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簡介
北武當山,位於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境內,古稱龍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復玄天大殿後,根據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更名為武當山,因位於北方,故改稱北武當山。這裡既有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又有歷史久遠的人文景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
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
北武當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階往上爬”。公路早已開通,乘車可達萬神廟,上山石階有1455級,險峻處均置有鐵索扶手。此山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素有“春粉、夏綠、秋紅、冬白”之譽,加上陡峭險峻的石階、古老恢宏的廟宇。
奇異壯觀的是,千姿百態的古松和天然雕飾的怪石,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鴛鴦松、龜蛇頭智、古猿望日、石豬受難……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峰頂建有真武廟,據古碑記載,創建於唐時,重修於明季,山上我個大小廟宇有道教活動,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每逢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是古廟會期,屆時香菸繚繞,遊人雲集。
北武當山道觀現有道人十多個,觀記憶體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當代文人學者登臨此山,無不題詞作畫;香客遊人遊歷此山,無不流連忘返。
生物資源
北武當山海拔1437米,景區植被繁茂,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栗子、蘋果、柿子、核桃及橡、槐、漆等樹木遍布山野。山中還有種類繁多的中草藥材,如何首烏、當歸、荊芥、薄荷、山參、紅花、枸杞等。傳說,此處為真武大帝二次修煉羽化脫身之處。因此深受道家敬爺。真武大帝修煉成仙后,來到了北武當。恰逢此處有怪蟒作惡,當地百姓如入火炕。真武大帝立即斬殺怪蟒。兩年後,怪蟒復又作怪而且功力大增。真武大帝便二次羽化,終成正果,殺絕怪蟒。現有捨身崖記錄了當年發生的故事。
地質構造
北武當山原是“五里北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階往上爬”。現公路已開通,乘車可達萬神廟,上山石階有1455級,山體由整體花崗岩組成,經過漫長歲月的風化浸蝕,造成今日之岩石裸露,主峰突起,巍峨挺拔,四周幾乎都是懸崖峭壁,如神工鬼斧削劈,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北武當山尤為可觀的是那些千姿百態的奇松和栩栩如生的怪石。滿山遍野蒼翠蔥蘢的古松,有的高大參天,有的低矮匍地;有的探身危崖,有的置身峭壁;有的同根而生,有的枝杈相偎;有的壯如武夫,有的嬌小玲瓏,姿態奇妙,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鴛鴦松、給遊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受。更讓遊人驚嘆不已的是那些天然雕飾而成形態逼真的怪石,如古猿望日、石豬受難、九龍出洞、石象守山、石羊朝聖、石龜下蛋等,最令人稱奇的是“龜蛇鬥智”,“蛇石”虎視耽耽,“龜石”尾臨懸崖,萬斤重石,峭立崖畔,一不經意,便搖搖欲墜。
特色活動
老均州(今丹江口)的節慶,除傳統節日外,本地的主要節慶有三月三、九月九廟會和一年一度的武當國際旅遊節。武當山鎮每年舉辦的武當武術交流活動,使武當山鎮成為中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同時,在節日期間舉辦的旅遊風光圖片展、書畫展、根雕奇石展、武當文物展、旅遊產品展示會和經貿洽談等活動進一步展示了地方文化特色,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注意事項
1、進入道觀後不要以手指點神像,無論其造型多么令人驚嘆;也不要背對著神像;進殿時不要踏在門坎上,也不要高聲喧譁。
2、俗話說:“僧不言名,道不言壽”,道人修煉是為長壽,所以最好不要問道人的年齡。入道門的原因很多,如果沒有深交,也不要問其身世。
3、進山朝貢步入武當神道後,就要靜默清心,不說污穢不淨的話。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紅艷花及雞、犬等,不吃雁、鰻、龜、鱉、牛、犬、豬肉及生蔥、韭、蒜、姜等葷腥刺激食物,不飲酒。這些都是武當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諱的。
4、武當山上許多地段都沒有人煙,如果你對地形不熟悉,或沒有足夠的準備,請勿貿然進入。最好請個當地嚮導。
