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

陶俑

陶俑在古代雕塑藝術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藝術品的一種。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將泥捏的人體、動物等一起放入爐中與陶器一起燒制。到了戰國時期,隨著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秦始皇陵出土的七千多兵馬俑氣勢壯觀,令人嘆為觀止。山東陶樂舞雜技俑、四川陶說唱俑、河南技樂俑等等形象真實,栩栩如生。

基本信息

歷史

產生

陶俑產生於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喪葬理念的溫床。最早的俑見於安陽殷墟商代王室墓中與人殉一同發現的雙手綁縛的奴隸俑。至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進步導致了人殉時代的終結,代替人殉舊俗的隨葬俑興盛起來 。這一時期的文獻《孟子》《禮記》也首次出現了關於俑的明確記載。

中國古代各類俑中陶俑數量最多,另外俑質也偶用等材料。俑的分類及名稱尚無定製,殆有依其身份、依其姿勢與持物、依其族屬而定名數種。

流行

中國的俑發軔於商,至東周時代漸趨流行。在山西長子縣春秋晚期晉國墓中發現的 4件木俑仍與人殉同存,這正是人殉沒落、以俑代替活人隨葬之風初興的特徵。至戰國,湖南、湖北、河南楚墓中流行木俑,多為侍衛桶和女侍俑。北方諸國多為樂舞俑,而且多用陶塑,模製未見。

20世紀70年代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東側發現大規模兵馬俑群。陶俑總數可達7000之巨。這是摹擬的千古一帝的送葬軍陣。其數量龐大、形體壯碩、氣勢懾人,是申中國古代陶塑芝術的空前之舉。最近,在緊靠秦始皇陵東南側的甲冑坑旁,又發現了跣足袒身舞蹈狀的巨型秦桶。所有這些都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古代雕塑的歷史。

發展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雕塑藝術大發展的時期,俑的種類、數量、材質、水平等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關申西漢帝陵陶俑數量很大,一般高50-60厘米。或上承秦俑,模製敷彩;或沿襲楚風,裸塑著衣。侯王墓中,除武裝士兵俑外,家內奴婢和伎樂俑也占很大比例。型體略小於帝陵之制。低級官吏和地主墓中也有放置俑的,俑的構成主要是家內奴婢。西漢南方常見木俑,楚制依舊。而山東地區陶俑也繼承了戰國齊地古拙的傳統。東漢伴隨 著莊園豪強的發展 ,與場景模型配置的小型陶俑多了起來,而且造型更為生動傳神。其中河南的樂舞百戲、武裝部曲俑;四川的勞作、說唱俑;廣東的陶船及船夫俑;甘肅武威的銅車馬儀仗俑代表著這一時期的最高水平。

鼎盛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由於社會的動盪與破壞,俑的製作也陷入低谷。其中西晉之時,俑的組合形成一定模式,約可分為鎮墓俑、出行儀仗俑,侍僕舞樂俑、窟廚捅四類。南朝的俑,承襲了西晉的傳統,而北方由於少數民族的人主,出現了極具時代特徵的甲騎具裝俑。

隋唐時期伴隨著社會的安定與繁榮,俑的芝術又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牽駝俑、牽馬俑、騎俑、戲弄俑、胡俑成為這一時代的常見種類。尤以色彩斑斕、奇偉多姿的三彩俑凝鑄雄渾富麗的盛唐之音,堪稱中國古俑的壓卷之作。

絕跡

及至五代,俑風大變,鎮墓壓勝的神怪誦受到重視。宋代以後,葬俗轉易,尤其是焚燒紙明器在喪葬中的盛行,俑的使用驟減,至清初遂告絕跡。陶俑的歷程雖已結束,但它在中國雕塑史上塗抹的瑰麗色彩卻如史詩般成永恆。

