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仫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自稱“伶”、“謹”。壯族稱之為“布謹”,漢族稱之為“姆佬”。“仫佬”一詞在民族語言中,就是“母親”的意思。絕大多數居住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忻城、宜州、柳城、都安、環江、河池等縣境內,與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水族等民族雜居。
民族概況
仫佬族人生活的地區屬於石山地帶,層巒疊嶂、山峰如林、峽谷窪地密布,土質貧瘠,農田灌溉和交通都極不方便,難以發展經濟。近幾十年來,不斷興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積越來越大,糧食產量不斷增長。
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其餘散居在羅城附近的宜山、柳坡、都安等地。
仫佬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水稻、玉米為主。耕作技術、作物種類和生產工具基本上與附近的漢、壯族相同。仫佬族人生活的大山中蘊藏著豐富的煤,素有"煤鄉"之稱,採煤已成為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耕民族大都有保護愛惜耕牛的傳統習慣。但是像仫佬族這樣敬重牛的習俗,卻是別開生面。他們把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當做牛生日,屆時家家戶戶清掃牛欄,把牛洗刷得乾乾淨淨,給牛送上好飼料,讓牛歇息。這天要殺雞宰鴨備酒祭"牛欄神"。要用楓樹葉汁泡蒸黑糯米飯祭祖先。祭畢,先讓牛吃黑糯米飯糰,爾後人才能吃,以此表示對牛的敬重。
關於牛生日的來歷,仫佬族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古代仫佬先民以鋤挖地耕種,非常艱辛。有個叫羅英的姑娘在白銀山上用動聽的歌聲解救了一頭蹄子夾在石縫中的野牛,把它帶回家中,割嫩草給它吃,唱山歌給它聽,並教它耕田犁地。野牛好像也通人性,為了感恩,給仫佬人減輕勞動負重,同時,耕牛也得到了人們的敬重。後來羅英被尊為祖神,她救牛的四月初八做為牛生日。
仫佬族的禁忌有:挖煤時不許講不吉利的話;進門時不能踏門檻;忌食貓肉、蛇肉,有的地方還忌食狗肉和豬心。
民族歷史
仫佬族遠古祖先同其他民族的祖先一樣,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1958年在柳江縣新興農場通天岩旁的洞穴發掘出來一個缺下頜骨的完整的頭骨和4個胸椎、5個腰椎、5段肋骨等,屬於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即“柳江人”。從附近發現的與“柳江人”同期的文化遺物來看,當時的原始人群,居住在依山傍河的石洞裡,以採集植物和捕獲動物為生,已進入用火食熟食階段。大家共同勞動、平均分配,過著以母系氏族為中心的原始公社的生活。1965年至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桂林市南部的獨山甑皮岩60平方米範圍內,發掘出18具人體骨架,稱甑皮岩人。葬式包括屈肢蹲葬、側身屈肢葬、二次葬等。在厚達2.6米的文化堆積層內,有火塘、灰坑,石斧、石錛、石矛、穿孔石器、磨石,陶罐、陶釜、陶瓮,骨鏢、骨鏃、骨錐針等,還有大量的螺蚌陶片和獸骨。具有磨製石器的技術,說明甑皮岩人處於新時器時期。甑皮岩出土的文物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擁有了陶器,能夠更好地烹煮食物,有利於人的健康和長壽。已經有了家畜飼養,出土的豬骨有67個個體,從年齡的組合和牙齒磨蝕來看,這些豬是經過飼養後宰殺的。已經出現了原始的鋤耕農業:石斧、石錛是耕作的工具;石刀、蚌刀是收割工具,石磨是穀物的加工工具。經過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專家認為:甑皮岩人與柳江人有著密切的血緣聯繫;廣西的土著民族包括仫佬族,其遠古祖先是甑皮岩人,而甑皮岩人的祖先則是柳江人。
