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資本

借貸資本

為了獲取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是生息資本的資本主義形式。在資本主義社會,除了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外,還存在借貸資本(loan capital),借貸資本是為取得利息而暫時貸出的貨幣資本。

基本信息

形成

借貸資本借貸資本
借貸資本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漸形成的。一方面各個職能資本在循環和周轉中會游離出暫時閒置的貨幣資本。例如,商品價值中固定資本的折舊部分實現後,必須積累到固定資本更新的時候才會被動用,勞動力價值再生產出來後,要到發放工資的日期才支出;原材料價值逐步收回後,要到成批補充原材料時才支出;剩餘價值中用於積累的部分,一般需要先以貨幣形式積累到一定數量才能成為現實的積累進行擴大再生產;有時由於不變資本物質要素的價值或價格降低,用較少的貨幣資本即能買到原來同樣數量的不變資本的物質要素,如果生產規模不變,則會多餘出貨幣資本來,等等。

另一方面,當產業資本處於由貨幣資本變為生產資本的階段時,如果其產品尚未賣出,必須設法獲得貨幣資本才能支付工資、購買原材料,維持再生產;或要擴大再生產,如果自身的積累不夠用,則必須設法獲得另外的貨幣資本作為追加資本。如果不變資本物質要素的價值或價格提高了,即使生產規模不變,也要有追加的貨幣資本才能買到原來數量的不變資本的物質要素,等等。

上述這些情況導致握有閒置資本的資本家將其貨幣資本以借貸的方式暫時讓給職能資本家使用,職能資本家則從自己獲得的剩餘價值中拿出一部分來,作為使用貨幣資本的報酬即利息,支付給貨幣所有者。這樣,就產生了貨幣資本的借貨關係,產生了借貸資本。可見,借貸資本是來源於職能資本,它是從職能資本的運動中游離出來,而又從屬於和服務於職能資本的一種獨立的資本形式。作為借貸資本人格化的借貸資本家,就是以獲取利息為目的而從事於貨幣資本借貸的資本家。

原因

(1)一方面職能資本在循環中游離出大量閒置的貨幣資本,包括:

正在積累中的折舊費
閒置待用的流動資本
尚未投資的剩餘價值
社會零星儲蓄
(2)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又需要大量補充資本

特點

借貸資本作為一種獨立的資本形式,同職能資本相比,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①借貸資本是一種資本商品。轉化為資本的貨幣具有雙重的使用價值,作為貨幣來執行職能的使用價值和作為資本來執行職能的使用價值。借貸資本家將一定數量的貨幣轉讓給職能資本家使用,轉讓的貨幣對其所有者和使用者雙方來說,都是資本,它表現為一種特殊商品。"資本本身所以表現為商品,是因為資本被提供到市場上來,並且貨幣的使用價值實際上作為資本來讓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398頁)。這種資本商品的轉讓,不是買賣,而是借貸;轉讓不是永久的,而是暫時的;轉讓的不是所有權,而只是使用權。借貸資本貸出後,經過一定期間,要連同利息一起歸還給借貸資本所有者。利息是使用借貸資本所付的報酬,而不是這種資本商品的價格。

②借貸資本是一種財產資本。借貸資本的出現,使資本取得了雙重的存在,即發生了資本所有權和資本使用權的分離。借貸資本的所有者只是保有資本的所有權。對於借貸資本家來說,借貸資本是一種作為財產的資本。而借貸資本的使用者並不擁有資本的所有權,只是實際運用它執行資本的職能。因此,對於使用它的職能資本家來說,借貸資本只是職能資本。

③借貸資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質的資本形式。從借貸資本的運動公式 G-G′(G+△G)看,既不象產業資本那樣要經過生產過程,也不象商業資本那樣要經過流通過程,在兩極貨幣之間,似乎不存在中介作用的過程。這就造成了一種假象,似乎貨幣就會自行增殖,似乎借貸資本不是同僱傭勞動相對立,而是同職能資本相對立。然而事實上,借貸資本和產業資本、商業資本都是資本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具體形式。它們在運動中互相對立著又統一著,共同剝削著僱傭勞動。作為借貸資本、產業資本、商業資本人格化的借貸資本家、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只是資本家階級中的不同集團,他們在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中互相作用著、競爭著,表現出彼此都是虛偽的兄弟,但他們面對著整個無產階級卻結成真正的共濟會團體,共同剝削著僱傭勞動者,瓜分著僱傭勞動者所創造的剩餘價值。這就是說,任何資本家的收入,不論是產業利潤、商業利潤、企業主收入和借貸利息,都來源於無產階級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剩餘價值,都是剩餘價值的具體轉化形態。借貸利息不過是職能資本家作為使用借貸資本的報酬而付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是剩餘價值的一種特殊轉化形態。

區別

借貸資本同高利貸資本同屬生息資本,但又有區別:

(1)所處的經濟條件不同

(2)形成的基礎不同

(3)貸款的對象同目的不同

(4)利息的來源及體現的關係不同

效率

中國借貸資本效率不斷下降,金融機構貸款和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增加。但仍不足以扭轉通貨緊縮趨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單一的融資形式和融資渠道,造成社會資本循環周轉阻滯。不能僅靠增加貸款量和貨幣供應量來解決通貨緊縮問題,而應該綜合治理,特別是要發展、完善金融市場,發展多種融資形式,盤活貨幣資本存量,用好增量,提高借貸資本效率,使貨幣和信貸在促進經濟成長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一、借貸資本效率不斷下降