藝術特徵

春秋戰國時期

陶俑座燈西漢高:21公分,燈座口徑:10.2公分廣州博物館藏陶俑座燈西漢後期。高:21公分,燈座口徑:10.2公分,廣州博物館藏

在考古發掘中發現年代最早的陶俑,為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這一階段的。在山東臨淄郎家莊出土有六組小型陶俑,山東泰安康家河出土的幾件陶俑及山西長治、陝西銅川出土的則是戰國早期的陶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山東章丘女郎山出土的一組彩繪樂舞陶俑,由人物俑、樂器及祥烏組成。人物俑分歌舞俑、奏樂俑、觀賞俑,陶俑為泥質黑陶捏制而成,加施陶衣彩繪。人物姿態各異,造型生動,風格寫實,捏塑線條分明,洗鍊逼真。

從出土的實物看,春秋戰國時期的陶俑,形體較小,大約10厘米,燒制溫度較低,多採用捏塑的技法,人物的五官以簡單的刻畫來體現,面部基本上無表情變化,突出的是形體動作。從各方面說,均較為原始。

秦朝

秦朝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第一個統一的國家,氣勢磅礴的秦兵馬俑,則是其不朽的珍品,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坑較早被認為是模擬軍陣,展現了秦王掃六合,統一全國,所向披靡的威武強大。兵馬俑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態各異,表情逼真,整體風格渾厚、健美、洗鍊。如果仔細觀察,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從中可以看出秦兵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族,因此表現出來的人物性格也不盡相同。

漢朝

漢朝作為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馬鞍頂峰,其陶俑的代表是以漢陽陵多如牛毛的裸體俑而聞名遐邇的。男俑不計其數,鋪天蓋地,只有幾十公分高,裸體,沒有胳膊(據說胳膊是木頭的,爛掉了,但是又據說考古人員並未在陶俑們周圍的土壤中發現腐爛木頭的痕跡,總之又是個謎了),而且生殖器官也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來,號稱中國最早的寫實主義人體雕塑。這些陶俑並非裸體下葬的,而是外面穿著為他們定做的小號兒漢服,但由於這些絲織品在地下埋藏了千百年之久,所以現在一見空氣就迅速碳化以至難以保存,因此現在漢陽陵里的很多俑都還裹著泥土收藏著,等待以後技術完善了再去看當年陶俑們穿的衣服了。除了人俑外,陪葬的還有排著大隊的牲畜,馬牛羊豬都有,雖然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但是那么多鋪天蓋地的湧來,也很壯觀。由此可見漢朝對畜牧業是很重視的。

三國兩晉時期

在出土遺物中,三國兩晉時期陶俑較少,且製作簡陋,人物形態呆滯,藝術水平不高。但是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新的造型,如牛車、武士俑及少數民族形象的陶俑。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陶俑藝術水平有所發展,特別是北朝的陶俑,在繼承前代陶塑工藝精華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文化與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特點,表現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尤其注重對人物表情的刻畫,因而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從出土的人物俑和動物俑來看,人物俑有武士俑、文吏俑、胡俑、男女侍俑、伎樂俑、儀仗俑等,其中很多又是北朝新出現的造型,其形象寫實逼真,姿態各異。動物陶俑有馬、牛、駱駝、驢、豬、羊、雞等,而最有代表性的則是馬、牛、駱駝了。從北朝開始出現陶塑的鎮墓獸,是人們想像中的一種動物,放置墓中,有鎮惡避邪的作用。鎮墓獸有人面獸身和獸面獸身兩種造型,皆昂首蹲踞,背豎鬃毛,尾上卷,有的帶有翅膀,有的頂豎沖天戟,巨口獠牙,相貌猙獰,加上彩繪,使其充滿著神秘與恐怖,令人不寒而慄。

除北朝外,南朝的陶俑也頗具特色。如南京象山出土的陶跪俑和光頭俑,製作精緻,形象具有南方人的特點;廣西南朝墓出土的武士俑著尖頂帽,手持兵刃,面部表情雖模糊,然造型簡樸、生動。在南朝晚期墓中有一種胡人武士俑,體魄強壯,深目高鼻,滿腮鬍鬚。南朝陶俑最具特色的是服飾與女俑髮髻的變化。陶俑頭冠越來越高,衣襟越來越大,有的雙袖幾乎垂足。這不但是南朝女俑的特點,也是鑑別其時代特徵的一個依據。

