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歷史
元代後期,世居中亞土庫曼斯坦,撒拉爾部落的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不堪忍受部落貴族的毀謗、排擠、傾軋,率領族人長途跋涉,輾轉遷徙到青海循化定居下來。今循化街子地區保留著為尕勒莽和阿合莽建造的“拱北”、“拱北”附近一泓泉水稱“駱駝泉”,是撒拉族祖先遠途遷徙而來的紀念。元時,撒拉族先民的首領已被中央王朝封為“世襲達魯花赤”、“世襲百戶”和“副千戶”,成為本民族的統治者。明朝沿襲之,清朝時“爾最”(世襲總掌教)制和“哈爾”(長老、頭人)、土司等構成撒拉族內部新的統治者。明朝時,撒拉族為河州“招茶中馬十九族之一”。每年納馬易茶。明初制定“金牌信符”制度,撒拉族領有金牌一面,每年納馬大約360匹。嘉靖時領獲金牌兩面,納馬倍之。清雍正時終止。語言文字
撒拉族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古斯語支,語言內部比較一致,無方言區別。句子成分的基本同序是:主語——賓語——謂語,定語和狀語都在中心詞前面。除相當數量的辭彙與同語族各親屬語言同源外,從漢藏語言中吸收了許多借詞。元音都有清化現象,塞音、塞擦音都是清音,送氣的和不送氣的兩套。名詞沒有數的區別,動詞和名詞做謂語時的人稱形式已經消失,帶有兩個以上附加成分的詞很少。在突厥語族中撒拉族語受漢語影響較深。撒拉語以前使用察合台式阿拉伯字母,現在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
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古斯語支,與維吾爾、烏茲別克、土克曼等族語言相近,同屬於粘著語類的語言。撒拉語言中有不少辭彙是從漢語中吸收的借詞,也有藏語借詞。大多數青年人都兼通漢語,少數人通藏語。
撒拉族在歷史上曾使用以阿拉伯文字母為基礎的撒拉文,本民族稱之為“土爾克文”。至18世紀時,這種“土爾克文”不僅用於宗教方面的注釋經文、翻譯經典、進行經堂教育,而且成為社會通信、書寫契約、紀事立傳、著書立說的套用文。至今,撒拉族民間還保留著用這種文字書寫的有關歷史、宗教、文學等方面的一些文獻(手寫本)。
民族服飾
撒拉族服飾有兩方面的特點,即服飾的伊斯蘭教色彩;與回、藏、漢等民族服飾相互影響和融和。不過,撒拉族的服飾大體與回族相同,區別在於上衣一般較為寬大,腰間系布。由於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撒拉族老年人做禮拜時,頭纏約數尺的白布,稱“達斯達爾”,身穿稱為“仲拜”的服裝。婦女普遍戴蓋頭,且要求遮蓋除面部外的頭部其它部位。嬰兒一降世,就給穿上無領無扣的白色衣,意味著清白純潔地來到人間。孩子會走路時,女孩穿花衣服、扎辮子,並在脖頸上掛一塊三角形白護符,面裝進避邪驅鬼的經文。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循化、化隆縣和甘肅積石山大河家一帶,聚居地比較集中,因而其服飾也相對統一。在色彩上男子以白、黑色為主,忌諱紅、黃色及花色繁縟的服飾;婦女除了參加宗教儀式的場合外,則衣褲鮮艷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更是嫵媚俊俏,頗具特色。撒拉族的服飾大體與回族相同,區別在於上衣一般較為寬大,腰間系布。
撒拉族男子喜留鬍子,頭戴六角形的黑色或白色圓帽,青年身穿白色對襟上衣,外套黑坎肩,戴黑色帽,穿藍色長褲。婦女頭戴蓋頭,穿五顏六色的大襟衣服,套黑坎肩,喜佩耳環、手鐲、戒指等金銀首飾。姑娘婚後戴蓋頭。
過去,男子系繡花圍肚;女子穿右衽上衣,外套坎肩,下穿長褲,戴蓋頭,衣色鮮麗,有的用花綢等做面料,此外,婦女講究在額間或手背上刺藍色花紋。男女上衣均長於坎肩,穿時以露衣邊為美。另外在過去,撒拉人冬穿皮襖,夏穿“(衤冬)”(長衫),袖子長且寬,在袖筒里討價比較方便。隨著經濟生活的發展,撒拉人的穿著逐漸改為制服或西服。即使有人穿傳統的皮襖,其袖子也不是太寬了。所以,今天不少撒拉人捏價改在羊皮襖下面。專事羊皮買賣的,將羊皮往手上一蓋,即進行交易。
撒拉族根據所處時代和環境的差異,不同的經濟生活方式乃至不同的氣候特點,創造出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飾。最早的衣著穿戴,具有中亞遊牧民族的風格,男子一般頭戴卷沿羔皮帽,腳蹬半腰皮靴,身著“袷木夾”(類似維吾爾族的“袷袢”),腰系紅梭布。
婦女衣著同男子,只是頭戴赤青繰絲頭巾。爾後,男子一般穿寬大的短上衣或長衫、長褲,腰系布帶,富有者則系綢帶,頭戴黑色或白色六牙帽等,腳穿平底布鞋。老年人多穿長衫,做禮拜時,頭纏“達斯達爾”(頭巾)。
青年男子愛穿白色的對襟汗褂,腰系紅布帶或繡花腰帶,外套適體的黑色短坎肩,黑白對比鮮明,顯得清新、乾淨而又文雅。結婚時,腰束用紅、藍緞子縫製並繡有各種花卉圖案、綴有繡帶的“繡花圍肚”,腳穿繡花襪子和布便鞋。
中年婦女的衣服較長,褲腳一般觸地,腳穿繡花翹尖的“姑古鞋”。青年婦女喜歡穿色澤鮮艷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綠色的對襟長或短坎肩,顯得苗條俊俏,喜歡佩戴金銀耳環、戒指和手鐲等裝飾品。
明末清初,婦女外出勞動時,用青布纏頭,喜慶節日身披寬敞的繡有花邊的披風。後來,改戴“蓋頭”,披在後面,有如風兜。“蓋頭”講究精美,顏色因年歲而有所不同,一般少女和新婚婦女為綠色,象徵朝氣蓬勃、欣欣向榮;中年或婚後生有小孩的戴黑色的,象徵成熟練達、沉穩持重;年長者多為白色,象徵白淨無瑕、自然樸素。
