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年金

遞延年金

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的情況下,後面若干期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普通年金又稱“後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額的收付款項的年金。這種年金形式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最為常見。普通年金終值猶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付款項的複利終值之和。

簡介

所謂遞延年金,是一種“零存整付”的觀念,而且區分為兩個階段:一為累積期,另一為清償期;也就是保戶先繳費一定的期間(累積期),再由保險公司在一定期間或保戶退休後開始給付年金(清償期)。該年金可以躉繳保費或分期繳保費方式購買。如在年金開始給付前,被保險人即身故的話,保險公司有時亦得分期或一次退年金帳戶餘額給予受益人。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有多種表述,常見的有:企業年金可實現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年金計畫支持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年金計畫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將從吸引人才、穩定人才、激勵人才三個角度論證企業年金計畫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企業薪酬體系的吸引力,吸引優秀人才

遞延年金遞延年金

目前,我們常會聽到有企業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為什麼面對滾滾求職大軍,我卻在為企業缺乏人才而苦惱”?發出這種感慨的既有國有企業也有私營企業,真的是市場上人才短缺導致他們人才短缺嗎?只要看看每年的求職人員統計我們就可以很輕鬆的否定這種說法。隨著市場經濟在我國的建立和發展,傳統的“鐵飯碗”工作制度被打破,就業實現了市場化,雇員不但可以在市場上流動而且流動率明顯提高。於是許多企業紛紛提高薪酬體系中的浮動部分,在雇員與企業之間建立斷氣的勞動雇用關係以適應雇員流動率的提高。尤其是許多私營企業乾脆就不給員工提供任何保險等長期福利項目,就更不用說提供延期支付的企業年金了。但是儘管終身僱傭制已經不復存在,可是員工追求工作穩定的努力卻沒有完全消失。年金作為企業薪酬體系的一部分,它把本來屬於當期的收入延期到未來支付,這就改變了傳統的只注重短期效益的薪酬體系,滿足了員工的工作安全感的要求,從而增強了企業薪酬體系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增加雇員的就業安全感,穩定人才

企業年金實際上就是把員工本應當期支付的一部分收入遞延到雇員退休後支付,根據不同的企業年金制度,員工在退休後可獲得的延期收入與員工在企業中的工作年限有關,工作年限越長領取到的退休收入越多,而且員工未來獲得的退休收入總和有可能高於員工支付的繳費總額,因此員工要想獲得企業年金的參與權就必須在企業中工作一定的年限,如果他們提前離開企業則會損失一部分收入。這就象給員工帶上了“金手鐲”一樣,起到了穩定企業員工隊伍的作用。

與雇員績效掛鈎,激勵雇員

遞延年金遞延年金

企業年金是企業為員工提供的一種福利形式,傳統的福利都實行“大鍋飯”制度,只要是企業員工就有享受的資格,與個人績效無關。但是,近年來逐漸出現一個趨勢——福利與雇員個人績效掛鈎。只有績效達到一定程度的雇員才有資格享受企業年金,即使享受了企業年金,績效不同的雇員獲得的延期收入也不同,這就在長期上激勵了員工。更重要的一點是,國有企業高層管理者的59歲現象一直是困擾管理者的一個頑疾。產生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無法忍受退休後的巨大收入落差。我國國有企業傳統的薪酬制度,高層管理者只要在位就可以享受豐厚的在職消費,而其收入與企業員工的收入差距很小,享受的退休養老保險也與普通員工無異,因此一旦他們退休後,不再享受在職消費,只可以獲得退休金維持普通的生活水平,這種退休前後巨大的收入落差促使他們在退休前心裡產生恐懼並藉助職位之便在退休前狠撈一筆。如果從提高高層管理者的退休收入、降低他們退休前後的收入落差角度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年金無疑是最好的方法,首先,企業年金可以把高層管理者的一部分當期收入遞延到其退休後支付,從而補充了高層管理者的基本養老保險,增加了他們的退休收入,縮小了收入落差。其次為高層管理者提供的延期支付與其業績和績效掛鈎,促使高層管理者從長期角度考慮企業的經營,從而避免了他們的短期行為。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年金在高層管理者中的運用可以起到激勵和避免59歲現象的雙重作用。

計算

遞延年金遞延年金

假設最初有m期沒有收付款項,後面n期有等額的收付款項,則延期年金的現值即為後n期年金貼現至m期第一期期初的現值。其計算公式為:V0=A*PVIFAi,n*PVIFi,m