唐朝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發展,為陶俑的製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陶俑的大量出現同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異域的各種風物、衣飾、形象,皆為唐人吸納,成為時尚,亦成為陶俑的表現題材。而厚葬風氣的日益興盛終於成就了唐俑的繁榮,唐人往往以精細雕塑、華貴妝鑾打扮陶俑,不僅有彩繪陶俑,還有精美無比的三彩釉陶俑。陶俑內容有文官武吏、樂隊儀仗、男僕女侍、行商藝人以及外國的遣唐僧侶使臣客商絲綢之路載運貨物的明駝駿馬,開放的社會風氣,繁榮的經濟使唐代的陶俑藝術達到了歷史的高峰。

五代十國時期

陶俑陶俑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俑,承續隋唐傳統而又有變化,對兩宋陶俑在製作手法、題材內容有深刻影響,在陶俑發展史上處於承上啟下過渡時期。

公元907年,擁有重兵的唐朝藩鎮將領朱溫,廢掉了唐昭宣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定都開封,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大分裂、大割據時期。各國擁兵自重,為爭奪土地、人口、財富進行了無休止的戰爭。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中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衰亡。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俑,目前考古發現有:南京南郊牛首山南唐李璟墓陶俑成都金牛區青龍鄉後蜀孫漢韶墓陶俑、四川彭山後蜀宋琳墓陶俑、福州城郊蓮花峰劉華墓陶俑、福建永春墓陶俑、江蘇蘇州七子山吳越國墓陶俑。

南唐李璟墓與閩國劉華墓皆為五代十國時期帝王、皇后墓,其出土陶俑,在數量、大小、製作技巧上,都代表了當時陶俑製造者的最高水平。其特徵如下:

第一,五代十國時期陶俑,總體風格上基本沿襲唐俑余續。但由於時代變遷,文化氛圍相異,二者之間仍有纖細不同。唐俑精神飽滿,充滿健康向上的青春活力,五代十國時期陶俑,纖小細弱,缺乏內在生命力。

第二,五代十國時期陶俑在具體塑造手法上,有獨到之處。俑分捏塑與模製兩種,但其五官、服飾都是用刀精細刻劃而成,較模塑更加準確生動,特別是對衣服線條的刻劃,質感較強。此一時期陶俑面相雖豐潤圓滿,有唐俑餘韻,但神情漸趨嚴肅、呆板,侍立俑等五官僵直,缺少曲線變化。衣服中胡服日趨減少,但唐代婦女盛行的廣袖大衣,抹胸,雲肩,仍是時人喜歡的流行服飾。冠帽豐富多彩,遠勝前朝,僅上述李璟、劉華之墓,冠帽便有道冠狀帽、蓮瓣狀帽、方形小帽、幞頭、風帽、胄形帽、“王冠”形帽、僧帽、角狀帽、筒狀帽等多種,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裝扮。女俑髮髻高聳,腦後多插簪飾物的小孔。男俑中的眾多冠帽,以方形帽最多,它奠定了北宋以後陶俑以方形帽為主流之基礎。

第三,陶俑中藝術水平最高的為李墓墓中的男女優伶舞蹈俑,頭戴高冠,身著長袖舞衣,翩翩起舞,姿態優美。頭部與身體比例雖不科學,但其面部表情生動、傳神,反給人新穎獨特之感。而這一題材本身,也反映出南唐藝術繁榮,歌舞昇平之景象。

宋朝以後

宋朝以來,墓葬中的紙糊冥器增加,陶俑減少,製作日趨簡單,元明時期陶俑使用更加減少,但仍然沿用,有的墓葬陶俑更是把墓主人生前役使的奴婢、使用的儀仗、起居房舍、出行車轎完全塑出,浩浩蕩蕩,逼真而詳盡地記錄了社會生活。

