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

鮮卑族

鮮卑族(Xiān bēi zú)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布在中國北方。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鮮卑族的風俗習慣同烏桓、匈奴相似。公元45年鮮卑跟隨匈奴侵擾邊境,鮮卑才作為民族實體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後,鮮卑族逐漸擺脫其控制。85年和87年,鮮卑兩次攻打匈奴,反抗壓迫。91年,受到東漢和南匈奴打擊的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鮮卑族趁機占據蒙古草原。

基本信息

簡介

鮮卑族 鮮卑族

鮮卑族,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先世是商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刺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匈奴西遷後盡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萬戶均併入鮮卑,勢力逐漸強盛。西元2世紀中葉首領檀石槐被鮮卑各部推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軍事聯盟,分東、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統領。東漢遣使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

鮮卑以遊牧為生,善騎射,所制“角端弓”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後鮮卑部落聯盟解體。十六國時期鮮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權。特別是拓跋部於5世紀中建立北魏王朝,統治北部中國達140餘年,並竭力促使鮮卑人漢化。內遷的鮮卑人則逐漸轉向農業並與漢族融合。

民族概述

鮮卑族 鮮卑族
中國古代東胡系民族。居於 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因此為族名。 鮮卑族名“鮮卑”一詞,在秦漢文獻中,以不同的譯音形式出現過:“師比”、“犀比”。然其時鮮卑離中原較遠,南隔烏桓,其文化影響大都間接而來,所以僅指一種 胡服的帶或帶鉤。從東漢以後的史家記載中,又知鮮卑族名源於其所居地“鮮卑山”(即今 大興安嶺)。“山”是漢語,顯然,“鮮卑山”是胡漢語的混合詞。這就把探討推進了一層。至隋唐,後人為秦漢文獻注釋,提及“犀比”一詞,張晏說:“鮮卑部落帶、瑞獸名也”。但我們今天仍不好把“鮮卑部落”與“ 瑞獸”和二為一。

匈奴別部的烏桓、鮮卑,《後漢書》中烏桓、鮮卑傳都說他們因住烏桓山、鮮卑山得名。孰不知烏桓是聰明之稱, 鮮卑是瑞獸皮帶之名, 與山無關①。(摘自黃現璠等著《內蒙古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廣西師範學院學報》,1981年2月第二期)注①:日人白鳥庫吉《東胡民族考》烏桓、鮮卑考。漢譯“ 胡” 語有瑞獸帶之義。鳥桓, 蒙古語有聰明之義。

考“鮮卑”與“烏桓”,同屬東胡族。東胡語屬阿爾泰語系,是蒙古等民族語言的祖源。所以很有考察國內阿系其他民族的必要。事實上,這些民族不僅語源上一致,而且地域也貼近。鮮卑族源於興安嶺,其語音應當介乎源於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的語音和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蒙古族的語音之間。國外一學者對此作了一番考定,與“鮮卑”對應的音節,滿語是“仨逼”,蒙語是“斯波勒克”,都可對譯成古音“鮮卑”,其蒙滿語的含義都是“祥瑞、吉兆、美好”;當然,細說起來,鮮卑語更應當近於蒙語的含義。由此斷定:“鮮卑山”意為“祥瑞山”或“神山”。“鮮卑”一詞,表達了鮮卑族期待“吉祥、美好”的意向。鮮卑族沒有文字。

歷史記載

特指位於今山東半島與淮河以北的那些非 華夏各國與部落。東夷諸國與殷商王朝為同源關係,文化習俗相近。商紂王鹿台自焚後,周武 王把他的兒子武庚流放到東夷。 武王薨後成王繼位,武庚與周政權派駐監控東夷的蔡、管、霍諸侯國一齊反叛。成王與叔叔周公很費了些力氣才誅殺了武庚,放逐了 蔡國國君等起事者。鮮卑大概就是這時被召會到歧山參與諸侯大會的。隨後,成王封姜太公於齊地,封周公的長子姬伯禽到魯地,以齊魯兩國鎮守東夷,冀望從此杜 絕殷商一系。因為周王朝持續的討伐與 齊魯兩強長期的同化,東夷勢力漸漸逃匿、消亡或融入華夏文明; 而東夷鮮卑則被 西周王朝排擠打壓得無路可走,二者都不得不 依靠卓越的航海技術逃避被囫吞的命運。

由於姬周以屬國身份取代商朝於倫理不合,普天之下不願稱臣事周而遠走高飛的何止伯夷、叔齊二人;只是東夷鮮卑的出走 可能並非完全出自“不食周粟”般的秉義之舉,也有為了躲避大陸政權高壓手段的無奈。西周伊始,東夷鮮卑舉族從山東半島越海遷徙到了東北遼東一帶。在這裡,他們遭遇了另一支源遠流長並且頑強彪悍的民族---肅慎遠來的東夷鮮卑無意也無力與肅慎發生更大的衝突,只能繼續北遷。高寒多林木的大興安嶺和水草盈盛的內蒙東部草原,最終成為先秦鮮卑的生息之地。

考古論證

考古發現為先秦鮮卑遷居說提供了佐證。據1961年的《文物》雜誌介紹,1960年夏考古工作者在內蒙古東部呼倫貝爾盟扎賚諾爾礦區北部達 蘭額羅木河東岸發現了鮮卑早期墓群。這座大型的古墓群考證約為二千九百年前至東漢初期的鮮卑人墓地。考古部門清理了31座古墓,出土遺物300餘件。這些 古墓均為土坑豎穴墓,葬具為木棺,多為單人墓葬。墓中的屍骨幾乎都是仰身直肢,頭向北安放在棺木中。墓葬中還有大量的牛、馬、羊殉葬和陶器、銅器、骨器、木器、貝殼等隨葬品,其中袋形三足陶銅器和頭北單塋墓葬方式都說明了墓群主人與黃河流域文明悠久的聯繫,木器和貝殼等隨葬品的出土更讓人猜測他們與東夷文化的淵源。 

民族來歷

鮮卑族 鮮卑族
鮮卑族是中國北方 阿爾泰語系遊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 大興安嶺山脈。

部族與政權興衰:鮮卑是與烏桓同時興起的東胡另支。東漢初年,活動於今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的鮮卑仍為匈奴役屬。隨著北匈奴勢力衰耗,鮮卑開始邊年出兵攻擊北匈奴。公元85年,鮮卑與南匈奴、西零及西域各族共擊北匈奴,迫使其中逃循。公元87年,鮮卑再次大敗北匈奴,斬殺優留單于。公元91年,東漢政府和南匈奴對北匈奴進行了致命打擊,北匈奴西遷。鮮卑趁勢占據了漠北地區,留在漠北的匈奴十餘萬落併入鮮卑。鮮卑自此強盛起來。

公元2世紀中葉,鮮卑民族中湧現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領——檀石槐。鮮卑在檀石槐帶領下大斷壯大,統一了鮮卑諸部,建牙帳於高柳(今山西陽高縣)北三百餘里的彈汗山(今內蒙古商都縣附近)仇水(今東洋河)。隨後,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東敗扶餘,西擊烏孫,南擾漢邊、盡據匈奴故地,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軍事部聯盟。但聯盟隨檀石槐的死而瓦解,繼起的是不斷強大的拓跋鮮卑。

