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饒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區不同,從而有不同的自稱。居富錦縣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稱“那貝”,居嗄爾當屯至津口村的稱“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龍江下游至烏蘇里江的稱“那尼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赫哲族人口數為4640。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因長期與漢族交錯雜居,通用漢語文。

基本信息

民族概況

赫哲族漫畫赫哲族漫畫
中國北方現存唯一的漁獵民族。使用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支。無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結革記事。清代稱其一部為費雅喀。赫哲人在俄羅斯境外有幾支,在俄羅斯稱為那乃人(俄語:нанайцы)人數約2萬多人,烏爾奇族,奧羅,烏德蓋,也是赫哲人,整個東北亞原女真人口總數接近10萬人(1989年)。

“赫哲”一詞有“下游”或“東方”之意。赫哲人自稱‘用日貝”、“那尼臥”、“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稱“赫真”(意為:“東方的人”)、“奇楞”(意為“住在江邊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

據2001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數字顯示,全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僅次於珞巴族。赫哲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同江、撫遠、饒河等市、,其餘分布在佳木斯、富錦、集賢、樺川、依蘭等縣。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是全國四處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中國黑龍江省松花江下游與黑龍江、烏蘇里江構成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一帶。三江沃野,山水縱橫,這裡有馳名中外的特產——蝗魚、蛙魚、三花五羅、貂皮、麝鼠……自古以來,就是富饒的天然漁場和逐獵之地。人們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來描述這裡的富庶。

歷史淵源

赫哲族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古老的民族,它的先民可以上溯先秦時代的肅慎人。赫哲族先歷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的密山新開流肅慎文化時期,在先秦時稱肅慎、漢魏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黑水靺鞨,赫哲名字的由來首先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的《清實錄》上記載並得以傳承。清順治初期,即自1644年(順治元年)起的幾年內,赫哲部被清政府“編戶”形成族體。“赫哲”作為族稱,最早見於官方文獻是《清聖祖實錄》:“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公曆1663年5月1日)命四姓庫里哈等進貢貂皮,照赫哲等國例,在寧古塔收納”,這裡的“國”是女真各部,不是今天國家的概念。俄國人曾稱赫哲(那乃)族為“高爾諜”、“戈爾德”、“烏德哥”、“阿槍”及“阿其泱”人,或稱之“那篤奇斯人”與“納特基”人。譯文中,稱“那乃”之前多稱為“果爾特人”。中國清政府刊刻的《皇清職貢圖》中出現了今天赫哲族的三個組成分支——“奇楞”、“七姓”、“赫哲”。“奇楞”的意義和來源有“與鄂倫春同源說”和“姓氏說”等幾種。“七姓”是赫哲族的七個氏族,並非族稱。“赫真”是“東方”、“下游”之意。他們對外都自“赫哲”。“赫哲”是從“赫真”變音而來,而“赫真”又是“黑斤”、“黑金”、“黑津”、“黑筋”、“黑哲”、“黑折”、“赫斤”、“赫金”、“赫錦”等的同音異寫,這些名稱在《清實錄》、《滿洲源流考》、《寧古塔紀略》、《柳編紀略》、《寧古塔山水記》、《西伯利東偏紀》、《吉林通志》等歷史文獻中都出現過。俄國東侵之後被分裂為跨國民族。居住在俄國境內的約2萬多人,稱為“那乃人”,居住在我國境內的約4600人,仍稱“赫哲族”。

2010年,全國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處,分別是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和八岔赫哲族、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和佳木斯敖其鎮的敖其村。

由於歷史原因,赫哲族是個跨國民族,在俄羅斯境內有赫哲族人口一餘人,當地人稱他們為那乃人。他們的民族歷史、民族語言、宗教禮儀、歌曲舞蹈、衣著服飾、民風民俗和我國赫哲族都具有北方內陸漁獵民族生產生活特色

赫哲族歷史悠久,與中國東北的古代民族“肅慎”、“挹婁”、“勿吉”、“女真”等有著密切的族源關係,清代的“黑斤”、“赫哲哈拉”即是赫哲族的先民。公元1608年(明萬曆三十六年),東海女真赫哲部反抗建州女真征服,呼爾哈路千餘人圍攻重鎮寧古塔,給建州女真聯軍沉重打擊。