借貸資本借貸資本
借貸資本效率是指一定量的貸款所能推動的經濟量,它不僅是衡量信貸對經濟作用力大小的重要指標,是決定銀行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於貨幣擴張與收縮是通過信貸渠道,它也是決定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及貨幣政策作用於經濟的力度的重要因素。2001年4季度末中國金融機構資產分布:銀行和信用社占91.4%,其他金融機構占8.6%,在存款貨幣銀行的資產總量中貸款占70%,金融的穩定關鍵也在貸款效率。目前中國金融領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一定量的貸款、一定量的貨幣量所能推動的經濟量不斷下降。貸款量、貨幣供應量占GDP的百分比不斷上升,經濟中堆集這么大量的貨幣資本和貨幣量,這是很大的隱患。人們應該認真研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作出正確的決策,防患於未然,使貨幣、信貸更好地促進經濟成長。

中國貸款效率不斷下降。從表1、表2可以看出,中國金融機構貸款相當於GDP的百分比,近10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2001年高達126.8%,預計2002年還會繼續上升。1996年美國GDP為7.5萬億美元,美國商業銀行總資產4.4萬億美元,其中貸款占61%,計2684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35.8%。1998年中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來,貸款相當於GDP的比重不斷上升。1994年以來,貸款增加額為GDP增加額的百分比不斷上升,特別是1998年以來,兩者之比大幅增加。1997年按當年價格計算的GDP為74462.6億元,2001年95933.0億元,增加21470.4億元,同期消除季節性因素的金融機構貸款則由73584.6億元增加到121678.6億元,增加48094億元,為名義GDP增加額的224%,四年中平均增加2.24元貸款才能增加1元GDP,大大超過20世紀90年代前期水平,也大大超過1993—2002年的平均值。

貸款增加會使衍生存款增加,從而使貨幣供應量增加,1998年以來貨幣供應量也大幅增加,大大超過GDP增長幅度。

二、借貸資本效率下降的原因
為什麼比較寬鬆的貨幣與貨幣資本仍不能根本扭轉通貨緊縮趨勢,促使社會達到充分就業狀態,而且借貸資本效率不斷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巨觀經濟層次來看,目前中國有35%以上的社會生產能力過剩,社會有效需求不足。1998—2001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僅3,59%,大大低於7.5%的年均經濟成長率。雖然1998—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49%,與經濟成長率相當,但由於收入結構的變化和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減弱,相對於社會生產能力來說,有效消費需求不足。1996—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較上年增長分別為:14.8%、8.8%、13.9%、5.1%、9.2%、12.1%,大大低於“八五”時期水平。1991—1995年中國外貿淨出口222.8億美元,1996--2000年則為1493.6億美元。這說明,當前中國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內需不足。根據世界銀行計算,中國2000年GDP增長8%,對GDP增長率的百分點貢獻,內需為7.5,淨出口為0.5。為了緩解當前生產能力過剩的矛盾,需要從調整供應結構和增加有效需求兩個方面著手,這需要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穩健的貨幣政策應增大積極性,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能馬上淡出。

財務管理術語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財務活動
財務關係
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籌資
融資租憑
資金成本
成本習性
資金結構
證券投資組合
營運資金
固定預算
彈性預算
增量預算
定期預算
滾動預算
現金預算
投資中心
責任預算
責任報告
業績考核
內部轉移價格
營運能力
比例合併
半成品成本
保留盈餘
本利比
並行審計技術
標準成本中心
百分率法
本金
補償性餘額
標準工資
標準工資率
部門預算
保證
撥備
不合理保留利潤
邊際資金成本
保證債權
部門邊際貢獻
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體系
產值最大化
成本費用利潤率
產權比率
長期債務

財務管理
財務風險
財政赤字
財務預測
財務協同效應
財務困境
財務預算
財務政策
存貨
財務估價修正
籌資風險
財政管理體制
財政監督
成本分配
長期償債能力
超額利潤
財務檢查財務總監
出資違約責任
財務診斷
存貨舞弊
差別財務報告
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流動性風險
財務危機成本
財務資源
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公司
財務欺詐
存貨投資
成本企劃
籌資渠道
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財務結構
財務集中控制
財務支撐力
財務運行機制
財務異化
財務信息
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契約
財務預警
現金浮游量
產權比率
財務治理
充分就業預算
財務情況說明書

存貨損失
獨立董事
定額成本制度
定價成本
短期償債能力
電子預算
企業對外投資
單位成本彈性預算
獨立財務報告
單獨財務報表
定金
遞延年金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非財務信息
非財務指標
負債結構
非經常性損益
非經營性資產
複合財務係數
法定資本制
過度資本化
固定資產折舊
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投資
股東財富最大化
固定資產租賃
公司公積金
工會資產
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股權投資差額
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金
股權收購
國庫單一賬戶
工資成本
股權重組
關聯方占款
股權出資
公司清算
固有風險
匯率風險
匯率
獲利能力
財務諮詢
財務流程
會計報表

貨幣資金
合併價差
互補性資本
或有會計事項
或有支出
貨幣空間價值
經營槓桿
借貸資本
借款費用
經濟利潤
淨利潤
基準收益率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
經濟收益
精細化財務管理
借款管理
集成化財務管理
經營性資產
給付
拒絕履行
金融資產轉移
技術入股
會計成本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欺詐
庫存現金管理
會計信息化
會計對象
會計本質
利息資本化
零營運資金管理
利潤庫
利潤質量
流動資產投資
利潤質
綠色財務管理
利潤計畫輪盤
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管理
利潤預算管理財務彈性
赤字財政
初始現金流量
存貨形態
存貨清查
COSO報告
次級債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