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陽新採茶戲,戲曲劇種,是黃梅採茶戲傳入湖北陽新後,與當地花燈戲相結合,約於清道光年間演變形成。與江西武寧、瑞昌的採茶戲互有影響,後吸收了漢劇的劇目和表演。唱腔有北腔、漢腔、嘆腔、四句腔四大主腔,還有多種小調。解放前只有半職性的“呼攏班”,解放後,成立了專業劇團,對聲腔、劇目進行了挖掘整理。於清朝中期形成獨立的劇種,已有200多年歷史,有傳統劇目200餘個。
歷史
陽新採茶戲,至今已兩三百多年的歷史。早在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陽新就出現茶歌和民歌小調為唱腔的“花燈戲”,這是採茶戲的雛形。
在“花燈戲”發展為“採茶戲”的過程中,黃梅戲和漢劇的傳入,在道白、表演、板式等方面給予陽新採茶戲很多影響,至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1年),它已成為獨具風格、行當齊全的地方劇種,劇目多達一百多個,還湧現出如李盛滿、徐世懷、陳新岩等名演員。
代表劇目
主體聲腔富於板式變化,曲調柔婉優美,彩腔有小調插曲40餘支,表演熱情奔放、質樸濃烈,採用方言演唱、人聲幫腔,長期以來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全縣鄉村戲劇團高峰時多達300餘個。縣採茶戲劇團成立40多年,排演了一大批優秀劇目,《三姑出宮》、《闖王殺親》、《張無奈拾印》、《載夢的小船》等曾獲得多項省級大獎,湧現了一批國家級編劇、作曲、導演及演職人員。1974年,毛主席在武漢東湖觀看了移植劇目《平原作戰》和《杜鵑山》選段的電視實況演播。
音樂組成
陽新採茶戲音樂由正腔、彩調、擊樂構成,正腔包括“北腔”、“漢腔”、“嘆腔”、“四平”等,可塑性大,板式變化多,表現力強。彩調節奏明快,包括民歌、燈歌、田歌以及從說唱音樂中吸收過來的道情。
採茶戲的演唱形式是“時唱時和,鑼鼓伴奏”,唱、做、念、打融為一體,配合默契 。
湖北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