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衛氏並殖吸蟲的致病,主要是童蟲或成蟲在人體組織與器官內移行、寄居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其代謝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根據病變過程可分為急性期及慢性期。
急性期 主要由童蟲移行、游竄引起。症狀出現於吃進囊蚴後數天至1個月左右,重感染者在第2天即出現症狀。囊蚴脫囊後,童蟲穿過腸壁引起腸壁出血。在腹腔、腹壁反覆游竄,特別是大多數童蟲從肝表面移行或從肝組織穿過,引起肝局部的出血、壞死。此
慢性期 童蟲進入肺後引起的病變,大致可分為:
膿腫期 主要因蟲體移行引起組織破壞和出血。肉眼可見病變處呈窟穴狀或隧道狀,內有血液,有時可見蟲體。隨之,出現炎性滲出,內含中性粒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等。接著,病灶四周產生肉芽組織而形成薄膜狀膿腫壁,並逐漸形成膿腫。X線顯示邊緣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潤陰影。伴有胸水時,肋膈角變鈍囊腫期 由於滲出性炎症,大量細胞浸潤、聚集,最後細胞死亡、崩解液化,膿腫內容物逐漸變成赤褐色粘稠性液體。鏡下可見壞死組織、夏科雷登結晶和大量蟲卵。囊壁因大量肉芽組織增生而肥厚,肉眼觀呈周界清楚的結節狀蟲囊,呈紫色葡萄狀。X線顯示邊界清楚的結節狀陰影。有時見液平面。如蟲離開蟲囊移到它處形成新的蟲囊,這些蟲囊可互相溝通。X線可顯示多房性囊樣陰影。
纖維疤痕期 蟲體死亡或轉移至它處,囊腫內容物通過支氣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組織填充,纖維化,最後病灶形成疤痕。X線顯示硬結性或條索狀陰影。
疾病描述
生活史與衛氏並殖吸蟲相似。原先報導的第一中間宿主較雜較亂,經Davis1994年修正,將這些淡水螺類歸屬於圓口螺科、圓口螺亞科中的圓口螺族、洱海螺族及擬釘螺亞科。中的擬釘螺族、厚鱗螺族。這些小型及微型螺類,大多棲息於溪流較小、流速較緩的山溝中,附著於枯枝、落葉的下面,石塊周圍、苔蘚之中。在作流行病學調查時要儘可能往上游水流緩處尋找。因其體型微小,甚至只及芝麻大小容,容易疏忽。 第二中間宿主有鋸齒華溪蟹、雅安溪蟹。河南華溪蟹、福建嗎來溪蟹,角肢南海溪蟹、鼻肢石蟹和僧帽石蟹等。在紅娘華(一種水生節肢動物)體內也發現此蟲的囊蚴。多種動物、如蛙、鳥、雞、鴨、鼠等可作為本蟲轉續宿主。終末宿為貓科、犬科、靈貓科多種家養或野生動物,如果子狸、貓、犬、豹貓等。人可能還不是本蟲的適宜宿主。蟲體在人體仍處於童蟲階段。但也有肺中發育至成熟並產卵的報導。症狀體徵
本蟲引起的幼蟲移行症可分為兩種類型:皮膚型與內臟型。皮膚型者主要表現為遊走型貧富下包塊或結節。常見於腹部、胸部、腰背部、也可見於四肢、臂部、腹股溝、頭頸部、陰囊、腋窩等處。一般大小在1—3cm左右,也可大如雞蛋或長條形,邊緣不清,皮膚表面正常。包塊間有時可捫及條索狀纖維塊。摘除切開包塊可見隧道樣蟲穴,有時可見童蟲,鏡檢可見嗜酸性粒細胞熱肉芽腫、壞死滲出物及夏科雷登結晶等。內臟型幼蟲移行症誰因侵犯器官不同而出現不同損害及表現。侵犯肺部時一般僅有咳嗽、痰中偶在血絲、痰中亦不易找到蟲卵。胸腔積液較為多見,且量也較多。胸水中可見大量嗜酸細胞,近年來也屢有報導斯氏狸殖吸蟲進入肺臟並發育成熟產卵。所引起的胸、肺部、症狀和體徵與衛氏並殖引起者基本相同。如侵犯肝、則出現肝痛、肝大、轉氨酶升高百球蛋白比例倒置。r球蛋白升高等表現。如侵犯其他器官,可出新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在出現局部症狀的同時,往往伴有低熱、乏力、食慾下降等全身症狀。血象檢查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加,有時高達80%以上。因並病損害器官不定,且同時有多個器官受損。臨床誤診率相當高,應特別注意與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肺炎、肝炎等鑑別。潛伏期不易確定,感染後可長期無症狀,多數在感染後半年左右緩慢發病,病程較長,也可再一次重症感染後急性發病。症狀隨蟲體寄生的部位不同而異。以胸、腹、腦損害的表現為多見。
1.全身症狀:早期症狀為發熱、低熱或馳張熱,持續數周,乏力、盜汗、食欲不振,反覆蕁麻疹。