公元1651年(順治八年),烏扎拉村的赫哲人及其附近的滿洲八旗、奇勒爾人(東海女真),配合寧古塔章京海色反擊沙俄入侵者以哈巴羅夫為首的哥薩克;揭開清朝軍民聯合反抗沙俄入侵的序幕。公元1657(順治十四年),沙俄侵略者斯捷潘諾夫等哥薩克入侵松花江流域依蘭縣附近尚堅烏黑等處;赫哲、滿八旗、奇勒爾人配合寧古塔章京沙爾瑚達所率清軍痛擊入侵者。此年於松花江口擊斃斯捷潘諾夫。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滿洲,赫哲族人民遭受殖民統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赫哲族人民參加滿洲地區各種抗日行列和各族人民一道,同日本帝國主義進行英勇的鬥爭。

赫哲族來源的傳說

那是幾百年前的事了。話說金兀朮的兵被牛皋的兵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逃到白城子,又被牛皋的兵團團圍住。牛皋攻城,攻了半個多月也沒有攻下來,雙方都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城外牛皋的在城下,殺豬宰羊,打開陳釀的老酒,準備開懷暢飲,歡度新年。城上金兀朮的兵一看這陣勢,個個饞得直流口水。金兀朮的兵是個個愛喝酒,這一困半個多月,連味都未聞到,真是饞壞了。金兀朮的兵實在忍不住了,大聲地問牛皋的兵能不能給酒喝。牛皋的兵說能,但要有一個條件,你們去城裡抓白家雀來換。金兀朮的兵一聽還有這樣的好事,能用家雀換酒喝,便三、五成群去抓白家雀。這訊息一傳十,十傳百,城裡的兵都去忙活著抓家雀。抓到家雀後用繩子拴住送到城下,然後把酒再拽上去。就這樣,牛皋的兵已從金兀朮的兵那裡弄到了很多很多的家雀。三十那天,牛皋的兵把家雀的尾巴掛上火藥,裝上藥捻子,點著之後,把自家雀放了出去。不一會兒,上萬隻白家帶著火藥飛回城裡,頓時,城裡大房小屋一片火海。牛皋的兵乘勢攻城,金兀朮一看城是保不住了,便領著殘兵敗將順著護城河逃跑了。金兀朮對手下的人說:“你們都順著草把子走,草把子朝哪,你們就往哪走。”就這樣,他們沿著松花江逃命。那天晚上,風很大,不一會兒,草把子就被風颳歪了。後來的人們就沿著被刮歪的草把子一直往東走,這樣他們便來到了三姓、富裕屯、佳木斯等地。這些人分散各地,這三家,那五家;這三十家,那五十家,便在松花江兩岸紮下了根。後來又有一部分人又沿江到了大屯、嘎爾當、街津口、廟台子等地。當時,這些人是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民族。這時,有人便說:“我們是往東走(赫哲語管往東走叫赫哲勒),我們就叫赫哲族吧!”

社會經濟

順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關前後,曾相繼將赫哲族編戶收貢,編旗披甲。直到19世紀初葉,從牡丹江至黑龍江下游烏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個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與分布地區行使有效的管轄。在清代,赫哲族與內地及當地各民族的產品交換關係日益發展,赫哲族漁獵的工具也逐漸有所改進,生產力逐漸提高,原始社會漸趨分解,至清末已從原始社會末期跨入階級社會。辛亥革命以後,三江平原開發的速度加快,赫哲族與漢族雜居,漁獵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形成與漢族及周圍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聯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滿洲後,對赫哲、鄂倫春等人數較少的民族,實行野蠻統治,甚至公開推行種族滅絕政策,使赫哲族人口更加減少,抗日戰爭勝利以前,已瀕於被滅絕的境地。漁獵經濟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來源,“夏捕魚作粉,冬捕貂易貨以為生計”。20世紀初,獵業衰退,漁業產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赫哲族地區解放。當時倖存的赫哲族居民僅有300餘人。在人民政府實行民族發展政策積極幫助赫哲族發展生產,逐步改善生活,現有人口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解放前幾乎都是文盲,解放後,人民政府不僅積極扶助他們發展漁獵生產和民族貿易,到現代,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開始從事農業生產,還發展了鄉鎮企業。赫哲族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且興辦國小、中學,培養各種專業人材,截止2010年人口大普查,赫哲族中擁有的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於全國各民族先進行列,赫哲族地區各村,都設有衛生所、廣播站,有的還設有文化站、俱樂部,擁有電視機的家庭不斷增加。從地方至中央各級黨代會和人民代表大會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區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幹部擔任縣、鄉長等職。赫哲族在中國雖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樣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權利。

