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遼南戲](/img/e/3bd/nBnauM3X0YTMykjN4czN2kT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3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歷史沿革
![遼南戲](/img/4/79c/nBnauM3X1YDM5YzMwgzN2kT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4c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遼南戲的前身遼南皮影戲舊稱“本地影”。清末民初時受河北灤州影的影響而豐富了唱腔。同時,又吸收融合了遼南地區的民歌、民樂和曲藝音樂,形成了一套唱腔體系,從而成為風格獨特、地方色彩濃郁的遼南皮影戲。在以後的數十年中,在蓋縣先後出現了王樹文(藝名王大嗓)、閻永茂(藝名閻麻子)、馬傳亮、洪生純、陳克忠、遲海樓等著名皮影藝人。1956年馬傳亮等根據呂劇劇本移植排練了用真人扮演的小戲《小借年》,在民眾中產生一定影響,從而普及於業餘文藝活動中。這一戲曲形式初名“影調戲”,1958改名“蓋平戲”,並在蓋平縣(今蓋縣)建立了蓋平戲劇團。1961又改名為遼南戲,為籌建了遼寧省遼南戲實驗劇團(隸屬於遼寧省青年戲曲劇院),配備了專業導演、編劇和音樂工作者,並由馬傳亮擔任唱腔教師。1963年劇團被解散。1978年春重新成立-了遼寧省遼南戲劇團,還在蓋縣成蓋縣遼南戲劇團。此外,在遼南地區城鄉,業餘演出活動也較為普及。
遼南戲改為遼劇,將更好地發揮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民間戲曲藝術,把區別於評劇,也區別於吉劇、龍江戲的遼寧地方劇種的發展推向一個新水平、新階段。使全省人民、全省觀眾都來關心和支持這一劇種,而不僅僅局限於遼南地區的觀眾。同時還有助於調動遼西、遼北的遼劇藝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凝聚更多民間戲曲工作者的力量,為共同發展遼寧地方劇種做出貢獻。 劇種改名是劇種發展過程的一部分,也是它逐漸成熟的標誌。許多劇種,如京劇、評劇等等,都有這樣的過程。遼劇是新興劇種,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變化或更新是合乎規律的。
藝術特點
![遼南戲](/img/2/530/nBnauM3X4YzNyQjNxgzN2kT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4c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遼南戲表演上以中國戲曲表演程式為主體,吸收遼南民間藝術。如水袖的運用和武打,適當融合了一些皮影動作。丑角表演還有模擬皮影人物“大巴掌”的滑稽動作和步法。此外還借鑑了遼南秧歌、民間舞和二人轉的一些舞蹈動作。唱詞結構變化也十分豐富,除常見的“七字賦”(七字句)、“十字賦”(十字句)外,還有“五字錦”(王字句)、“三字經”(三字句)、“六字頭”(三、三句式)、“三趕七”(句式為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寶塔形結構)、“大金邊”、“小金邊”(跟句重複)、“羅嗦句”等。在押韻上,有平唱(上仄下平)和硬唱(上平下厭)之分。
![遼南戲](/img/3/293/nBnauM3X2UjN4cDO2czN2kT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3c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伴奏樂器以四弦為主,配以三弦,高胡、揚琴、琵琶、管、笛、笙等。演現代戲時還加上古箏、二胡、板胡、提琴及電吉他等,以增加戲劇氣氛。
特點主要體現在音樂方面。遼劇音樂為板腔體,唱腔豐富、板式齊全、曲調優美、通俗流暢、地方韻味濃郁,有表現多種情感的功能。遼劇誕生後,為了更好地表現生活,滿足觀眾不斷更新的欣賞需求,在確保劇種音樂風格、特點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革新與發展,使遼劇音樂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完善。如原始唱腔中“女腔平唱”的主要功能,從鏇律上講是以表現哀怨、憂傷情感見長的曲調。然而,“二平唱”和“歡腔”的產生,彌補了“女腔平唱”表現歡快喜悅和莊重豪邁情感的不足;為了解決原有音樂中沒有反調唱腔,而不利於表現劇中人物痛楚、傷感等特殊情感的缺憾,遼劇著名作曲家王信威,採取了將“男腔平唱”正調移低四度等創作方法,產生了男女同腔同調、同度演唱、曲調低回淒楚、悠揚深沉及各種行當都可選用的“平唱反調”唱腔;“二龍松”唱腔是遼劇最早豐富發展形成的一種腔調,它是由遼劇創始人之一、著名遼劇作曲家馬傳亮編創的一種曲調優美、開朗明快、表現情感細膩、適應性與可融性較強的旦角專用唱腔。
行當流派
![遼南戲](/img/b/9b1/nBnauM3X2QTNykTOzgzN2kT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4c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生:分小生、老生、武生、娃娃生。小生,如,《小借年》中的王漢錫;老生,如《正義圖》中的李自成;武生,如《圖龍城》中的佛寶等。旦:分閨門旦、花旦、青衣、老旦、彩旦、刀馬旦。閨門旦,如《小借年》中的愛姐;花旦,常摹仿皮影的影人動作,如《當箱子》中的玉梅;青衣,如《逼嫁殺店》中的賈淑貞;老旦,如《楊運》中的高大娘;彩旦,道白以遼南方言為主,並常摹仿皮影的影人動作,如《掃雪打碗》中的後娘;刀馬旦,如《圖龍城》中的藍素艷等。淨:分文淨、武淨。文淨,如《宮門斷鞭》中的尉遲恭;武淨,如《圖龍城》中的鮑虎等。醜:分文丑、武丑。道白以遼南方言為主,常摹仿皮影的影人動作。文丑,如《打灶王》、中的灶王爺;武丑,如《逼嫁殺店》中的董三懷等。
曲目
上個世紀60年代初,遼寧省遼南戲實驗劇團在瀋陽成立,使遼劇進入了
![遼南戲](/img/5/dd3/nBnauM3X1ITOzMzM1gzN2kTMxITMxYTNxcTMwADMwAzMxAzL4c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20世紀80年代後,省內舉辦的各種大型藝術盛會,均有遼劇參加,而且屢獲大獎。如《加林與巧珍》、《半廟溝》、《姜雲勝》等。特別是《姜》劇,曾被中紀委調入北京進行專場演出,受到首都觀眾、專家學者及國家領導人的好評。近些年來,由於遼劇經常涉足電視領域,如蓋州遼南戲劇團排演的《小工匠》、《楊柳新》,瓦房店排演的《山這邊,海那邊》等,先後由中央與地方電視台播放;營口戲校學生演的《逼嫁殺店》與《龍鳳鏡》等劇目也先後進京展演,使遼劇在全國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九十年代以來,遼南戲《三十五荒唐夢》獲全國"天鵝杯"戲曲廣播劇三等獎,《半廟溝》、《龍鳳鏡》、《逼嫁殺店》、《梁山除霸》、《三女搶板》、《望兒山》分別獲省藝術節銀獎和特別獎。
據初步統計,目前遼寧省遼南戲實驗劇團及蓋縣遼南戲劇團,共保留了60多個劇目,主要有《借年》、《逼嫁殺店》、《宮門斷鞭》、《龍風鏡》、《花打金剛》、《賣藝訪友》、《走天鑒》、《擋馬》、《包公趕驢》和現代戲《花為誰開》、《紅花崗》、《鄰居》、《真情假意》等。
中國戲劇1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