2.呼吸系統症狀:症狀以蟲體在胸腔內移行的途徑及病變部位不同而異。初期發生胸膜炎出現咳嗽、胸悶及上腹痛、病變接近肺門或的支氣管者可見劇咳、痰中帶血,後期痰變為鐵鏽色或褐色,此為本病特徵性表現。部分病人出現胸腔積液胸水呈草綠色或血性。
3.腹部症狀:腹痛及腹瀉是主要症狀,腹痛以右下腹多見,有壓痛、無肌緊張。蟲體在腹腔內移行可引起廣泛炎症和粘連並形成囊腫,故有時可捫及包塊。如腹腔內囊腫等向腸內破潰,可出現棕褐色粘稠膿血便,並可找到蟲卵。四川並殖蟲的蚴蟲常侵入肝臟,引起肝增大,肝功能受損或變形肝膿腫或囊腫。
4.神經系統症狀多見於嚴重感染的病人,以小兒多假。由於蟲體侵入腦後可繼續遊走,故早期症狀多假,晚期比較固定。可分為以下幾型:
(1)顱內壓增高腦型:多假於早期患兒童,常見顱內高壓症,如頭痛、嘔吐、視力減退等,頭痛為陣發性劇痛,真次貨蟲鑽樣痛,換兒捶頭扯發、大汗淋漓,十分痛苦。止痛或鎮靜劑常無效,但能自行環節,間歇期嬉戲如常。
(2)組織破壞型:出現癱瘓、失語、偏盲、共濟失調,感覺障礙等。多在疾病晚期出現。
(3)刺激型:癲癇發作,肢體感覺障礙。
(4)炎症型:發生在病變早期,畏寒、發熱、頭痛、腦膜刺激征。
(5)神經精神型:精神失常,記憶力差,幻覺、幻視等。
(6)脊髓型:主要表現為脊髓受壓無症狀,如下肢無力、行走困難、感覺障礙,甚至截癱。
5.皮下結節或包塊:衛氏並殖吸蟲的皮下結節發生率約為20%,結節於感染後2個月至3年後出現,多位於腹部至大腿之間,直徑約1—2cm,小的較硬、大的較軟,輕壓痛,結節內可發現成蟲和蟲卵。四川並殖吸蟲的皮下包塊發生率高達80%,大小不一,邊界不清,輕壓痛,遊走性強,常反覆出現,活檢為嗜酸性肉芽腫,可見蚴蟲。但無蟲卵。
6.其他:當然肺吸蟲侵入眼球後組織可表現眼球脹痛,眼球突出和眼周皮下組織結節。部分病人可出現心包積液。
病理生理
並殖吸蟲的種類較多,國內以衛氏並殖吸蟲和四川並殖吸蟲為主要致病蟲種。並殖吸蟲成蟲雌雄同體,生殖器官並列為其特徵而得名。衛氏並殖吸蟲的蟲體肥厚,背部隆起,腹部扁平,成蟲有口、腹吸吸盤,主要寄生在肺部、活體為紅褐色,死後灰白色。人及其他哺乳動物是終宿主。該蟲有二倍體及三倍體兩種染色體類型。三倍體蟲能在人體內成熟並產卵,二倍體則不適宜於人體金聲。四川並殖吸蟲蟲體狹長,前寬後狹,兩段尖,口、腹吸盤距離近來,在人體內不能發育為成蟲,其終宿主是犬、貓和果子狸等。
並殖吸蟲成蟲主要寄生在肺部、蟲卵隨終宿主的痰或糞便排出體外,入水後在適宜環境下經3—4周,發育成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間宿主淡水螺體內,進行無性繁殖,經2—3個月發育成為尾蚴,尾蚴自螺體逸出。鑽入第二中間宿主淡水蟹、喇咕和沼蝦等體內,形成囊蚴。人吞食生的或為數熟的含囊蚴的蟹類而受感染。本病患者和凡嫩排出肺吸蟲蟲卵的病獸(虎、豹、狐、狼),病畜(犬、貓、豬)等均為傳染源,但四川並殖吸蟲在人體內寄生後不能發育為成蟲排卵,因此患者不是傳染源。人吞食囊蚴後,經過消化液作用,蚴蟲在小腸脫囊而出,穿過腸壁進入腹腔,上行經膈肌、胸腔進入肺部,形成膿腫或囊腫,發育為成蟲而產卵,最後病灶纖維化,形成疤痕。在移行過程中也可異位寄生於皮下、肝、腦、脊髓、眼眶等組織和器官。四川並殖吸蟲侵入人體後大多停留在肺部。
並殖吸蟲病分布光流行於亞、非、拉和南美洲,以亞洲多家,中國分布於23個省、市、自治區。浙江、安徽之東北各省以衛氏並殖吸蟲為主。四川、江西、陝西、雲南等十餘省均發生四川並殖吸蟲,該蟲在國外尚未見報導,是中國目前的人獸共患以獸為主的致病蟲種。人食入生的、未煮熟的含有並殖吸蟲囊蚴的蟹類、喇咕和沼蝦等,或引用含囊蚴的污水而感染。1999年河南省西峽縣14歲以下小兒乾率為32.23%,2002年湖北竹谿縣中國小生感染率19.95%,2002年華東地區肺吸蟲學術研討會報導目前城市並殖吸蟲病有增加趨勢。
診斷檢查
一.病原學檢查(1)查痰液:蟲卵陽性可確診為衛氏族四並殖吸蟲病,檢出率可高達90%,痰液中發現較多嗜酸性粒細胞及夏科—雷登結晶有助於診斷四川並殖吸蟲病。
(2)查糞便:蟲卵在15—40%病人糞便中可查到蟲卵。
(3)腦脊液及其他體液檢查:腦型患者的腦脊液壓力增高,無色微混或血性,細胞數增加並以嗜酸性粒細胞為主,蛋白質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可找到肺吸蟲卵、胸水、腹水和心包積液等多為滲出液,草綠色或紅色,有較多嗜酸性粒細胞,偶可見蟲卵。
(4)活體組織檢查:皮下結節或包塊活檢,可見嗜酸性肉芽腫,有嗜酸性粒細胞及夏科—雷登結晶,亦可檢出成蟲、蚴蟲或蟲卵。
二.免疫學檢查