陶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社會各個階層生活習俗、意識形態、經濟活動的生動記錄,也是陶塑藝術發展歷史的重要資料。

與墓葬文化

陶俑是中國古代明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早是專指古代墓中隨葬用的偶人,後來其外延有所擴大,有生命的家禽牲畜以及想像中的神靈的摹擬品亦被納人其中。

陶俑主要是在墳墓中陪葬死者的陶質人形,是為了炫耀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財富、精神信仰。商周時期習慣用活人殉葬,春秋戰國時逐漸用模擬活人的俑來代替,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春秋戰國之際,中國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轉變,統治階級的思想觀念從“敬天”向“保民”轉化。在喪葬習俗上,出現用俑葬取代用人殉的社會進步潮流。俑,是以人或動物形象捏塑而成的陪葬品,有木製、陶製與瓷製等,一般以陶製品居多。

從戰國開始直至明清,陶俑在殉葬品中一直占主要地位,成為中國古代陶塑藝術領域內最具時代特徵的器物。

代表

說唱陶俑
說唱陶俑,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高38厘米。說唱陶俑,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高38厘米。

說唱俑又稱說書俑或侏儒導俑。漢代由侏儒演出“倡優戲”,猶如現代雜技表演中的小丑角色。最早的記載見於墨子《耕柱篇》“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

《國語·楚語》說“史不失書,朦不失誦。”是說古代的史官用文字寫史,而“瞽矇”雙目失明,善於記誦,以傳誦說史或持鼓說唱史詩,所以“瞽矇”又稱“瞽史”,後來變成普及歷史知識的民間藝人。他們以聰敏機智的口才,演唱史詩和民間傳說,或用滑稽諷刺的語言譏諷社會上的達官貴人。

漢代盛行“百戲”,並建立了專門機構進行管理。百戲往往有數人或十幾人組成,包括雜技、武術、幻術、舞蹈等表演,並有笙、竽、簫、瑟等樂器伴奏,熱鬧非凡,是深受人民喜愛的表演形式。

特徵與鑑別

三彩騎馬男俑 唐)三彩騎馬男俑 (唐)

商周時期的陶俑給人以朴拙疏略,處於雕塑藝術的初級階段,春秋戰國時期簡潔生動,秦代已經達到了準確寫實的嫻熟程度。漢代陶俑的種類、數量、材質、水平等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陶俑造型優美,動作滑稽可愛。隋唐時期陶俑的藝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文官、武士、仕女、牽駝、牽馬、戲弄、騎俑、胡俑成為這一時代的常見種類。尤以色彩斑斕、奇偉多姿的三彩俑凝堪稱中國陶俑的壓卷之作。及至五代,陶俑之風大變,鎮墓的神怪俑受到重視。宋代以後,葬俗轉易,尤其是焚燒紙在喪葬中的盛行,陶俑的使用驟減,至清初遂告絕跡。

現在,隨著收藏者的增多,制假者已將目光轉向陶俑,他們主要是利用真俑翻制模具,用古人曾用之原土製成陶俑,埋於地下,使其生有土銹,或用白芨(中藥)熬成稀水,刷在假俑上,再撒上原土,如此數十次,與真陶俑難以分辨。鑑別真偽,主要觀察土銹,古代陶俑必有土銹,且與原物凝結一體,難以刮掉。作偽陶俑則輕易可去除。

價值

主要體現在研究方面應為墓出的器物可以保真而且陶俑大都是反映了墓主人生活時代的社會情況,如陶俑的紋飾,雕刻的衣服樣式,髮髻樣式,甚至體態特徵,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
古時沒有照片,錄像,陶俑就是反應歷史的一種方式
秦始皇兵馬俑又開始了新的發掘,就體現了陶俑的重要意義
藝術價值,可以反映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制陶水平等;歷史研究價值方面,包括中共制陶史的發展情況,陶俑的裝束反應但是人們的衣著,社會各階層的歷史面貌,還可以為研究我國各民族之間的關係發展提供資料等等。

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相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