族稱族源

“鮮卑”作為一個部落集團的名稱,約始見於東漢。

鮮卑一名,有學者認為鮮卑即“犀毗”,亦稱“師比“,指胡人的帶鉤而言。此帶鉤初出自東胡,戰國時傳入趙國等。《史記·匈奴傳·索隱》引張晏言指出:“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為獸之義,“鮮卑”意為瑞祥或神,合之為瑞獸或神獸。東胡人以鹿等瑞獸狀鑄鏤帶鉤上,即所謂“鮮卑郭落帶”,譯言瑞獸帶或神獸帶。知春秋戰國時,東胡已有鮮卑之名,東漢以前復以鮮卑名山或名族。另有學者認為此帶鉤名與作為民族實體的鮮卑不能混為一談。

另外,有的學者還認為鮮卑族稱系由其部落酋長之名轉化而來。鮮卑為滿語Sabi(意即吉祥)的譯音,原為此部落酋長,後以其名為族稱。

關於鮮卑的起源目前尚無一致看法。東漢人應奉上桓帝書云:“秦築長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鮮卑山,因以為號。”東漢服虔則云:“東胡,烏桓之先,後為鮮卑。”又云:“山戎,蓋今鮮卑。”胡廣亦云:“鮮卑,東胡別種。”晉代王沈《魏書》、司馬彪《續漢書》等均說明,鮮卑與東胡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東胡部落聯盟(或民族)被匈奴擊破後,鮮卑從中分離出來。那末,鮮卑在加入東胡部落聯盟前,又從何族發展來的呢?

或謂鮮卑先世似與九夷中的白夷有關,屬於東夷北支系統。從拓跋鮮卑稱東部鮮卑為白部,氐人稱慕容鮮卑為白虜,均可印證此點。《晉書·慕容廆載記》提到慕容氏的祖先“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號曰東胡”。《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指出:“以君北夷,世居遼左,號曰東胡。秦漢乏際為匈奴所敗,分保鮮卑山,因復以為號。”都說明東部鮮卑是北夷(或東夷、東北夷)的一支,很可能是《竹書紀年》所記九夷中的白夷,留下了尚白的習俗,故被沿稱為白部或白虜。

但據東漢服虔雲,“山戎,蓋今鮮卑”,說明鮮卑由東胡上溯,其先當為山戎,而後融合於東胡。《逸周書·王會篇》云:“東胡黃羆,山戎戎菽。”山戎亦稱北戎、無終、代戎,戎人的一支,春秋初曾分布於今山西省太原市至河北省玉田縣西北無終山一帶。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遼寧省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三者交插地。山戎與東胡相鄰,《史記·匈奴傳》云:“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未提及東胡,也許山戎為東胡之先,系鮮卑源流之一。春秋時,齊桓公曾北伐山戎。東胡、山戎時期,鮮卑之稱當已存在,只是東胡強盛,與燕、匈奴爭鋒而聲譽大著,其餘諸部名號不顯而已。也許在東胡聯盟集團內部,仍以各自名號相稱,亦未可知。戰國前後,東胡勢盛,山戎可能去名號而入於東胡部落聯盟。東胡是一個包括許多不同族屬和名號的大小部落的聯盟(一說為民族)。秦漢間,匈奴“大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民人”當指東胡王所在本部,而非後來的烏桓和鮮卑,故稱鮮卑為東胡之別種或余支。

由於鮮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部落集團,族源也出現多元現象。從上述可知,最初的鮮卑部落可能是源於山戎和東夷北支的白夷等。根據各部落發源地區和同其它部落融合情況,大致可分為東部鮮卑和北部鮮卑,後又在兩者基礎上演化出西部鮮卑。東部鮮卑起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鮮卑山,即今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亦即遼東塞外之鮮卑山,大興安嶺東側的淺山區和廣漠草原地帶,與其西南面的阿魯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北140里之烏桓山遙遙相應。北部鮮卑在大鮮卑山,即今大興安嶺北段。

鮮卑分布在烏桓之北,兩者均受匈奴役屬,與漢朝保持時戰時和關係。隨著烏桓的南遷,鮮卑也不斷南移填補其故地。公元前121(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19(四年),霍去病兩次擊敗匈奴左賢王、徙烏桓於上谷等五郡塞外,原分布在鮮卑山的鮮卑人隨之向西南遷至烏桓故地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而分布在大鮮卑山的拓跋鮮卑先祖不久也南遷至大澤,即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東漢初,烏桓由五郡塞外南遷,鮮卑則南遷至五郡塞外。東漢和帝永元年間(公元89—105),北匈奴為漢朝與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大規模成扇形南遷西徙,進至匈奴故地。留在漠北的10餘萬落匈奴餘眾,亦自號鮮卑,於是鮮卑諸部崛起於我國北方。

歷史演變

鮮卑人 鮮卑人
鮮卑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在中國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鮮卑屬東胡系,居於鮮卑山,因此得名。近年來,考古學、歷史地理學與民族史研究,頗以為鮮卑山即大興安嶺山脈。鮮卑部落集團,可能先秦時已活動於 大興安嶺山脈中部與北部,而興起則晚於烏桓,其名始顯於東漢初年。或又以鮮卑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語言與烏恆相同。屬東胡語(古蒙古語)的分支。

秦漢之際,匈奴冒頓滅東胡,烏桓、鮮卑並受匈奴役屬。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元狩四年,霍去病兩次擊敗匈奴左賢王,因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5郡塞外,原分布在鮮卑山的鮮卑劣隨之南遷至烏桓人故地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而分布在大鮮卑山(大興安嶺北段)的鮮卑拓跋部遠祖不久也南遷至大澤(呼倫貝爾草原)。東漢初,烏桓由5郡塞外內遷,鮮卑也隨之自饒樂水一帶南遷至5郡塞外。

東漢和帝永元三年(91),北匈奴被漢朝與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族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大規模成扇形南遷與西遷,進至匈奴故地,留居故地的匈奴餘眾10餘萬落,亦自號鮮卑。當漢桓帝在位時(147~167),鮮卑首領檀石槐(?~181)建庭於高柳北彈汗山組成諸部軍事行政聯合體,分為東、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領。檀石槐任用漢人,制定法律,由漢地輸入鐵器,促進了鮮卑社會的發展。以其軍事力量,東敗扶餘,西擊烏孫,北拒丁零,南擾漢邊。檀石槐死後,諸部聯合瓦解,有步度根,軻比能等首領,稍能號令各擁所部,附屬漢魏。

鮮卑南遷與西遷後,復與匈奴。丁零、烏桓、漢人等混血而形成許多新的部族。晉與十六國時期,鮮卑中的慕客氏、宇文氏、段氏、乞伏氏和拓跋氏(禿髮氏展甘青間,實與拓跋同源,同音異譯),都曾與漢人及其他民族中的統治階級結成雄據一方的政治勢力,而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禿髮氏曾建立南涼等割據政權。拓跋氏先建立代國,後終於統一北部中國,成為南北朝時強大的北魏王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後,鮮卑化的漢人高氏,與鮮卑宇文氏分別建立北齊、北周。另有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渾,自遼西遷至隴上,在羌人地區形成吐谷渾部,鮮卑貴族居統治地位,而被統治者為羌人(見羌)諸部,直到唐代初葉才被吐蕃所滅。

晉與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各民族在互相交往與鬥爭中而自然同化。尤其北魏(386~534)在統一中國北部過程中和統治148年的年代裡,儘量吸收中原漢人先進文化,使鮮卑貴族與漢人名門大姓結合,並吸收到統治集團之中。而孝文帝時的一系列改革,使鮮卑人進一步封建化,北魏制度也完全中央集權化。同時鮮卑人將許多有益於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在其改革過程中,與中原固有制度相結合,形成了一些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制度,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均為隋、唐兩朝所承襲。

