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別名睡眠無呼吸綜合徵,俗稱鼾症、 打呼嚕)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多發病,已成為危及生命的隱形殺手,近幾十年來才逐漸被人們關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反覆出現呼吸暫停現象,其造成 低氧進而損害多種器官,最終惡果是患 心腦血管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患病率高達1~4%,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達20~40%。1993年,美國醫學專家呼籲“喚醒美國”;日本也警告“ 睡眠呼吸紊亂疾病將是21世紀的國民病”。發病原因
正常人在吸氣時,空氣通過咽喉部進入到肺里。但是如果一個人在睡前飲酒、服用諸如鎮靜劑、安眠藥以及抗組胺藥物等,或者過於肥胖,這樣,咽部組織肥大或肌肉組織過於鬆弛,氣流通過氣道時可能會部分受阻,當氣流從鼻或口經過這個狹窄部位時,咽部結構產生振動並彼此共振,由此產生人們熟悉的鼾聲。如果咽部結構將氣道完全阻塞,氣流完全無法進入肺部,此時就會出現呼吸暫停。由於肺部不能得到新鮮空氣,大腦會將身體短暫喚醒到剛剛能夠收緊咽部肌肉的程度,從而解除氣道阻塞,於是可以聽到入睡者一個很響亮的喘息聲,呼吸恢復正常。該過程循環往復,使入睡者的呼吸變得支離破碎。這樣循環往復,入睡者醒來之後,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又由於肌體長期缺乏新鮮空氣供應,導致血氧濃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二氧化碳堆積,入睡者的肺部、心臟及其他器官受到損害,從而引起各種疾病。
OSAHS的直接發病機制是上氣道的狹窄和阻塞,但其發病並非簡單的氣道阻塞,實際是上氣道塌陷,並伴有呼吸中樞神經調節因素障礙。引起上氣道狹窄和阻塞的原因很多,包括鼻中隔彎曲、扁桃體肥大、軟齶過長、下頜弓狹窄、下頜後縮畸形、顳下頜關節強直,少數情況下出現的兩側關節強直繼發的小頜畸形,巨舌症,舌骨後移等。此外,肥胖、上氣道組織黏液性水腫,以及口咽或下咽部腫瘤等也均可引起OSAHS。關於OSAH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睡眠呼吸阻塞暫停綜合症還有一個不利因素是,患者是入睡後自己渾然不覺的狀況下發生的,自己難以自述清楚症狀,所以常常以其身體不適症狀到醫院就診,如果醫生不警惕,極易造成漏診和誤診。
臨床表現
1.打鼾睡眠中打鼾是由於空氣通過口咽部時使軟齶振動引起。打鼾意味著氣道有部分狹窄和阻塞,打鼾是OSAHS的特徵性表現。這種打鼾和單純打鼾不同,音量大,十分響亮;鼾聲不規則,時而間斷。
2.白天嗜睡
OSAHS患者表現為白天乏力或嗜睡。
3.睡眠中發生呼吸暫停
較重的患者常常夜間出現憋氣,甚至突然坐起,大汗淋漓,有瀕死感。
4.夜尿增多
夜間由於呼吸暫停導致夜尿增多,個別患者出現遺尿。
5.頭痛
由於缺氧,患者出現晨起頭痛。
6.性格變化和其他系統併發症
包括脾氣暴躁,智力和記憶力減退以及性功能障礙等,嚴重者可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呼吸暫停綜合症最常發生在30歲以上的人群中,但在 兒童中也時有發生,稱為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簡稱小兒鼾症。據美國流行病學調查初步估計,40歲以上男性的患病率為1.24%,30~35歲的人群中,有20%男性和5%女性打鼾;60歲左右者,則有60%男性和40%女性打鼾;肥胖者打鼾的要比瘦者多3倍;嚴重的打鼾者與相同年齡和體重的不打鼾者比較,前者和高血壓的可能性更多,且往往發展成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總之,鼾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甚至嬰兒和兒童,男女均可發病,但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女性則多見於絕經後,其病情多較男性為輕。少數病時可有家族史。
檢查方法
應了解上呼吸道阻塞情況及顱頜面發育是否異常,如下頜形態和位置,咬合情況以及口咽部、鼻咽部的情況等。
1.X線頭影測量
間接了解氣道阻塞部位,但不必要對所有OSAHS病人進行X線頭影測量
2.多導睡眠監測
多導睡眠圖監測儀(PSG)是診斷OSAHS最重要的方法,它不僅可判斷疾病嚴重程度,還可全面評估患者的睡眠結構,睡眠中呼吸暫停,低氧情況,以及心電、血壓的變化。某些情況下藉助食道壓檢測,還可與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相鑑別。單純依靠患者描述的症狀來診斷不夠。每一位患者在治療前、術前和術後,以及治療後都至少應進行1次PSG檢查。PSG檢查應在睡眠呼吸實驗室中進行至少7h的數據監測。PSG檢測的項目包括腦電圖、眼電圖、頦肌電圖、脛前肌電圖、心電圖、胸腹壁呼吸運動、口鼻氣流以及血氧飽和度等。
3.鼻咽纖維鏡檢查
X線頭影測量可在靜態下對氣道情況作出診斷,而鼻咽纖維鏡則偏重於動態診斷。
診斷確診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首先應到開設有“睡眠呼吸障礙(打鼾)”或“睡眠疾病”專科醫院門診。由於患者多數不知道自己在睡眠狀態下發生的情況,因此最好由患者的伴侶陪同,或者使用一台錄音機記錄1-2個晚上睡眠時發出鼾聲的情況,以供醫生了解病情。醫生對懷疑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病人將安排作睡眠呼吸監測檢查,亦稱多導睡眠圖監測(PSG),這是確診有無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這種疾病及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的唯一可靠的方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診斷標準明確清晰,目前國際上認同的診斷標準是:每晚7小時睡眠中,超過10秒鐘呼吸暫停現象反覆出現30次以上,或平均每小時超過10秒鐘呼吸暫停與低通氣次數之和超過5次。
低通氣是指呼吸氣流強度降低超過正常呼吸氣流強度的50%以上,並伴有4%血氧飽和度下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最常見的症狀,是睡眠過程中反覆出現持續時間超過10秒鐘口鼻氣流中斷。
