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湖北曲種。流布在武漢、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城市,與之相近的荊州、孝感、黃崗、宜昌等地區也有一些藝人從事演出活動。
湖北評書的興起,據前輩藝人傳說,並參考民國初年《夏口縣誌·建置志》記載,明崇禎八年(1635),漢陽通判袁焻在夏口(今漢口市區)督修攔水長堤期間,有藝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說書,很受歡迎。從此說書在這裡打開了門戶。湖北評書的繁榮發展開始於清同治年間。
至光緒年間,洋務派在武漢建立大型工業,修建京漢鐵路,市鎮經濟有了發展,人口驟增,使評書有了大量聽眾。當時武漢三鎮的茶館都爭相邀請評書藝人演出。當時漢口以說書馳名的有任春山、顧軒南,後來他們各收藝徒,各立門戶,流傳範圍逐漸擴大。
主要書目
湖北評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兩類書目:一是根據演義小說講述的“底子書”和在這種基礎上加工發展的“雨夾雪”,如《三國》 、《水滸》、《隋唐》、《岳飛傳》等;一是藝人自編自演的“路子書”,如《王莽忠孝圖》、《八門鬥智》等。
只求情節驚險熱鬧的“路子書”的崛起,妨礙了對一些名著的加工鑽研,說“底子書”的也逐漸減少。但由於“路子書”是自編自演,藝人可以揚長避短,發揮自如,促進了藝術流派的形成和發展。
湖北評書善於塑造玩弄權貴豪強於股掌之間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書中都有一個或幾個這種類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評書講述風格幽默酣暢,語言流暢、華麗,描繪景物時常用韻律迴旋有致的駢體,與敘述、對話時使用的生動口語輝映成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評書逐步整理了一些傳統書目,並上演了《鐵道游擊隊》 、 《烈火金鋼》 、 《林海雪原》等一批新書,也出現了一些優秀短篇書目,如《智闖鄱陽》、《芒種餵馬》、《掛牌成親》等,使湖北評書得到了新的發展。
主要類型
主要流傳於長江沿岸的武漢、沙市、荊州、宜昌、孝感等地。
評書有著悠久的歷史,書目豐富多彩,主要有兩大類:
一類是僅按小說底本講述的“底子書”和在“底子書”基礎上發展加工而成的“雨夾雪”,書目有《三國》、《水滸》、《隋唐》、《岳飛傳》等;
另一類被稱為“路子書”,這類書目是演員自己編創並演出的,較追求情節的驚險熱鬧,書目有《王莽忠孝圖》 、《八門鬥智》等。
主要特徵
表演善於模擬書中的各種人物,並藉助手勢、身段、口技等渲染氣氛。其描敘景物時喜歡使用駢體、敘述,對話時則使用來自民間的口語。
代表及作品
早期著名民間藝人童雪松、王丹普、劉維舟、夏秀峰被稱為評書“四桿旗”,孝感何玉山、天門蔣春山、應城徐振山被稱為評書“三大山”。後出現了以榮忠聖、陳樹堂、江雲卿為代表的榮、陳、江三大流派。
李少霆吸取三派之長成為武漢著名評書藝人,沈邦壽的評書則善於營造舞台效果而深受歡迎。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湖北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師承李少霆,他博採眾長,將湖北評書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專家點評
在武漢誕生近400年,藝人眾多,名家輩出,各流派自懷絕技,各有代表書目,這正是城市化促進評書藝術成熟的標誌。建國後吸收知識分子加入,使其別開生面。自1958年至今,不斷有作品和演員在全國獲獎,並有人被列入“中國評書評話十大名家”。興起
流傳於武漢、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城市,與之相近的荊州、孝感、黃崗、宜昌等地區也有一些藝人從事演出活動。湖北評書的興起,據前輩藝人說,並參考民國初年《夏口縣誌•建置志》記載,明崇禎八年(1635),漢陽通判袁《三國》 、《水滸》、《隋唐》、《岳飛傳》、《王莽忠孝圖》、《八門鬥智》
主要區別