旅遊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武當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垂直氣候明顯,氣溫隨海拔高度遞減,最佳旅遊時間是春秋兩季。
三層氣候區
高層即朝天宮至金頂,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氣溫8.5℃;中層即紫霄宮至朝天宮,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氣溫12℃;底層,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當山鎮等地,年平均氣溫則在15.9℃左右。
景點門票
武當山門票:武當山山門110元(不含金頂、紫霄宮)、武當山金頂20元、武當山紫霄宮15元。
武當山纜車價格:單人上50元;單人下45元;雙程80元。
武當山旅遊其他:武當山旅遊環保觀光車票價為70元。
特色餐飲
而武當山特有的道家齋菜也頗具獨到之處,它取佛道兩家素菜烹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鮮醇,在紫霄宮和太和宮中都可品嘗到。另外如果要吃武當山當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虛宮一帶的“永樂盛世”仿古街,那裡的小吃店鱗次櫛比。
到武當山,如果不吃一頓正宗的“道家齋飯”,真是一大遺憾。武當道教齋飯原料來源主要是山生山長的植物果實,依靠山上腐敗的枝葉和其他自然肥料給足植物生長的植物果實,依靠山上腐敗的枝葉和其他自然肥料給足植物生長所需營養,諸如鹽乾筍、鹿尾筍、九仙子、凍豆腐、核桃、板栗、獼猴桃、木耳、香菇、黃精等,油料一律選用植物油,寓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反樸歸真”於飲食起居。
武當山的紫霄宮齋飯分宴度(200元)和流水席(10元)兩種,太和宮齋飯為宴(200—300元)。武當山地區餐館和飯店則以川味為主。
購物
每到一個城市旅遊大家總忘不了帶點當地的土特產品回家,到了武當山你也不會空手而歸的。武當山之旅沿線城市具有特色的商品也不少,有中華獼猴桃、蜜桔、茶葉等,另外烙畫工藝品和玉雕工藝品亦很有收藏價值。
特產推薦——道教用品鎮宅之寶100元、護身符15元、八卦銅鈴18元、老子像6元、鎮宅龜蛇裱軸120元、本命神金卡190元、本命神銀卡120元、道樂音帶15元。
風景名勝
淨樂宮
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於明代永樂11年的武當山淨樂宮,因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全面實施淨樂宮復原工作,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淨樂宮的宏偉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範例玄岳門
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稱,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築。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寬12.8米,石鑿榫卯而成。正中坊額上刻著嘉靖皇帝親書“治世玄岳”4個大字,筆勢雋永剛健。
玉虛宮
全稱“玄天玉虛宮”。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大的單元。後來大部分毀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現存部分建築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磨針井
又名純陽宮。坐落在老營以南12公里處,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存磨針井為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廂房50餘間,面積1700平方米。
太子坡
又名復真觀。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現基本保持當年規模,是武當建築群中的一個較大單元。
南岩
為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升之“聖境”,是武當山36岩中風光最美的一處。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有宮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間150間,賜額“大聖南岩宮”,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大到460間。今存石殿,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
瓊台觀