隋唐以來,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家即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至於兩朝的達官顯宦有很多鮮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餘人,其他如尚書、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勝枚舉。這不僅表明了這時北方與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顯示了鮮卑人在社會重要性方面的廣度,如隋代築造學家宇文愷,《切韻》作者陸法言,唐初權相長孫無忌,中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社會結構

鮮卑與烏桓相同,初為遊牧民族。在占據老哈河及其以南地區以前,主要生產是畜牧和射獵捕魚,這與它所處地理環境密切相連。西拉木倫河及其以北地帶可劃為兩個部分:西部系草原和湖泊,宜於遊牧;東部系山陵森林,宜於狩獵。至於南邊的老哈河流域則宜於種植和漁業。因而當鮮卑主要生活在林木蔥鬱、水草茂盛,而人口稀少的地區時,則從事狩獵兼遊牧。史稱“其獸異於中國者,野馬、羱羊、端牛,端牛角為弓,世謂之角端者也。又有貂豽、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為名裘”。直至東漢末桓帝、靈帝時,鮮卑人還保持著遊牧兼狩獵的生活方式。

當時,“鮮卑眾日多,田畜射獵,不足給食。後檀石槐乃案行烏侯秦水,廣袤數百里,淳不流,中有魚而不能得。聞汗人善捕魚,於是檀石槐東擊汗國,得千餘家,徙置烏侯秦水上,使捕魚以助糧”。隨著鮮卑人大批從東北地區向蒙古草原中部、西部轉移,遼闊的草原為遊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曹魏時仍以畜牧業為主。鮮卑經常以牛馬與漢魏進行交易。222年(曹魏黃初三年),軻比能等驅牛馬7萬餘口交市,換回中原地區的精金良鐵及布帛彩繒、糧食等生活用品乃至奇珍異寶。鮮卑大人並常以馬為奇貨,用禁售相要挾。如魏初東部鮮卑各部大人“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馬與中國市”。 鮮卑從遊牧向農耕的轉化過程比烏桓人要長得多,而且各部之間發展很不平衡。魏晉時鮮卑的一些部落才逐漸兼營農耕,大規模的農耕是在進入黃河流域以後才出現。

鮮卑人手工業的發展,與烏桓相比,要遲緩得多。直至東漢末,在漢人的影響下,兵器等的製造才有較大的起色。當時袁紹占據河北,不少漢人逃亡到鮮卑部落中,帶去冶煉鑄造等工藝,“教作兵器鎧楯”,使鮮卑的手工業得以發展。

由於對外戰爭掠奪及與中原地區互市,迅速地增加了鮮卑部落大人等的財富,促進了內部的貧富懸殊和階級分化。鮮卑對邊郡的鈔掠史不絕書,特別是檀石槐以後更為頻繁,掠取財物,搶奪人口,動以千數,使其為鮮卑人從事奴隸式的畜牧業、手工業勞動。而部落大人對戰利品有分配權,往往控制了其中的大部分。同時對外互市的大權也控制在大人豪帥手中,他們掌握了大量牲畜和中原地區的商品,從中盤剝一般牧民。 鮮卑與烏植相似,當時社會已逐漸形成部落豪帥、大人等統治、剝削階級;一般部落成員是被統治、被剝削階級;處於最下層的是奴隸。

隨著部落大人權勢的增強及部落聯盟進一步形成,部落君長往往自尊為單于(“廣大”之意,循匈奴之俗),後其臣民又稱之為可汗。可汗,一作可寒,原為“神靈”、“上天”之意,初為尊崇神祗上天之稱,其後假借為臣民對君主之尊稱。拓跋部、乞伏部、慕容部、吐谷渾等首領都有被尊稱為可汗的。但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則始於402年柔然首領社統一漠北自稱丘豆伐可汗。其意逐漸演化為“皇帝”、“君主”。逮至兩晉時,鮮卑入居中原,則稱主稱帝,封臣賜爵,成為封建統治階級,而鮮卑一般部眾也成為封建制度下的臣民。

鮮卑的社會組織也與烏桓相同,即由落、邑落、部構成。邑有小帥,部有大人。到檀石槐時,其軍事、政治結合體中的邑,雖與烏桓、鮮卑早期的邑有承襲關係,但性質發生了變化。檀石槐將用武力合併起來的,東起遼東、西至敦煌,南接漢邊,北鄰敕勒的廣大領域,劃分為三部六十余邑,各邑轄地廣闊,與烏桓、鮮卑早期自然形成的邑落有很大區別。檀石槐死後,其三部六十餘邑的體制隨之瓦解,大人世襲制也逐漸代替了大人選舉制,它標誌著鮮卑階級分化加深和私有制的進一步確立。

豪帥雖受漢魏政府封賞,但仍一直保持著部、邑落結構,鮮卑的武裝未從邑落結構中分化出來,雖與漢魏軍隊聯合作戰,但不受漢魏控制。直至西晉始有“晉鮮卑率善邑長”、“晉鮮卑率善仟長”、“晉鮮卑率善佰長”的出現,而逐漸從邑落結構中分離出來。不過氏族制的遺風至公元3世紀軻比能時依然存在。如史稱軻比能“每鈔略得財物,均平分付,一決目前,終無所私,故得眾死力,餘部大人皆敬憚之”。鮮卑諸部進入中原建立政權後,逐漸漢化,依照漢魏典章制度設官置守,統治機構漸趨完備,封建等級制度日益森嚴。

民族文化

詩歌

鮮卑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牧歌、思鄉曲、敘空事歌、戰歌等體裁。從歌詞觀之,其風格剛健清新,粗擴豪放,富又有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北魏統一蒙古高原後,太武帝從漠北遷來30餘萬帳落敕勒人(漢稱丁零,亦稱高車)。5世紀中葉,生活在陰山一帶的敕勒人大都已鮮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草牧歌,“其歌本為鮮卑語,易為齊言”,已成為千古絕唱:“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鮮卑人的宮廷音樂也有許多建樹。《真人代歌》,亦稱《北歌》,是鮮卑語宮廷歌曲。其內容為“上述祖宗開基的所由,下及君臣廢興之足跡。”北魏宮廷中每日早晚均唱此曲,並有絲竹伴奏。

語言文字

據《後漢書·鮮卑傳》和王沈《魏書》載,鮮卑“其言語習俗與烏丸同”,屬東胡語分支,一說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認為與蒙古語“相去無幾”。初鮮卑無自己文字,刻木為信,邑落傳行。入中原後,通行鮮卑語,但逐漸漢化,用漢字,兼說漢話。一說北朝時曾有鮮卑文,後佚 。

宗教

北朝興自北魏,後來北魏又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被北齊所代,西魏則為北周所代。北朝諸帝對佛教的基本政策以扶持為主,但也出現兩次大規模的滅佛,足以使佛教吸取其教訓。

北魏共歷十七帝,一百七十一年,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起來的少數民族政權。北魏諸帝,除太武帝拓跋燾滅佛外,其餘多奉佛,他們興佛的情形,試舉道武帝、文成帝、孝文帝以說明之。

道武帝是北魏的開國皇帝,鮮卑族本來對佛教不大了解,“與西域殊絕,莫能往來,故浮圖之教,未之得聞,或聞而未信也”(《魏書·釋老志》)。道武帝在征戰過程中,接觸到諸地的佛寺和僧侶,他本人好黃老,但也讀過一些佛典,對於佛教,他還沒有來得及興建寺廟,延請僧侶,只聽說過泰山僧朗的名聲,他派人給僧朗送去一封信,以及一些禮品,稱僧朗“德同海岳,神算遐長”,希望他“助威謀”,使他能夠平定天下(見《北代魏天子拓跋書》,《廣弘明集》卷二十八)。天興元年(398)他下詔在京城建寺,使信眾有所居止,於是,“始作五級浮圖、耆崛山及須彌殿,加以繢飾,別構講堂、禪堂及沙門座,莫不嚴具焉”(《魏書·釋老志》)。皇始(396-397)年中,他詔沙門道果進京,令其擔任僧官沙門統,綰攝僧徒。

