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歌曲
有山歌、勞動歌、風俗歌及巫師歌;歌舞有喜慶歌舞和喪事歌舞兩種。
山歌
羌語稱“拉那”或“拉索”,多在勞動場合或山間田野中唱,節拍比較自由。由兩個樂句或4個樂句組成,有的帶有曲頭或曲尾襯句,從而形成3樂句或5樂句。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傳統歌詞中苦歌很多,反映了舊社會羌族人民的苦難生活。1949年以後,羌族人民編了不少歌唱新生活的新山歌。
勞動歌
有犁地歌、收割歌、薅草歌、撕玉米皮歌、打場歌、摟柴歌、打房背歌等。有的節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節拍規整,接近歌舞曲。勞動歌有獨唱、齊唱和詞曲相同的重句對唱等形式。勞動歌中數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有的節奏明快,銜接緊湊,氣氛熱烈;有的節奏舒緩,曲調悠揚。
風俗歌
專用於傳統風俗儀式活動,包括婚嫁歌、酒歌及耍山調。婚嫁歌包括嫁歌及喜慶歌。嫁歌又稱姊妹歌,姑娘出嫁前夕,由陪伴新娘的婦女們和新娘唱。喜慶歌則是新郎家為慶祝喜事而唱的歌曲。內容有讚頌新娘的美貌和服飾以及祝賀之辭等。婚嫁歌的演唱形式多為兩人對唱及重句對唱,也有齊唱和集體重句對唱。酒歌是婚喪節日宴客時唱的歌。一般由4~6個樂句為一首,節奏徐緩,曲調悠揚,風格古樸。唱詞為多段體,內容有客主間互相祝賀、應酬之辭;有的敘述家史或讚頌古代英雄人物。耍山調是一種體裁自由的抒情歌曲。按羌族風俗,每年農曆正月初五,青年男女上山遊玩,俗稱耍寨子。耍山調是在這種場合所唱的歌曲。
巫師歌
是巫師在請神送鬼時唱的歌。其中保存著一些古老的民間故事傳說。如《澤祺格布》、《木姐珠》、《大戰戈幾人》等。說唱相間,並有敲擊羊皮鼓的間奏。
羌族民歌
羌族民歌的歌詞。演唱時,一般先唱兩句或4句的歌頭,山歌和酒歌的歌頭相同。此外,在汶川、理縣一帶也有每句7個音節的歌詞,這類歌曲沒有歌頭。羌族民歌所用的音階以五聲、六聲為主,有的民歌採用四音音列和七聲音階,但完整的七聲音階較少見。除運用以do、re、mi、sol、la為主音的各調式外,尚有一些民歌運用sol、la、si、re、fa或sol、la、si、do、re五音構成的特殊調式。羌族民歌中六聲調式音階的運用較為普遍,多數都具有五聲調式的特點,即在do、re、mi、fa、sol、la的mi、fa之間,和do、re、mi、sol、la、si的si、do之間,不作半音進行,而是分別在不同樂句或樂段中出現,或僅在結尾時出現偏音fa或si,代替mi或do二音,形成鏇宮轉調的現象。不少民歌因採用這一手法而形成一種別致的風格。此外,在民歌中連續移調的例子也時有所見。居住於松潘縣的部分羌族,習慣以二聲部或多聲部演唱民歌,其和聲結構以大二度向同度進行為基礎,間有大、小三度及四、五度。除男聲或女聲的重唱、合唱外,還有混聲合唱。有的合唱已具有復調因素。
歌舞音樂 有喪事歌舞、喜慶歌舞兩種。①用於喪葬儀式的喪事歌舞並不表現悲傷情緒,內容多為對死者的讚頌,對死者親屬的安慰;②喜慶歌舞(羌語稱“灑朗”)則廣泛用於各種喜慶活動。表演時,人們分成兩組,圍成圓圈,輪番歌舞。歌唱均採用重句對唱形式。各地羌族舞蹈大體相近,音樂則因地而異。
羌族民間樂器除巫師用的單麵皮鼓和搖鈴外,有口弦、羌笛和嗩吶。口簧為竹製,單片,可發出相距大二度的兩個實音或簧片實音的泛音。羌笛為豎吹雙管雙簧樂器,雙管同音,但因器無定製,音律各異。通常演奏的樂曲多用連續大二度顫音的序列構成。曲調徐緩悠長,沒有劃分明顯的樂句,吹奏時用循環換氣法,使樂曲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