對早期感染無血痰病人及腹外型病人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1)皮內試驗:以1:2000的並養吸蟲抗原0.1ml的再生前臂內側皮內注射,15—20分鐘看結果,若皮丘直徑>1cm、紅暈直徑>2cm,偽足>1個者為陽性。陽性符合率可高達95%以上。因與其他吸蟲有交叉反應,只能作為初篩。皮試陽性只能說明有過吸蟲感染,不能診斷為吸蟲病。
(2)檢測血清抗體:用並殖吸蟲成蟲抗原檢測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補體結合抗體,當體內有活蟲時陽性率可達100%,但與其他吸蟲有交叉反應,故不能用於考核療效。
(3)檢測血清中循環抗原:單克隆抗體——抗原斑點試驗(McAb—AsT)和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血清中並殖吸收蟲的循環抗原,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陽性可率達98%以上,是早期診斷並殖吸蟲病的方法,求可作為療效考核。
三.外周血象
血象改變與病程早晚和病變活動有關,急性期白細胞總數和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四.X線檢查
衛氏並殖吸蟲病在肺部的病灶,主要在肺的中、下部,早期呈密度不均,邊緣模糊的圓形或橢圓形陰影,病灶多變遷,中期示邊緣清楚的單房或多房囊裝陰影,晚期有疤痕形成,呈點狀或條索狀陰影。常伴胸膜肥厚。四川並殖吸蟲病肺部病變較少,以胸腔極夜較多見,腦型並殖吸蟲病可作頭顱X線片,腦血管造影或頭顱CT、MRI等。
診斷和鑑別診斷
凡在流行區曾生食品或者半生食品過程蟹類、喇咕類合乎沼蝦類,或生飲溪水者,若長期咳嗽之咳血性或鐵鏽色痰伴遊資性皮下結節或包塊;或發生不明原因的心包積液、頭痛、癲癇等症狀,均應考慮本病的可能,宜賓作為相關檢查以助診斷肺型應以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先天性肺囊腫鑑別。腦型應與腦腫瘤、原發性癲癇相鑑別。肺型常誤診為腹膜炎。
治療方案
一.病原治療(1)吡喹酮:對衛氏和四川並殖吸蟲均有較強的殺滅作用,療效高、療程短,服用方便,是目前治療並殖吸蟲的受訓藥物,劑量為每日25mg/kg,分3次口服,連服2日。副作用輕,偶見心電圖改變、血清轉氨酶升高、中毒性肝炎等。
(2)硫氯酚:對並殖吸蟲囊蚴蟲有明顯殺滅作用,可能對蟲體有麻痹作用,療程長,劑量為每日50mg/kg,分3次口服,連服10—15日,或隔日口服用20—30日為一療程。治療腦脊髓型為2—3個療程。副作用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蕁麻疹,偶見中毒性肝炎。
二.其他治療
(1)腦型:顱內高壓時套用脫水劑,癲癇發作者可用鎮靜劑,有局部性病灶所致的正經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採取手術治療。
(2)伴胸腔極夜和心包積液應反覆穿刺排液,殺蟲藥與潑尼松同時套用可見少滲出。藥物治療要求不好且心不報增厚可考慮手術。皮下結節和包塊可手術摘除。
疾病預防
開展衛生宣傳教育,改變民眾生食、半生食溪蟹,蜊蛄及引用生溪水的習慣,是防止人體受感染的關鍵,徹底治療崩潰和病獸,管理好動物傳染源,不隨地吐痰及大小便,防止蟲卵入水。提示:
1.徹底治療病人;
2.宣傳教育不隨地吐痰與大小便;
3.管理好人畜糞便,防止蟲卵入水;
4.提高對本病認識,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相關詞條
呼吸內科疾病
研究範圍及進展呼吸內科是研究呼吸系統疾病的學科。它是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自從人類認識疾病以來,呼吸系統疾病就一直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八十年代中期的統計資料表明,呼吸系統疾病仍然是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在死亡的順序上排列第二。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可怕的疾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