戰國末年,居住在嶺南西部一帶的仫佬族先民,屬於西甌駱越民族一支。《漢書》載:“蠻夷中西有西甌,其眾半贏,面南稱王。”又載:“駱越之人父子同江而浴,相習以鼻飲。”秦朝建立,統一嶺南,仫佬族的祖先同嶺南其他族群一道進入祖國民族大家庭,被統稱為僚。漢代,大批漢族人進入嶺南地區,帶來了先進生產技術,加速了嶺南地區政治、經濟的發展。隋唐時代,中央王朝在嶺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政策,設定了幾十個羈縻州縣,並任用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為長吏。對這些長吏,中央王朝採取的政策是:只要他們承認中央王朝的政權,服從調遣,履行義務,就可以世代襲職,享受有關的待遇,而且還可以保留當地的社會制度和經濟結構。這一時期,仫佬族先民嶺南“僚”的社會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牛耕開始出現,稻作技術有了提高。手工業的冶煉、淘金、制陶、采銅等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還生產出一種作為農副產品交換的“僚”布。在晉代,仫佬族的祖先有被稱作“濮僚”的;在南北朝,也有的被稱為“木籠僚”。宋、元兩代,是仫佬族從僚、伶等中分化成為單一民族的時期。據史載,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在桂州琳洞地置羅城縣,先隸融州,後屬慶遠。並派漢官管轄,廢除五代時的苛捐雜稅。宋仁宗皇祐年間,中央王朝鎮壓儂智高的起義之後,在桂西廣大地區普遍建立了土司機構,而伶僚族所居住的羅城、天河等地卻設漢官制度。元代,有關仫佬族活動的記載就多了起來。史書中所記載的“木佬”、“木婁”、“木搖”以及“狇老”等等都是指的仫佬。明代,稱仫佬為“木僚”、“木佬”和“狇佬”。民國《麻江縣誌》載:“《明一統志》稱麻哈長官司,元為仡佬寨,樂平長官司為狇佬寨。”
根據歷史記載與傳說,可以推知,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羅城一帶地區。明朝繼承宋元制度,在羅城、天河、宜山等仫佬族聚居區繼續設立流官,社會基層設立里、甲。同時在縣官之下增設土巡司、鎮和寨堡等機構,讓當地頭人任職,把漢官與土官統治結合起來。當時農業已有一定水平,進入了封建社會,人民每年向朝廷交納夏、秋兩次的稅米。清代將仫佬族地區縣以下劃分為“里”,又在“里”下設“冬”。每“冬”約十餘戶,設立“冬頭”,由大家推任,負責籌糧收款。“冬”原為繳納糧款而劃分的區域單位,由於仫佬族大都同姓聚居,一個村大都居住著同一姓氏有血緣關係的族人,因此後來“冬”以下又分“房”,實際上成了封建宗族制度下的姓、房組織。民國初年(1912年),設立團總、保董、甲長等,利用原來的“冬頭”為保、甲長,統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後,隨著國民黨勢力的深入,建立了區、鄉、村的保甲制度,鄉長兼任民團隊長及國小校長,實行所謂“三位一體”、“五戶連保”的反動統治。仫佬族中一些“鄉老”、“族長”也往往上通官府,下攬族權,左右與土匪勾結,強迫民眾遵守“鄉約”、“族規”,竭力維護封建宗法制度。