過去,撒拉族勞動人民多穿無布面的羊皮襖或羊毛織的“褐子”,腳穿布鞋或牛皮縐成的“洛提”。如今,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市場的繁榮,男女衣著發生了更大的變化,婦女們身穿五彩繽紛的化纖、綢緞及毛料時裝,頭戴質地優良的喬其紗蓋頭;男子多穿毛料中山服和西服,腳穿新式皮鞋。
撒拉族男子多穿交領長衫、大襠褲,腰扎布帶或絲巾,頭戴羊皮卷檐帽,腳穿短筒靴,婦女頭披紗巾,身穿連衣裙。後來隨著畜牧業經濟向農業經濟的轉變,及受周圍回、漢等的影響,服裝的式樣與原料也漸漸發生了變化,短裝越來越多,棉布、綢緞的使用不斷增加,但伊斯蘭教的影響仍十分明顯。
撒拉族特色服飾六牙子帽:據傳,撒拉族男子在清代中後期,頭戴六牙子帽。所謂六牙子帽,乃是六角帽,上繡有各種花卉,與現代維吾爾族人戴的帽子,似有相同之處。
纏頭巾:阿拉伯語叫“答斯答爾”。為宗教禮拜時所戴,製作、戴法與回族相同。
包頭:撒拉族中老年婦女服飾習俗。將頭髮盤在腦後,用白紗布包頭將頭包起來,並繞腦後幾圈,將盤在腦後的頭髮固定。“包頭”一般都是比較長的紗布。撒拉族人認為,婦女的頭髮屬於羞體,不可外露,所以須用包頭包起來,不使其外露。
蓋頭:撒拉族婦女服飾習俗,與回族相同。
汗榻兒:撒拉族人過去多穿自己縫製的毛蘭布大襟汗榻兒,共5個紐扣,肩上2個,腋下3個,紐扣也是自製的。
坎肩兒:一般穿於春秋冬三季,“坎肩兒”無袖無領,用三角布頭綴成,婦女的“坎肩兒”五顏六色,各種顏色相配得當,頗具風韻。冬天都穿羊皮(或羔皮)里坎肩。
咚:撒拉語音譯,意近於“長袍”。這是撒拉族特有的一種服飾,是大襟的單袍。與其相對的有羊皮(羔皮)里的綿袍,撒拉語叫“厄西麥合”。
皮襖:撤拉語叫“拖爾騰”。羊皮或羔皮製成,富裕者在皮襖外加一層絨或黑布料,底邊與袖口處用紅、藍、黑的四角布條綴起來,窮人則僅是皮襖而己,無其它裝飾。它是中老年人冬日禦寒的最好服飾,穿著皮襖全身暖和,冷空氣無法侵入。過去在腰部用一條綢帶裹起來。
岡阿劉合:系初生嬰兒所穿的服裝,用0.5米左右白布做成,無袖無領,也不縫邊,據說縫邊即會“縫”住小孩的長勢,此服只在腰間系一腰帶。
古古爾鞋:撒拉族婦女所穿之繡花鞋,盛行於清末民初,一般鞋幫、鞋面皆繡以梅花、葡萄等花卉及圖案,鞋尖上翹,略似鉤狀,並在鞋尖綴有絲穗,用麻線密密縫製的鞋底有厚有薄,厚者3.3厘米許,薄者1.75厘米左右,式樣美觀,穿著舒適,深受撒拉族婦女青睞。
夏恩尕熱舍:一種長期在潮濕地或水中勞作時穿的高靿皮靴,它是從牛的大腿彎處剝下來的皮做成的,腳後跟正好可放在牛腿骨節處,並按腳的長度、寬度及厚度加以縫綴。晚上要放在陰涼潮濕處,乾燥後不能使用。這可能是撒拉族先民遊牧時代的產物。
繡花襪子:撒拉語叫“吉傑合寮恩”。用黑藍布料密密縫成襪底後,用各色絲線在襪底繡上梅花、牡丹、葡萄等花果圖案,黑底紅花,色彩鮮艷,針腳細密,頗具匠心。此外還在襪底制一塊“凸”形的繡花襪跟。此種襪子尤其在婚禮的“擺針線”時,女方一定要向男方家人贈送。
腳碼子:系一種防滑鞋。為撒拉人過去在冬季野外勞動時所穿。此鞋用牛皮做成,鞋底橫插兩根鐵條,連在腳面,橫鐵周圍釘幾個鐵釘,形似當今的運動跑鞋。這種鞋一般在過去出外搞副業拉木時常穿,以免在冰封大地季節勞作時滑倒。
掛耳墜:撤拉語叫“絲爾格答合”撒拉族女孩子在兒童時期,其母用軟鐵絲卡住耳垂,使其逐漸自行戳通,爾後戴上耳環,過去因為戴不起金耳墜,因此較講究銀耳墜。正式戴耳墜,要戴男家送定茶時一起送來的耳墜,表示女兒已經許人了。
戴手鐲:撒拉語叫“盤吉日答痕”。撒拉族婦女常以戴一副銀手錦而自豪。手鐲或是送定茶時送的,或丈夫後來送的,以比作為夫妻的信物。戴手鐲的婦女在洗衣、洗碗或篩谷時,手鐲發出的有節奏的碰撞聲,為家庭增添一分歡樂。
戴戒指:又叫蓋吉日答痕,漢語音轉及撒拉語合成詞。過去,一般有條件的婦女都戴戒指。撤拉族男子忌戴戒指,據說穆罕默德很反對奢侈腐化。本來他自己戴著一枚銀戒指,後來眾人仿效,他就脫掉了,從此,男人戴戒指成為禁忌。
服飾色彩禁忌:撒拉族服飾在色彩上男子以白、黑色為主,忌諱紅、黃色及花色繁縟的服飾;婦女除了參加宗教儀式的場合外,則衣褲鮮艷多彩,再套上黑或紫色的坎肩,更是嫵媚俊俏,頗具特色。
農業生產
撒拉族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青稞、蕎麥、玉米、穀子、糜子、豆類、油菜、胡麻、洋芋等。菜類有白菜、芹菜、菠菜、蒜、蘿蔔、西紅柿、菜瓜等。果類有蘋果、冬果、梨、杏、桃、核桃等。居住在大河家,四堡子鄉的撒拉族民眾有經營園藝業的習慣。家畜家禽有牛、羊、騾、驢、雞、鴨、兔等,部分民眾還養蜂。畜產品有羊毛、皮張、牛奶、腸衣、肉及蜂蜜。生產工具與周圍回、漢民族相同。居住在積石山東麓的撒拉族民眾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善作伐木斧頭和用於狩獵的火槍、夾撓及馬尾撒扣。撒拉族素重有福同享,故將獵物平分,從不獲為已有。他們用青槓、纏條等質地柔硬的藤條或荊條纏繞編織和背兜、筐子、耙耱經久耐用,結實牢靠,本世紀初至70年代遠銷青海循化、化隆、民和、同仁、尖扎和甘肅永靖、臨夏等地,甚或/頃黃河而下,銷往蘭州。
手工藝生產
撒拉族人民擅長擀氈、織褐、打鐵、鑿石、製鞋,其工藝考究,式樣繁多。
民族起源
