝、文學等領域從業者,而且始終沒有哪怕一條史料支撐,包括其中唯一的一篇由歷史學者撰寫的專業研究文章(陳蘊茜:《身體政治:國家權力與民國中山裝的流行》,《學術月刊》2007年第9期)。考慮到台灣政府與孫中山的特殊關係,作者也專門電郵諮詢了台灣的陳永發、古偉瀛等知名歷史學教授和專家,他們大部分閱信前連中山裝的“三、四、五含義”都從未聽聞。台灣教育研究院的同行蕭憶梅博士回覆說:“關於中山裝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等政治含義應該是沒有明載在台灣中國小教科書的,至少在歷史教科書是確定沒有的”。至此,我們可以比較穩妥的認定,所謂中山裝的特殊政治意義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最多可以視為民間娛樂版。
由來另一說法
中山裝是孫中山設計而成的,目的是為現代中國人提供輕便的工作兼社交服。孫中山本身只說明推廣中山裝的原因,但沒有講清楚其主要靈感何來?以下簡介中山裝起源的三種說法。
有關中山裝的創作靈感,最常聽到的說法是來自南洋華僑的企領服。它指出孫中山在1902年起越南籌建興中會分會,委託河內一來自廣東的裁縫黃隆生生產第一套中山裝。孫中山采當時南洋華僑流行的企領代替西裝的硬領,又將企領服的三袋改為四個,可放筆記、紙筆及工具等東西以方便學習或工作。
此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裝的主要參考來自中國。源出中國說再分廣東便服說及寧波服便服說。兩者均認為孫中山從中國地方便服為基礎,加入西裝的硬領及多袋等特色而成。有考證指出1916年孫中山托寧波(榮昌祥)裁縫王才運裁出第一套中山裝。《中華文化習俗辭典》折衷南洋華僑說及中國說如下:“孫中山參照中國原有的衣褲特點,吸收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和西裝樣式,本著適於衞生,便於動作,易於經濟,壯於觀瞻的原則,親自主持設計,由黃隆生裁製出的一種服裝式樣。”
南洋華僑說及中國說都似乎有意不提日本的影響。老實說什麼南洋企領服、廣東便服、寧波便服、甚至西裝都不太像中山裝,彼此的關係應該不會太密切。最像中山裝的是日本校服及陸軍士官服。孫中山及革命黨在日活動時間不短(曾留日者眾)。據說孫中山委託日本華僑張方誠設計了中山裝的草圖,然後返上海後,於1916年命王才運依圖生產。亦有一說是1919年孫中山將自己穿過的日本陸軍服拿去上海的亨利服裝店改為便服,成為中山裝的起源。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第八課《辛亥革命》(P39附錄)中的介紹,中山裝的樣式基準來自當時日本的學生制服,依舊能看出兩者的相同之處
造型特徵
中山裝由於孫中山的提倡,也由於它的簡便,實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開始流行。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並賦於了新的含義。立翻領(最早是立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粒扣。後片不破縫。這些形制其實是有講究的,根據《易經》周代禮儀等內容寓以意義。其一,衣服前臉四個兜各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試權,衣服的內兜代表彈劾權(檢察權),而彈劾權是人民制衡權力集中的殺手鐧。這就是五權分立。
其二,門襟五粒紐扣代表五族共和,分別是漢、滿、蒙、回、藏。
其三,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
其四,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其五,衣領定為翻領封閉式,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
中山裝是因孫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
在民國十八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
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
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形制:立翻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
袖口三粒扣。後片不破縫。
設計理念