文成帝所面對的,是太武帝毀佛的殘局,他在太武帝的廢佛之後大力興佛,下詔說:
釋迦如來功濟大千,惠流塵境,等生死者嘆其達觀,覽文義者貴其妙用,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開演正覺。(同上)
文成帝下令,各州、郡、縣都建造佛寺一所,凡是想出家的人,不論其年齡大小,一律聽任出家。他想用佛教來化惡就善,於是,以往所毀的佛寺,又都恢復起來了,佛像經論,又得以流傳,著名的雲岡石窟,也在文成帝時開鑿。

孝文帝剛上台的第二年,就下詔整肅僧尼,嚴格限制無籍游僧的活動,至於有教籍的僧人的活動,必須持有各級維那的公文,他也禁止那些不顧財力,大興豪華大寺的做法,把佛教的發展納入法制和秩序的規範之下。這樣做,可以純化佛教,防止那些“無知之徒”敗壞佛教的聲譽,對佛教來說是有益的。實際上孝文帝本人是不反對佛教的,他常在寺廟設供,承明元年(476)八月,他在永寧寺設供度僧百餘人,太和元年(477)二月,他又在永寧寺設齋赦死刑囚犯,同年三月在該寺設會聽講,命中書省、秘書省和僧人討論佛教事宜。他經常詔立寺院,承明元年八月,他下詔建造建明寺,太和元年,建思遠寺,太和四年(480),詔立報德寺,太和二十年(496),詔立少林寺,供西域沙門所居。他還下令,高僧大德可以一月三次入殿,以便使他能夠“進可餐稟道味,退可飾光朝廷”(《褒揚僧德詔》,《廣弘明集》卷二十四)。

在佛教義學方面,孝文帝比較重視《成實論》,當時北方成實學派的重鎮是徐州的白塔寺,他特意到該寺去了一趟。他對羅什非常推崇,稱其“神出五才,志入四行”(《魏書·釋老志》)。他在羅什生前的住處建造三級佛塔。

北齊是代東魏而立的又一個北方政權,歷六帝二十八年。北齊佛教的鼎盛期是文宣帝高洋時代,高洋本人的佞佛,和梁武帝相似,他也有一份廢道歸佛的詔書,《廢李老道法詔》,這份詔書的真實性是令人懷疑的,但其中顯示出來的奉佛資料則是可以參考的,他“大起佛寺,僧尼溢滿諸州,冬夏供施,行道不絕”(《廣弘明集》卷四)。當時京師鄴城的寺僧,“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靖嵩傳》,《續高僧傳》卷十)。至於供施,高洋把國家財產分成三份,供養僧尼就占三分之一。受禪僧僧稠的影響,高洋還喜好坐禪,坐禪時整日不出。他又行素食,禁止捕殺魚蝦蟲鳥。他從昭玄大統法上受過戒,又從僧稠受菩薩戒。由於他要一心事佛,把國家政事都託付給僕射楊遵彥了。

武成帝時代,北齊佛教界的風氣轉向頹廢了,這和皇后胡氏有很大的關係,武成帝本人也奉佛,他下詔禁殺,也舍宮為寺,曾舍三台宮為大興聖寺,為此還專門下詔,詔存《廣弘明集》卷二十八。他對《大品般若》和《華嚴經》很感興趣,每月要轉讀《大品般若》數遍,又邀請沙門慧藏入殿講《華嚴經》。胡皇后在武帝死後,和僧人的交通十分密切,特別是和曇獻的眾所周知的暖昧關係,敗壞了僧界的風氣。

北周是代西魏而立的政權,歷五帝二十五年,北周對於佛教,經歷了奉佛、毀佛、興佛的過程。明帝宇文毓在位三年,大造佛像,曾為先皇帝造盧舍那織成像一軀和菩薩像二軀,他也下詔建寺,此詔存於《廣弘明集》卷二十八中。繼位的武帝宇文邕毀佛,到宣、靜二帝,又重新興佛。

歷史事件

漢朝

西漢時期的鮮卑幾乎名不見經傳,只是個屈膝於強大統一的匈奴帝國下的小部族。鮮卑登上歷史舞台要從東漢說起。東漢初,鮮卑族從屬於匈奴,建武二十一年(45年),漢遼東太守祭彤大敗鮮卑人,收其地,其首領偏何率部降漢。不久,鮮卑族另一部落首領仇賁到洛陽朝見漢皇,劉秀封其為王,與寧城護烏桓校尉同轄鮮卑人。及至北匈奴被漢擊潰,鮮卑人乘機進入匈奴故地,將當地人遺留的匈奴人同化為鮮卑族人。東漢桓帝時,鮮卑人在其首領檀石槐領導下,制定了法令,發展了農牧、狩獵、捕魚等業,並在仇水(今河北懷來)建立行政中心,自分其地為三:右北平以東為東部;右北平以西為中部;上谷以西為西部。今河北承德地區南境為烏桓之地,其中部和北部概屬鮮卑所轄。熹平六年(177年)鮮卑領兵南下擾邊搶掠,東漢軍前往擊之,敗歸。東漢晚期東胡、北鮮、西羌三邊地區皆與漢朝對峙和衝突。但最終為東漢擊敗。

三國

東漢末年,檀石槐一度統一了鮮卑諸部,在長城以北的廣袤地域,建立了東、中、西三部的軍事部落大聯盟。但延時不久,鮮卑又陷於諸部林立的分散狀態。東漢丞相曹操當權時,西部鮮卑叛離,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為三個集團:一是步度根集團(檀石槐後裔),擁眾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二是軻比能集團,分布於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來聯盟“東部大人”所領屬的若干小集團,散布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其中軻比能集團勢力強,影響大。袁紹據河北時,漢人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鮮卑軻比能,軻比能令其族人向漢人學漢語,學漢字,學兵器製造術,勢力逐漸強大起來。

建安年間,曹操駐軍幽州時,軻比能等鮮卑首領通過烏桓首領閻柔貢獻方物,表示臣服漢朝。直至後來三國時期的魏國曹丕,對這些首領依然給予安撫。黃初元年(220年),軻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獻馬;二年,軻比能交還留居鮮卑的漢族500餘家歸漢;三年,又率部3000餘騎,驅趕牛馬7000餘口與魏國“互市”,再送歸漢人千餘家返回上谷等地。後軻比能集團勢力不斷強大,先後兼併了步度根等部,最終統一了漠南地區。軻比能強大後,屢犯魏國邊境,後為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王雄遣刺客所殺。漠南統一局面又再度陷於四分五裂之中。東部鮮卑先後興起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三股勢力,他們乘機南遷,占有烏桓故地。宇文部本非鮮卑,後來東遷遼東與鮮卑人雜處,歸附檀石槐後,逐漸鮮卑化。段部出自遼西鮮卑,居地中心在令支(今河北遷安縣)。

東晉十六國

西晉滅亡後,北方各族部的統治者形成了紛爭割據的局面,在100多年中先後建立了許多政權,史書稱"五胡十六國",其實,建立政權的不只五個少數族,也有漢族:割據政權也不只16個。在這100多年中,鮮卑族先後建立九個政權:遼西(今遼寧、河北一部)、代(今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後改北魏,逐漸統一北方)、宇文(史稱北周,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遼寧一部分)、後燕(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一部分)、南燕(今山東、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陝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肅西南)、南涼(今甘肅西部、青海一部分)。