文字,歷代王朝的典籍中也缺乏對撒拉族早期歷史的記載。所以,關於撒拉族來源的資料主要依靠流傳在本民族的口頭傳說。據民間傳說,突厥烏古斯部撒拉爾的後裔。傳說撒拉爾即烏古斯汗之孫,塔黑汗之長子。“撒拉爾”意為“到處揮動劍和錘矛者”。原住唐代中國境內,後西遷中亞。族始祖尕勒莽、阿合莽兄弟兩人原居住在撒馬爾罕地方,他倆在伊斯蘭教門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當地統治者——國王的忌恨和迫害。於是他倆帶領同族18人,牽了一峰白駱駝,駝著故鄉的水、土和一部《古蘭經》向東方尋找新的樂土。一行人經天山北路進嘉峪關,鏇經肅州、甘州、寧夏、秦州(天水)、伏羌(甘谷)、臨羌等地輾轉來到今夏河縣甘家灘。後來,又有40個同情者跟來。追隨他們經天山南路進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到達圓珠溝(貴德縣境內),有12人留了下來,其餘28人在甘家灘與尕勒莽等相遇,便同行進入循化境內。經夕廠溝,越孟達山,攀上烏士斯山。這時天色已晚,蒼茫中走失了駱駝,便點起火把在山坡尋找,後人就把這山坡叫“奧特貝那赫”(即火坡)。當他們到了街子東面的沙子坡時,天正破曉,後人又稱沙子坡為“唐古提”(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們眺望街子一帶,眼見土地肥美,清流縱橫,實是一塊好地方。下了山坡,見一眼泉水,走失的駱駝臥在水中,已化為白石一尊。眾人喜出望外,試量了水、土與所帶故鄉的水、土重量一樣。於是,這兩批人經過長途跋涉,最後決定在循化街子地區定居下來。撒馬爾罕人與周圍藏、回、漢、蒙古等族長期雜居融合,繁衍吸收,發展而成今天的撒拉族。但是其“六芒星”標識卻與猶太人相似。
撒拉族先民從中亞撒馬爾罕一帶遷來的歷史,被許多歷史學家的考證所證實。祖聖尕勒莽、阿合莽的墳墓和抄寫本《古蘭經》仍在街子清真大寺內。一本土耳其文著作《回族源流考》中記載:“原住在撒拉克(今土庫曼斯坦境內)的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帶領本族一百七十戶,離開此地東行至西寧附近定居下來。”從其風俗習慣等來看,也可證明撒拉族是從撒馬爾罕遷來的。
一些學者則認為,撒拉族先民是中亞撒馬爾罕地方烏古斯人的一支—-撒拉爾人。成吉思汗征服中亞後,將當地各族人民組成“西域親軍”,撒拉族的先民即為“西域親軍”中的“薩爾特”部。其後,成吉思汗於公元1225年至1227年從中亞回軍,薩爾特部隨軍轉戰,至青海循化地區駐屯。這部分人就是撒拉族人的祖先。也有的學者認為,成吉思汗征服蔥嶺以西黑海以東的穆斯林民族之後,強迫他們東遷。這些人東來之後,尤以居甘、寧、夏各地者居多。其實,撒拉族的遠祖並不在撒馬爾罕,而在中國,他們從撒馬爾罕東遷,只不過是返回故土而已。據《史集》記載,撒拉族的祖先是烏古斯汗的孫子,塔黑汗的長子,其圖騰為山羊。在六至八世紀屬於東突厥汗國的《暾欲谷碑》、《闕特勤碑》和《毗加可汗碑》中都提到九姓烏古斯,在屬於回鶻汗國的突厥文《磨延啜碑》中,既提到九姓烏古斯,也提到八姓烏古斯。這說明“烏古斯”是氏族部落名稱,同時也說明烏古斯與其他突厥部落一樣,原來居住在蒙古高原和今新疆地區。成吉思汗征服突厥民族後,撒拉族先民無疑臣服於蒙古,並隨蒙古大軍西征,抵達中亞撒馬爾罕。後來他們又東返故土中國,至青海循化定居。
撒拉族祖先到循化定居後,與當地的藏族、回族和漢族融合,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民族共同體。撒拉族有韓、馬、沈、蘭、何、劉、王等20多個姓。撒拉人稱韓姓為根子姓,這說明其它姓都是外族之姓,後來與撒拉人融合為一族的。
由於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很相近,周圍的回族便成為補充撒拉族人口的主要來源之一。街子沈家村莊的撒拉人就承認自己本是河州(甘肅臨夏)遷來的回族,後來成為撒拉族。《循化志》(卷五)記載了從河州遷來的回族,經幾代繁衍變成撒拉族的事例。還說:“又有從內地回地遷居工內省,亦為所屬。”即從內地遷來撒拉族聚居區的回族,也變成了撒拉族。撒拉族中也吸收了不少漢族的成分。《循化志》(卷四)說,當地漢人“歷代既久,一切同土人”。據明朝張雨《邊政考》(卷九)記載,到嘉靖年間,撒拉族人口已達“男婦一萬名口”,約二千餘戶。
社會經濟
明初的“百戶”和“副千戶”與“尕最”(世襲總掌教)、掌教以及“哈爾”(頭人)構成撒拉族內的剝削階級。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是“阿格乃”、“孔木散”內的獨立小家庭。“阿格乃”即“兄弟”、“本家子”之意。是父系血緣關係基礎上的近親組織,由兄弟分居後的小家庭組成。“孔木散”則是“一個根子”或“遠親”之意,為遠親的血緣組織。若千個“阿格乃”組成“孔木散”,若干“孔木散”組成“阿格勒”(村莊)。“孔木散”有公共墓地,“阿格勒”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場。“阿格乃”內獨立的小家庭起初大都或多或少占有自己的土地。各小家庭之間在典當或出賣土地時,本“阿格乃”、“孔木散”有優先權,並在生產上有互助習慣。這種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的組織形式,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在撒拉族社會中一直存在很久。至清朝雍正、乾隆時期(1723年~1795年),撒拉族社會有了較大發展。有6000餘戶(1781年),約3萬餘人,由於人口繁衍增多.在撒拉族地區形成了“十二工”後並為“八工”。“工”相當於鄉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下屬若干自然村。