進入封建社會的仫佬族地區,土地已相對集中。地主、富農每戶平均占有的土地約為中農的2至4倍,為貧農的5至6倍以至10餘倍,而且都是良田好地。少量的廟產田、祠堂田、學田、柴山等公田、公山,也多為地主、富農所侵占。地主、富農通過僱傭長、短工、放高利貸、出租田地來剝削廣大貧僱農。剝削僱工是仫佬族地區的主要剝削形式,而以雇短工最為普遍。沉重的高利貸是仫佬族地區地主、富農進行剝削的又一種手段,有些地主每年僅放高利貸一項的剝削,就達1萬多斤穀子。借谷年利率一般為50%到100%,有的高達150%到200%。地租形式是實物地租,剝削率一般為收穫量的60%左右。有些地區往往還要佃農負擔一定數量的無償勞役。殘酷的剝削,使廣大農民長年累月陷於貧困挨餓的境地,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抗封建統治的鬥爭。先後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十九年(1421年)、正德六年(1511年)、清順治九年(1652年)、雍正七年(1729年)、乾隆七年(1742年)、道光元年(1821年),爆發了大小規模不等的武裝鬥爭。太平天國革命時期,仫佬族人民組織秘密會黨,奮起回響。鹹豐七年(1857年),回響太平軍革命並建立了“大成國”的農民起義軍李文茂部,曾占領羅城縣,建立過農民政權,得到仫佬族人民的積極支持。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仫佬族地區的反抗鬥爭,逐漸匯入黨的領導之下。1930年,紅七軍北上路過羅城縣、天河鎮等仫佬族地區,仫佬族人民受到革命的教育和鼓舞。他們熱情為紅軍燒茶水、做飯菜、當嚮導。紅軍在四把附近的佛子坳遭到國民黨韓彩鳳、覃連芳部圍攻時,仫佬族人民冒著槍林彈雨為紅軍送彈藥、救傷員、送情報,有的還拿起槍桿子直接參加戰鬥,為紅軍贏得勝利貢獻了力量。當紅軍繼續北上之時,十多位仫佬族青年參加了紅軍。廣大民眾則為子弟兵帶路、挑擔,並掩護留下的傷員。在抗日戰爭中,仫佬族人民不僅參加了黨組織的柳北抗日挺進隊,而且還自動組織了武裝隊伍,抗擊日本侵略者。1946年以後,仫佬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反對國民黨徵兵、征糧、徵稅和抗稅鬥爭,有的直接參加了柳北人民解放總隊,這個游擊隊的第一大隊第三中隊的70%以上成員是仫佬族的子弟。他們與各族人民一起,抗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終於在1949年11月,配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羅城。
民族傳說
仫佬族的神話傳說多以歌頌英雄、描寫愛情為主鏇律。代表性的作品有《鳳凰山》、《墾王山》、《鴛鴦石》等。《鳳凰山》以古代仫佬族人抗旱為題材,塑造了一個敢於犧牲、為民消災除難的姑娘形象,與此同時,也反映了仫佬族人民征服自然災害的願望。《墾王山》,這個傳說塑造了一個仫佬青年的英雄形象。他以犧牲自己,化作山峰為代價,拯救了仫佬族人民,反映了仫佬族先民寧死不屈的鬥爭精神。《鴛鴦石》描寫了一對仫佬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悲劇,歌頌了堅貞不屈的愛情,表現了仫佬族人民堅決反對封建婚姻制度,強烈要求婚姻自由的思想和願望。
文化藝術
仫佬族人民日常講話用仫佬語,唱歌卻用漢語小方言“土拐語”。仫佬族民歌可分為隨口答、口風和古條。
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這是他們歷來用以歌唱生產、生活與感情,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藝術形式。歌的種類有:“隨口答”,是即興而作的短歌,多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時隨問隨答的對歌,句式有四句或六句,每句都是七言的,也有少數為六字頭七字尾,押腳韻;“古條歌”,即為敘事式歌謠。有歌舞,其內容為民間流行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以15--30首為一條組成的長歌,叫“古條”,是民間歌手世代相傳下來的;“口風”,是一種諷刺性歌謠,亦稱口角歌,內容不拘,隨編隨唱,有“正口風”和“爛口風”之分。前者較文明,後者較粗俗,都富有機智、幽默、詼諧。