1)前趙、後趙的對峙與統治

西晉滅亡後,匈奴部族統治者劉聰占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劉聰死,劉曜乘內部變亂之機,奪取政權,遷都長安稱帝,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石勒反劉曜,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內等24郡為趙國,擁有民戶29萬,史稱後趙。後趙羯族地位優越,時稱“國人”。石勒為鞏固其統治,重用漢族人趙郡張賓為謀士,採用漢族的一些統治政策,國力日強。公元321年,遣石虎進取幽州,俘刺史段匹磾,幽、冀、並三州皆歸屬後趙。不久,石虎又率軍進討鮮卑郁粥於離石,郁粥逃奔烏桓,石虎悉降其眾,繼爾南下,盡收河南之地。前趙與後趙為爭奪地盤,多次交戰,公元329年,石勒攻滅前趙,並有關隴之地。後趙之地“南逾淮海,東濱于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統治了北方廣大地區,與江南的東晉政權形成北南對峙局面。石勒在位期間,實行過一些漢化政策。

2)冉魏滅後趙,前燕滅冉魏

石勒死後,石虎繼位,於公元335年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石虎荒淫殘暴,任意迫害人民,在鄴城大建宮室,築樓台高閣,眾役繁興,加之徵遼西、征東晉的窮兵黷武,終於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強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犢率邊兵起義,打擊了後趙的統治者。石虎病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帝位,自相殘殺,後趙大將軍冉閔(漢族人)乘機起兵反抗後趙的殘暴統治,攻殺後趙皇帝石鑒,奪取政權,國號魏,史稱冉魏,仍都鄴城。

冉魏主張民族復仇,號召漢族人民起來殺胡羯,結果“爆發了多年來漢族人對胡羯的積忿范文瀾《中國通史》)”,致使北方各地漢族人民群起回響而斬胡羯(史載僅鄴城即殺死20多萬人),引發了胡羯的瘋狂反撲,冉閔領導漢族軍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擊,並於公元352年正月破襄國,殺後趙主劉顯(匈奴人).公元352年,鮮卑族首領慕容俊從東北攻入冀州,冉閔率軍殊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兵敗犧牲,企圖南逃的20餘萬漢族人民也慘遭屠殺,冉魏政權僅兩年多就覆滅了。

3)前秦統一北方

慕容俊滅冉魏後,自稱皇帝,遷都於鄴,國號燕,史稱前燕。前燕占據北方東部廣大地區,但在北方西部又分裂為四個政權:氐族苻氏建立前秦,占據今陝西省;氐族楊氏建立仇池,占有今甘肅東南部;漢族張氏建立前涼,占據今甘肅西北;鮮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占據今內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

前秦苻氏政權,廢除了石虎統治時的一些苛政,又以漢人王猛為謀主,整頓吏治,加強軍備,發展生產,10餘年間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勢力。從公元370年至376年間,先後攻滅前燕、仇池、前涼、代四個政權,統一了北方。

4)淝水之戰後北方的大分裂

前秦結束了北方分裂割據局面後,苻堅又於公元378年派軍南向進攻東晉,企圖統一全國,淝水之戰為東晉謝玄所敗。由於國力大傷,鮮卑和羌族上層分子,乘機脫離前秦控制,各自建立政權,3年間相繼出現了後燕、後秦、西燕、西秦、北魏、後涼六個政權。分裂林立的各個政權,經過10年左右的相互戰爭,後燕滅西燕,擁有北方東部地區;後秦滅前秦、後涼,擁有北方西部地區;後燕與後秦東西相對。公元395年,後燕攻北魏,慘遭失敗而衰落,分裂為南燕、北燕,北魏則強盛起來。北方西部,匈奴、鮮卑、漢族上層分子又擴張勢力,先後建立了南涼、西涼、北涼、夏四個政權。北方又呈現分裂割據局面。各政權統治者紛爭戰亂50多年,使北方的農業生產遭受到極大破壞,是歷史上北方各族人民極度痛苦的時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才結束了這種局面。

5)北朝時期北方民族間的融合統一與分裂

公元439年,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權統一了北方,與南朝形成南北對立的局面。公元534年,魏又分裂為東魏、西魏。後來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滅北齊,至公元581年北周為隋所代。天下經歷的四百年的折騰重歸一統。而北方這140多年,歷史上稱之為北朝。

南北朝

1、道武帝建立北魏和北魏的崛起

鮮卑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遊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酋長拓跋詰芬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到酋長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遊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於氏族部落聯盟階段。公元338年,首領什翼犍建立代政權,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逐漸強大起來。

公元376年,前秦苻堅攻代,什翼犍戰死,代滅。淝水戰後,前秦統治瓦解。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復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公元395年,後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參合陂(今山西大同東南)大敗後燕軍,並乘勝南下,奪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等重要城鎮,擁有黃河以北地區,成為北方的強大勢力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稱皇帝--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擊敗後燕進入中原後,獎勵農業生產,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納漢族大地主參加統治集團,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

2、北魏太武帝馬踏漠北,一統北方

拓跋珪死後,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孫魏太武帝拓跋燾承其前業,擢用漢族大地主范陽盧玄、博陵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渤海高允、廣平游雅、太原張偉等數百人擔任官職,形成了拓跋貴族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封建政權,國勢大盛,拓跋嗣死後,16歲的拓跋燾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勝多,頂住了當時北方大漠政權——柔然的瘋狂入侵。拓跋燾開始主動反擊柔然,先後13次出兵柔然,以429年戰果最為輝煌(參見百科北魏破柔然之戰)征服了漠北一帶,柔然臣服,為日後統一北方又邁出重要一步。另外,在對柔然的作戰中,俘獲的牛羊駱駝等牲畜也為北魏緩解了後來的饑荒。

於公元427年,用3萬騎兵攻破了堅不可摧的統萬城,從此北魏統一北方的形勢已經不可逆轉。
公元431年滅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渾,又於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使北方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復歸於統一,南北朝對峙局面正式形成。
拓跋燾統一北方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較為安定的環境。

3、北魏孝文帝的卓越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帝王,在位期間,進行了許多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實行均田制和改革鮮卑舊俗、實行漢化政策。492——493年遷都洛陽
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北魏統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使鮮卑貴族進一步封建化,並與漢族地主緊密結合,更有效地共同統治各族人民。因此馮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①首先整頓吏治。延興二年(472),政府規定,地方牧守治績 好的可以久任,滿一年升遷一級;治績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處罰,甚至降級。②延興五年,為改變過去州、郡、縣爭收租調的混亂局面,政府確定只能由縣一級徵收,徵收時禁止使用大斗、長尺、重秤。③太和八年(484)頒布俸祿制,申明俸祿以外貪贓滿一匹絹布的處死。次年頒行的均田令中,又規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職高低給一定數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準買賣,離職時移交下任。④九年十月,頒布了均田令,對不同性別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詳盡的受田規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別。露田種植穀物,不得買賣,七十歲時交還國家。桑田種植 桑、榆、棗樹,不須交還國家,可以出賣多餘的部分,買進不足的部分。