當時“八工”的水地大部分已開墾出來,並修築了蜿蜒30餘里的灌溉水渠,生產有很大發展。但與此伴隨而來的是封建壓榨的進一步加重。伊斯蘭教教門中的掌教控制寺院的財產和土地,本身已成為地主。他們子孫相承,與世俗統治者土司一起霸占民眾土地,肆意妄為,許多農民因而破產。1949年以前,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下,完整地保存著封建經濟的特徵。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解放後,通過民主改革和社會改革,廢除了封建特權。還地給農牧民。並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起了本民族的自治政權。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生產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大批撒拉族幹部和科技人才成長起來。文、教、衛生事業也蓬勃發展。
民族習俗
日常習俗
撒拉族婚姻形態是一夫一妻制。實行家族外婚。近親家族“阿格乃”和遠親“孔木散”之間禁止聯姻,但並不十分嚴格。婚姻的締結全憑父母之命,婚禮由阿訇主持,還“擠門”,即新娘在娘家人簇擁下要強行入屋,而新郎家閉門要禮;“對委”,即表演“駱駝戲”;“哭嫁”,新娘哭唱著走出家門;“擺針線”,即新娘到新郎家要出示針線活兒。
因為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其葬禮,從速從儉,行土葬,一般“孔木散”都有一處公墓。
撒拉族服飾,男子頭戴無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圓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夾夾”,腰系紅布帶或紅綢帶,短衣寬,長衣窄。老年人穿的長衣衫,撒拉語稱為“冬”。做禮拜時頭纏“達斯達爾”,一種長約數尺的白布。撤拉族婦女喜歡色澤艷麗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歡佩戴長串耳環、戒指、手鐲、串珠等手飾。受伊斯蘭教文化影響,婦女普遍戴“蓋頭”。在化隆的“外五工”卡日崗工一帶,部分撒拉族的衣飾已改從藏族衣飾。
在飲食上,以小麥為主食,輔以青稞、蕎麥、馬鈴薯和各種蔬菜。逢年過節或貴賓迎門,則以炸油香、搓饊子、做油攪團、手抓羊肉、蒸糖包等慶賀節日或招待客人。奶茶和麥茶是頗受撒拉族男女老幼青睞的飲料。家家都有火壺和蓋碗等茶具。肉食以牛、羊、雞肉為主,忌食豬、驢、騾、馬、血液和自死之物。
撒拉族居住集中,不論大小,自成區域。房屋建築形式是木泥結構平頂式建築,住房四周以土牆圍成“莊廓”。屋內牆壁上張貼著阿拉伯文“庫法體”書法,顯得素雅、莊重、潔淨。在院牆四角頂上,放置著白石頭,這與當地藏族習俗相同。
撒拉族熱情好客,講究禮節,彼此見面,互道“色蘭”問安(“色蘭”,阿拉伯語“和平”“安寧”之意)。做客時,主人沏的茶,客人要把茶碗端在手上。吃饅頭時,要把饅頭掰碎吃,切忌狼吞虎咽。撒拉族十分敬重“舅親”,認為“鐵出爐家,人出舅家”。撒拉族人做禮拜時,禁止行人在面前走過;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滌衣物;與人對面談話忌咳嗽、擤鼻涕。
食俗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區。撒拉人自稱“撒拉兒”,其他民族稱之為“撒拉”。
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產,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
撒拉族習慣於日食三餐(農忙時根據情況適當加餐),主食以麵粉為主。家常品種有花捲、饃饃、饅頭、烙餅、面片、拉麵、擀麵、散飯、攪團等。在一年一度的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兩餐,飯菜比平時豐盛一些。
撒拉族先民於700年前從中亞撒馬爾罕一帶遷徙至青海循化,據史書載,那時其先民過著遊牧生活。遷徙以後,雖然其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但畜牧的習慣至今未變。現在不少撒拉族人家都養著一、二十隻羊,一兩頭牛,牛羊多的還在附近山上圈養。這些牛羊一方面解決了農業所需的肥料,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肉食之需。撒拉族的肉食佳肴,古樸自然,代表了撒拉族人個性和風格。
牛羊頭蹄是撒拉族人普遍愛的一種肉食。宰罷牛羊後,砍去犄角,用燒紅的鐵鏟把牛羊頭上各部位的手燎盡,再用鹼面水洗淨。用刀從牛羊頭的嘴角處沿牙骨割到耳後根,劈成兩半,放時鍋里,燒開後加放小麥同煮。調料只用當地產的花椒和青鹽。當煮到肉皮脫落時即可食用。早餐時,主婦把肉撈到案上,一塊一塊地取下,將每個部位分放到各人的碗裡。牛羊蹄肉須每人一份,眼睛通常由老人吃,據說老人眼花,可以直到"吃啥補啥"的效果。吃完肉,每人還要喝一碗帶湯的麥仁。
另外,宰牛羊的當天,撒拉人還將牛羊腸、肚等用鹼水洗淨,再將牛羊心肝等剁成肉末或肉泥,拌以麵粉、蔥花等,細心地塞進牛羊大腸里,用細線封口。另外,將豆面和白面拌勻調成麵糊,由兩人合作,灌入小腸內,封口,和大腸一起放進鍋里,同時再放進幾塊胸叉肉一塊兒煮。約10幾分鐘,大小腸即熟。為防止腸皮煮爛,火候要適中。煮熟後,即請來親友,由主婦撈出放到盤子裡,端到客房的炕桌上,每人準備一把刀,客人自己一節一節地割下吃,各人的小碗裡盛有用蒜泥、辣醬和醋調成的佐料汁。
