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

中國早在11世紀就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複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曆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誌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J.谷登堡活字印書早約400年。

基本信息

追源歷史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貼上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型凸出的陽文,和字型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覆試驗,在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裡,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中間,中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可是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人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里。但是除開西夏文字的幾本推測為活字印刷的佛經外,中原地區無發現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畢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藥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國小》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升原有技術。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1718年山東泰安人徐志定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升用過的方法。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事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與楊古同時代的王禎(1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271~1368年)創製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裡。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發明歷程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貼上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型凸出的陽文,和字型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型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活字印刷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覆試驗,在宋仁宗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2]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裡,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融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
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準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複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明,未能廣泛套用”。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

凸版鉛印

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中間,中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可是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我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里。但是除開西夏文字的幾本推測為活字印刷的佛經外,中原地區無發現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活字種類

畢升發明泥活字,是活字的開端。以後又發展了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對後世影響較大,僅次於雕版。朝鮮古代曾有過鐵活字。現代鉛合金活字是德國人J.谷登堡於15世紀50年代所創製。
漢字活字字型主要有宋體、正楷、仿宋、黑體4種。並有長扁變形體,另有隸書、魏碑、美術體等不同風格的字型多種。宋體又稱老宋體,橫細直粗,整齊清晰,容易辨認,閱讀效果好,為中國書刊報紙正文的基本用字,字面有粗體、細體等三四種,日本人稱為“明朝體”。正楷字型端莊方正,筆法和手寫相仿,有幾種不同風格的活字,適用面廣,國小課本和兒童讀物更多使用。仿宋體是仿照宋刻本的正楷字設計的活字,橫直筆畫粗細相近,橫畫略向右上傾斜,秀麗清健悅,書刊的正文、標題、圖版說明文,商品包裝廣告等均適用。字型有方形、長形2種。黑體,視覺上橫直筆畫粗細相同,方正粗黑,又名方體字、等線體字,字型也有粗體細體的不同,一般作標題和重點文句用。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的活字有朝鮮文、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傣文等,都各有不同的字型。外文活字,有拉丁文、希臘文、俄文、日文、阿拉伯文、印地文、緬文、泰文等多種,都設計有多種字型。拉丁文活字字型種類最多,按不同風格,可分為哥特體、羅馬體、無裝飾線黑體(又稱等線體)、方裝飾線黑體(又稱埃及體)、斜體(又稱義大利體)、手寫體、美術體7大類,每一類中都有不同風格的字型,少則十多種,多則幾十種,各國有自己的使用習慣。

非物遺產

中國的木版活字印刷術在2010年11月,已被列入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候選名單。《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收錄的是那些在社區或群體的努力保護下,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脅的文化遺產。為將文化遺產列入名錄,相關國家需要承諾執行專門的保護計畫,並有可能從教科文組織管理的一個基金獲得財政方面的資助。

套用

活字印刷術發明家畢升
中國的活字印刷起源於宋代,歷代出現各種活字,包括木活字,陶土活字,陶瓷活字,銅活字,但由於中國從宋代以來十分講究印刷字型的美觀性,加上印刷的書籍往往需要不同大小的字型,有的書籍還要配上插圖,活字版不如雕版方便和易於保存,雕版印刷在古代中國始終占據主導位置。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大臣周必大用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的銅版膠泥活字法,印製所撰的《玉堂雜記》。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安徽旌德縣尹王禎,製造3萬餘木活字,排印6萬餘字《旌德縣誌》100部。並余此後不久,刊行所著《造活字印書法》。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發現崇寧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字型大小不一,有個別字被橫置,顯然是活字本。1907年,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敦煌發現1300年的幾百枚全套維吾爾文字母活字。1928年中國考古隊在吐魯番地區發現帶漢字的維吾爾文活字印本。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江蘇無錫印書家華隧,用銅活字排印書籍千餘卷。
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年),銅活字排印《太平御覽》1000卷。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欒城集》等。
明代銅活字本包括《宋諸臣奏議》、《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吳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詠》等。
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內府製造25萬枚銅活字,排印64套《古今圖書集成》,共32萬餘卷。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詔令制木刻活字。二十五萬餘木刻活字,在一年內全部完成,排印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現存清代活字刊本還有〈常州府志》、《近台記聞》、《無錫縣誌》、《精訂綱鑑二十一史通俗衍義》、《紅樓夢》、《萬曆野獲篇》、《續資治通鑑長篇》、《學海類篇》、《南疆譯史勘本》、《仙屏書屋初集》、《音學五書》、《琳琅秘室叢書》等。
活字印刷在高麗和日本
13世紀末,高麗用金屬活字印《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本。
1376年,朝鮮出現木活字《通鑑綱目》。
1436年朝鮮用鉛活字刊印《通鑑綱目》。
16世紀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經》、《勸學文》。

