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攢錢速度永遠追不上噌噌上漲的房價,可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讓她的情緒不由自主地跟著焦慮、興奮、不安。小麥覺得,自己患上了購房焦慮症。
調查表明,近八成武漢公民買房貸款在30萬以上,其中,大約有30%以上的家庭,按揭貸款支付占月收入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0%;而且,高達90%以上背有房貸的人,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情緒,有的會寢食不安,嚴重的會患上購房抑鬱症、後悔綜合症。
產生背景
一手房市場開始瘋狂。2009年年初以來,開發商又開始大量拿地,天價地王頻出。很多人放棄觀望,忍不住出手。就這樣,房子又成了緊俏貨,天價排號、哄抬房價的行為不斷上演。河北燕郊的上上城,7000套房子排了2萬個號,光排號費就高達2億元;杭州一家樓盤前不久開盤,七八千人爭200套房,一個號可以賣到上萬元甚至數十萬元。很多樓盤甚至連預售許可證都沒有拿到,就已提前收取大量排號費。
二手房市場更是瘋狂。在優惠政策即將到期的輿論壓力下,二手房的掛牌量和交易量猛增。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已達3萬套左右,比10月份上漲50%;深圳規劃與國土資源委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20日深圳二手房單日成交量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0日,11月深圳二手房成交已超1萬套,一周的成交量就相當於以往一個月。
表現
買不起房焦慮
———“我不喝酒、不抽菸、不娛樂,辛辛苦苦賺的錢到頭來還不夠付一室一廳的首付款。”王秉鈞是鄭州人,父母是農民,家裡幾乎沒啥積蓄,參加工作至今,他省吃儉用整整存了五年的錢。王秉鈞說自己參加了五年的房交會,眼睜睜地看著房價翻倍地往上躥,簡直都快被逼瘋了,“再看看吧,房價如果能跌的話,我就定居在杭州,否則只能走人了。”王秉鈞似乎已經下定決心。
買不到房焦慮
———見到尚波時,他正作出“捶胸頓足拍腦袋”狀,豐富的肢體語言引起了很多“同病相憐”人的共鳴。“錯過,錯過,一再地錯過。”他神情十分激動,像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一樣反覆地責罵自己。原來,尚波看中的那套位於市中心的“利茲城市公寓”的二手房價已經掛到了每平方米11000元,而在八月份的時候他跟該賣主談好的價格是9200元,後來猶豫著房價會跌,主動撤單了,真是後悔莫及啊!
買了房還焦慮
———“這么高的價格買進,真怕它跌下來啊。”“要是跌了那怎么辦?那不是得為銀行打一輩子的工啊。”姚易在濱江高新技術開發區工作,為了上班方便,他就近挑了一套新開盤的江景房,每平方米8100元,共花了95萬元,因為手頭沒余錢,他選擇了80%的銀行按揭,每個月還3780元。“這樣一來,我每個月基本沒有餘錢了,銀行又加了息,萬一房價跌下來或是我被解僱的話,那我就玩完了。”
對策
高房價固然讓房產投機者賺得盆滿缽滿,同樣也加劇了購房者的焦慮心態,不過,房價再高,飯總得吃,覺總得睡,日子也還得繼續過,假如因為高房價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甚至在高房價的壓迫下人性都遭遇扭曲,恐怕也說不過去。無論如何,如今的時代,畢竟還沒有到不買房便沒法活的地步,這個時候,或許更需要人們的理性判斷和抉擇。很多時候,身處高房價之下的“蝸居時代”,調整自我心態與調適生活方式,或許是作為個體的人們可以選擇的自我救贖方式。
不過,無論是被房子“綁架”,還是由於自身的過於焦慮,當城市白領的蝸居式生存成為一種普遍情形,甚至引發極大的共鳴時,恐怕還不能全拿國人的購房觀念說事兒。無論如何,居有定所的願望恐怕算不上奢侈,安居心切更不能被扣上焦慮的帽子,這些願望其實不過是樸素的生活觀念罷了。某種程度上,既然中國人存在著購房焦慮,恐怕也更多與住房保障的缺失不無關係,房子可以不買,但卻不能不住。在新加坡等國,廉租房的供應相當充沛,大學畢業生即便不買房,也可以低成本地享用環境、條件各方面都相當不錯的廉租房,而我們的大學畢業生要想租上相對寬鬆、環境好點的房子,每個月的開支恐怕不會低於一千元,如此成本,還真是接近購房貸款了。從經濟角度講,與其花大筆錢去租房,倒真不如一鼓作氣買房。
可見,國人的購房焦慮,其實並非天生如此,之所以會產生如此“蝸居式生存”,住房現狀與住房政策倒是應當首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