仫佬族現代詩人包玉堂,繼承了仫佬族民歌的傳統,又吸收了漢族詩人寫詩的藝術技巧,創作了許多富有詩情畫意的敘事長詩,著有《鳳凰山下百花開》、《歌唱我的民族》、《在天河兩岸》、《回音壁》、《清清的泉水》等詩集。
另有現代作家鬼子,代表作《一根水做的繩子》、《瓦城上空的麥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濕的河》。藝人姚亮等。
傳統節日
概述
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仫佬族特殊的節日有:三月初三婆王節,又稱小兒節,其活動是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祀;四月初八牛節,其活動是讓牛休息,並拜祭牛欄神;五月初五端午節。除具有與當地漢族、壯族的端午節相同的內容外,各村寨還抬紙船巡田垌驅蟲,以保豐收;六月初二為吃蟲節,是發揚除蟲方法的傳統節日;八月十五為後生節,是各地青年男女開展“走坡”社交活動的節日。還有三年一大慶、一年一小慶的依飯節,每逢立冬後“吉日”舉行,大慶以村寨,宗教為單位,備辦豬羊祭宗廟,舉行演戲、舞龍舞獅、唱山歌等活動;小慶則一家一戶單獨活動。
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較為隆重。依飯節在立冬後的“吉日”舉行。做“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穀豐收。常用老薑、雞蛋、芝麻、黃豆、老公雞、魚以及豬的心、肝、肺、腎、腸、謂等十二種食品供祭。全村舞獅耍龍,唱歌唱戲,連續進行三天,因影響生產現已不多見。每逢節日,除進行各種慶賀活動外,家家要置辦豐盛食品。如:雞、鴨、魚、肉及糯米食品,還要按節令製作不同的節令飯菜。正月十五過小年要搗糍粑;二月春社要包粽子;四月初八要蒸糯米飯;八月十五要做狗(牛)舌粽;十二月二十四要做水圓(湯圓),蒸年糕;大年初一吃水圓,初二開始請客。出了嫁的婦女初二回娘家,並要帶豬肉、雞、鴨腿做為拜年禮品,返回婆家時照例也要帶回一些節日食品。糯米製品是各個節日和喜慶日子裡的主要食品。結婚、小孩滿月等均要製作糍粑,此外還要做豆腐,辦酒席。仫佬族的祭祀活動多在節日中進行,過去凡遇重大節日,全村或數村聯合舉行集體禮拜儀式,所祭神主,根據節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祭一次神,所用祭品的費用大家平攤,祭祀活動後,祭品按戶平分,稱為“拈份”。個人所得的拈份,回家後可用於祭祀祖先,然後作節日食品。四月八“牛生日”,當天要讓牛休息,並備雞、鴨、酒、肉,蒸糯米飯祭拜“牛欄神”,並給牛吃一團糯米飯。
酸食酸品
侗族有侗不離酸,仫佬族的飲食也離不開酸。在仫佬山鄉,無論是哪一家,酸食是少不了的。諸如酸檸檬、酸木瓜、酸蘿蔔、酸豆角等。包桐葉粽
每年的八月秋社和中秋節,仫佬族家家包桐葉粽。此粽扁長,形似狗舌,又稱為狗舌糍粑。這種糍粑鬆軟而有彈性,味道鮮美而可口,老幼皆宜,是仫佬族的風味美食。
喝重陽酒
仫佬山鄉的農曆九月,稻子收穫了。人們使用最好的糯米釀製成濃醇而後勁很大的糯米酒。因是重陽節,故稱“重陽酒”。
走坡
又稱坡會、歌坡、走坡節,是仫佬族傳統的青年男女聚會唱歌、尋覓知音而進行社交活動的一種形式,多在春節期間或八月十五中秋節舉行,一般選在野外風景宜人的山坡上或峒場間,走坡是仫佬族男女青年互相尋找意中人的大好時機。這一天,女的盛裝打扮,撐著紙傘或花傘,男的也上下新裝,三五成群結伴而來,看準哪家姑娘,便以歌傳情,若女方也有意思,自會與之對唱下去,你來我往,互相讚揚,盤問姓名、年庚、住地等,並相約再會,互贈信物(一般男的送女的花手巾,女的給男的新布鞋),定下終身。走坡反映了仫佬族青年戀愛的自由,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仫佬族傳統文化的映照。
會親
是仫佬族婚姻的表現形式之一。所謂“會親”,就是媒人由男女雙方商定,由男方家先備辦酒席一擔,放在預定的十字路口,然後迴避。接著是女方家的父母、叔伯、兄弟和親友來到路口,進食一餐,吃不完的全部帶回去。第二天,女方家也備有酒席一擔放在路邊,由男家父母、親友去進食一餐。
依飯節