語言文字

赫哲族作為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主要聚居區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鄉,能用本族語交際的只有十幾位60歲以上的老人,絕大部分人都已轉用漢語。但赫哲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民間文學。作家文學是解放後才發展起來的。俄羅斯境內赫哲族使用基里爾字母拼寫赫哲語。至今伯力仍有13所學校教赫哲語。

衣食住行

民族服飾

赫哲族的服飾別具特色,有用魚皮做成的皮長衫、魚皮套褲、魚皮靰鞡,魚皮衣的特點是輕巧、暖和、經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魚獸皮衣為主。獸皮衣主要用狍皮、鹿皮。以魚獸皮衣為主,夏季戴樺皮帽,形如斗笠,長項大檐,可遮陽蔽雨,帽上有各種雲卷和花紋,常戴帽分帽頭、帽耳、帽罩三部分。帽頭呈西瓜皮形,無帽疙瘩,冬季在帽內縫上皮了保溫。狩獵時一般戴狍皮偽裝帽。上穿皮衣,下穿狍皮長褲或魚皮套褲。腳穿袍皮襪,魚獸皮靰鞡。戴狍皮手套。婦女早年以穿魚獸皮為主,今穿棉布也較普遍。獸皮衣有狍皮或鹿皮上衣,也有用鹿皮做坎肩的。魚皮上衣袖肥而短,只有領窩沒有高起的立領。下穿狍皮長褲或魚皮套褲。腳穿狍皮襪、魚獸皮靰鞡。過去赫哲族姑娘梳一條辮子,已婚姻婦女和寡婦梳兩條。年紀大的戴耳環,年輕的戴耳鉗,並都帶鐲子。

魚皮服飾:受滿族服飾的影響,魚皮衣多為長衣服,主要是婦女們穿用。其樣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長過膝。袖管寬而短,沒有衣領,只有領窩。衣褲肥大,邊沿均有花布鑲邊,或刺繡圖案,或綴銅鈴,顯得光亮美觀。魚皮套褲,有男女兩種。男人穿的上端齊口,褲腳下沿鑲黑邊。冬天穿上狩獵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魚可防水護膝。此外赫哲人還曾用魚皮做裹腿、圍裙、手套等。不過,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赫哲族服裝的材料及式樣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赫哲人也穿上了毛料衣服。魚皮不再是赫哲族的遮體服飾,而是作為一種民間工藝被收藏於藝術的寶庫博物館之中。

飲食習慣

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這一習俗沿襲至今,顯示了這個民族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點。赫哲族人一向以殺生魚為敬。

赫哲族有吃生魚的習慣。從魚皮、魚籽到魚肉、魚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剎生魚、炒片、烤"塔拉哈"、炒魚毛、鋼刨花魚片,成為食魚的傳統習俗。客人光臨,漁民們為考驗你是不是真正的朋友,使拔刀從活蹦亂跳的魚身上割下一塊肉,用刀挑起遞給你,如果客人從刀上咬下魚片吃下,那就會得到熱情的款待;否則,就別想登家門。

赫哲族招待親友和客人常以"剎生魚"表示尊敬。"剎生魚"的製作,是用鯉、鯇、鱘、鰉、鱅等魚先將肉從魚骨上剔下兩整塊,切成相互連線的魚條,再將魚肉從魚皮上片下,切成魚絲,然後拌上用開水燙過的土豆絲、綠豆芽、楊皮、韭菜、辣椒油、醋、鹽等,吃起來清香鮮嫩。這種生食習俗,在許多民族中都不同程度地保存著。

剎生魚:赫哲族人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赫哲人叫“塔拉卡”,是將剛從江中打上來的鯉魚、鱒魚從脊背部剖開,去頭、去皮、剔骨,切成細絲,用好米醋浸泡,待魚肉變白,加上鹽、姜、蔥和野辣椒、土豆絲、菠菜、香菜、豆芽,拌勻即可。吃起來鮮而不腥、涼滑爽口,味美異常。生魚片,既是赫哲族人平時經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