雖然沒有揚州評彈、李伯清散打評書名氣大,但湖北評書也算獨樹一幟。與一般評書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只是口音上有所區別,因為湖北評書就是指用湖北方言講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說不唱,以一塊木塊為道具,情節每到關鍵時刻,猛擊一下醒木,聽眾為之一振。湖北方言甚多,各地口音略有不同,不過如今的湖北評書基本只剩武漢話一門,在武漢電視台影視頻道的《都市茶座》節目中還可以見到現場說湖北評書的蹤跡。
湖北評書源於宋代,在湖北武漢、沙市、宜昌等長江沿岸城市的土地上流傳、發展,語言鏗鏘、韻律迴旋,善於在離奇驚險的情節中刻畫人物,與之相近的荊州、孝感、黃崗、等地區也有一些民間藝人從事演出活動。據前輩藝人說,並參考民國初年《夏口縣誌•建置志》記載,明崇禎八年(1635),漢陽通判袁焻在夏口(今漢口市區)督修攔水長堤期間,有藝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說書,很受歡迎,從此說書在這裡打開了門戶,從隱姓埋名的鄉村野夫逐漸走向前台。
發展歷程
湖北評書的繁榮發展開始於清同治年問。至光緒年間,洋務派在武漢建立大型工業,修建京漢鐵路,市鎮經濟有了發展,人口驟增,使評書有了大量聽眾。當時武漢三鎮的茶館都爭相邀請評書藝人演出。當時漢口以說書馳名的有任春山、顧軒南,後來他們各收藝徒,各立門戶,流傳範圍逐漸擴大。
湖北評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兩類書目:一是根據演義小說講述的“底子書”和在這種基礎上加工發展的“雨夾雪”,如《三國》、《水滸》、《隋唐》、《岳飛傳》等;一是藝人自編自演的“路子書”,如《王莽忠孝圖》、《八門鬥智》等。
只求情節驚險熱鬧的“路子書”的崛起,妨礙了對一些名著的加工鑽研,再加上文化底蘊等無法與北方評書相比,湖北說“底子書”的也逐漸減少。由於“路子書”是自編自演,藝人可以揚長避短,發揮自如,促進了藝術流派的形成和發展。
湖北評書善於塑造玩弄權貴豪強於股掌之間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書中都有一個或幾個這種類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評書講述風格幽默酣暢,語言流暢、華麗,描繪景物時常用韻律迴旋有致的駢體,與敘述、對話時使用的生動口語輝映成趣
代表大師
主要貢獻
1915年11月15日出生於鄂城縣一個窮苦碼頭搬運工人家庭。1936年在漢口從師容宗聖學說評書。李少霆獨立創作並播講了《三俠鬧京都》、《武科場》;在劉顯棟、徐世康的協助下創作了《三傑八俊十二雄》並由李少霆播講,在劉顯棟、楊永清協助下創作了《京都風雲》並由李少霆播講;與陳樹棠合作出版了《十三太保鬧平陽》、《十三太保劫香車》等;此外,李少霆還播講了《水滸》、《隋唐》、《智取連環套》、《紅書劍》、《五蟒忠孝圖》、《五英傳》、《喬公案》、《施公案》、《唐公案》、《洋鐵桶》、 《鐵道游擊隊》 、《紅岩》、《林海雪原》、 《平原槍聲》 、 《野火春風斗古城》 、《烈火金剛》等書。
李少霆融容、陳兩派於一爐,自成一格,源於傳統,又有所創造。他說書氣口飽滿,通俗洗鍊,剛柔相濟,扣人心弦,不以插科打諢取勝,而以情理動人見長,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颱風正、語言精、書理順、人情透、功架美的藝術風格。他熱心公益,關懷後進,是卓越的曲藝活動家和教育家。
成何祚歡1941年3月出生於湖北武漢市,何祚歡是中國曲藝家協會公布的中國評書評話名家之一,文化部優秀專家,武漢市藝術創作中心主任。文化部及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省曲協副主席,武漢市文聯副主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他說書技藝全面,文學功底深厚,對中國評話說書曲藝的發展有深入的思考。對傳統評書編織故事的規律作出客觀分析,創作了大批反映現實生活的評書腳本,並有小說、雜文、報告文學等諸多作品獲獎,共發表出版作品200餘萬字。何祚歡演出湖北評書《刀對鞘》。
《芒種餵馬》、《醉酒摸床》、《鸚鵡學舌》、《許雲峰赴宴》都是短小精悍的作品,“兒子系列”三部曲《養命的兒子》、《失蹤的兒子》、《捨命的兒子》既是評書藍本,又是耐讀的長篇小說。
