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彼得·潘誕生於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彼得·潘生活在夢幻里,永遠也不想長大。我國的一些社會心理學家憑藉敏銳的觀察力,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經從不少青年、中年人身上發現了這種現象與苗頭,並將這種現象稱為“社會依賴綜合徵”,也就是“彼得·潘綜合徵”。這類人不願意以成人的標準看待自己,感興趣的大部分是同學聚會、朋友生日、一起出去玩兒等等,對個人的前途、婚姻構想得很少,根本就沒有長遠打算。儘管他們都已經三四十歲了,但是他們在外表和內心的一些信念、想法、價值觀方面比同齡人要差很多。
“彼得·潘綜合徵”的形成與家庭環境、教育有很大關係。在過分保護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已經形成了依賴行為模式,習慣於讓別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其中有些人不是不希望自己“長大”,也不是不想為自己負責任,只是缺乏勇氣擺脫以往形成的種種依賴行為模式。他們因為害怕而沒能承擔自己的責任,在壓力來到的時候往往選擇逃避。他們曾有許多幻想,但難有自己的建樹,往往在依賴的同時放棄了真正的自由或自我,只能在一個由別人建構的思想體系中生存。久而久之,活在別人世界中的他們逐漸覺察到,依賴必須是以喪失自尊為代價時,就極有可能引發焦慮情緒並產生衝突。
病症淵源
“彼得·潘綜合徵”就不得不提到長不大的彼得·潘。1904年,彼得·潘誕生於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筆下,後來成為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彼得·潘生活在夢幻般的“永無鄉”里,永遠也不想長大,但這畢竟只能出現在童話中,不能為現實所接受。“彼得·潘綜合徵”患者就是現實中的彼得·潘。
1966年,精神病學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難群體的概念。1983年美國心理學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這一群體:“這類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這些彼得·潘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因此他們的行為同年齡很不相稱,大多數情況下這無傷大雅,但總有一天,等他們突然明白生活原來並不如想像中那么稱心如意時,已經太晚了。
發病群體
青年人患“彼得·潘綜合徵”的幾率比較大,當然也有40歲以上的患者。一般來說,患者的配偶和周圍朋友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症狀,但他們往往不願承認。來自墨西哥的薩林·帕斯夸爾醫生表示,“彼得·潘綜合徵”是由親職教育環境造成的。他說:“家長們總認為,兒童時期是一生當中最好的時光,應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而少讓他們肩負起責任。家長的這種想法會給孩子造成錯覺,以為生活永遠只是由玩具、零食和遊樂場組成的。”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往往一生碌碌無為,他們的症狀不但可能會導致家庭破裂,也容易使自己為在失落中獲得暫時的滿足而沉溺於酒精和藥物。
墨西哥心理治療協會主任羅伯托·圖魯比亞德斯則告誡說,“彼得·潘綜合徵”會對患者的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他說:“因為處理感情問題尚不成熟加上不能持之以恆,所以他們不太會有固定的人生伴侶。就算確定了正式的戀愛關係,對方也會拿他們當孩子看待。”他認為這種病症難以用藥物治癒,唯一的辦法是接受心理理療。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患者多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和人生觀不是單靠家人說教就能改變的,只有交由精神病專家來引導。
病症症狀
1、情緒化、任性,難以自我克制。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構想的發展,就容易發脾氣,而不考慮後果 ;
2、依賴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獨立生活,總是需要別人照顧自己;
3、不敢承擔責任,逃避諸如父親、母親這樣的社會角色,遲遲不敢結婚或者不能擁有固定的人生伴侶,也容易頻繁更換工作;
4、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動關心別人,而把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 ;
5、難以適應社會或者被社會拒絕,容易遭受挫折,進而引發情緒混亂。
診療方法
專家一致表示,幫助患者擺脫“彼得·潘綜合徵”的最好辦法是迫使他面對現實,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因為這類人本身想要自由,覺得周圍的人不信任他,但是他自己幼稚的做法無法讓人放心,所以需要長時間建立責任感。有些患者已經意識到了,也表示不喜歡目前和過去的一些依賴行為模式,但苦於無法改變。我們可以促其自問:有無改變這些行為的計畫或具體方法。有無為自己制定幸福生活的一份清單。如何將這種積極的思維變成現實中的行為。如果能努力將這些積極的思維變成自身的行為,就有可能調動身上沉睡已久的積極力量和能力,從心理問題中解放出來。若總是停留在心有所動卻沒有實際行動狀態,則永遠無法改變依賴者的命運。
由此可見,走出依賴、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是走出“彼得·潘綜合徵”惟一的途徑,告訴他:“沒人有義務承擔你所應擔負的責任;你要是不去銀行交費,沒人會幫你交;你睡著了,沒人會把你叫醒……”剛開始必然是痛苦的,但情況會越來越好。
70年代特徵呈現
最小的70年代的人也已經有二十大幾,他們多半抱著“還沒來得及放肆,就已經青春不再”的遺憾心態,直向三十而立奔去。由於心理上的不成熟和對家庭的依賴性,使其中的一部分人下意識的拒絕長大,寧願沉醉於白日夢般的幻想,患上“彼得·潘綜合症”。 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James Barrie)筆下的彼得·潘,生活在夢境一般的“永無鄉”中,永遠也不想長大。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不願離開學校,不間斷的嘗試更高學歷的考試,著裝哈韓哈日,追捧KAWAII(日文“可愛”)美感。經過多年的浸泡,裝嫩的美學趣味已經真正的滲透到了生活的每一個毛孔,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日常狀態,不再具有像“賤趣味”那樣的革命性和“騷趣味”那樣的極端性。或者說它從一開始就不曾具有過文化意義的使命感和顛覆性。它在趣味上自成體系,另闢蹊徑。雖然與所有的曾經的地產文化有所不同,但基本屬於大眾娛樂的舶來品,一種對青春期記憶的文化消費,一個日韓款的國際流行的時尚樣式。卡通更像是一種形式,如同插圖,連環畫的類別屬性劃分。除了樣式之外,它自身很難提供出一種新的思想資源和創造性因素。雖然它可以觸及到很多問題,但依然只作為載體。內容上,它可以是柔情少女漫畫、暴力的鐵血漫畫、色情的成人漫畫,幽默的勵志漫畫等等。形式上,它即可以是手繪單勾,也可以是三維建模的。這就如同油畫並不挑剔你是打算批判現實,還是超現實,也不在乎你是膚淺的庸俗甜蜜,還是深刻的痛苦不堪,它只是畫種。卡通所提供價值在於可愛、甜美、清新、幼稚的趣味提示,而不在於卡通形像本身,經管那會因為專利權獲得商業價值。不論是卡通的讀者還是創作者,都以非常快的速度更替,就如同對兒童文學的消費,它更適合在一個成長過程中的年齡階段的文化消費產品,而不會成為一個最終的結果。雖然我們依然心甘情願的患上“彼得·潘症”,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生活終歸會來找到你,並氣急敗壞的打碎夢幻。卡通繪畫更像是“文人畫”,只能做精妙趣味的高低品評而絕對不能分析,它能使人逃脫出現實空間,用暫時的舒緩,禁止掉整個社會。用《無間道》里的一句話講,“出來混的,遲早是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