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發人群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公布的“2007年搜尋用戶分布圖”顯示,有將近80%的用戶年齡段分布在18歲~40歲之間。其中18歲~24歲,即“80後”所在的用戶群組所占比例最高,已經達到37.84%。最新研究表明,對於平均每日上網時間達到10—14小時的白領一族,“搜尋依賴症”最為嚴重。
資料顯示,從2007年9月開始,中國網民每月的搜尋請求超過100億次。目前,中國網民數量已經增長到1.72億,而搜尋引擎已經覆蓋了超過96%的中國網民。“80後”所在人群,93%以上都是獨生子女,凡事都習慣獨自分享和承擔,但在內心深處很渴望交流和溝通。浮躁、迷茫、孤獨、自信、自卑和無奈等情緒在他們描述自己的心理狀況和對未來的打算時體現得較為明顯。
也正是因為這種集自信和自卑於一體的矛盾情緒,讓“80後”渴望交流卻難以向別人敞開心扉。於是他們選擇把腦袋裡涌動著的問號通通交付給搜尋引擎。
產生問題
讓人不願獨立思考;減少創造力,使人們的思維趨於簡單化;
使人們不再努力記憶信息、積累知識;
過分依賴搜尋會降低溝通能力;
搜尋出的信息流於表面,不能深入解決問題。
網路上已經出現專門針對搜尋引擎的網路寫手。這些網路寫手有意設計出讓搜尋引擎便於發現的信息,如大量重複的關鍵字、用戶不可看到的文字、錯誤的連結等等,通過這種方法吸引更多的人瀏覽他們服務的相關網站,讓網站獲得更多的廣告收入。這些內容統統都被稱作“搜尋引擎垃圾信息”。一旦打開搜尋引擎,有用的、沒用的一齊冒了出來,叫人難以甄別。
調查結果
如今,“自診族”越來越多,這些人常常藉助於網路的強大搜尋功能來給自己看病。不過,醫學專家提醒,上網學習醫學常識是好事,但“自診”存在很多風險,吃藥還是需慎重,必須由醫生診斷後再對症下藥。在北京一家銀行工作的80後員工小楊發現,自己的生活已離不開搜尋引擎了。面對一個提問、一部電影、一位剛剛認識的朋友,甚至路邊一隻貓是什麼品種,他都要上網搜尋一番。
如果搜尋引擎一時打不開,他甚至會茫然好一陣子。“我真希望在腦子裡安裝一個搜尋引擎。上次在家找一本書,怎么也想不起書的位置,腦子裡只浮現出關鍵字。要是輸入書名就能知道書在哪裡該多好。”
像小楊這種凡事喜歡“徵求”搜尋引擎意見的習慣,被好多網友戲稱為“搜尋依賴症”。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對2175人的線上調查顯示,81.4%的受訪者感覺很多人患上了“搜尋依賴症”;89.8%的人承認自己就有“搜尋依賴症”,其中20.0%的人感覺症狀“非常嚴重”。
受訪者中,70後占37.2%,80後占35.4%,90後占2.9%。
78.6%的受訪者遇到問題首先上網搜尋答案。
調查中,78.6%的受訪者遇到問題首先“上網搜尋答案”,只有8.0%的人會“自己思考”,7.4%的人“翻書或查字典”,5.4%的人“請教他人”。
上海某銀行職員吳曉麗對搜尋引擎情有獨鍾。上周日,她覺得手有點脹,就用關鍵字“手”和“發脹”上網搜尋,結果發現可能是自己脊椎有問題,需要加強鍛鍊。
年底要寫總結,吳曉麗也免不了上網搜“總結模板”。結果她發現,幾位同事寫的總結大同小異,因為大家搜到的模板都差不多。“也沒什麼好尷尬的,大家都心領神會了。”
“搜尋依賴症”都有哪些“症狀”?調查中,70.7%的人認為是“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會趕緊搜尋大量背景知識”,68.8%的人選擇“遇到問題首先上網搜尋”,48.5%的人表示“寫文章時會打開搜尋引擎找思路,或乾脆複製貼上”。
此外,還有38.9%的人說自己“面對複雜問題,頭腦中會冒出若干關鍵字而非完整信息”,33.4%的人“面對任何資料只記憶關鍵字,留待以後搜尋”,31.8%的人“經常覺得,凡是我想到的別人都想到了,凡是我想知道的,一定有人知道答案”。
人們會上網搜尋什麼樣的信息?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生活信息(79.8%)、工作資料(72.4%)、新聞信息(71.2%),接下來依次是商品信息(59.2%)、學術文章(53.2%)、求醫問藥(48.6%)等。
症狀表現