湖北評書表演藝術家還有已經去世的沈邦壽,沈邦壽1924年6月出生於湖北孝感,從事曲藝工作近四十年,表演評書、曲藝小段及口技節目數以百計。曾在懷仁堂為中央領導演出,1960年全國曲藝調演,沈邦壽演出《智闖鄱陽》。創作的短篇評書《金鳳斗銀龍》 、《劫刑場》、《鐵牛進山》、《四猴子落網計》、《皇帝喊冤》等均公開出版。另有曲藝小段集錦60餘篇,由省市電台錄音播出
歷史淵源
起源湖北評書曾經在江城百姓中家喻戶曉,有著約三百年的傳承歷史。然而近些年來趨向式微,有瀕臨滅絕之憂。目前,有關方面正在努力將湖北評書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請老藝人萬生鼎先生專門介紹湖北評書的來龍去脈,連續刊登,以饗讀者。
說書這一行,在舊中國是處於勾欄瓦肆中的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文字資料極少。要弄清武漢市評書界的歷史狀況,在缺乏文字資料的情況下,就必須依靠“活資料”。我1950年踏進武漢書壇時,新藝評書隊有54位藝人,其中三大流派的容派創始人容宗聖、陳派創始人陳樹棠(何祚歡的師爺)、江派創始人江雲卿都健在。
還有掌握口碑資料較多的老藝人田漢卿等也在。他們都是清光緒年間出生,行藝五六十年,橫跨清末民初直到解放,沉澱積累頗為豐厚。我們對老藝人“訪藝問道”,從中了解到許多藝程、評講、傳承、行規、軼聞趣事、祭祀等等,務求將武漢市的湖北評書來龍去脈弄個明白。十度寒暑,埋頭耕耘。我們初步將武漢湖北評書的源頭追溯到了明代成化與崇禎年代。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
明將左良玉兵駐武昌,招江南大說書家柳敬亭為幕客,在軍中說書。錢謙益詩《左寧南畫像歌為柳敬亭作》云:“寧南既老而被病,惟怏然一榻,柳生敬亭者善談笑,軍中呼為柳麻子,搖頭鼓舌,恢諧雜出,每夕張燈高坐,談說隋唐間遺事。寧南親信之,出入臥內,未嘗頃刻離也。(《有學集》卷六)明亡,柳曾在黃鶴樓等地說過書。”因此南派說書藝人尊他為本行業始祖,稱為柳祖。
又據江派湖北評書創始人江雲卿、老藝人田漢卿共同追述,明崇禎八年(1635年)漢陽府袁通判,為了治理漢口連年水患,在漢口城北修築後湖堤即袁公堤(現長堤街),有一胡姓民工於夜間收工後,常在工棚內為同夥說書解悶。長堤建成後,胡氏自行留在堤邊擺場說書謀生。似為較早的業餘說書轉向為職業說書藝人。
另據范鍇《漢口叢談》記載:“嘉慶十三年(1808)今橋口一帶,有周在溪說《紅樓夢》野史,雅致纏綿,感人至深。”以上三人均為已知漢口最早的說書人。
袁公堤建成以後,漢口市廛日漸繁榮。鄰縣一些半農半藝者,以打鼓說書和講故事的形式進入漢口行藝,說唱的書目,常見的有《文武香球》 、《十美圖》、《義妖傳》、 《濟公傳》 (又名《醉菩提》)等。
發展歷程 清道光末年,打鼓說書藝人丁海洲(丁鐵板)、龔柏庭(鬼打響)先後由河南來漢演出。他們以敲擊堂鼓、鋼鐮,用北方語言講唱。他們推出了一批大書,如《五女興唐》、《八竅珠》、《大紅袍》、《薛剛反唐》等。市民稱他們的演出為“打鼓京腔”。丁海洲、龔柏庭在漢傳藝,所收的學徒都是本地人,當他們入主書壇以後,順應聽眾的要求,改用地方語言,同時根據自己說優於唱的條件,乾脆放下鼓、鐮,以說為主,遂開湖北評書之濫觴。
清光緒年間
湖北評書形成以下三條發展的師徒鏈。丁海洲傳徒楊雲山;龔柏庭傳徒任春山;顧軒南傳徒劉維舟。從晚清到民國,這三條線都有數代人的傳承,不但推動了湖北評書的發展,而且出現了不少傑出人才。例如當今號稱評書表演藝術家的何祚歡,實際上是丁海洲的第五代嫡嫡親親的後輩。丁海洲傳楊雲山——傳容宗聖——傳李少霆——傳何祚歡。
民國初年以後
三條傳承鏈中出現了有獨自特色的看家書目的評書演員,如童雪松的《水滸》、王端甫的《楊家將》 、李蘭階的《岳飛傳》 、夏秀峰的《七俠五義》,一時聲譽鵲起,被聽眾譽為“童、王、李、夏,評書四桿旗”。稍後,容宗聖說《五蟒忠孝圖》、陳樹棠說《五老圖》、劉紹文說《彭公案》、易子文說《呼家將》、徐培之說《封神榜》,再獲書壇五虎將之榮稱。從民國初年至解放前夕
武漢的湖北評書,在較高水平藝術創造實踐中,產生了以容宗聖為代表的、以陳樹棠為代表的、以江雲卿為代表的“容、陳、江”三大流派,藝人稱之為三大門戶。解放後成立的新藝評書隊共有藝人54人,屬於三大流派的弟子輩有38人。至於這三大流派的擅長書目、藝術特點,留待後續。
配圖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