無論是牛鮮美的羊頭肉,還是香甜的牛羊腸肚,熱情的主人都要分送給左鄰右舍幾碗品嘗。
麥仁飯是在喪葬禮儀中全村人集中食用的一種食物。安葬亡人後的第三天,在喪屬家裡支起專用大鍋,左鄰右舍的婦女們抬來泉水,裝滿大鍋,本“孔木散”(宗族或家族)的小伙子們則上山打柴,準備燒火用。三、五個婦女們則將小麥洗淨,一點一點地放進村裡的大石臼里搗爛,並吹去麥皮,倒進大鍋,放少量蠶豆或豌豆,開始燒火,經過十幾個小時,才能煮爛;爾後將肉丁、蔥花等炒出來的"喬花得"倒進大鍋,攪勻即成。
喪主還要宰一隻羊,將羊肉煮熟後,切成約三個手指頭大小的肉份子。一切準備好之後,下午三點左右,派十幾個孩子到村里較高的地方向全村人呼叫來吃麥仁飯。村里人聽到呼叫聲,便自帶碗筷去吃麥仁飯,吃畢,每人分得一塊肉份子,帶上一碗麥仁飯回家。男人及孩子們吃完後,才由婦女們吃。此後,喪屬每周煮一次,家庭條件好的要煮5-7次,一般的也要煮2-3次。煮麥仁飯有原料(小麥、羊等)一般由喪主的親屬提供。
按照伊斯蘭教義,撒拉族嚴禁飲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備酒。平時更無飲酒的習慣。
日常飲料除清茶、奶茶和蓋碗茶以外,還常飲麥茶和果葉茶。製作麥茶時,將麥粒炒焙半焦搗碎後,加鹽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葉茶是用曬乾後炒成半焦的果樹葉子製成,飲用別具風味。
主要節日
撒拉族的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三大節日。此外,撒拉族還有一些節日:轉“拜拉特夜”節,在齋月前第15天夜舉行,各家各戶邀請阿訇到家誦經。“法蒂瑪”節,在齋月的第12天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一法蒂瑪。一般只有成年婦女參加,每7人湊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瑪”節。“蓋德爾”節在齋月的第27日舉行,也稱“小開齋節”,以一個“孔木散”為單位製作麥仁飯、油香、包子等,請阿訇、滿拉到家中念經,準備開齋。撒拉族自稱“Salar”(撒拉爾)。簡稱“撒拉”而得名。
民居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建於明末,總建築面積達2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中國古代三合庭院式建築,整體布局坐北朝南,南面正中建平頂大門。孟達籬笆樓歷經明、清、民國約四百年的滄桑歲月,風貌依然如故。籬笆樓分上下二層,上層設臥室、貯藏室、沐浴室等,樓底房間內闊廊窄,設作牲畜圈,具有羌族的特點。樓體框架用山中木質良好的松木構成,牆體用山中雜木枝條編織,兩面抹以黑土草泥,其上再塗以白土泥,牆體中間為空,這種方法即節省建築材料,又減輕了樓體的重量,中空的牆體冬暖夏涼,透氣性較強,在建築過程中撒拉先民充分考慮了當地實際情況,即在孟達地區,坡陡平地少,林木多,建籬笆樓取材方便,又不占土地,整個建築布局美觀大方,合理科學,充分體現了撒拉族農民的勤勞智慧,這座古老的撒拉族民居,是撒拉族地區唯獨遺存的明清民居建築。近幾年,日本、美國、香港、台灣為國內眾多遊客慕名前來觀賞、拍照。清時代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東遷歷史古老的撒拉族民居對研究撒拉族明、,開發撒拉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是了解、認識、研究撒拉族歷史的寶貴實物材料,循化縣每年9月舉辦旅遊節,10月舉行攝影節。
青海孟達地區古稱河關地,自古以來,是甘青交通要衝,從元代開始,生活在孟達地區的撒拉人,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和智慧,開發林地,利用當地自然林木土石資源,同時,與周邊藏、漢、回、土、保全等民族交往,集結豐厚的多民族文化,修建創造了籬笆樓建築。因此,籬笆樓不僅記載著不同時代的建築特徵,也是撒拉族建築風格的歷史記憶,同時積澱著多民族的文化現象,是高原上難得一見的、具有一方民族區域特色的古建築。
籬笆木樓通常分上、下兩層,上層設臥室、客房等,樓底房間為倉庫、畜圈等。籬笆木樓的樓體框架均由木質良好的松木構成,牆體用雜木枝條編織,兩面抹以草泥,牆體中間為空。房子的門窗和柱子大多雕飾有各種精美的圖案。
使用這種方法建造的樓房,既節省建築材料,又可以減輕樓體重量,同時,中空的牆體冬暖夏涼、透氣性強。
撒拉族的籬笆樓設計,以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最具特色。這一時期,撒拉族的社會經濟生活得到了發展,人口不斷增加。當時,建房講究牢固、美觀、經濟、變通,突出防風、防震、適用、安全的作用,因而通常選用精良的松類木材。
這一時期,孟達有不少人家,以“當家子”(兄弟組織)“孔木散”(家族組織)為社會基層組織,相繼修建籬笆樓建築群,全村形成了台子巷、上莊巷、衙門巷、氂牛巷等8大巷區,道巷兩側樓樓相對,高低不平,千姿百態,十分壯觀。
撒拉族的古民居籬笆樓,明清以來分布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孟達、大莊、旱平、塔撒坡、木廠等村落,以及甘肅省積石山縣的大河家關門村一帶。