炒魚毛:炒魚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風味佳肴,它是將各種鮮嫩的肥魚切成絲,再加白糖等作料炒成“它斯罕”(魚毛)。炒魚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來可口味美。如果用它加韭菜包餃子,其味道非常鮮美可口。炒魚毛還便於貯藏,將它放入中,存入地窖,隨取隨吃,非常方便。

蘇拉卡:赫哲族人的傳統食品。漢語稱“刨花”,是赫哲人冬季吃生魚的一種方法。先將凍魚的皮用刀削掉,漁民們將凍魚削成薄如刨花的魚片,拌上土豆絲、綠豆、冬粉,再加上調料食用,又香又脆。

赫哲族人喜歡吃"拉拉飯"和"莫溫古飯"。"拉拉飯"是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軟飯,拌上魚鬆或各種動物油即可食用。"莫溫古飯"是魚或獸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鹽而成的稀飯。與漢族相同,絕大部分人家均吃饅頭、餅、米飯和各種蔬菜。

居住習慣

在居住上,赫哲人住永久性房屋木克楞、拉合辮子草正房和臨時的房屋撮羅安口(尖頂窩棚),胡如布(地窖子),闊布如安口(圓頂窩棚)。

今天,赫哲族人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在街津口鄉,赫哲人住進了寬敞的新居,種地、發展旅遊事業,過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樣向著小康邁進。

出行習慣

歷史上,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經過訓練的狗,每隻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至150公里。是赫哲人的好幫手,它們在運輸、狩獵、看家、保護主人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故歷史上赫哲人又被稱為“使犬部”。

文化傳承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語言,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沒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數通用漢文。赫哲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有著悠久的民族傳統文化,神話、傳說、民間歌謠故事等,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來。赫哲族神話,如:《莫日根射日》、《月亮》、《北斗》、《彩虹》、《山神的傳說》、《虎的傳說》等,具有民族特色。“伊瑪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種說唱文學形式。常在場、網灘或漁村土築茅屋裡說唱。它以講唱古史和英雄故事為特色。“伊瑪堪”說一段唱一段,不用樂器伴奏。大部頭的“伊瑪堪”要說唱很多天,小部頭也得唱幾天,故事情節生動、形象、形式自由。“伊瑪堪”的內容,有的歌頌英雄事跡,有的講述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據調查赫哲族民間保存的“伊瑪堪”作品有40餘部,已採錄的有《希爾達魯莫日根》、《滿斗莫日根》、《滿格木莫日根》、《安圖莫日根》、《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餘部。此外,還有“說胡力”和“特倫固”等形式在民間也很盛行。“說胡力”是以講述故事為主的文學。內容包括寓言、童話、神話等各種體裁,形式活潑,短小精悍。通常是老人給兒童們講述,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特倫固”內容多為傳說,如《天鵝姑娘的傳說》、《金鹿的傳說》等。赫哲族有語言,無文字。長期以來,只有民間文學。作家文學是解放後才發展起來的。

赫哲族的圖案藝術非常發達,他們常常在用魚皮、獸皮製作的衣服、、被褥上,繡制各種雲紋、花草、蝴蝶及幾何形圖案等。在餐具、樺皮製品上雕刻各種二方連續紋樣、雲紋、山水、花朵、鳥獸等,形象生動,造型美觀別致。婦女們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褲腿等處用彩線刺繡的花紋、圖案更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繡如“雄雞銜花”、“花籃與蓮藕”等圖案,構圖新穎別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製品上刺繡、接拼的各種花紋圖案,以其獨特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赫哲族的圖案藝術吸收了漢族圖案藝術的精華,並不斷創新,既富有本民族氣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產、生活特點,極富民族特色,是中華民族刺繡、圖案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風俗習慣

赫哲人在飲第一口酒前,要用筷頭蘸少許酒甩向空中和灑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諸神。但不喜歡喝茶,有時也把小米炒焦後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葉以及小柞樹的花苞采來曬乾沏水當茶喝,但大多數一年四季均喜歡喝生涼水。

赫哲族婦女生小孩時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鯽魚湯、嗄牙魚湯、兔子肉湯以及“莫溫古飯”、面片、麵湯、雞蛋等食品。產後三天內不能吃青菜,以免產婦和嬰兒瀉肚。在坐月子期間均吃滾燙的熱飯,以免受涼,影響身體健康和奶汁。

