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古代墓葬中的隨葬器物。多為生活實用物或專為死者而制的冥器,想像死者能在另一世界使用。
玉鹼葬古代墓葬形式之一。流行於良諸文化。埋葬時將玉器如瓊、璧、環等置於死者頭前腳後及身體上下。目的在於保護屍體,同時表示死者的顯貴地位。
意義
隨葬品在傳統葬禮中標誌墓主的身份、地位。中國古代禮制對隨葬品有所規定,隨葬品要與死者生前身份、地位相應,超過了級別為“逾制”。
隨葬品的出現與人們的社會意識、宗教信仰相關,孝及靈魂不死觀念的深入人心,使人們普遍存有厚待死者、希望死者在冥間生活得更好的意識,而隨葬品正是這種意識的產物。歷代厚葬死者之所以普遍也源於此。
種類
最早死者的隨葬品多是生活用品,如糧食、工具、家畜家禽等。人們認為死者雖死猶生,他還要像活人一樣生活,因此應該讓他帶去生活必需品。後來,人們把死者供養起來,不讓他們勞作,隨葬品由生活必需品漸漸變成了奢侈品,如金銀玉器、布帛綢緞、家具、物品、書畫玩器、貨幣也成為隨葬品,供死者花銷。然而“人死如燈滅”的事實,對人們意識的漸變是明顯的,既然人死後早要成為黃土,隨葬品就未必要用實物,於是出現了仿製的象徵性的隨葬品。人們稱這為明器(冥器、社火)。古代的明器多為實物模型,用竹、木、陶木、布帛、錫箔紙等製作。宋代,紙做的明器逐漸流行。一般來說,實物模型明器可用於隨葬,也可焚燒,紙做的明器焚燒於墳頭。
冥器分為兩類,一類是實用的,另一類是象徵物。實用明器包括衣食住行,如盤碗、衣帽、被褥、床桌、車馬、書童、侍女、房屋、院落等。象徵物是人們觀念的產物,最具代表性的是聚寶盆和搖錢樹。搖錢樹東漢墓葬中已有發現,樹是銅製的,植於陶質的的座上。銅樹枝葉上鑄有神話傳說人物和吉祥圖像,枝上掛有銅錢,樹下還有用竹竿打錢的小人。後世的搖錢樹多以木、錫箔紙等製成,形似樹木。聚寶盆是在一個基座止豎立一個橢圓形的盆,裝飾華麗。
搖錢樹有用不完的錢,聚寶盆有使不完的東西,要什麼有什麼,對於死者來說是最好的物品。現代,農村、城鎮送葬的明器追趕潮流,花樣翻新,有彩電、冰櫃、收錄機、機車等。有的還為死者準備了城市戶口本、醫療證、工作證,讓死者在另一世界裡農轉非、工轉乾,享受相應待遇。
聚寶盆的傳說
關於聚寶盆歷史上還有個傳說。元朝末年,江蘇吳縣個姓沈名富字仲榮的小農,名雖叫“富”,其實家無資財,連他妻子手上戴的一個銀手鐲,還是娘家帶過來的陪嫁。但是沈富心地善良,見有捕殺烏龜青蛙的,總是上前勸阻,或買下來放生。
有一天晚上,沈富在睡夢中遇見了上百個穿青衣的兒童,向他祈求救命。次日清晨出門,見一漁翁抓了上百隻青蛙,正待剖殺。沈富頓生感悟,忙傾囊中所有買了下來,隨手放入門前的池塘里。當夜,池塘里蛙聲一片,喧鳴達旦,吵得沈富一晚上睡不安。到了天明,即去池塘邊,準備驅趕。待走近前一看,只見上百隻青蛙全圍聚在一個瓦盆邊,鼓譟不已,這可是從未見過的怪事。驚異的沈富彎腰把瓦盆拿回屋裡,當洗臉盆用。一天,沈富的妻子用這個瓦盆洗濯,偶然將手上的銀鐲掉進了盆里。頓時,瓦盆中聚生出滿滿一盆銀鐲,驚得她喘不過氣,忙叫丈夫來看,沈富把一盆銀鐲傾去,又讓妻子把頭上的銀簪取下來扔進盆中。一轉眼,滿滿一盆銀簪聚生在夫婦倆的眼前。
原來這是一個聚寶盆啊!沈富和妻子驚喜萬狀。從此,沈富用盆聚生金銀,買田造房,資巨萬萬,富甲東南,史稱元朝末年“江南第一富家”(《蓬軒別記》)。本人也從吳縣移居金陵,據《五雜俎》記載,當時的後湖(即今玄武湖)就是他家的花園。那時的習俗,稱富豪為“萬戶”,沈富就被叫做“沈萬戶”,又因其行三,而後又被稱作“沈萬三”了。沈萬三致富成名時,朱元璋興兵攻下金陵,不久便建立明朝,以金陵為國都,號稱南京。這位開國皇帝又嫌南京規制狹窄,決定擴建。可是大亂方定,國家府庫虛乏,上哪兒去弄這么多錢呢?有人獻策:沈萬三富可敵國,可以叫他捐資擴城。於是朱元璋把沈萬三召來,同他約定,整個國都擴建改築工程,一分為二,東南的一半由沈負擔,西北的一半由國家負擔。皇上乾綱聖斷,沈萬三敢不遵旨嗎?