位於天柱峰東南麓約10公里,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台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鹹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現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
紫霄宮
建於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宮殿、廊廡、齋堂、亭台等860多間,賜額“太元紫霄宮”。紫霄宮背依展旗峰;面對照壁、三台、五老、蠟燭、落帽、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
金殿
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當天柱峰之巔,建於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進深為三間,高5.54米,長4.4米,寬3.15米,全為銅鑄鎏金。是世界罕見的銅建築精品。
風景介紹
仙人階
北武當山一年四季,美景紛呈。遊人在不同季節來遊覽觀賞,情趣各 異。春季,芳草茵茵,桃紅柳綠,蓬蓬勃勃,相映成趣;夏季,百花爭艷,萬品吐馨,奼紫嫣紅,香氣撲鼻;秋季,楓葉火紅,沙棘金黃,疏密相同,紅黃相映;冬季,草木凋零,惟松林蒼綠,若白雪初霽,萬樹銀裝,分外妖嬈。“仙音階”是北武當山的一奇。遊人踏上石階,就會發出“嘟兒、嘟兒”的古樂之聲,其奧秘至今尚未揭開。玄天大殿前的“石香爐”,實為天下第一奇觀。像這樣巨大而又與山體連在一起的石香爐,可謂世界之最。
峰頂勝景一
北武當在唐代以前就已成為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聖地,峰頂建有玄天大殿,內有真武銅象,每逢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是古廟會期,屆時香菸繚繞,遊人雲集。
北武當山有金頂玄天廟、玄天牌坊、南天門、千級天梯、水火峰、仙橋、靈官廟、萬神廟、千仞壁、喬松恨、捨身崖、太和宮、威鎮北天牌坊等一大批景點。存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先後有許德珩、啟功、周而復、方毅、臧克家、溥傑、吳冠中等名人學者題詞作畫,篆記作文,著名書法家舒同先生曾為北武當山專門題寫了“神州勝景”四個大字,更添武當風采。
北武當山不僅自然風光絕妙,而且淵源悠久。據對現存的《永寧州志》考證,北武當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處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聖地,山頂建有玄天大殿。至於唐之前何時而建,尚待稽考。
以後隨著歲月嬗遞,多數廟觀都經過多次毀壞和修葺。其中僅明萬曆年間,就曾進行過兩次大修,當時汾州府慶成王尤敬真武祖師,不惜花費巨金將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階,並將早已圮毀的玄天大殿修復一新,龍王山遂改稱北武當山,一時鼎盛。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四日,玄天大殿被毀。雍正二、三年(1724——1725),在山頭建無梁磚窯一眼(即正殿)。
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事修葺,兩年內山上玄天廟、老母殿、龍王廟、靈宮廟和山下太和宮相繼落成。
道光二十八年(1849),金頂南天門修整一新,並在大門上刻了“武當山”三字。
以後清鹹豐至光緒年間,又數次修葺。
北武當山的道教廟現建築群,是經歷了長達一千餘年風雨變化遺存下來的,儘管現有建築多系明清或近代遺物,但其表現了古老的歷史淵源。
其主要建築有:對萬神廟、靈宮廟、山神土地廟、二龍廟、喬松室、三官廟、火神廟、龍王廟、黑虎廟、玄天大殿和太和宮等。
1984年5月,方山縣人民政府為開發武當勝景,保護文物古蹟,著手開發建設。
1990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務局確定為全省唯一的道教活動場所。
1994年公布為國家第三批風景名勝區。
上級有關單位多次撥款,社會各界紛紛募捐,北武當山的制高點和道教活動的中心玄天大殿已修葺一新,檐牙高琢,鐵瓦覆頂,新鑄真武銅像威嚴端坐。此外,對萬神廟等廟宇與石階進行了維修,重塑神像,並新開闢了一條循環小路,入山口新建了一石牌坊。目前北武當山建築群已初具規模。
峰頂勝景二
北武當山主峰四周幾乎都是陡壁懸崖,只有一條人造“天梯”可攀。來到山腳下,過五里黃土、五里沙路,便是1400餘級就山鑿築的石階,凡險峻之處,設有鐵索扶手。
石階一線疊置,從下仰視,宛如“天梯”。遊人攀登,每一步都可聽到悠揚頓挫的“石音”,形成獨特的“石樂”絕景 。沿著石階 ,奇松異石、廟宇石刻,掩沒在蔥鬱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間點綴,相映成趣。主要的山石景觀有:古猿望日、石豬受難、九龍出洞、石象守山、天壺傾露、石羊朝聖、石龜下蛋、石虎、石蛤蟆、龜蛇鬥智等。
最令人稱奇的是“龜蛇鬥智”奇觀,相傳神龜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鬥,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戰,神龜節節敗退,青蛇步步緊逼。其時,恰逢真武大帝返宮,見狀,輕輕用手指一點,龜蛇便動彈不得,從此永久停留在這裡,成千古一絕——“蛇石”虎視眈眈,“龜石”尾臨懸崖,萬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經風一吹,便搖搖欲墜,令人心懸,所以又稱風動石,為我國罕見的景觀之一。