不記憶任何資料
不思考任何問題
不撰寫任何文案
“假如家裡停電一天,電腦上不了網,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這一天,尤其是不能使用網路搜尋,真的感覺自己像瞎了一樣!”最近,網友“迷失的網”在深圳某網站發帖這樣說道。“迷失的網”說,他是一名在福田中心區上班的單身白領,多年的網路生活讓他對網路搜尋形成了很強的依賴性,他每天學習、生活和娛樂都離不開搜尋引擎。從早上一睜眼開始,去哪兒吃早飯,坐哪兒路車,文案怎么寫,作業怎么做,下班之後去哪K歌,明星們的八卦,哪個牌子的化妝品更適合自己,身體突然出現的小毛病,電影裡的小細節,甚至是回家途中偶然遇到的一隻貓的品種,都會讓他上網一搜。
“迷失的網”的帖子立即在廣大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網友紛紛跟帖表達自己對網路搜尋的依賴表現,有網友還總結出搜尋引擎依賴症的幾大特徵,甚至有網友總結自己對搜尋引擎的依賴達到了“三不境界”:不記憶任何資料、不思考任何問題、不撰寫任何文案。這都是因為谷歌、百度等搜尋引擎的強大功能,讓人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染上了“搜尋依賴症”。
形成原因
在網際網路進入人們生活的今天,網路搜尋的功能越發顯得重要起來。那些信息量大且查詢方便的搜尋引擎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當別人向你請教一個問題,你10秒內無法想出答案時,你是否會去求助搜尋引擎?當你想了解一件事情或去做一件事情,你是否無論如何都會先“徵求”一下搜尋引擎的意見?一般看來,這就是“搜尋引擎依賴症”的典型特點,而對於平均每日上網時間達到10-14小時的白領一族,“搜尋引擎依賴症”則最為嚴重。中國計算機報調研中心一項針對白領上網習慣的最新數據顯示,現在越來越多的白領已把獲取信息的途徑從直接上門戶、社區轉向搜尋引擎工具。只要不懂的、想知道答案的,白領首先就會求助於等搜尋引擎。如果有一天不能用搜尋引擎,就覺得好像與世隔絕了一樣。
而在選擇搜尋引擎時,白領也有自己的標準。一般來說,除了功能是否夠強大外,主要還是取決於第一次的使用體驗。並且很多非常小的附加功能往往都能大大增強白領用戶的忠誠度。這在最近權威市場調查機構CTR公布的調查數據就顯示,當百度、谷歌等成為大眾搜尋引擎的同時,搜狗則多為月入五千至一萬元以上的白領用戶所使用。搜尋引擎使用的這種變化則證明搜尋引擎的市場正進入多元化時代。
毫無疑問,如今為了吸引更多客戶,不少商家都選擇了搜尋行銷。像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觀看話劇、音樂劇等高尚文化生活。正在成為人們特別是白領一族則成為這消費的時尚。一些票務公司看準這一行情,往往會在搜尋引擎上主動投放一些關鍵字廣告。而關鍵字的選擇則都是根據白領的日常搜尋習慣組合而來的。像除了“票務”和“票務公司”等基本關鍵字外,根據熱門演出靈活搭配的“這一夜women說相聲門票”、“兩隻狗的生活意見門票”、“42街門票”、“貓門票”等等都是票務公司慣用的手法。
對於白領“搜尋引擎依賴症”引發的這種商業效應,有關專家認為,對企業來說,白領對搜尋引擎強大的依賴心理的確意味著搜尋行銷的空間以及商機。但在過去,很多企業對人們的搜尋需求卻有所忽視。事實上,社會的消費潛力不僅大,消費需求也非常多元,搜尋引擎的多樣性自然會帶來搜尋的多樣性。這也就是為什麼網路搜尋“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重要原因。
在選擇搜尋引擎時,白領也有自己的標準。一般來說,除了功能是否夠強大外,主要還是取決於第一次的使用體驗。並且很多非常小的附加功能往往都能大大增強白領用戶的忠誠度。當百度、谷歌等成為大眾搜尋引擎的同時,搜狗則多為月入五千至一萬元以上的白領用戶所使用。
問題反思
搜尋引擎是把雙刃劍
利用網際網路的便捷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並且獲得大量的信息,但過度的依賴,容易養成一種惰性。甚至有人感嘆,用慣了鍵盤,寫出來的字越看越不像。
到底該怎么看待搜尋引擎現象?現代人該如何利用好搜尋引擎呢?