主要類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即在睡眠中因上氣道阻塞引起呼吸暫停,表現為口鼻腔氣流停止而胸腹呼吸動作尚存在,是一種累及多系統並造成多器官損害的睡眠呼吸疾病,是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卒中等多種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
即口鼻腔氣流和胸腹呼吸動作同時停止,主要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呼吸中樞功能障礙或支配呼吸肌的神經或呼吸肌病變,雖然氣道可能無堵塞,但呼吸機能不能正常工作導致呼吸停止。
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
在睡眠中因上氣道阻塞引起呼吸暫停,表現為口鼻腔氣流停止而胸腹呼吸動作尚存在,是一種累及多系統並造成多器官損害的睡眠呼吸疾病,是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腦卒中等多種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治療預防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極少可自動痊癒,但卻可以治療,如不能將引起咽腔阻塞,狹窄的原因祛除,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是不可能治癒的。而且經過幾十年來的研究,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中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目前還沒有一種有效藥物用來治療(當然除 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除外)。臨床上常用的一些治療方法有: 改變生活習慣A.採取側臥位睡眠,可以減輕或防止咽腔部軟組織和舌根後墜;減輕頸部和胸部脂肪組織對氣道壓力,從而有助減輕鼾聲,甚至防止呼吸暫停。要改變習慣了的仰臥位睡眠姿勢一般比較困難,可以嘗試在睡衣背部正中縫上一個網球,以保證夜間的側臥位姿勢。
B.減輕體重和堅持體育鍛鍊。通過控制飲食、積極體育鍛鍊,從而達到減輕體重、減肥的目的,這點對因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暫停患者來講是最最重要的。
C.保持鼻部通暢,及時治療鼻、鼻竇部位的疾患。如果患者是吸菸者,應戒菸,因為吸菸使鼻、咽腔黏膜刺激,產生慢性炎症,會使已經不通暢的呼吸道變得更加糟糕。
經鼻持續正壓通氣的呼吸機治療(CPAP)這是目前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一種療效肯定、安全的治療方法。世界上有70-80%患者使用這種治療方法。
牙托治療在睡眠時,口腔戴上一副牙托可防止打鼾,亦可作為經鼻持續正壓通氣的呼吸機(CPAP)治療的一種輔助性治療手段,這種方法需在牙科醫師指導下進行。這種方法對老年人及牙齒有鬆動和口腔疾患者不宜使用。
手術治療對全身無嚴重併發症,非肥胖原因引起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多導睡眠圖監測(PSG)檢查呼吸紊亂指數(AHI)小於20,在體檢時發現上氣道有明顯解剖性狹窄的患者可慮手術治療,對存在多部位狹窄的可分期手術。但在術前一定要充分估計到手術的安全和有效性。
飲食保健具體飲食建議需要根據症狀諮詢醫生,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全面而均衡。飲食宜清淡為主,戒除菸酒、咖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安全隱患
美國對高速公路發生的嚴重車禍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相當多的肇事司機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美國已經開始對職業司機進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普查,並對患者進行專門的醫學諮詢和強制性治療。
瑞典統計表明,司機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第一位原因。
研究人員套用汽車駕駛模擬器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患者及過量飲酒者進行模擬駕駛測試,結果顯示:正常人醉酒後駕駛技術比頭腦清醒時差,但是平均水平仍好於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患者。國外許多機構已經制定相應法規,發放駕駛執照必須檢查司機是否患睡眠暫停綜合症。
醫學研究
該病可能與人的臉型有關2005年,日本東邦大學醫學系的研究人員利用臉部照片合成平均臉型模型的方法,將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71名日本人及18名加拿大人與12名健康日本人進行臉型比較。結果發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患者與健康人相比,眉毛到嘴之間的距離更長,下巴也相對較小。研究人員認為,臉長而下巴小的人咽喉深部的咽腔相對狹窄,因此氣道容易堵塞。他們建議,即使體重不超標,有這種臉型的人只要經常打鼾,就應儘快接受檢查。
此前,人們一般認為,肥胖的人才易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但研究人員發現,在日本200萬至300萬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患者中,30%體重正常,甚至還有一些人比較消瘦。
運動有助改善症狀
2011年,有三篇新研究表示,健走等運動和重量訓練可減少25%的發病率。研究人員招募了幾十名有中等嚴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久坐不動成人,其中一半志願者被指派進行12周的運動,每周健走4天、每天30至40分鐘,並參與耐力訓練(如長跑等)2天。結果顯示,3個月之後,運動組研究對象在夜間呼吸停止的次數從平均32次減少到25次。
除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外,之前研究還顯示,減重也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有所改善。
相關人物
中國睡眠研究會的專家表示,馬季、航母艦載機總指揮羅陽、小品演員高秀敏等名人,他們的去世都和睡眠問題誘發致命疾病發作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