中山裝的最初款式:上衣為敞開式立領、前門襟、5粒明扣,3或4個暗袋,。1922年中山裝改為立翻領、7粒扣,下口袋為老虎袋。又改款式:上衣為立翻領,有風紀扣;衣身三開片,前門襟,5粒明扣;4個貼袋,胸部兩邊一邊一個腹部兩邊一邊一個,各有袋蓋及1粒明扣,上面2個袋蓋成倒山形,上為平貼袋,下為老虎袋,左右對稱;左上袋蓋靠右線跡處留有約3cm的插筆口。高檔中山裝,在袖口部位有3粒飾扣。與中山裝配套的褲,一般採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褲。關於“中山裝”,《中華文化習俗辭典》記載說:“孫中山參照中國原有的衣褲特點,吸收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和‘西裝樣式’,本著‘適於衛生,便於動作,易於經濟,壯於觀瞻’的原則,親自主持設計,由黃隆生裁製出的一種服裝式樣”。
製作工藝
做工
中山裝做工比較講究,領角要做成窩勢,後過肩不應湧起,袖子同西裝袖一樣要求前圓後登,前胸處要有胖勢,四個口袋要做得平服,絲縷要直。在工藝上可分精做和簡做兩種,前者有夾里和襯墊,一般用作禮服和褲子配套穿用,後者不加襯料,適合於日常作便服穿用。中山裝的優點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對稱,外形美觀大方,穿著高雅穩重,活動方便,行動自如,保暖護身,既可作禮服,又可作便裝。其缺點是領口緊、卡脖子等。中山裝素以其特有的沉著老練、穩健大方的風格吸引了廣大的中老年人和海外華人的青睞,尤其是知識分子仍然視中山裝為自己的日常服裝。在穿著時,要注意由中山裝所傳遞出的意蘊與其人生態度相吻合,要把風紀扣彌合,有人圖一時的舒適而敞開領扣,這樣會使自己在眾人眼裡顯得不倫不類,有失風雅和嚴肅。色彩
中山裝的色彩很豐富,除常見的藍色、灰色外,還有駝色、黑色、白色、灰綠色、米黃色等。一般來說,南方地區偏愛淺色,而北方地區則偏愛深色。在不同場合穿用,對其顏色的選擇也不一樣,作禮服用的中山裝色彩要莊重、沉著,而作便服用時色彩可以鮮明活潑些。材質
對於面料的選用也有些不同,作為禮服用的中山裝面料宜選用純毛華達呢、駝絲錦、麥爾登、海軍呢等。這些面料的特點是質地厚實,手感豐滿,呢面平滑,光澤柔和,與中山裝的款式風格相得益彰,使服裝更顯得沉穩莊重,而作為便服用的面料,可選擇相對較靈活,可用棉布、卡其、華達呢、化纖織物以及混紡毛織物。時代標籤
孫中山先生的倡導下,當時的革命黨人以身著“中山裝”為榮,也正因為革命領袖和革命幹部都穿中山裝,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人民便以這種服裝來表達對新時代的熱愛。於是中山裝成為新中國一款標誌性的服裝,甚至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服”。然而在中國的服裝產業蓬勃發展、形形色色的服裝一路增光添彩的今天,中山裝卻早早地退出了常式禮服的歷史舞台。偶爾,傳媒上有國家領導人身著中山裝參加國際重要會議的身影,有某位美籍華人穿著中山裝參加國際性頒獎典禮,等等訊息。從這些有關中山裝報導的鳳毛麟角中,我們感受著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中山裝最後的一點執著與不捨,才明白自己的文化血脈的傳承中,其實早已有中山裝深深的烙印。
中山裝做為中國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禮服,它同時也承載著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就像韓國人的韓服、日本人的和服、蘇格蘭高地男子的褶襉短裙和東南亞一帶馬來民族的沙籠和峇迪,或多或少都承載著這些元素。世界各國大體上都以穿西裝為主,但在節日或重大慶典活動時,各民族的人都要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裝。然而,當瓦傑帕伊穿一身潔白的印度長袍翩翩而來,小泉純一郎著一襲寬大的和服走向世界的時候,中華民族,作為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號稱擁有五千年光輝燦爛文明歷史,卻沒辦法擁有一件屬於自己民族的服飾。(中華民族是五十六個民族的總稱,主體為漢族,漢族有自己的傳統服飾,被滿清征服後,剃髮易服政策使得漢服近乎消失。
歸來之路
隨著李連杰、甄子丹等中國男影星在熒幕上塑造的民國時期的英雄形象,中山裝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之中。變換了材質、細節,但是中山裝經典的形象還是回來了。在服裝界日益強調本國元素的今天,中山裝實施回歸。中國風中山裝