又稱“敬依飯公爺”、“喜樂願”、“祖先願”、“賀香火”等,是仫佬族祭祖、祭神,保護人畜平安和慶豐收的祭祀活動,是他們傳統的盛大節日。“依飯節”為期兩天,家家包粽,作糯米飯,殺雞鴨,邀請親友來家飲宴。 在廣西,仫佬族依飯節是羅城仫佬山鄉人民民眾的一個最為獨特、隆重而又富於神秘色彩和鮮明個性的傳統節日。在“請聖”儀式上要請36方神,他們分別是:(上排)填疊使者、花林太子、蒼王、功曹、三光、五嶽司圖、馬華光、點樓使者、掃壇、白馬娘娘、吳王、梁王;(中排)傳書請客、梅山法主、盤古、三元、太保、南曹、四馬司公、觀音、雷神、引光、婆王、土地;(下排)魯班、七聖牛歌、門官、聖母、梁九、三界、李社大王、開山使者、四山七娘、家仙、威德大王、社王。如今,仫佬族過"依飯節"時,加入了富有時代氣息的東西,如演新戲,唱新歌,進行各種體育比賽及經貿活動等,增進了民族的團結。
據鳳凰網報導,依飯節歷史達500年,成仫佬族文化傳承象徵。
搶糍粑
搶糍粑是仫佬族最熱鬧的活動。他們三人為一“冬”(組),共三“冬”人輪番用長筷子去搶放在瓦缸里的三角粽,但是三個人只能共用三隻腳著地,全靠手拉手、腳扣腳在蹦跳中保持平衡,一不小心失了平衡,搶到的粽子也會掉下地。一時之間滿場喝彩吶喊和擊鼓助威聲不絕,直到缸里的粽粑搶完為止,搶得粽粑最多的一“冬”為勝者。三角粽是仫佬族依飯節的吉祥物,仫佬族人相信,誰搶得多,得到的福氣也越多。
婚俗
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實行自由戀愛,除節日、集會和趕集時的交往相識之外,主要的戀愛方式就是在“走坡”中傳歌互答交友。“走坡”的季節是陽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輕人身穿盛裝,男女各自結伴,到集市上尋找對歌的夥伴。找到滿意的對手後,就邀到風景美麗的山坡草坪上開始對唱,以歌為媒,一問一答,相互滿意,互贈信物。最後托媒人通報家長,確定婚期成親。
媒人先由男方拜託,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兒的生辰八字交給媒人轉遞男方。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後,認為與兒子的八字相合,這門親事基本大功告成。
接親方式各地略有差別,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新娘過門前一個月,同村寨的同輩姑娘自願組成十人儐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與新娘日夜相伴,幫她做新鞋,縫嫁衣,備妝奩。成親的那天,十姐妹與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樣,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撐同樣的“姐妹傘”,剪同樣的髮型,扎同樣的辮子,甚至連舉止姿態都相近相似。若非親友,真不知誰是新娘,誰是儐相。到了新郎家,十一個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熱鬧非常。
接親的當天,許多地方都有設“歌卡”的習俗。男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親時,要唱答盤問方能通過“歌卡”進入新娘家。同樣,女方送親隊伍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問歌才能進新郎的家門。有時從早一直唱到晚,圍觀看熱鬧的人擠得水泄不通。最後若答不上來,那就自問自答,或由家長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欄門歌”結束。在長時間的對歌中,主人要供應好吃好喝給客人,以保證對歌時精力旺盛,情緒飽滿。
新娘進屋後,許多地方要“鬧歌堂”,即在洞房內外擺擂台賽歌,男女唱答。高潮時,喝彩聲、歡笑聲響成一片,成了青年人顯露才華的極好場所。