赫哲族人死後,必須用麵粉製成油炸薄面塊和各種形狀的薄面點心,供在桌上,參加悼念活動的人們也食用。

宗教信仰

赫哲族原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其薩滿有河神、獨角龍、神3派,各派約有6個品級。他們認為有多少種動物、爬蟲就有多少種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現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認為,日月山川都有神靈主宰,因而崇拜。

赫哲圖騰柱

圖騰崇拜觀念認為,原始社會的部落或民族同自然界之間存在著某種超自然的親族關係。把它們加以解化用來崇拜。在赫哲圖騰柱上刻畫了好多種動物。有熊、虎、鹿、鷹等,赫哲族的圖騰崇拜和其它民族不同,他是根據姓氏不同崇拜圖騰也不一樣。一個姓氏或者幾個姓氏合起來崇拜一種動物。“尤”氏家庭崇拜黑熊,他們認為尤氏家庭的祖先和黑熊有著某種血緣關係,在很多赫哲族的傳說里有很多人變,熊變人的故事情節。“付”氏家庭崇拜虎、姓孫的崇拜獨角龍。姓畢、姓何崇拜梅花鹿。赫哲族中曾經廣泛流傳的人與自然界的某類物種,尤其是動物的某些種類具有特殊的親族關係的神話和傳說。正是來源於這種超自然的認同感,它是產生於人類尚未把自己完全同自然界分開的遠古時代。

傳統婚俗

在男女青年訂婚的過程中,要擺酒宴宴請雙方的長輩和媒人;迎親時,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時,新娘要面朝牆“坐福”,直到送親的人散席離去後,才可下地並與新郎一起共吃豬頭豬尾,新郎吃豬頭,新娘吃豬尾,意為夫領婦隨,團結和睦,最後新娘新郎共吃麵條,以表示情意綿綿,白頭到老。

婚後第一天做媳婦的還要早起拜見公婆,敬茶以及做些家務,赫哲族人一般通過製作的食物來衡量娶回家的媳婦是否聰明能幹。另外,赫哲族人還可以通過換親、搶婚、養童養媳、人贊為婿等結束自己的單身生活。對於寡婦來說,為前夫守過孝就可以再。新中國成立後,這些習俗就漸漸的被淡忘了,赫哲族人與漢人的結婚習俗已無大異。

赫哲族還有一個是一直都有流傳的手勢。如果一名男子背對著一個女子舉起右手的食指,那就代表著這名男子對這女子,在這輩子,非她不娶。

赫哲舞蹈

天鵝舞:赫哲人的家鄉,有不少沼澤地帶,每年春暖花開季節,一群群潔白的天鵝競相飛來。在民間曾流傳過優美抒情的天鵝舞,可惜現已基本失傳。據打獵能手葛長勝老人回憶,他幼年時在富錦縣的嗄爾當看過婦女跳天鵝舞的情景。她們身穿鑲有彩色花邊的長袍,隨著歌聲舒展雙臂翩翩起舞,舞中時而還有模仿天鵝鳴叫的聲音。過去常在年節時,在家中和院裡柵欄內載歌載舞。老人記憶的動作有,開始雙腿交叉半蹲,雙臂伸向兩側上下緩緩揮動,接著雙腳向前移動,猶如天鵝在江中自由蕩漾,速度變快時,雙腿立起前後交錯跳動,兩臂向上飛舞,好似天鵝相互追逐嬉戲。

哈康布力:過去在赫哲族民間還流傳一種集體舞,赫哲語稱“哈康布力”,“布力”即“跳”、“做”、“乾”之意。早年在萬里霍通、蘇蘇屯、富錦嘎爾當一帶的年節時,就有很多青年男女跳“哈康布力”舞。此種跳舞,男女雙方同意後,即可同跳,不跳的人坐而旁觀。由於年代久遠,會跳“哈康布力”的人已不多了。其舞蹈動作有三步向前一起跳、拉手、拍手、轉身等。

庇里西勒:又稱“庇里沁”,此名是外來語音譯。據會跳此舞的人說就是“踢踏舞”,基本動作是“踏步”,舞者人數不限,動作統一,舞技熟練者,可以用腳踢打出各種複雜的快速節奏,令人歡快興奮。庇里西勒舞,可能是由外地傳來,在赫哲族人民中又有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本民族的風格,成為赫哲族的一種民間舞形式。

