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
bùshízhōusù
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
典故出處
《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
反義詞
卑躬屈膝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
成語舉例:這是沿路討來的殘飯,因為兩人曾經議定“不食周粟”,只好進了首陽山之後開始實行。(魯迅《故事新編採薇》)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有骨氣
成語結構:動賓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謎面:最可笑的絕食
成語故事
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長子伯夷在父親死後堅決不肯繼承王位。後來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也不願出來為官,感到十分恥辱,就與弟弟叔齊決定不再吃周朝的糧食,兩人隱居在首陽山,專門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而生存。
相關詞條
-
採薇[《故事新編》篇章]
原文一這半年來,不知怎的連養老堂里也不大平靜了,一部分的老頭子,也都交頭接耳,跑進跑出的很起勁。只有伯夷〔2〕最不留心閒事,...
原文 作者簡介 思想 -
首陽山
此山是一座圓形鐵礦山,曾高達數百米,現已被開採挖掘。附近的村子有孫薛營村、迷古村、王官營村、侯莊村。附近的歷史典故有老馬識途、伯...
交通信息 主要景點 簡介 歷史 首陽山精神 -
首陽山[甘肅省渭源縣首陽山]
,不食周粟。他們互相攙扶著離開了周朝的統治區,在首陽山隱居下來,靠採薇菜充飢...。《史記·伯夷列傳》說:二人“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
交通信息 主要景點 簡介 歷史 首陽山精神 -
洛陽市
基本介紹洛陽 洛陽是河南省 及中原城市群 的副中心城市,十三朝古都,絲綢之路 東起點,大運河 的中心城市。有十省通衢之稱。洛陽位...
基本介紹 名稱變遷 歷史沿革 自然條件 行政區劃 -
米食文化
定義 米食文化 米食文化是人類飲食文化當中的一部分,其含義是人們形成的以大米為主食的文化現象。該文化現象包括適宜種植水稻的地區,...
定義 中國米食文化概觀 米食儲藏文化 台灣米食文化 日本米食文化-壽司 -
採薇歌
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的專文加以頌揚。《採薇歌》即是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餓死之前的絕命辭...)的對立面上的直接或間接的批評,同時也可看做是對這首表明夷、齊“義不食周粟...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鑑賞 -
孟子荀卿列傳
內容提要 孟子 《太史公自序》說:“獵儒墨之遺文,明禮義之統紀,絕惠王利端,列往世興衰,作《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就是說本...
內容提要 寫作特點 現代漢語版 文言注釋版 -
伯夷
兩個人抱定“不食周粟”的道德底線,跑到首陽山里採薇而食,並最終餓死在山中...文王討伐殷紂,叩馬而諫。其三,寧可餓死,不食周粟。 相關評論 伯夷 孔論伯夷伯夷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當子貢問...
資料 傳奇之處 人物生平 伯夷叔齊意義 史籍記載 -
《採薇圖》
畫中故事此圖描述的是伯夷與叔齊發誓不食周粟的故事,作者借二人暗喻當時...“不食周粟”的故事為題而畫。伯夷和叔齊是殷的諸侯孤竹君(今河北盧龍南)的兩個...薇圖》取材於商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在首陽山採薇代食的故事。圖中石壁上有...
畫中故事 創作背景 賞析 畫家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