結婚的當天,新婚夫婦並不同宿,新郎和新娘都要陪伴著賀客和親友過夜。次日早餐後,新娘便隨同送親的人一起回娘家。直到第二年二月的社日,男家才接新娘回自己家過節。而到這天晚上夫妻才得同房共宿。次日新娘仍回娘家居住,平時祗有在農忙季節,新娘才暫時回男家短住幾天,直到懷孕生子後才不再回娘家久住。
經濟
農業
仫佬族農業生產經過長期發展,至新中國建立前已達到一定水平。耕作技術、作物種類和生產工具基本上與附近的漢、壯族相同。
農具有鐵犁、鐵耙、鋤頭、鐮刀等。畜力以黃牛、水牛為主,也使用馬匹。水田較多,約占耕地的60%。水稻收割後,部分土地種植麥類、油菜和蔬菜;部分冬閒休耕。山區以玉米為主,過去都是培壟種植,一年一季,雙株稀植,間種豆類、花生、棉花、瓜類等。普遍使用農家肥。農田灌溉主要靠攔河築壩和開渠引灌山溪泉水,但由於存在著地主、富農對溪河的分段霸占,各自攔河引水,限制了水源的合理使用,下游乾旱往往無法搶救。個別山區,連人畜飲水都有困難。蟲獸災也比較嚴重。作物單位面積產量,依地區條件、耕作技術粗細和作物種類的不同而異,一般水稻畝產二、三百斤,玉米百餘斤,紅薯六百至一千斤。麥類、油類等作物因經營粗放,產量較低。
過去,生產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進行。男女勞動分工不甚嚴格,一般說來,犁田、耕地、挑糞、打穀等由男子承擔,婦女從事插秧、扯秧、割谷、種地和家務勞動。仫佬族地區由於田地較少,土特產資源比較豐富,因而採集藥材、飼養家畜和兼營打鐵、制缸瓦、紡織等副業生產有一定的發展。
手工業
仫佬族地區的手工業,大都沒有脫離農業生產。
打鐵工具雖比較簡單,但能加工製作各種農具、生活用品。缸瓦業所製造的“沙罐”,輕巧耐用,是仫佬族地區的特產。
羅城較大的東門與四把圩場,早在清代中葉以前即已形成。有些仫佬族人兼營商業,農閒時,不少農民也從事小商販的活動 。
禁忌
仫佬族的禁忌有:挖煤時不許講不吉利的話;進門時不能踏門檻;忌吃貓、蛇肉;在過去,羅姓、姚姓不吃狗肉,傳說這和羅姓祖先陷入火災得狗救助有關;姚姓不吃動物內臟,傳說這和姚姓祖先有關,東漢姚期出兵,因煮豬心不熟,戰士不得飽餐,當日不得出兵,從此姚姓不吃動物的內臟。
仫佬族過去的禁忌很多:大年初一不能掃地,認為掃地會把錢財掃出家。也不能洗衣服,認為洗衣服會把福氣洗掉。不能劈柴,認為劈柴會把財神嚇跑。二月初一不進地。六月初一不做工。播種忌火日,並在三天內不得剃頭、洗髮。下玉米種的最初9粒時要停止呼吸,不許講話。外出經商忌諱煮飯不熟和打破碗碟等等。新中國建立後,仫佬族的信仰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迷信色彩逐漸淡化,健康有益的成分則延續下來。
人口分布
位次 | 地區 | 總人口 | 仫佬族 | 占仫佬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區 少數民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區 人口比例(%) |
合計 | 1,245,110,826 | 207,464 | 100 | 0.1970 | 0.01666 | |
31省份合計 | 1,242,612,226 | 207,352 | 99.946 | 0.1971 | 0.01669 | |
G1 | 中南地區 | 350,658,477 | 176,127 | 84.895 | 0.5958 | 0.05023 |
G2 | 西南地區 | 193,085,172 | 28,911 | 13.935 | 0.0802 | 0.01497 |
G3 | 華東地區 | 358,849,244 | 1,422 | 0.685 | 0.0569 | 0.00040 |
G4 | 華北地區 | 145,896,933 | 648 | 0.312 | 0.0074 | 0.00044 |
G5 | 東北地區 | 104,864,179 | 133 | 0.064 | 0.0012 | 0.00013 |
G6 | 西北地區 | 89,258,221 | 111 | 0.054 | 0.0006 | 0.00012 |