還授土地時對老少殘疾鰥寡都給予適當的照顧(見均田制)。⑤九年或十年初,以三長製取代宗主督護制,採用鄰、里、黨 的鄉官組織,抑制地方豪強蔭庇大量戶口。⑥十年,孝文帝對租調製度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新租調規定以一夫一婦為徵收單位,每年交納帛一匹,粟二石。十五歲以上的未婚男女,從事耕織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頭的租調,分別相當於一夫一婦的數量。⑦十八年,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鮮卑舊貴族和保守勢 力的反對,把都城從平城遷至洛陽。⑧孝文帝改革鮮卑舊俗,主要是禁著胡服,改穿漢人服裝;朝廷上禁鮮卑語,改說漢話;規定鮮卑貴族在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 ,並改他們的籍貫為河南洛陽,改鮮卑姓為漢姓;鮮卑貴族門閥化,提倡他們與漢族 高門通婚。

⑨太和中,議定百官 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從。從品為北魏之首創。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標準,將代北以來的鮮卑貴族定為姓、族,姓為高,族次之,其中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勛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謂四姓,一說為中原漢族高門崔、盧、李、鄭,一說為漢族甲、乙、丙、丁四種郡姓,後者似為確。班定姓族,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

均田制政策。北方廣大地區由於戰亂,戶口流徙,田園荒蕪,大量土地無人耕種。北魏政權為增加財政收入,穩定社會秩序,頒行均田制。先審定戶籍,再按戶口分配土地,實行新的租調製。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當時地曠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損害地主階級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於生產發展和穩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開墾,耕作技術也有了提高,農業的發展,使養蠶、牧畜、釀造等農村副業也發展起來,改變了北方荒涼殘破的景象。

漢化政策。北魏統治下的中原,以漢族為主,具有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會風俗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消除鮮卑與漢族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加速了鮮卑族的漢化--即封建化,在服飾、語言、喪葬、通婚、吏治、門閥等制度方面都有相關的漢化規定。這些改革促進了北方各少數民族進入封建社會,適應了各族人民間的自然融合趨勢,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4、北魏的分裂與北齊北周的建立

北魏末年的農民大起義動搖了統治者的基礎,內部發生變亂。公元530年,魏孝莊帝殺死了專權的爾朱榮,爾朱兆(爾朱榮弟)又殺死北魏孝莊帝,立元恭為帝,政權又為爾朱氏所握。後來爾朱氏又為其部將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所滅,高歡殺元恭,另立元修為帝(魏孝武帝)。元修為擺脫高歡所控,從洛陽出逃,奔鎮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此後,北魏分裂為兩個政權:高歡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宇文泰殺元修,立元寶炬為帝,都長安,史稱西魏。

公元547年高歡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繼執政,550年高洋廢魏孝靜帝元善見,自立為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都鄴。
西魏在漢化很深的鮮卑人宇文泰執政下,國勢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廢魏恭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採取了一些經濟政治的重大舉措,國勢日漸強大。

5。北周統一北方

北齊與北周東西對峙。公元576年,北周發兵攻北齊,先占晉陽,繼又東進,577年攻陷北齊鄴城,北齊亡,北方歸於統一。周武帝滅北齊後,又進軍南方的陳朝,取得了長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領域擴大,為後來隋朝的統一打下了基礎。

隋唐以來,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家即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至於兩朝的達官顯宦有很多鮮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餘人,其他如尚書、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勝枚舉。這不僅表明了這時北方與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顯示了鮮卑人在社會重要性方面的廣度,如隋代築造學家宇文愷,《切韻》作者陸法言,唐初權相長孫無忌,中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人種

建立北魏的鮮卑族和後來的蒙古族都屬於東胡,兩民族的語言有共同的祖源。鮮卑族發源於大興安嶺北麓的鮮卑山。屬於通古斯人種!

早在東漢和帝時,漢大將竇憲擊敗匈奴,鮮卑乘虛占領匈奴舊地,十多萬戶匈奴人自號鮮卑,加入鮮卑族,同時也把匈奴的文化和原始崇拜帶入鮮卑族,因此,鮮卑族又是東胡與匈奴的融合民族。鮮卑拓跋部極為兇悍,但是鮮卑的文化極其落後,連文字也沒有。然而,他們有蒙古草原狼一樣兇猛的性格和智慧的頭腦,具有超凡的軍事才能,是五胡中最卓絕的一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居然用了不到十年時間,依靠兇猛的鮮卑騎兵,統一了北部中國。在中國歷史西周以後,開創了第一個由草原民族建立的強悍有作為的朝代。

鮮卑拓跋像蒙古草原狼一樣愛動腦子極善學習,他們對漢文化極為痴迷,又一次表現出遊牧民族在文化和制度上開拓進取、勤奮學習的民族性格。在馮太后和孝文帝時期,大力倡導全民族學習漢文化並與漢族通婚,幾乎達到全盤漢化的程度。後來百萬鮮卑遷都洛陽以後,完全使用漢語漢服漢制度,甚至將鮮卑姓改為漢性,例如將皇族拓跋氏改為長孫氏。讓南朝漢人來使,一時分不清是到了胡國還是到了漢國。

婚姻家庭

鮮卑的婚姻制度大體上與烏桓相似,保留了掠女,以牛羊為聘禮,為妻家服役;父兄死,妻後母執嫂;女子婚嫁前有一定性生活自由。史載:“以季春月大會於饒樂水上,飲讌畢,然後配合”。或說“常以季春月作樂水上,嫁女娶婦,髡頭飲宴”。髡頭是鮮卑髮式的一個特點,男子娶婦,女子出嫁都要髡髮。可能是剃髮去周圍,留頂發之大部分,垂辮於後。拓跋鮮卑的索頭,可能就是辮髮。從現象上看,包含了群婚,對偶婚、個體婚的各種形式,但原始群婚只是習俗上的殘留和禮儀上的象徵。已從對偶婚走向一夫一妻制,隨著父系家長制的確立,也出現了一夫多妻制,並保留了一些氏族制的痕跡。因而家庭已脫離了氏族制家庭的同居關係,而進入人口較多的個體家庭生活。在個體婚制中,男性屬於統治地位,由於財產的繼承關係,要求女方嚴守貞操,鮮卑也是如此。例如,檀石槐的父親投鹿侯,從匈奴軍三年,其妻在家生一子。投鹿侯回來後,大加責怪欲殺之。其妻不得不編造謊言說:“嘗晝行聞雷震,仰天視而電入其口,因吞之,遂妊身。十月而產,此子必有奇異,且長之。”投鹿侯仍不相信,其妻不得不把兒子送至娘家收養,號檀石槐。 宗教信仰,鮮卑與烏桓同,初期信崇巫術,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進入中原及西遷關隴河西後,逐漸信仰佛教,有的兼奉道教。寺字林立、石窟遍布,著名的有大同雲崗、洛陽龍門石窟、敦煌千佛洞、天水麥積崖、鞏縣石窟寺、響堂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等等。在雕塑繪畫藝術上,既創造了佛、菩薩金剛、梵天王、飛天之類栩栩如生的形象,又展示了鮮卑文化與中原及西域文化交融之璀璨畫卷,並對了解當時社會生活各方面提供了珍貴資料。 喪葬習俗方面,也與烏桓類似,斂屍以棺,殉以狗、乘馬、衣物等。一般為土葬,如《宋書》記載拓跋鮮卑的葬俗說:“死則潛埋,無墳壟處所,至於葬送,皆虛設棺樞,立冢槨,生時車馬、器用皆燒之,以送亡者。”

八大姓氏

八大姓之上還有皇姓,皇族的拓跋氏改為元氏,為最高門第。

八大姓為北魏功勳之家,以下為改漢姓前後的對照:
丘穆陵氏→穆氏
獨孤氏→劉氏
步六孤氏→陸氏
賀賴氏→賀氏
賀樓氏→樓氏
勿忸氏→于氏
紇奚氏→嵇氏
尉遲氏→尉氏