亞洲發明與傳播

13世紀末,高麗用金屬活字印《清涼答順宗心要法門》,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金屬活字本。
1376年,朝鮮出現木活字《通鑑綱目》。
1436年朝鮮用鉛活字刊印《通鑑綱目》。
16世紀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經》、《勸學文》。

歐洲發明與傳播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1440年左右,約翰內斯·古騰堡將當時歐洲已有的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發明了鉛字的活字印刷,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實質上推進了印刷形成工業化。1584年西班牙歷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中國印刷技術影響;中國的印刷術,通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通過阿拉伯商人攜帶書籍傳入德國,古騰堡以這些中國書籍,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門多薩的書很快被翻譯成法文、英文、義大利文,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法國歷史學家路易·勒·羅伊,文學家米歇爾·德·蒙田等,都同意門多薩的論點。義大利人則將活字印刷傳入歐洲的功勞,歸功於倫巴地出生的義大利印書家帕菲洛卡·斯塔爾迪,他見到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回來的活字版書籍,採用活字法印書。義大利人為此特地在他的出生地樹立他的雕像作為紀念。法國漢學家儒蓮,曾將沈括《夢溪筆談》中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一段史料,翻譯成法文,他是最早將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史實,介紹到歐洲的人。古騰堡所發明的鉛字,實際上同時含有鉛、錫與銻。因為活字合金含有鉛等對人體有害的金屬、使用麻煩以及工藝上的不足,在電腦排版流行以後,逐漸消聲匿跡。

西式鉛字印刷傳入中國

1839年,英國倫敦傳道會傳教士理雅各將馬六甲英華書院及其印書廠的華文活字和印刷機器,遷往香港。香港首份華文報章《遐邇貫珍》就是用英華書院的漢字活版印刷廠印刷發行的。當時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活字,世界聞名:俄國沙王欽差大臣、法國巴黎學會、新加坡政府。而太平天國、兩廣總督、上海道台、清廷總理衙門等,都先後購買過英華書院鑄造的中文活字,或全套活字銅模,是為西人鑄造的中文鉛字傳入中國之始。1843年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美魏茶、慕維廉、艾約瑟等在上海創建墨海書館,是上海最早的擁有西式漢文鉛印活字設備的印刷機構。墨海書館刊行的鉛活字本,包括裨治文《大美聯邦志》等。1873年英華書院校長理雅各返回蘇格蘭的家鄉;王韜買下英華書院舊址的中文活字印刷厰,在荷李活道29號,創立中華印務總局-世界上第一家採用西式中文鉛字排印書籍的華本印刷廠。1874年王韜創辦的《循環日報》是世界上第一家採用西式中文鉛活字的華資中文日報。

韓國對歷史的有意歪曲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渾天儀,這些都是中國人熟知的發明,不過,有好些韓國人聲稱它們的發明權歸韓國。這不,因為韓國的一本古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本,於是韓國人便聲稱自己是活字印刷術發明的祖先。爭議聯合國認定韓最早金屬活字。韓國學者敢於宣稱“起源國”在於有“活字實物”、“印刷物文物”兩手證據。一手證據是《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下稱《直指》)。韓國駐華使館官方網站稱:2001年6月,《直指》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韓國政府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清州為《直指》舉行了大型紀念活動。另外一手是他們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對畢升的泥活字進行了還原,發現了“問題”,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韓國學者提出,畢升僅僅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只是一個構想,並沒有付諸實施。話說《直指》作為韓國金屬活字的“孤證”,受到了超越國寶的尊崇,宣傳攻勢十分了得,前總統金大中親自參加了古印刷博物館的活動,清州市和慶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橋”等等——可見,韓國人已經把活字印刷當作發展旅遊業的金字招牌。為了打造這個金字招牌,韓國前後動用了數以億計的金錢——僅僅是2000年的清州國際印刷出版展覽會和清州古印刷博物館開館十周年慶典,韓國政府便投入150億韓元舉辦。