再說他有取之不盡,用之還生的聚寶盆在,也不愁完不了工程。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官民分建京都的浩大工程開始了。從洪武二年(1369)九月起手,到八年(1375)九月竣工,整個工程進行了7年之久。臨到沈萬三包乾的南面城垣快建成時,出了件怪事:那座按設計構有三道瓮城四門貫通、寬達118米,縱深128米的正門城堡,屢建屢倒,怎么也築不成。誤了工期就是忤旨,忤旨可是要砍腦袋的呀!沈萬三急得要上吊。他妻子說:“都道軍師劉伯溫前知六百年,後知六百年,為何不去向他請教?”沈萬三一拍後腦勺:“嗨,怎么我就沒有想到?”裝上滿滿一車珠寶,沈萬三到軍師府來求計了。
劉伯溫掐指一算道:“你家有個聚寶盆,是十年前一群青蛙從水怪那裡借來與你報恩的。如今水怪要討還此盆,所以在南門下挖窟與你作對。你把聚寶盆埋在城牆下,門即可築成。”沈萬三一聽,臉色都變了,忙趴在地上磕頭。然後便照軍師所教,掘地埋盆。嗨,真靈!巨大的塊堡順利築成。從此,南京的正南門就叫“聚寶門”,這也就是至今常有老南京把中華門喚作聚寶門的來歷。聚寶門矗起了,沈萬三有過一個聚寶盆的秘密也就傳開了。天下有多少人朝思暮想,欲再弄一個呀?於是畫餅充飢,繪成聚寶盆圖案:堆金聚寶的盆上,站一童子,頭上有“黃金萬兩”的合體字,手執一面書有“日進斗金”的令旗,四周繪以八寶如意等物,所要表達的願望,不言而喻。此圖又稱《黃金萬兩》或《日進斗金》。
現代隨葬品
“隨葬品”顧名思義,就是隨同安葬者一起放入墓穴里的物品。對於這個詞我們是既熟悉又陌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早在我們國小歷史課本就學過,從石器時代的北京人、山頂洞人等祖先們就開始有了隨葬品,往後我們又常常會聽到秦始皇陵、馬王堆墓等,許多文物都是從這裡出來的;更有許多電影電視所要去尋找寶藏,幾乎說的都是某某墓的隨葬品,所以隨葬品說起來對大夥並不陌生。
但上面所說的都是些大型古墓中的隨葬品,而我們現實中,我們平民老百姓中,我們現代的公墓中,隨葬品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跟大家一一講解一下。許多家屬常從電視裡看到,將逝者生前使用過的物品放入穴中,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因為現代公墓中,墓穴的尺寸都有標準,幾乎就是放下骨灰盒大小,所以放穴中的隨葬品數量、大小均有所限制。逝者生前使用過的物品,如大件的物品自然不能再放入穴中;而小件的物品,往往就是手鐲、戒指、耳環等珍貴物品了,但這些珍貴物品又因他還需繼續使用,也不便於隨葬。所以人們又想出了一種並非生前使用,甚至沒有實用性,純粹為隨葬而製作的物品,古人們把這種物品稱之為“明器”,諧音“冥器”。
明器材質又分為許多種,但有些注意事項是需要大家了解的。它長時間放在地底下,因此必須考慮到它的永久性,這就要求隨葬品不能被腐蝕、不能被氧化、而且不易破碎,綜合以上總種原因一般使用“玉”制隨葬品最好,所以人們又常聽說一個詞“葬玉”。
隨葬品一般都用“明器”,明器的另一個解釋意思就是禮儀性用品,他象徵著財富、身份、地位,所以“玉”制隨葬品又很有講究。
從習俗上講主要是財富,又根據古代象徵財富的兩樣物品:元寶、老錢,所以用黃玉製作成元寶,它如同黃金一樣,稱之為“黃玉元寶”,一般用四枚放骨灰盒四個角,叫做“四角壓財財興望”;用翡翠玉製作成玉錢,一般用七枚放骨灰盒底下,叫做“腳踏七星腳踏財”它們象徵著財源滾滾來。
以上兩樣一般是放在穴里必備的物品,再者就是一些玉制的童男玉女象徵著地位,有僕人的服侍;傳說中的貔貅象徵著接納四方之財等等。
隨葬品分為兩大類,一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二是並非生前使用,甚至沒有實用性,純粹為隨葬而製作的物品,後者稱為明器。有些物品,因為體量、珍貴或還需繼續使用等原因,不便於隨葬。此外,絕大部分歷史時期,墓主人生前的姬妾、侍從、奴僕等也不允許陪葬。這時,就需要製作明器以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