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天津
遺產編號:Ⅶ—1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天津市
遺產級別:國家
簡介

楊柳青木版年畫歷史悠久,以其細膩的筆法、秀麗的人物造型、明艷的色彩、豐富多姿的形式內容而著名。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天津楊柳青畫社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產生

傳承
天津楊柳青年畫霍派第六代傳人霍慶有(霍玉棠之子)從20世紀80年代起,繼承父志,利用近三十年的時間苦心鑽研勾線、刻板、刷畫裱等傳統技藝,掌握了全套楊柳青木版年畫工藝,成為天津一帶唯一的勾、刻、刷、畫、裱“五項全能”的楊柳青木版年畫藝人,使得曾幾近絕跡的木版手工繪製的楊柳青年畫得以復甦。如今,“玉成號”畫莊已建成為家庭博物館,成為吸引中外遊客的人文景點。 楊柳青木版年畫繼承宋、元繪畫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台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製作時,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上面,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繪的色彩斑斕與工藝性,因此,民間藝術的韻味濃郁,富於中國氣派。楊柳青木版年畫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
發展

到國內革命戰爭、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年畫也隨即擱置發展,直至解放楊柳青木版年畫才見天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到楊柳青畫社視察,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解放後曾多次舉辦楊柳青年畫評選活動,湧現出許多的優秀作品。現今隨著政府對年畫的扶持和民間藝人對鄉土藝術感情之深,楊柳青木版年畫發展迅猛,其知名度也日益提高,楊柳青的年畫作坊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起來。
藝術特點

楊柳青木版年畫的製作方法為“半印半畫”,即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紙上,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楊柳青年畫既有版畫的刀法韻味,又有繪畫的筆觸色調,構成與一般繪畫和其他年畫不同的藝術特色。楊柳青年畫的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尤以反映現實生活,時事風俗、歷史故事等題材為特長,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連年有餘》、《荷亭消夏》等一些傳統佳作,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為中外藝術家、收藏家視為珍品。周汝昌先生曾為楊柳青年畫寫詩,作過形象生動的描述“楊柳青青似畫中,家家繡女竟衣紅。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楊柳青木版年畫作為民族民間藝術,已走向世界,曾在日本、法國、英國、義大利、泰國、新加坡等國展出。

嘉慶道光年間,楊柳青年畫的風格漸趨活潑,畫面熱鬧,色彩豐富,背景也各式各樣。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年畫。太平天國信奉拜上帝教,反對個人崇拜,提倡人人平等。所以,太平天國時期的年畫,內容包括花鳥魚蟲、走獸風景,惟獨沒有人物。正所謂“癟瓜子--沒仁(人)”。
楊柳青木版年畫題材的一大種類便是娃娃。這些娃娃體態豐腴、活潑可愛。他們或手持蓮花;或懷抱鯉魚,都象徵吉祥美好,非常惹人喜愛。
有些年畫是帖在大門上的,因此又稱門畫。畫的內容包括:鬥神、財神、門童。鬥神又有幾種,有捉鬼驅邪的鐘馗,掛在門背後有手持兵器的古代武將。在兩扇門上,一邊是關公,一邊是張飛;或是秦叔寶、尉遲慕;或是程咬金、羅成。一邊是手展"雙喜臨門"條幅的趙公明。門童有胖娃娃或鯉魚跳龍門等。
內容題材

歸結起來有娃娃仕女、戲曲故事、時樣節景、花果清供等類別。如《麒麟送子》、《五子奪蓮》、《忠義堂》、《文姬歸漢》、《五穀豐登》等很受人們的喜愛。 楊柳青年畫是採取木刻套印同人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製作的,即先用木板印出線紋,再用彩筆填色而成,形成了一種既有線條工力的木刻韻味,又不失民族傳統繪畫風格的楊柳青年畫所特有的格調。
其取材內容極為廣泛,諸如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戲曲人物、世俗風情以及山水花鳥等,特別是那些與人民生活密切關聯的題材,例如《農家忙》、《慶賞元宵》、《秋江晚渡》、《新年多吉慶,合家樂安然》、《漁婦》等,以及帶有時事新聞特色的《女子求學》、《文明娶親》、《搶當鋪》等,不僅富有藝術欣富性,而且具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這些優秀作品所代表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形成了楊柳青年畫藝術的主流,一直延續發展至今。
意義

資料顯示,楊柳青畫社現存古版6508塊,其中:完整可印製的畫版1305種,計5643塊;散版865塊。保存自明代以來的彩色年畫700種,計4056件;線描坯子2018種,6808件;完整保留了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勾、刻、印、繪、裱的傳統工藝,以潘忠義、張興澤為代表的大批技藝精湛的老藝人在年畫的傳承與研究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與此同時,天津楊柳青畫社還培養了近200名專業藝術工人和創作人員,使楊柳青年畫獨特的風格得到發展。在現存的年畫藝術中,楊柳青木版年畫以藏品豐富、技藝精湛,被公推為“中國年畫之首”。
由於歷史原因,楊柳青木版年畫曾一度衰落,抗日戰爭時期全部停業,損失最為慘重。1949年後,經過人民政府的多次搶救、蒐集、挖掘、整理,楊柳青年畫又獲得了新生。挖掘、搶救、保護楊柳青木版年畫,對研究天津地區民俗文化,以及北方其它年畫,乃至中國美術史等方面均體現出重要價值。它是中國年畫藝術的代表,在中國民間文化和天津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天津市的霍慶順、霍慶有、馮慶矩和王文達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中國民間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戰國秦漢的石雕、陶俑、畫像磚石,其造型、風格均具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魏晉後,士大夫貴族成為畫壇的主導人,但大量的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則以民間匠師為主,而流行於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刺繡、印染、服裝縫製等更是直接來源於民眾之手,並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民眾的心理、願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為富於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 |
楊柳青木版年畫| 武強木版年畫| 桃花塢木版年畫| 漳州木版年畫| 楊家埠木版年畫| 高密撲灰年畫| 朱仙鎮木版年畫| 灘頭木版年畫| 佛山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 綿竹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 納西族東巴畫| 藏族唐卡| 衡水內畫 | 顧繡| 蘇繡| 湘繡 | 粵繡| 蜀繡| 苗繡 | 水族馬尾繡| 土族盤繡| 挑花| 慶陽香包繡制| 象牙雕刻| 揚州玉雕| 岫巖玉雕| 阜新瑪瑙雕| 夜光杯雕| 金石篆刻| 青田石雕| 曲陽石雕| 壽山石雕| 惠安石雕| 徽州三雕| 臨夏磚雕| 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 潮州木雕| 寧波朱金漆木雕 | 樂清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 漳州木偶頭雕刻| 萍鄉湘東儺面具 | 竹刻 | 泥塑 | 塔爾寺酥油花| 熱貢藝術 | 燈彩 | 嵊州竹編 | 固安焦氏臉譜| 民間美術| 大悟織錦帶 | 武漢剪紙| 黃岡民間繪畫| 民間剪紙| 黃河澄泥硯 | 景德鎮民窯陶瓷美術| 天津風箏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