撒拉族人修建的籬笆樓,吸收了漢、藏以及伊斯蘭文化,可以說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研究撒拉族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的實物資料。同時,這種獨具特色的籬笆樓建築豐富了我國民居建築文化,具有重要的建築藝術價值。
特色
禮儀文化
撒拉族熱情好客,講究禮節,彼此之間,要互道“薩拉姆”(安寧的意思)問安。人們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男女見面,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到撒拉族家中作客,首先須向主人問好,之後方能入座,主人為客人沏茶。客人要將茶碗端起,吃饅頭時,要掰碎送進嘴裡,切忌狼吞虎咽。主人須殷勤待客。撒拉族十分敬重“舅親”,認為“鐵出爐家,人出舅家”。撒拉族男孩到七八歲時,便要接受“割禮”。女孩到八九歲時,就要戴上“蓋頭”,以示進入成年。完成這兩項儀式之後,成年男女便要擔負起宗教義務。與此同時,家長們都開始為自己的子女物色對象。到十五六歲時,便都結婚成親,生兒育女。
姓名文化
撒拉族的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不少漢、藏、回等兄弟民族的文化。撒拉族雖然屬突厥語民族,但她的文化與同一語族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柯爾克孜族等民族文化有較大的差別。撒拉族與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突厥語民族具有明顯不同的是以漢姓為姓。據傳說,撒拉族先民初來循化時,如其創始人尕勒莽、阿赫莽兄弟的名字均為突厥語民族常用之名。元亡明興,原世襲達魯花赤的撒拉族首領神寶歸附,被封為土司,並將“神寶”改為“韓寶”,自此,撒拉族使用漢姓,而韓姓則成為撒拉族的根子姓,有“十個撒拉九個韓”之說。
撒拉族及其文化有極強的生命力,其先民初來循化時人數極少,然而,她不僅未被相鄰的大民族融合,反而把周圍的回族、漢族、藏族等吸收過來,成為一個具有共同文化特點的民族共同體,這在民族史上是罕見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撒拉族強健、剛直、勇敢、善戰,鄰近民族願與之共處,共同抵抗外敵;二是他們初來時,因屬於色目人,受到元朝統治者的優待,並封官授爵,明代以後,又一直委以土司之職,土司所轄之民,逐步融為撒拉族。
撒拉族的文化是由多層次積澱、整合而成的。從其文化來看,他們的文化由三個層次整合而成。最早的一層文化屬於遊牧、狩獵文化,仍保留不少;其次是伊斯蘭文化層,是他們信奉伊斯蘭教後形成的;第三個層次是他們定居循化之後所吸收的藏族、回族、漢族等外族文化,這在語言行為、生活習俗乃至心理等方面都有反映。
宗教節日
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三大節日。此外,撒拉族還有·些節日:轉“拜拉特夜”節,在齋月前第15天夜舉行,各家各戶邀請阿訇到家誦經。“法蒂瑪”節,在齋月的第12天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一法蒂瑪。一般只有成年婦女參加,每7人湊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瑪”節。“蓋德爾”節在齋月的第27日舉行,也稱“小開齋節”,以一個“孔木散”為單位製作麥仁飯、油香、包子等,請阿訇、滿拉到家中念經,準備開齋。撒拉族自稱“Salar”(撒拉爾)。簡稱“撒拉”而得名。
社會結構
據撒拉族民間歌手韓占祥老人介紹,撒拉族社會基本的組織結構是(意為家庭),若干個又組成一個“阿格尼”(意為近親組織)。若干個“阿格尼”又形成了一個“孔木散”(意為遠親組織),若干個“孔木散”又形成了一個“阿格勒”(意為村莊),若干個“阿格勒”又形成了一個“喬尼”(意為較大的居住區域),這些呈金字塔形的社會組織有各自的功能,社會日常生活仍以“啟木蒼”為單位。
對於一個“啟木蒼”難以完成的事,由“阿格尼”成員協同完成,對於一些較大活動,則由本“孔木散”內的各“阿格尼”完成。而諸如修建清真寺等大型活動則由一個“阿格勒”內的各“孔木散”共同完成。對於一些特大項目(如大型水利工程,築路修橋)則可能會是一個“喬尼”甚至幾個“喬尼”共同完成。這些活動都帶有互助性質,低一級的社會組織得到高一級的社會組織成員的幫助,一般只提供食宿而不計報酬。這種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增強了撒拉社會征服自然的能力,而且憑藉這種組織的嚴密性,使得民族的各種傳統習俗,價值觀念,社會規範等得到逐級落實,促進了社會的穩定發展。
“啟木蒼”