民歌民樂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種,內容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漁歌、獵、禮俗歌、情歌、搖籃歌、敘事歌、新民歌等。婦女愛唱“嫁令闊”(類似於民間小調)老頭愛唱“伊瑪堪”。“伊瑪堪”是種民間說唱文藝形式,類似於北方的大,形式具有史詩的特點。皓月當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滿了歡樂氣氛。

赫哲族的小調優美動聽,無論是曲調和節奏,都會使人感到江水波浪的起伏和漁船划行中的輕搖微擺。但凡是男女老少都能觸景生情,唱幾曲即興的調子。主要曲調有赫尼納調、嫁令闊調、薩滿調、伊瑪坎調、白本出調、喜調、悲調、老頭調、少女調等。“赫尼納”是一種民間小調,多是婦女們在勞動中哼唱的明朗輕快的曲調,它婉轉清麗,悠揚嘹亮,鏇律優美。

著名的赫尼娜調有《烏蘇里船歌》、《春季生產歌》;“嫁令闊”是一種情感純樸、輕柔悠揚、流傳很廣的抒情歌曲,用來歌頌美麗的大自然,抒發對家鄉的山河、風光、沃土、曠野的無限熱愛之情。嫁令調中著名的有《松花江相會情歌》;薩滿調的代表有《跳鹿神鳩神歌》、《跳神歸來歌》、《家祭神歌》等,主要在薩滿進行跳神活動時唱;朗朗上口,深受民眾歡迎的伊瑪堪調素經《西爾達魯莫日根》為代表作品;白本出調,多是老太太給孩子唱的故事歌的曲調,調緩音長,娓娓動聽,如《長蟲兄妹》、等喜調唱歡樂之情,如歡樂的《解放後的生活》;悲調傷感憂愁,有《過去痛苦的日子》唱得令人落淚;老頭調和少女調,是模仿老頭和少女的聲調,藉以表達人物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的曲調。

赫哲族古代流傳下來的樂器有“突木含給”和“口銜琴”。“空木含給”現已失傳;“口銜琴”有鐵絲折成外殼,中間有細長的鋼片,含在口裡吹奏。

口弦琴:赫哲人將口弦琴稱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魚,有中指那么長,都是用鋼片彎曲而成,放在唇齒間吹奏,同時用手指撥弦。用它既能吹出歡快的曲調,又能吹出悲哀的調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來傳遞心聲。

文化禁忌

捕魚者若家有喪事,到捕魚場後,須在網灘上架起一堆火,從火上過,以熏晦氣。捕魚期間忌說怪話、謊話,否則觸犯神靈,空網而歸。

赫哲族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

該族篤信“萬物有之”之原始宗教觀念,對山神、河神、樹神等自然之神處處小心敬奉,惟恐不慎得罪而招致災禍。忌捕殺飛投住室的雀鳥,信其為亡單之魂所變,有飛來投室者是其靈魂要“轉世”。若捕殺之,則有不育之禍。忌以皮革物陪葬,認為如是則死者亡靈不能升天,也不能再轉生為人。

赫哲族忌食狗肉,這是北方通古斯民族共同的習俗,需要格外要注意

【烏日貢節】

烏日貢節是赫哲族人一個新生的節日,誕生於1985年。"烏日貢"意思為娛樂或文體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農曆五、六月間舉行,歷時三天。節日的內容豐富多彩,除了各種民族體育競技活動,還有最熱鬧的民眾性的聚餐宴飲活動。

【赫哲族春節】

春節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歡樂的節日。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飯,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繡有雲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熱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擺下"魚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味道十分鮮美。令人尊敬的民間詩人(依瑪堪)在新春佳節,用詩歌把美好的祝願獻給大家。老人們向他敬酒,聽他講故事,興而歸。婦女們玩"摸瞎糊"、擲骨頭。青少年迷戀的是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項比賽。到處是歡歌笑語。

民族禮儀

赫哲族人注重禮儀,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尊老愛幼赫哲人注重禮儀,有尊老敬長的良好社會風尚。晚輩出門回來,與長輩相見時,要向長輩行跪拜禮,依次向父母、兄嫂問安,以示敬重。長輩吻小輩的額頭,以示親熱愛護。