中山裝從誕生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男性的主要服裝。無論是在民國時期還是在建國之後,中山裝幾乎成為了中國男人的制服。
但當幾億男人穿著相同的衣服走進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改革開放”讓中國人見識到了世界的新樣子。美輪美奐的歐洲服飾、自由豪放的美國服飾讓中國人一下子開始聽任外部世界的聲音。西風勁吹,讓幾乎所有的中國男人一夜之間脫下了中山裝,套上了牛仔褲。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改革開放”三十年里,中國人的衣服換了一茬兒又一茬兒,但似乎中國服裝一直在扮演追逐者的角色,人家說“嘻哈”好,我們就買大號;人家
說曲線美,我們就去淘緊身裝。當某一時刻,我們停下來回頭看的時候,才發現,而被我們撇在一旁的“中國風”原來才適合我們的美。
青花繡出中國女人的婀娜,而中山裝恰恰刻畫出了中國男人的堅毅。隨著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中國元素,中山裝也看到了自己的回歸之路。
被中國風吹動的中山裝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甚至是外國人。對此,有人會表示懷疑,中山裝的回歸是不是倒退或是一些所謂學者的盲目愛國口號?其實都不是,中山裝的回歸併不是簡單地複製以往的模樣,而是有自己立足於21世紀的改變。要知道,當年中國人脫下中山裝是因為在強調個性的年代裡,中山裝無法給予人們個性的表現。而如今的中山裝無論是從材質還是從做工上都有前所未有的改變。因此倒退論調是站不住腳的。
如果不是倒退,難道也不是所謂學者的盲目愛國口號?如果有持這種觀點的人,是時尚絕緣體?還是極度自卑?外國的服裝的確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是這並不能表明外國的就一定比中國的服裝好。正所謂“沒有好的,只有合適的。”中國的元素、中國的特色也是美的。在已經被國際認可的今天,我們實在不應該再妄自菲薄了,藉助中國風,讓中山裝再次成為流行時尚吧。
俘虜時尚
隨著越來越多的民國戲的粉墨登場,90後、00後們也見到了“中山裝”的廬山面目。更多的人開始傾慕筆挺、肅正的中山裝。時尚界就是被中山裝俘虜的一份子。
李連杰、劉德華、成龍、房祖名、甄子丹,越來越多的大腕明星願意身著中山裝出席各色會議。而時尚品牌也紛紛設計自己的中山裝,名流張靖依就推出了一款改良中山裝,風行米蘭、巴黎、紐約、東京等各大時尚城市。中國時裝界也推出了眾多創新版中山裝。例如,以中山裝為造型,飾以龍、鳳、梅、蘭、竹、菊、琴、棋、書、畫等圖案刺繡;又例如,以印花面料製作中山裝,以黑白兩種顏色的面料拼接製作中山裝,變莊重的中山裝為活潑創意的時裝。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突顯女性線條美的女版中山裝的出現。一直以來,中山裝都是男人的專利,筆挺而堅毅的形象早已讓人們從潛意識裡相信中山裝屬於男人的。但是,女性中山裝顛覆了中山裝之前在人們心目中的思維定勢。只要穿著好看,女人為什麼就不能“整”一套中山裝穿穿呢?在由北京服裝學院承辦的中山裝概念時裝活動中,大量新奇的中山裝設計就使觀者眼前一亮,流行元素與中山裝經典版型的結合,淡化了其實用功能,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以及藝術的元素。中山裝不在是單一的制服,而是搖身一變成為了承載文化的一種現象、一種載體。這些變化也使得眾多品牌將中山裝視為難以取代的經典。
而就客群而言,如今的中山裝早就不是上了年紀的人的懷舊專利了。選擇穿中山裝已經不再是服裝搭配的事,好像已經變成了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問題了。如今,不少喜歡“搞搞新意思”的青年學生穿中山裝照畢業相、穿中山裝參加文藝匯演;而一些新郎則喜歡穿中山裝與新娘合影“懷舊風情”婚紗照。作為出席重大場合的男士正裝,西裝也不再一枝獨秀,越來越多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士以中山裝來取代西裝。中山裝在俘虜時尚的同時,也迎來了自己回歸的倒計時。
細數新中國60年的服飾潮流
回眸新中國六十年年發展歷程,最直觀的就是看人們身上那一身衣服的變化,特別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後的30年裡,更是經歷了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在時尚潮流領域方面的洗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