延期年金現值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計算,先求出m+n期後付年金現值,減去沒有付款的前m期後付年金現值,二者之差便是延期m期的n期後付年金現值。其計算公式為:V0=A*PVIFAi,m+n−A*PVIFAi,m=A*(PVIFAi,m+n−PVIFAi,m)

例:某企業向銀行借入一筆款項,銀行貸款的年利息率為8%,銀行規定前10年不用還本付息,但從第11年至第20年每年年末償還本息1000元,問這筆款項的現值應為多少䲁

第一種計算方法就是先按照普通年金計算出年金在m期期末的現值,然後再複利折現m期就是遞延年金的現值。

第二種計算方法就是假設前m期也有年金髮生,那么就構成了一個普通年金,按照m+n期計算出年金現值後再減去假設存在的m期的年金現值就是遞延年金的現值。

第三種計算方法的含義就是先按照普通年金終值的計算方法計算出遞延年金的終值,然後再複利折現到0時點計算出遞延年金的現值。

具體結合圖示講解如下:

方法一:把遞延期以後的年金套用普通年金公式求現值,這時求出來的現值是第一個等額收付前一期的數值,再往前推遞延期期數就得出了遞延年金的現值。圖示如下:

遞延年金遞延年金

提示

計算遞延年金現值時,如遇到期初問題可轉化為期末問題處理,如從第四年年初開始支付,相當於從第三年年末開始支付。

相關詞條

存貨損失 獨立董事 定價成本 電子預算 遞延年金 非財務指標
負債結構 公司清算 匯率風險 獲利能力 固有風險 股權出資
財政赤字 財務資源 固定資金 股權重組 工資成本 股權收購
財務預測 財務外包 財務治理 成本企劃 財務資源 籌資風險
財務困境 存貨投資 財務預警 財務異化 財務契約 財務預算

財務管理術語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投資,資本的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財務活動
財務關係
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籌資
融資租憑
資金成本
成本習性
資金結構
證券投資組合
營運資金
固定預算
彈性預算
增量預算
定期預算
滾動預算
現金預算
投資中心
責任預算
責任報告
業績考核
內部轉移價格
營運能力
比例合併
半成品成本
保留盈餘
本利比
並行審計技術
標準成本中心
百分率法
本金
補償性餘額
標準工資
標準工資率
部門預算
保證
撥備
不合理保留利潤
邊際資金成本
保證債權
部門邊際貢獻
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體系
產值最大化
成本費用利潤率
產權比率
長期債務

財務管理
財務風險
財政赤字
財務預測
財務協同效應
財務困境
財務預算
財務政策
存貨
財務估價修正
籌資風險
財政管理體制
財政監督
成本分配
長期償債能力
超額利潤
財務檢查財務總監
出資違約責任
財務診斷
存貨舞弊
差別財務報告
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流動性風險
財務危機成本
財務資源
財務風險管理
財務公司
財務欺詐
存貨投資
成本企劃
籌資渠道
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財務結構
財務集中控制
財務支撐力
財務運行機制
財務異化
財務信息
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契約
財務預警
現金浮游量
產權比率
財務治理
充分就業預算
財務情況說明書

存貨損失
獨立董事
定額成本制度
定價成本
短期償債能力
電子預算
企業對外投資
單位成本彈性預算
獨立財務報告
單獨財務報表
定金
遞延年金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非財務信息
非財務指標
負債結構
非經常性損益
非經營性資產
複合財務係數
法定資本制
過度資本化
固定資產折舊
公允價值
固定資產投資
股東財富最大化
固定資產租賃
公司公積金
工會資產
固定資產經濟壽命
股權投資差額
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金
股權收購
國庫單一賬戶
工資成本
股權重組
關聯方占款
股權出資
公司清算
固有風險
匯率風險
匯率
獲利能力
財務諮詢
財務流程
會計報表

貨幣資金
合併價差
互補性資本
或有會計事項
或有支出
貨幣空間價值
經營槓桿
借貸資本
借款費用
經濟利潤
淨利潤
基準收益率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
經濟收益
精細化財務管理
借款管理
集成化財務管理
經營性資產
給付
拒絕履行
金融資產轉移
技術入股
會計成本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欺詐
庫存現金管理
會計信息化
會計對象
會計本質
利息資本化
零營運資金管理
利潤庫
利潤質量
流動資產投資
利潤質
綠色財務管理
利潤計畫輪盤
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管理
利潤預算管理財務彈性
赤字財政
初始現金流量
存貨形態
存貨清查
COSO報告
次級債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