2001年6月,韓國的《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這就是韓國人宣稱活字印刷術是他們發明的主要理由。一些國人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糊塗。但這裡面多少有點誤讀,其一,“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並不等於活字印刷術的歸屬定論。其二,“金屬活字印刷術”也並不等同於活字印刷術,只是韓國方面似乎在做宣傳時,“巧妙”地把“金屬”兩個字省略了。在科學發明上,首重原創。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這個革命性的進展,在科學史上,可稱為“偉大的發明”。而從泥活字發展到金屬活字,當然也可稱為發明,但嚴格地來說,更似一次技術的改良。回顧整個活字印刷術發明權之爭,其實以前西方人一直認為,使用鉛活版印刷術的古登堡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公平的說,技術上最成熟的的確是他)。但隨著李約瑟等人證明了畢昇才是活字印刷術的開創者,大家也就承認活字印刷術是中國人發明的了。在歷次歐美社會評選“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活動中,活字印刷術都名列前茅,發明權也都是屬於中國的。韓國人如果不能找到新證據,證明他們最早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個共識是推翻不了的。

韓國人如果一定要僅憑現有證據,就堅稱活字印刷術是他們發明的。秉持做人要厚道的原則,及保持兩國人民友好感情的需要,人們也只能說他們的思維方式比較有獨特性吧———當然,韓國國內對此也並非沒有不同聲音,韓國漢陽大學的歷史學家林志弘就曾撰文批評:韓國的歷史書,有一種“起源崇拜”情結———喜歡把什麼好的東西,都說成最早是自己民族自己祖先發明的,比如對有爭議的金屬印刷術,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不提其發明地的爭議,只說是自己的祖先最早發明的。不過,對林志弘先生這樣的聲音,中國報導得比較少就是了。

史料連結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之一,發明者畢升,時間在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比韓國的《直指》早近400年。同時代的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對此有詳細記載,不僅記載了造活字的方法是“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還記載了許多細節,當時活字印刷已有明確的分工,“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當時字型檔的檢字法為按讀音分類查找,“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字型檔中每個字都有數個,常用字更多,以備重複;如果是罕見字,則臨時製作。1965年,浙江溫州出土一件印本殘頁《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有關專家考證認定為是畢升之後大約50年(1103)北宋時期的泥活字印本,應是迄今發現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非常確鑿,傳統的韓國學者也承認“金屬活字”不過是材料不同,韓國學者徐有榘(1764-1845)在《怡雲志》卷七的《活版緣起》中說:“沈括《夢溪筆談》記膠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權與(起源)也或用銅造——我東(朝鮮自稱)尤尚之。”

西夏文泥活字應刷術實物驗證

孫壽齡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武威市著名西夏學者、西夏文泥活字專家
泥活字印刷源於中國,早在宋代,我國印刷術的發明者畢升就發明了泥活字印刷術,因一直沒有泥活字的實物來證明此項技術是中國發明的,孫壽齡通過對武威出土的西夏文《維摩詰所說經》多年的研究後證明了《維摩詰所說經》是泥活字印刷版本,這一學術實踐的研究成功,證明了泥活字印刷術源於中國.對於活字印刷的爭論十分激烈,並由此開過世界的學術會議。而孫壽齡堅信自己的研究和判斷,他從武威出土的這件文物認定,中國才是泥活字印刷的鼻祖。為了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他根據北宋大科學家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關於畢發明泥活字印刷術的記載,選泥、制料、刻字、燒制,排版印刷,他用自家做飯的土爐子燒制泥活字,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煙燻火燎中經受了一次次失敗的考驗。最後,從爐灰中用皸裂的雙手扒出了3000多個既難寫又難認的西夏文陶字,又用畢之法摸索印書,終於用自己親手刻出的字印出了《維摩詰所說經》(下卷)。這一成功,以確鑿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是活字印刷的發明國。

相關詞條

印刷雕刻電腦經學七福神

科學幻想

科學是無止境的,在人們的思維中存在無窮的空間給我們去想像、去思考、去猜測,理論的提出效應的總結都無疑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中國四大發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