待客禮

居住在黑龍江同江、饒河一帶的赫哲族,以捕魚和狩獵為業,有吃生魚的飲食習慣。客人來訪,常以涼拌的生魚待客,先請客人吃一口魚,表示敬重對方。如果客人不吃,則被認為是失禮。對客人須奉上魚頭,以示尊敬,上桌的菜,總是把魚頭朝著客人。吃菜時,總是用筷子點點魚頭,示意讓客人吃。科學實驗表明,魚腦含高蛋白,營養價值高,特別是鯽魚頭更是營養美味。

祈子禮

在北方,赫哲族舊時認為,小孩死後,其靈魂先變成麻雀,再轉生為人。年逾30歲尚未生育的婦女被視作缺乏轉生靈魂的人,須請薩滿找魂求子。舉行儀式前,求子的婦女應暗中將薩滿的帽帶或神裙飄帶挽上一個結。薩滿在神桿前脫神衣時發現此結,便問是誰挽的,該婦女即刻跪在神桿前灑酒許願、求神賜子。於是薩滿擊鼓跳神禱告,並命求子者在3至4日之內到薩滿家取胎兒靈魂。屆時,求子的夫婦攜帶狍皮或鹿皮製成的“收魂袋”來到薩滿家,在炕沿上並肩而坐,薩滿的兩名助手扶著他們的雙肩。薩滿在屋內跳神找時,夫婦二人中只要有一個雙抖動,即被認為魂已附體,薩滿即放下手中的鼓,拿起收袋,向袋內吹一口氣。得子後,該夫婦須以牛、馬、豬、羊等酬謝神靈。

祭靈禮

人死了以後,人們還要舉行一些與他或她有關的禮儀,稱“祭靈禮”。這是靈魂不滅觀念的反映。

赫哲族認為男子死後第七天晚上,女人死後第九天晚上靈魂要回家中。當晚,死者家人將用紙做的衣服、飯菜等,擺放在大門口,並放一碗灰驗證鬼魂是否回家。第二天早上,右灰上留有雞、鴨等動物的印跡,表明靈魂回來過,反之則無。留有何種動物的痕跡表明死者靈魂已依附了該種動物。

族內名人

1、韓庚:中國流行歌手和演員。曾經是SuperJunior唯一的中國成員和其子組合SuperJunior-M的隊長,已與SM公司解約。

2、烏·白辛(1920—1966),赫哲族,吉林永吉人,原名吳宇洪,烏·白辛。當代才華橫溢的戲劇家、文學家。白辛早年曾在奉天佛學院學習,後加入瀋陽協和劇團。1939年開始從事戲劇活動,抗戰期間創作了《海的召喚》、《南行草》等作品,表達了對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強烈不滿,充滿關愛國主義感情。1945年參加革命,做文藝工作。又隨軍南下解放湖南、廣東,並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8年調到哈爾濱話劇院,開始專業編劇生涯,創作進入黃金時代,先後創作了話劇《黃繼光》、《印度來的情人》、《雷鋒》、《赫哲人的婚禮》,歌劇《映山紅》、《焦裕祿》和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等作品。白辛以戲劇、電影創作成就最大。他的電影文學劇本《冰山上的來客》和話劇《赫哲人的婚禮》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代表了白辛戲劇創作的高度和成就。特別是《赫哲人的婚禮》,他成功地把赫哲族“伊瑪堪”形式運用於話劇創作,對話劇創作的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是赫哲族新文學的代表。“文革”當中受迫害致死,年僅46歲。

3、畢大川(1938—),赫哲族,黑龍江集賢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畢大川青年時代喜歡體育運動,1959年參加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腳踏車比賽,獲國家運動健將稱號。1962年畢大川從吉林大學數學系畢業,擔任過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助理研究員,系統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後到聯邦德國司圖加特大學任客座教授。歸國後任航天工業部101所研究室主任,國家科委中國科學技術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1988年後,任中國創新公司總經理。畢大川治學嚴謹,兢兢業業,主要從事現代控制和軟科學的研究、組織工作,成績顯著,其科研成果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1980年獲中國科學院二等獎,國防科工委二等獎,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7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4、吳進才:赫哲族一代出色的民歌歌手、故事能手和“伊瑪堪”演唱家,他說唱的伊瑪堪《安徒莫日根》曾獲全國優秀民間文學獎。

5、尤永貴:赫哲族民俗畫家,他的作品有100多幅被國內外有關部門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