據循化縣撒拉族民間歌手韓占祥先生介紹,“啟木蒼”是撒拉族社會組織結構中的最小單位,在舊社會裡,每個家庭大都占有或多或少的土地,一個家庭獨立成為一院。新建庭院時,先用夯土築起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圍牆,形成“口”字形莊廊,然後在莊廊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處橫蓋一排房屋,這就形成了“前房屋後果園”的布局。前房屋一般建成土木結構平房,“凹”字形格局,整個建築由堂屋,廚房、小房、大門、圈房,草房組成。後果園用於種植蔬菜,瓜果等,成為對家庭補給食品來源的主要生產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撒拉族聚居區的孟達大莊村。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每個家庭的莊廊普遍窄小,基本上沒有後果園,房屋大都建成四合院式的簡易籬笆樓,上層為住房,下層為圈房,第一層牆面底部都用石頭砌成,其上用沙土夯起,第二層牆面則全是用柳條編製成的籬笆牆。每家每戶的房頂四周放滿燒柴乾青草之類,以備過冬之用。
撒拉族家庭成員一般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嫂嫂、弟弟、妹妹等組成。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由於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為此,各自分工的職責也有所不同,女孩到了八九歲,要跟奶奶學講故事和哭婚詞,跟母親學做家務活。男子到了童年,被父親送到清真寺念經,接受宗教教育,培養孩子從小樹立宗教信仰和對宗教儀式、教條、教規的認識。為他未來的行為規範和倫理道德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不論是男是女,要及時結婚,繼而,男子有了養家餬口的義務,女子有操持家務的義務。
撒拉族家庭都是獨立的經濟單位,各家在典當、出賣土地時,很少把土地一下子出賣掉,本“阿格尼”“孔木散”有優先購買權,在他們中有幾個人同時要買,則採用先親後疏的原則,而且價格要低於出賣給其他人的價格。
“阿格尼”
“阿格尼”是由最親的血緣關係組成的社會組織,“阿格尼”是一個合成詞,及突厥語種的“阿改”(哥哥)和“乃尼”(弟弟)兩次複合而成,相當於漢語中的“當家子”。
撒拉族的“阿格尼”中,父親在整個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免費使用子孫的生產工具,父輩對子孫有統帥權利,但也不同程度地殘留著母權制的現象。根據有關資料看,舅舅對外甥擁有特別的權利,凡被認為是一些重大的家事,諸如外甥結婚,誕生,喪葬以及變賣家產,分家、外出謀生,外出歸來等一應諸事,都須請阿舅來主持,或徵得他的同意。由此可見,在撒拉族“阿格尼”制度中,雖然父權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舅權即母權的地位也不可忽視。
撒拉族在本“阿格尼”內禁婚是一條根本的準則,氏族內是不能相互通婚的,但姐妹的子女是可以通婚的。這是因為“阿格尼”僅指兄弟即男系,而沒有指姐妹。所以把姐妹看做是“外人”,究其原因,這是伙婚制的殘留。即在親屬制度中被忽視為旁系兄弟姐妹的人,包括疏遠的兄弟姐妹,都被永遠納入婚姻關係中。而親兄弟姐妹則一律不得通婚,雖然血緣上是親屬,但是屬於不同的氏族。
撒拉族早期先民社會中,“阿格尼”長(即族長)是具有一定的固定地位的,並在“阿格尼‘內部傳承。他的職能如一家之父,一族之長。這些頭人所充當的角色:在”阿格尼“內部發生矛盾時,有調解權,對外起聯絡員的作用,他們有權使用部分公共財產。
“孔木散”
“孔木撒”是“孔木”和“散尼”的複合詞,當代突厥語種意為“全體、全部”。從社會學的意義上說,“孔木散”意為全體民族成員在內的所有的人。是有血緣關係的同族人,“孔木撒”在此是指“一姓人”或“一個根子”,是由“阿格尼”血緣關係中分化出來的,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的組織,一個“孔木散”包括3至5個“阿格尼”不等。每個“孔木散”中都由頭目,稱“哈爾”,意為長者或才者。修渠挖泥,開墾荒地,管理宗教事務以及與其他“孔木散”交往時,均由“哈爾”出面負責。各戶之間如有糾紛,先由“哈爾”調解,若“哈爾”解決不了,再轉上面解決。每個“孔木散”同時也是一個宗教活動單位,要出一名學董參加村里清真寺的管理工作,即負責管理寺院財產,向民眾徵收學糧、宗教費用,這樣,“哈爾”即是行政上的基層統治者,又是宗教義務的基層管理者。
據韓占祥老人介紹,撒拉族“孔木散”組織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共同體,是具有強烈的穩定性和統一性,一般來說一個“孔木散”就是一個姓氏,因為他們都是同一祖先繁衍而來的,互相彼此都是親戚,外姓人一般來說不能加入到同姓“孔木散”。
“阿格勒”
“阿格勒”意為“村落”或“村子”,它是由幾個“孔木散”聯合形成的單獨的居住區。
撒拉族先民大約在7世紀初,分為東西五部,西東部就是烏古思,有23系,而撒魯爾是其中的一支,有自己特殊的標誌,圖騰,旌旗,並按照一定的範圍從事牧業生產,同一民族組成“阿格勒”為家,氈房,後來才發展成地域性概念,前者含義仍存在於哈薩克等遊牧民族中,但是東遷後撒拉族先民在特殊的環境下,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阿格勒”,比如街子有18個“阿格勒”,清水有9個“阿格勒”。
循化縣縣長韓永東告訴記者,撒拉族一開始各氏族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不同的“阿格勒”,由於他們是從不同民族和地區發展而來的,所以最初各自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但是在撒拉族先民聚居區的影響下,逐漸失去了自己本身的特徵,最後被同化了,融合到撒拉族中。