古墓群

烏蘭察布盟察哈爾右冀後旗紅格爾圖蘇木三道灣的一片古墓群,一九八三年七有遭到來嚴重破壞,面積達六千平方米,大小盜坑三百多個,白骨遍地,文物狼藉。經有關單位及時搶救清理,被盜的文物已陸續追回,殘存的檔案已收集起來,共獲四百餘件鮮卑文物,為研究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歷史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內蒙古文物隊同烏盟文物站清理了二十二座殘存的墓葬。這些墓葬有豎井、洞室;葬具有面槨、木槨等;葬式有單人,雙人和多人合葬,還有特殊的無頭葬,有頭無身葬,這可能是較原始的割體葬儀,它反映了鮮卑人進入奴隸社會的一些特點。據初步考證,這裡的古墓屬於古鮮卑氏族制時代的集體墓地之一。

徵集和整理的出土文物中,有陶器、金器、銅器、鐵器、骨器、珠飾、五銖錢、樺皮器蓋。以及皮革絲織品和漆器殘片等。它們同扎賚諾爾墓殉葬品非常一致。其中駱駝紋金飾牌、疊馬紋金飾牌鹿紋金飾牌和透雕鏤孔飾牌等,都是稀世珍品,是研究我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珍貴資料。

鮮卑山

史載鮮卑族“以山為號”,也就是說,鮮卑族的祖先以他們居住的鮮卑山作為自己民族的稱號,但是鮮卑山的方位長期無考。

《魏書》記載,“魏先之居幽都也,鑿石為祖宗之廟於烏洛侯國西北”。“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派中書侍郎李敞前往祭祀,並在洞中刻下祭文。

1980年7月,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在調查中發現了“嘎仙洞”,該洞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深山密林中的山崖上,洞中除了少量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遺留的石刻銘文與《魏書》記載基本相同,從而證明嘎仙洞就是歷史上記載的鮮卑石室。嘎仙洞面積近3000平方米,洞頂最高20餘米,同時洞中還有小洞。

根據鮮卑族對祖先的記憶,大約早在夏代,鮮卑民族已經開始活動,而當時鮮卑民族活動的地點是否就是兩千多年以後北魏時期的鮮卑石室尚缺乏直接的證據。目前只能說,鮮卑山非常可能就是今天的大興安嶺北麓。

盛樂博物館

盛樂博物館 盛樂博物館

我國首座鮮卑歷史文化主題博物館――盛樂博物館,位於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遺址東側,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58平方米。博物館分為盛樂古城春秋史、鮮卑民族歷史與文化小板申東漢壁畫墓復原陳列展等3個展廳,向人們集中展現了鮮卑這個北方遊牧民族歷經14帝140年的輝煌歷史。 公元260年前後,鮮卑族拓跋部落遷居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公元386年,拓跋氏正式建都盛樂,史稱北魏,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經歷南征北戰,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南北朝對峙局面形成。

盛樂博物館主體建築採用半地下覆土式生態環保型建築形式。我國首座鮮卑歷史文化主題博物館――盛樂博物館,位於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遺址東側,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58平方米。博物館分為盛樂古城春秋史、鮮卑民族歷史與文化、小板申東漢壁畫墓復原陳列展等3個展廳,向人們集中展現了鮮卑這個北方遊牧民族歷經14帝140年的輝煌歷史。 公元260年前後,鮮卑族拓跋部落遷居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公元386年,拓跋氏正式建都盛樂,史稱北魏,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經歷南征北戰,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南北朝對峙局面形成。

影響

對隋唐歷史的影響

建立北魏的鮮卑族和後來的蒙古族都屬於東胡,兩民族的語言有共同的祖源。鮮卑族發源於大興安嶺北麓的鮮卑山。蒙古史權威、原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韓儒林先生說:“據近代學者研究,鮮卑為蒙古族。”

早在東漢和帝時,漢大將竇憲擊敗匈奴,鮮卑乘虛占領匈奴舊地,十多萬戶匈奴人自號鮮卑,加入鮮卑族,同時也把匈奴的文化和原始崇拜帶入鮮卑族,因此,鮮卑族又是東胡與匈奴的融合民族。鮮卑拓跋部極為兇悍,但是鮮卑的文化極其落後,連文字也沒有。然而,他們有蒙古草原狼一樣兇猛的性格和智慧的頭腦,具有超凡的軍事才能,是五胡中最卓絕的一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簡直就像頭神狼王,神武異常。他居然用了不到十年時間,依靠兇猛的鮮卑騎兵,掃平群狼,統一了北部中國。在中國歷史西周以後,開創了第一個由草原民族建立的強悍有作為的朝代。

更有意思的是,鮮卑拓跋像蒙古草原狼一樣愛動腦子極善學習,他們對漢文化極為痴迷,又一次表現出遊牧民族在文化和制度上開拓進取、勤奮學習的民族性格。在馮太后和孝文帝時期,大力倡導全民族學習漢文化並與漢族通婚,幾乎達到全盤漢化的程度。後來百萬鮮卑遷都洛陽以後,完全使用漢語漢服漢制度,甚至將鮮卑姓改為漢性,例如將皇族拓跋氏改為長孫氏。讓南朝漢人來使,一時分不清是到了胡國還是到了漢國。

鮮卑統治北中國長達140多年,這次草原民族對華夏農耕民族的輸血和混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所謂輸血和混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後在遊牧精神和性格上對農耕民族的深刻影響。所謂“輸血”,也就是遊牧精神的輸入;二是種族混血雜交,增強民族雜交優勢,增加新性格人群的數量。“五胡入中華”造成中原大地巨大戰亂,洛陽焚毀,血沃中原,十室九空,人口銳減。戰亂又造成華夏民族第一次規模巨大的民族大遷徙。據史料記載,中州,也就是中原,大約有六七成的漢人逃往江南,這又進一步地減少了北中國的漢族人口。

此後源源不斷來自草原的遊牧民族,尤其是鮮卑族,便填補了空蕩蕩的中原和荒涼的洛陽。《中國通史簡編》說:“照江統《徙戎論》所說,關中人口百餘萬,氐羌和鮮卑等族約占半數。”魏孝文帝平城遷都到洛陽時,就遷來鮮卑文武百官和軍隊,連同他們的家屬和奴僕,總數不下100萬人。為了學習漢文化和增加人口,鮮卑統治集團親自帶頭實行鼓勵鮮漢通婚的政策。由於居於統治地位的遊牧民族獲得了財產和權力上的優勢,就可以廣泛地通婚納妾多生子女,使得遊牧民族在種族人口繁殖上也取得超過漢族人口增長的優勢。因而,經過十六國和整個北朝長達260多年的民族輸血和雜交混血,北中國實際上已成為遊牧民族與漢族在數量上大致相當的民族混合地區,尤其以鮮卑族的數量和影響為最大。客觀地說,沒有這一次長期廣泛的輸血和混血,就不會有後來偉大的隋唐。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楊堅廢掉周靜帝,篡奪鮮卑北周王朝而建立隋朝,他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隋文帝。因此,隋朝實際上是建立在鮮卑國家的基礎之上的。中原民族實際上是由鮮卑民族等遊牧民族和漢族所組成的混合民族。又由於楊堅篡周建隋,所以鮮卑北周的統治集團也基本上被保留下來。隋朝朝廷充滿鮮卑族官員,連隋文帝的獨孤皇后都是鮮卑人,獨孤皇后是鮮卑大貴族、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的女兒。因此,從隋朝的國家政權的組成和民族的構成上說,鮮卑族的比重極大。從民族成份上講,隋朝是鮮卑族和漢族共同創造的偉大朝代。