網友“貝貝”認為:在沒有網路的年代,過目不忘是多么有用啊,有了網路,記不清楚,上網搜搜,簡單得很。
網友“我是沙龍”認為,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不可能也沒必要把什麼知識都記住,搜尋引擎無疑是人們快速尋找知識的最便利的一種工具,有了它,人們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無論是在娛樂還是在工作學習方面,搜尋引擎提供給人們的幫助非常大。
網友“頓悟”認為,儘管搜尋引擎是個好東西,但如果對搜尋引擎過分依賴,讓太多網民不再費力去記憶,不再絞盡腦汁思考問題,不再為一個觀點而爭論,“不記、不想、不爭”將成為普遍的網際網路行為。以前人們覺得自己的大腦應該是知識的蓄水庫,然而現在年輕人的大腦卻像抽水馬桶一樣,一切知識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喪失了基本的積累。
有的網友還指出,目前,網路上已經出現專門針對搜尋引擎的網路寫手。這些網路寫手有意設計出讓搜尋引擎便於發現的信息,如大量重複的關鍵字、用戶不可看到的文字、錯誤的連結等等,通過這種方法吸引更多的人瀏覽他們服務的相關網站,讓網站獲得更多的廣告收入。這些內容統統都被稱作“搜尋引擎垃圾信息”。於是剎那間泥沙俱下,一旦打開搜尋引擎,有用的、沒用的一齊冒了出來,叫人難以甄別。
網友“過街老貓”認為,搜尋引擎就像一把雙刃劍,它只是個工具,怎么用,全在於人。只要加以正確引導,就能幫助人們事半功倍,當然,如果只是一味的依賴,那搜尋引擎就是一劑慢性毒藥,害人害己。
症狀測試
試題
1.當別人向你請教一個問題,你10秒內無法想出答案時,你是否會回答去網上搜尋一下?
2.當你在寫一篇文檔(包括中文和英文文檔),需要斟酌某個字句時,你是否會打開搜尋引擎尋找答案?
3.當你掛在網上無所事事的時候,你是否會打開一個搜尋引擎的頁面發獃或隨便在裡面輸入一個想到的詞隨意搜尋?
4.當你看到一個網站的廣告時,你是否基本不去留意網站的網址,而只是記住網站的名稱留待以後需要的時候搜尋一下?
5.當你需要編寫一個格式報告(例如年終總結、畢業論文、會議論文)時,你是否會先搜尋一些範例並參照編寫?
6.當你的頭腦里冒出一個可能讓你發財的新想法時,你是否會趕緊上網搜尋一下看看是否已被別人捷足先登了?
7.如果你馬上要和別人就一個你並不熟悉的領域進行討論時,你是否會趕緊先搜尋一把,儲備足夠的背景知識,然後出動?
8.當你即將奔赴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是否會先打開搜尋引擎頁面,查閱當地的地理人文、風俗習慣,然後再啟程?
9.當你被突然問到一個複雜的問題時,你的頭腦中是否會冒出若干個關鍵字,而非連續的句子?
10.你是否經常有這樣的感覺:凡是我想到的,別人都想到了;凡是我想知道的,一定有人知道答案?
結論
(凡回答是的,請加1分,回答否的,不加分):
10-8分:你已經染上嚴重的搜尋引擎依賴症。
7-5分:你已經具有搜尋引擎依賴症的典型症狀,並逐漸走向搜尋引擎症的黑洞。
4-1分:你還保持有原始部落的求生技能,脫離搜尋引擎你還可以過正常的生活。
專家建議
專家支招:分步驟慢慢戒針對不少迷戀搜尋引擎的網友,專家提出以下建議,以幫助網友建立正確使用搜尋引擎的觀念。
首先,不要給自己太高的要求,如果已經搜尋成癮,就分步驟慢慢戒,先要求自己雙周日不接觸電腦。
其次,每一次看電腦時都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問自己做這些事情是不是必要的,給自己設定十分鐘搜尋時間,如果持續太久,不如乾脆喝個茶,上個洗手間,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轉移一下對電腦的注意力。
然後,經常讓自己跟自己做辯論:“我真的有必要了解這些東西嗎?”“這些信息對我很重要嗎?”如果上網的時候被網頁上的大標題所吸引,要及時制止自己的好奇心。
最後,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能沉溺在搜尋引擎和連結中,要給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怎樣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決定著你有什麼樣的人生。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1年01月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 |
2011年一月IN辭彙總 | 豆芽現象 | 黃昏散 | 見與不見體 | 電子背叛 | 搜尋依賴症 | 強制性賀歲 | 愛情反芻 | 掃地老太太 | 智慧約會 | 以房養老 | 寵物兒童 | 螢屏細菌戰 | 2+4式團圓 | 壓力山大 | 送禮焦慮症 | 過期新鮮人 | 葛優體 | 二手電視節目 | 戀愛條件化 | 顏文字 | 集體造句症| 求職體驗游 | 廚房分手 | 悍母教育 | 軟待遇| 鴛鴦名片 | 禮性運動 | 春運病 | 青年危機 | 節日簡訊焦慮症| 富上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