“阿格勒”最初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同一個“阿格勒”是一個氏族或者眾氏族,同一個“阿格勒”內部護衛兄弟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就有親疏之分。
一般來說“阿格勒”內部是主體,“阿格勒”由它誕生出子系“阿格勒”,或者更遠的“阿格勒”,彼此保持親密的關係,但是這種血緣關係為紐帶的“阿格勒”基本上不復存在了,而是表現於地緣關係上,也就是“阿格勒”是由血緣關係向地緣關係過度的社會組織標誌。
由於撒拉族先民來源不同,東遷後各地域中保留了自己先民的語言,為此,每個“阿格勒”最初他們用過不同的民族語言,但是在不斷交流中,久而久之,差距變小,最後形成統一的撒拉語,比如街子沈家講漢語,後來卻改講撒拉語了。
循化簡介
概況
循化縣是中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邊緣的黃河谷地區,東經112度10分——102度49,北緯35度25分—一35度56分,東接甘肅臨夏,北連本省化隆、民和兩縣,西與尖扎、同仁為鄰,南與甘肅夏河接壤,是青海通往內地,發展經濟的門戶。循化是全國唯一的撒拉族自治縣。黃河流貫縣境北部流長79公里,境內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降水量小,光、熱、水的垂直變化明顯,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行政區劃
全縣總面積為2100平方公里,轄一鎮龍鄉154個行政村,人口11.4萬人,居住著撒拉、藏、回、漢、土、保全等十五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0%以上,其中撒拉族71133人,占總人口的62.4%。
地質地貌
境內多變的地形地貌,相對溫和的氣候,造就了循化縣惟有的人文景觀和群山連綿,樹木蔥鬱,物產豐富的獨特自然景觀。循化縣地處黃河上游大陸腹地,是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四面環山,山谷相間,地勢南高北低,海拔1780米一一4635米.
旅遊資源
循化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風光秀麗的自然景觀和底蘊深厚的人文景觀。被譽為“青海高原的西雙版納”的孟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下黃河循化美”的積石峽谷,還有撒拉族發祥地——街子駱駝泉,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寺,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已故十世班禪大師故居,紀念塔和文都大寺,有安多天然佛塔及著名藏傳佛教大師、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喜燒嘉措的故居、紀念館等。
韓姓回族
撒拉族以“韓”姓為根子姓,即:10個撒拉族9個“韓”。現韓姓回族皆出此處。
宗教信仰
撤拉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清朝前,教內無派別,是單純的“遜尼派”。清朝以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開始了教派的劃分,教派較多,雖然曾有老教、老新教、新教、新新教之分,但是在基本信仰上並無不同,只是對教義、教律有不同解釋或僅禮儀細節稍有差異。封建統治階級常利用這些不同教派挑起不同教派民眾間的糾紛以至械鬥,給勞動人民造成了很大災難。解放後,撤拉族人民獲得宗教信仰自由。
漢文史籍中有各種不同漢語譯音,《天下郡國利病書》作“撒剌”,《新元史·氏族表》為“撒剌兒”《明永樂實錄》譯“沙剌”,《明宣德實錄》稱“沙剌族”,《清實錄》有“薩拉”、“薩拉兒”、“撒拉爾”等多種異譯,《循化志》作“撒喇”。清乾隆以後在官方檔案中還用過含有民族歧視意味的稱謂,如“撒拉回”、“撒拉回子”、“撒拉番回”等。據十四世紀波斯史學家拉施特主編的《史集》記述,“撒拉”意為“到處揮動劍和錘矛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根據本民族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撒拉族”。撒拉族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的烏古斯語組。撒拉語與同語原其它語言和烏茲別克、土庫曼、維吾爾、哈薩克等語言一樣,屬於粘著語類型的語言。語言內部比較一致。沒有方言差別,只是根據語音和辭彙上的某些差異,劃分為“街子”和“孟達”兩種土語。撒拉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語文。撒拉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在宗教的教義上,與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撒拉族的宗教意識很強。過去曾有“捨命不捨教”的口號。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