隋煬帝本人就是一個漢族與鮮卑族的混血帝王。他的生母文獻獨孤皇后,是一個連隋文帝都懼怕的鮮卑悍婦。獨孤皇后的家族連她自己在內,先後出過三位皇后和一位皇太后。她的姐姐是北周周明帝的皇后,她的大女兒是周宣帝的皇后,她的從姐妹是唐朝唐高祖李淵的生母。她的鮮卑家族性格剛勇,勢力強大,深刻影響了北周大隋和大唐三個朝代。她在皇宮,後宮不敢給隋文帝送嬪妃,她還敢於殺掉隋文帝看中的女人。在隋文帝時期,中原民族性格強健,文化發達。

中國人引以為自豪和驕傲的大唐朝,實際上也是鮮卑族和漢族共同創造的一個偉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華夏文明精粹的偉大結晶,達到了古代華夏文明之巔。就像“漢承秦制”那樣,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繼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統的強悍鮮卑性格。從性格血統上,李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漢人和鮮卑貴族女性的混血兒。唐高祖李淵的生母、皇后、一個兒媳均為鮮卑人。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是鮮卑人,唐高宗李治的曾祖母、祖母和生母是鮮卑人,而李淵的生母就是大名鼎鼎隋朝獨孤皇后的從姐妹。

幾代連續雜交混血,幾代鮮卑家族狼性格的持久影響和薰陶,使李唐家族血統里的漢血比例降到四分之一以下,因此在性格上取得非同尋常的雜交優勢。太宗李世民尤為突出,他的驍勇兇猛頑強的狼性性格堪稱中國帝王之最。甚至,李家也出過李世民的太子承乾那種學胡語,吃胡食,仰慕突厥狼頭軍旗、想解發回草原當突厥人的極端例子。後來太子承乾被唐太宗廢掉。這個極端例子也證明,李唐家族中的草原民族血統和及其影響極重極深。

漢唐這兩個歷史上齊名的大朝代,為什麼會出現“環肥燕瘦”截然相反的審美標準的呢?原因就在於唐朝皇族與歷代華夏朝代的民族血統不同。唐朝“以胖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鮮卑族的血統和印記。蒙古人以胖為美,被牧民公認為美人的蒙古女人絕大多數是豐滿女人。而鮮卑族和蒙古族是兩個有著親緣關係的蒙古草原遊牧民族。鮮卑族一定是把狼圖騰和“以胖為美”的審美標準,一同傳給蒙古族了。唐朝“以胖為美”,恰恰又從民族意識的一個審美層面上證明唐朝之所以那么強悍偉大的性格根源。漢人一直迴避唐朝的遊牧精神和草原血統,實際上漢人很不情願把中國最偉大朝代的大半功績記在草原民族的功勞簿上……

鮮卑文化與盤錦

鮮卑族是繼匈奴後在內蒙古高原上崛起的北方遊牧民族。在兩晉南北朝時,鮮卑開始建立政權,其中有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後燕、南燕、西燕,禿髮氏建立了南涼,拓跋氏建立了北魏。 盤錦歷史上留下過鮮卑人生活的足跡。早在西漢時,鮮卑人就曾生活在大興安嶺至遼河一帶。另據《史記》載:秦伐燕,破之。燕王喜敗走遼東,越五年,滅燕。又遣蒙恬,擊走東胡,以其地置遼東、遼西二郡。而盤錦當時就屬遼西郡,鮮卑就是東胡的一支……還有,有關文獻記載,在三國及晉時,盤錦屬昌黎縣,南北朝時,盤錦屬北魏,北魏就是鮮卑人拓跋氏建立的政權。據文獻資料——《慕容姓氏何來》中載,在三國時,鮮卑族首領莫護跋率領族人遷居遼西……

最能證實鮮卑遺蹟的,還得說是他們的後裔——錫伯族人。“錫伯”即是“鮮卑”的轉音,《黑龍江外記》(卷一)中說:鮮卑乃部種,非地名,今錫伯及俄之西伯利亞皆鮮卑之音轉……錫伯族人現在在全國有20多萬人,盤錦有700多人。但有的家族曾數代生活在盤錦西部農村,過去有些習俗就是鮮卑人的傳承。

過去在盤錦農村玩的“嘎拉哈”。它是用豬、羊、鹿、狍等動物的“膝骨”製成的,四面漢語分別稱為珍、輪、殼、背。錫伯族幾乎家家都有玩嘎拉哈的歷史。

錫伯族以前還多珍藏被稱為“喜利媽媽”的工藝品。但它是信物而不是迷信,有特殊象徵意義。如上面拴的小弓箭象徵男孩長大後象鮮卑先人一樣勇敢,當戰場上的驍將;紅綠布條和小搖車象徵女孩長大後,成為操持家務的高手,當賢妻良母;木杴象徵農業豐收。另外,每增一輩人就拴一個嘎拉哈,增一子就拴一弓,添一女就拴紅綠布條,起到譜書作用。

另外,錫伯人還不食狗肉。因為,他們的先人鮮卑人是遊牧民族,狗在草原上不但保護著主人,還保護著牛羊,被鮮卑人視為人類最好的朋友。

錫伯族的喪葬,清代光緒年間以前是火葬,以後改為土葬。土葬保留著古鮮卑人的特點:男女老身死,其墓葬皆為土壙內放木棺,屍體仰身直肢,平放入棺……盤錦錫伯族聚居區內,一般每家都有固定的墳場,但近年來,有的也移風易俗,開始火葬深埋了。

在歷史長河中,鮮卑文化一直影響著部分盤錦人的生活。在新時代中,鮮卑的後裔們,在盤錦也人才輩出,他們積極發揮著先人們坦誠剛毅、不屈不撓的天性,為社會創造著財富。一些史學家和民俗學家認為,錫伯族目前是全世界上唯一保留鮮卑文化的少數民族……鮮卑文化,已成為了盤錦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支!

中國古代民族

丁零 |匈奴族 |獫狁 |犬戎 |西戎 |薛延陀 |敕勒 |嚈噠 |高車 |沙陀 |山越 |越人 |黑水靺鞨 |粟末靺鞨 |北狄 |泰雅族 |室韋 |建州女真 |東突厥 |鐵勒 |氐族 | |巴人 |月氏 |摩梭族 |回鶻 |百越 |瓦剌 |羯族 |南蠻 |烏桓 |大月氏 |夜郎 |東胡 |靺鞨 |女真族 |粟特 |河西回鶻 |甘州回鶻 | |柔然 |烏孫 | |畲族 |水族 |匈奴 |鮮卑族 |錫伯族 |川青 |西戎[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

世界上著名的遊牧民族

在冷兵器時代,世界上有許多遊牧民族,據說其中最大的是西非的富拉尼族人,中國的北方少數民族曾經是最強悍的,最有戰鬥力的。他們不僅多次征服過中原,也征服過歐洲和近東,讓我們了解一下世界各地遊牧民族。
柏柏爾人
澳大利亞土著
匈奴
回鶻
山戎

柔然
鐵勒
丁零
貝都因人
布須曼人
契丹
印第安人
東胡

敕勒
薛延陀
靺鞨
吉普賽
涅涅茨人
女真
俾格米人
鮮卑

党項族
吐谷渾
室韋
哈薩克族
突厥
羌族
富拉尼族
烏桓
車師
烏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