主要的奇松景觀有:鴛鴦松、迎客松、托天松、母子松等。
最使人嘆為觀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於石階半道,樹身技分兩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頂登南天門石階,旁邊陡崖上刻有“喬松”二字,據載為清代道光年間永寧州牧王繼賢手跡。現存喬松樹樁直徑近一米,可以想見其昔日雄姿。
主要的懸崖峭壁有:千仞壁、捨身崖、鷹嘴崖等。還有呈垂直分布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隨季節變化,給北武當山披上了“春粉、夏艷、秋紅、冬白”的盛裝。登臨武當之巔,一覽眾山,但見遠山蒼茫,近日含黛,松風撲面,白雲飄逸;只聞松濤陣陣,山泉潺潺,鳥語唧唧,似琴弦輕撥;夏秋之季,如晴空萬里,金頂之下,叢林景觀相間,似七彩織錦;白雲遠處,群山連綿,猶如萬龍翻騰,極為壯觀。
文化節日
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開放以來,先後有許德珩、啟功、周而復、方毅、臧克家、溥傑、馮其庸、王朝聞、吳冠中等名人學者,題詞作畫,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當風采。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為北武當山古廟會期。其時,玄天殿前,香菸繚繞,風景區內,遊人如雲。據史載,唐朝時就“朝山進香者年復一年,久盛不衰”。近年來,隨著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建設,遊人更是絡繹不絕。交通提示
從京深高速公路沙河出口下,往西沿褡石公路至大欠村即可。從邢台市出發,向西南走邢都路至白塔,再沿褡石公路西兄鏈笄芳純傘,從邢台火車站下車,可乘邢台汽車站至邯鄲的班車在沙河下車,再轉乘至大欠村的班車。景區詞賦
賦
石為山之骨,林為石之魂。
奇石笑迎天下客,怪松喜逢山中人。
千仞石壁刻滄桑,古猿望日傲蒼穹。
岩如斧鑿,托起龜蛇鬥智;
石似羚羊,凝望天壺傾露。
萬神廟前觀林海,天壽井旁聽泉聲。
峽谷危岩,峭壁崢嶸;
山石爭秀,綠樹幽林。
母子松相依為命,鴛鴦松愛情堅貞;
迎客松仙人指路,頑強松不屈之魂。
玄武之湖碧波蕩漾可泛舟,真武山莊舒適靜謐供休整。
掬一口北武當聖水,年年如意;
飲三杯老傳統美酒,事事順心。
夫觀北武當周邊,方山縣境內,旅遊勝景如星羅棋布,古蹟遺址似臥虎藏龍。龐泉溝森林公園風光無限,神龍溝南陽故居猶在,千年古都左國城氣勢恢宏。更有賀龍中學育後代,大武木樓矗鎮中。游赫赫岩草甸,可消夏避暑;訪張家塔民居,閱黃土風情。遊人到此,流連忘返,心曠神怡,開闊心胸!
登高臨險雖經攀緣之苦,卻有陶冶之功。攀絕壁以遠志,觀雲海可抒懷。呼吸新鮮空氣清心利肺,暢飲清泉甘露健體強身。人生苦短,山壽無窮。憑山川之永固,借溪水之長流,收延年益壽之效,壯樂山愛水之行!
科學發展,人和政通。名山民新姿,武當現青春。群賢畢至峰愈靚,山川秀美旭日升。壯哉武當,楓葉點點嘆幽境;美哉武當,遊子依依樂無窮!
旅遊信息
呂梁各市縣至北武當山
A、太原——離石(下高速)——武當鎮(北武當山)——峪口鎮上209國道上行至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橫尖——武當鎮(北武當山)道路中小型車輛可通行。
B、文水、交城上開麻公路(文水開柵鎮——方山麻地會)至麻地會,上209國道上行至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下行至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
C、交城、文水、汾陽、孝義、交口、石樓、柳林、中陽至離石——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
D、興縣、嵐縣、臨縣——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呂梁各市縣至景區2小時左右路程不等。
太原至北武當山
A、太原上太汾高速路至離石下,再沿209國道至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至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
B、從太原走太佳線,太原——古交——婁煩——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
C、從太原上太汾高速路至文水開柵下,上開麻公路(文水開柵鎮——方山麻地會)至麻地會,上209國道上行至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下行至方山峪口鎮(北武當山)。
D、從太原上太汾高速路至文水開柵下,上開麻公路(文水開柵鎮——方山麻地會)至橫尖——武當鎮(北武當山)——峪口鎮上209國道上行至方山積翠鄉(神龍溝森林公園),橫尖——武當鎮(北武當山)道路中小型車輛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