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財務資源包含資本,資本是財務資源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種形態,其他財務資源的形成均是建立在資本的基礎之上。但是由於資本具有最強的同質性,因此,在獨特的核心能力的形成過程中,資本的作用只是基礎性的與支持性的,而不是決定性的。
企業與各相關利益主體之間建立的財務關係也是財務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資本相比,財務關係的差異性與專用性有所提高,不同企業擁有不同特點的財務關係網路,對企業財務工作的影響也具有不同特點。第三,企業獨特的財務機制與具有優秀的特殊素質的財務人員(嚴格地說是財務人員所擁有的人力資本)是企業財務資源的高級形式。由於企業的財務機制與財務人員的發展要受到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文化、領導風格等多種因素長期的影響,因此其差異性與專用性在所有的財務資源中是最強的,對企業獨特的核心能力與相應的財務能力的形成也具有最強的影響力。
從財務資源的種類及其特點中可以看出,資源的同質性越強,越便於流動,但其專用性則越低,對企業核心能力的形成與發展的作用也越低;反之,資源的專用性越高,其流動性越低,但對核心能力的形成卻具有更強的作用。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對財務資源的專用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企業的初創期,生存的風險很高,因此必須確保財務資源具有較高的流動性,而不能過分強調其專用性;在企業的成長期與成熟期,一方面由於企業已經擁有了比較充足的資本,另一方面,競爭的日趨激烈促使企業採取差異化的發展戰略,因此企業必須注意逐漸提高財務資源的專用性,以確保形成自身獨有的財務能力。
構成要素
財務資源是一種動態的信息資源體系,它由以下四個方面的要素構成:①財務信息資源。它是按照特定用戶的要求,加工、處理信息並提供結果。②用戶的信息需求。用戶的信息需求本身就是一種信息資源。同時,用戶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所需要的信息處於動態變化之中。③人力資源。在當今社會中,人力資源已成為各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財務資源的主要要素之一,並且是最具活力的要素。④計算機自動化設施。它替代了傳統的筆、紙和算盤等,是信息處理的重要工具。仔細分析財務資源的構成要素,可以看出財務資源管理的重點有以下三個方面:①財務信息資源管理。財務信息的特點是規範性、真實性、安全性。它的作用是科學、合理地利用財務信息資源,充分發揮財務信息資源的巨大潛能,服務於社會和經濟建設。②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的發掘與管理在現代化管理中居於核心地位,也是最具有挖掘潛力的要素。只有重視人力資源的發掘與管理,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設備的最佳化組合,實現人盡其才,提高工作效率。③設施管理。它的作用是為財務信息資源的收集、處理提供環境和條件。它對管理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關係到各種財務信息的準確和安全,也關係到提供信息服務的質量。
作用
財務資源管理的作用主要有四個:一是使財務信息資源的內容和載體形式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準確和新穎;二是使財務資源的配置與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相匹配;三是通過財務資源的科學化管理使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與外部環境相適應;四是使財務管理活動與企事業單位的其他經營管理活動形成互動,使效率和效益達到最大化。應當說,財務資源管理的目標和企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
要使財務資源得到有效管理,就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確保財務資源與社會經濟需求之間達到動態平衡和持續發展。具體包括:①最佳化社會環境。財務與經濟的關係密不可分。近年來,企業通過明晰產權、職能分離、機制轉換等改革,使其財務職能更加明確、清晰。而社會對財務信息的迫切需求和良好的財務信息資源的存在,是做好財務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
②建設和完善法規制度。通過對法律和法規制度的規範、完善,可以為財務資源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撐環境。以《會計法》為代表的各種國家法規和企事業單位制定的財務規章制度,共同構築了一個完整的規範財務工作的制度體系,使得財務工作有法可依。
③建立和健全監督機制。財務監督一直是財務管理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然而,這一問題目前已經引起重視並正逐步得到解決,如企事業單位實行的會計委派制等。監督機制的健全和正常運行,將給財務資源管理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配置
一)財務資源配置的目標