1 | 廣西 | 43,854,538 | 170,225 | 82.050 | 1.0115 | 0.38816 |
2 | 貴州 | 35,247,695 | 28,435 | 13.706 | 0.2132 | 0.08067 |
3 | 廣東 | 85,225,007 | 4,814 | 2.320 | 0.3793 | 0.00565 |
4 | 浙江 | 45,930,651 | 786 | 0.379 | 0.1988 | 0.00171 |
5 | 湖南 | 63,274,173 | 719 | 0.347 | 0.0112 | 0.00114 |
6 | 河北 | 66,684,419 | 344 | 0.166 | 0.0119 | 0.00052 |
7 | 雲南 | 42,360,089 | 244 | 0.118 | 0.0017 | 0.00058 |
8 | 北京 | 13,569,194 | 192 | 0.093 | 0.0328 | 0.00141 |
9 | 湖北 | 59,508,870 | 177 | 0.085 | 0.0068 | 0.00030 |
10 | 江蘇 | 73,043,577 | 167 | 0.081 | 0.0643 | 0.00023 |
11 | 海南 | 7,559,035 | 151 | 0.073 | 0.0115 | 0.00200 |
12 | 福建 | 34,097,947 | 131 | 0.063 | 0.0224 | 0.00038 |
13 | 山東 | 89,971,789 | 130 | 0.063 | 0.0206 | 0.00014 |
14 | 四川 | 82,348,296 | 116 | 0.056 | 0.0028 | 0.00014 |
15 | 重慶 | 30,512,763 | 111 | 0.054 | 0.0056 | 0.00036 |
16 | 上海 | 16,407,734 | 89 | 0.043 | 0.0857 | 0.00054 |
17 | 江西 | 40,397,598 | 72 | 0.035 | 0.0573 | 0.00018 |
18 | 遼寧 | 41,824,412 | 53 | 0.026 | 0.0008 | 0.00013 |
19 | 黑龍江 | 36,237,576 | 52 | 0.025 | 0.0029 | 0.00014 |
20 | 天津 | 9,848,731 | 47 | 0.023 | 0.0176 | 0.00048 |
21 | 安徽 | 58,999,948 | 47 | 0.023 | 0.0118 | 0.00008 |
22 | 河南 | 91,236,854 | 41 | 0.020 | 0.0036 | 0.00004 |
22 | 山西 | 32,471,242 | 35 | 0.017 | 0.0339 | 0.00011 |
24 | 內蒙 | 23,323,347 | 30 | 0.014 | 0.0006 | 0.00013 |
24 | 甘肅 | 25,124,282 | 30 | 0.014 | 0.0014 | 0.00012 |
26 | 新疆 | 18,459,511 | 29 | 0.014 | 0.0003 | 0.00016 |
27 | 吉林 | 26,802,191 | 28 | 0.014 | 0.0011 | 0.00010 |
28 | 陝西 | 35,365,072 | 27 | 0.013 | 0.0153 | 0.00008 |
29 | 青海 | 4,822,963 | 23 | 0.011 | 0.0010 | 0.00048 |
30 | 西藏 | 2,616,329 | 5 | 0.002 | 0.0002 | 0.00019 |
31 | 寧夏 | 5,486,393 | 2 | 0.001 | 0.0001 | 0.00004 |
其中 | 現役軍人 | 2,498,600 | 112 | 0.054 | 0.1003 | 0.00448 |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