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成本按習性可劃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其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範圍內不隨業務量發生任何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屬於固定成本的主要有按直線法計提的折舊費、保險費、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等。單位固定成本將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浙變小。
固定成本還可進一步區分為約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兩類:
(1)約束性固定成本,屬於企業"經營能力"成本,是企業為維持一定的業務量所必須負擔的最低成本,如廠房,機器設備折舊費、長期租賃費等。企業的經營能力一經形成,在短期內很難有重大改變,因而這部分成本具有很大的約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屬於企業"經營方針"成本,是企業根據經營方針確定的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的成本,如廣告費、與開發費、職工培訓費等。
應當指出的是,固定成本總額只是在一定時期和業務量的一定範圍(通常稱為相關範圍)內保持不變。
2、變動成本
變動成本是指其總額隨著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動的那部分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都屬於變動成本,但產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將保持不變。
與固定成本相同,變動成本也存在相關範圍。
3、混合成本
有些成本雖然也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但不成同比例變動,這類成本稱為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按其與業務量的關係又可分為半變動成本和半固定成本。
(1)半變動成本。它通常有一個初始量,類似於固定成本,在這個初始量的基礎上隨產量的增長而增長,又類似於變動成本。
(2)半固定成本。這類成本隨產量的變化而呈階梯型增長,產量在一定限度內,這種成本不變,當產量增長到一定限度後,這種成本就跳躍到一個新水平。
模型
y=a bx
其中,y指總成本,a指固定成本,b指單位變動成本,x指業務量。
作用
從成本習性來認識和分析成本並將成本重新進行分類,有助於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挖掘內部潛力,並能促使企業搞好經營預測和決策,爭取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
成本性態分析
所謂成本性態分析,就是研究成本與產量之間的依存性,分析考察不同類別的成本和產量之間的特定的數量關係,把握產量的變動對各類成本變動的影響。
由此可見,成本性態分析問題,實際上就是將成本按其同產量的相互關係進行適當的分類。它是進行成本預測、成本計畫、成本控制和成本決策的前提。
管理會計的角度看,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象化的,以貨幣表現的為達到一定目的而應當或可能發生的各種經濟資源的價值犧牲或代價。成本性態又稱成本習性,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係。
成本的性態,是指在一定相關範圍內成本總額的變動與產量之間的依存關係。
分析方法
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是成本-業務量(產量或銷售量)-利潤依存關係分析的簡稱。它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計算的基礎上所展開的一種進一步的分析方法,著重研究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和利潤之間的數量關係。本-量-利分析是一個完整的分析體系,包括盈虧臨界點(break-evenpoint)的確定、有關因素變動對臨界點及利潤實現的影響、本-量-利分析在經營決策中的套用、以及本-量-利關係中的敏感分析等內容。它所提供的原理和方法在管理會計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同時它又是企業進行決策、計畫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作為管理會計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成本性態分析和本-量-利分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831年,B&O(Baltimore&OhioRailroad,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公司)的管理者就發現了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的差異。他們了解成本費用與運量間的關係,並因此而使用噸公里費用指標作為管理控制工具。1838年,B&O公司總工程師班傑明·拉特羅伯(BenjaminLatrobe)與人合編了一本有關鐵路機車和鐵路公司運營的手冊,用統計數據來解釋機車運營成本和單位旅行成本。拉特羅伯發現,大量滿載貨物的列車從西部的礦山和農場駛向東部,而西去的卻是小批貨物甚至空車,因此認為需要更好地安排車次和貨運量。這種觀點被視為本—量—利分析的一種早期運用。B&O在拉特羅伯的倡導和指揮下,使用了各種業務及比較性統計指標,進行鐵路運輸業務及成本的管理控制。在拉特羅伯的影響之下,Louisille&Nashville鐵路公司(簡稱L&N)副總裁兼行政主管艾伯特·芬科(AlbertFink)於19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經過試驗總結出了一種以統計為基礎的成本分析系統。該系統的目的,總體上是通過一些在當時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概念來計量鐵路經營的盈利能力和效率。這些概念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芬科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對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區分。芬科認為,鐵路線越長,總的固定成本越高;不過,在該路線上的業務量越大,固定費用對正常運營成本的影響就越小。由於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巨大創造,芬科被稱為“成本會計學之父”。
芬科在L&N的成功引起了美國立法者的注意。在1876年一次國會委員會的陳詞中,芬科很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成本分析原理,就運輸成本的準確性、比較、差異及造成差異的原因等問題作了系統的闡述,其中包括有關本量關係的說明。芬科認為:“在每天只運行一兩趟火車的鐵路上,這些費用要比每天運行四五十趟火車的鐵路上的費用大。確定數量的不變或固定費用,如果分攤到業務量很小的鐵路上,每單位作業的成本,就會比分到業務量大的鐵路上時大很多。”芬科把費用分為幾類,第一類是不受業務量變化影響的費用,相當於現代概念中的“固定成本”,芬科稱之為固定或“不可避免的成本”(InevitableCost),與他以前使用的“ConstantCosts”形成對照。第二類成本是因為維持在各個車站收發貨物和售票的人員而發生的支出。這類費用中有一部分會隨業務量而變,另一部分則不隨業務量而變,屬於混合成本。第三類是與列車運行量相關的費用,屬於典型的變動成本。包括燃料以及與列車運行相關的其它一些直接成本。
20世紀初,在對以往有關成本計量問題研究的基礎上,人們對成本性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出現了大量涉及這一問題的論著,如H.赫斯的《製造業:資本成本、利潤和勝利》(1903)、韋伯納的《工廠成本》(1911)、斯科維爾的《成本和製造費用的分配》(1916)、1921威廉斯的《工程師對成本會計的態度》(1921)等。在成本性態觀念深化的基礎上,關於本-量-利關係的最初認識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1930年,美國工程師亨利·赫斯(HenryHess)撰文說明“盈虧臨界圖”,對成本、數量和利潤間的關係作了深刻揭示。沃爾特·勞滕施特勞赫(WalterRautenstrauch)和阿瑟·J.邁納(ArthurJ.Minor)關於盈虧臨界點計算公式的研究,使對這一問題的理解變得更加深刻。這些觀念和方法融合於管理會計之中,與標準成本、預算控制和差異分析等一同構成管理會計的基礎。
財務管理術語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