財務資源配置是指資本在不同形成方式上的組合和在不同經濟用途之間的分配.它涉及到財務活動的兩個基本方面,一是對資本的形成進行組合,即融資中的資源配置,這裡,資源的配置表現為資本在不同時期之間和不同性質之間的安排,從而形成了融資的核心問題-融資結構的合理安排,包括長期資本和短期資本的安排、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安排;另一個是對資本的使用進行分配,即投資中的資源配置,這裡,資源的配置主要表現為資本的合理分配,從而形成了投資的核心問題-資源流向和流量的調整。可見,財務資源配置是針對資本而言的,它不是單純的融資或投資概念,而是一個投融資概念;不是單純的資本量問題,而是資本內在結構的組合和安排問題。財務資源配置緣於它的稀缺性。財務資源的稀缺性客觀上要求人們對財務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即企業在遇到資本稀缺制約的情況下,將有限的財務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財務資源配置的目標是:最佳化融資結構和投資結構,提高稀缺資源的產出率-資本收益率,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稀缺資源,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財務資源配置的方式
財務資源的配置通常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行政配置,另一種是市場配置,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看,行政配置遠沒有市場配置那樣行之有效,儘管市場配置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
在行政配置方式下,財務資源的配置主要是通過行政權利、行政手段和行政機制來實施。財務資源的配置過程一般是:財務資源-計畫-企業。行政配置具有統一性、強制性和縱向性的特點。雖然這種方式能夠體現行政的意圖,按照行政的偏好自覺地配置財務資源,但它割斷了企業與市場的關係,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要求;由於
不允許有特殊的經濟利益,對企業積極性有抑制作用,財務資源配置行為往往由於受到利益機制的影響而出現障礙;財務資源配置的效率取決於行政權利、行政手段和行政機制的效率;財務資源的配置往往是一次性的,財務資源一經配置很難進行選擇和重新組合。在市場配置方式下,財務資源的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來進行的。財務資源的配置過程一般是:財務資源-市場-企業。市場配置反映了市場供求關係,能夠根據市場供求自動地實現財務資源配置;以資本收益最大化為目標,允許特殊經濟利益的存在;財務資源配置的效率取決於資源價格是否反映了資源的稀缺程度;財務資源的配置是經過多次交易完成的,因而也是不斷趨於最佳化的。市場配置是一種高效率的配置方式,能夠降低資源的交易成本。在市場經濟下,財務資源的配置主要應當採取這種方式。
換一個角度看,財務資源配置有初始配置和再配置兩種形式。我們可以把企業建立時的財務資源配置看成是初始配置,將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財務資源配置看成是再配置。財務資源的再配置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個持續的配置與再配置過程。這一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調整和改進的過程,是一個資源配置不斷最佳化的過程。
效率
財務資源配置效率取決於財務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從理論上說,財務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是指單位財務資源的投入使新的資源配置比原有資源配置更合理。微觀經濟理論認為,在完全的競爭條件下,每一單位生產要素的利用達
到邊際收益等於其價格的那一點時,資源即達到最優配置狀態。當所有用途中的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都相等時,社會產出就達到最大。這一理論被稱為資源配置的邊際定律。資源配置的邊際定律以資源配置價格作為資源配置的合理性的衡量標準。在這裡,資源配置價格就是在其他資源不變的條件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財務資源投入所帶來的收益總量和邊際效益。投入效益差,資源配置的價格低;反之,投入效益好,資源配置的價格高;投入無效益或負效益,則資源配置的價格為零或為負。資源配置價格是變化的,因為資源投入後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效益是變化的。資源配置價格不同於市場價格,市場價格反映的是市場供求對價格的影響,不直接涉及到投入的效益問題。而資源配置價格反映的是單位資源投入的邊際收益,用以考察資源配置的合理性。財務資源配置的合理性還要考慮單位資源投入對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的影響,即要考察它是否增加了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是否減少了內部不經濟和外部不經濟。在這個意義上,企業財務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應當充分考慮兩個最基本的約束條件:①資源配置後,企業成本是否降低,收益是否增加;②資源配置後,社會平均成本是否降低,社會平均收益是否提高。這兩個約束條件意味著:財務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對單位財務資源的投入帶來的邊際收益要考慮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的關係。財務資源配置的效率不僅要考慮平均成本,還要考慮目標收益。從全社會範圍看,財務資源配置的微觀效率和巨觀效率往往是不一致的,財務資源的配置還應考慮社會邊際效益問題。
財務管理術語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