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抵抗型哮喘

激素抵抗型哮喘

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概念,最早是由Schwarfz等於1968年提出來的。他們發現有部分哮喘患者對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臨床反應差,且外周血嗜酸細胞計數在糖皮質激素治療後下降程度顯著低於其他哮喘患者。具有年齡較大、病史較長、氣道高反應性較嚴重以及更易出現夜間喘息症狀等特點。

疾病描述

激素抵抗型哮喘病毒分子
1.對於已經使用足量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症狀的哮喘應警覺激素抵抗型哮喘

2.需長期套用激素來控制哮喘症狀的患者,則稱為激素依賴型哮喘。

3.激素抵抗型哮喘的診斷除需明確哮喘診斷規則足量套用激素外,尚需排除導致激素抵抗的因素以及嚴格的鑑別診斷。

4.支氣管擴張藥為治療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一線用藥。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甲氨蝶呤環孢黴素A、靜脈套用免疫球蛋白、白三烯拮抗藥等均有一定療效。

激素抵抗型哮喘激素抵抗型哮喘

糖皮質激素作為哮喘的一線治療已廣泛套用於臨床。大多數哮喘患者口服大劑量潑尼松短時間內就可使臨床症狀和病理生理變化得到明顯改善。對於初始診斷的兒童和成人哮喘患者,無論是大劑量還是小劑量吸入激素均能緩解症狀和改善肺功能。但並不是所有哮喘患者對激素的治療都顯示出療效,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長期或大劑量給予激素,其療效也不理想,此為激素抵抗型哮喘(glucocoticoidresistantasthma,GRA)。與之相對應,對激素顯示出良好療效的哮喘則為激素敏感型哮喘(glucocoticoidsensitiVeasthma,GSA)。

症狀體徵

激素抵抗型哮喘症狀
1.定義目前對於GRA的診斷還未有一個統一標準。不同標準的區別主要在於套用激素治療的劑量和治療持續的時間有所差異。GRA一般定義為: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75%的哮喘患者套用適當劑量激素(如口服潑尼松40mg/d)經過2周治療後,其FEV1的改善幅度≤15%者即可定義為GRA;相反,如果FEV1的增加幅度>15%則可定義為GSA。

2.臨床特徵與GSA相比,GRA具有年齡較大、病史較長、氣道高反應性較嚴重以及更易出現夜間喘息症狀等特點。在臨床工作中對於已經使用足劑量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症狀的哮喘病人應提高警覺,以便及早發現和診斷GRA,及時避免不必要地使用激素,並採取其他替代性的有效治療控制哮喘發作。

3.激素依賴型哮喘臨床上有部分哮喘患者需長期套用激素來控制症狀,稱為激素依賴型哮喘,此類患者口服激素減量時則病情惡化。極少數患者每天需服潑尼松龍40mg維持治療,易誤診為GRA。

病理生理

激素抵抗型哮喘激素抵抗型哮喘
1.激素受體(GR)β亞單位表達增高GRβ能抑制激素激活GRβ的激素反應報告基因的作用,且這種作用呈濃度依賴性。GRβ可能是激素作用的內在抑制因素,能夠影響各種組織對激素的敏感性,在GRA的形成過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2.轉錄因子激活肽-1(AP-1)表達增高轉錄因子是一些能與炎性蛋白基因的啟動子結合的蛋白,它們受到炎性刺激如細胞因子的作用而激活。激素治療哮喘的作用,大部分是通過抑制轉錄因子如AP-1、NF-κB的非正常表達而實現的。AP-1過度表達可導致激素抵抗。

3.熱休克蛋白90(HSP90)的異常激素通過與靶細胞胞質的GR結合而發揮作用。正常情況下細胞內GR與兩個HSP90結合。當HSP90/GR之比適宜時表現為正性調節;而HSP90/GR之比過高或過低則為負性調節。HSP90基因表達水平增高,激素對炎症的抑制作用下降。

4.細胞因子的作用IL-2和IL-4可通過減低GR與配體的結合力而保持對激素的抵抗,IL-13也具有類似的作用。

5.大劑量β2受體激動劑大劑量β2-受體激動劑可減低其GR與DNA的結合力而具有抗激素的活性。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可降低內源性激素的作用而使不吸入激素治療的患者哮喘加重,而大劑量的β2-受體激動劑吸入也使吸入激素治療的作用減低,形成激素相對抵抗。

診斷檢查

激素抵抗型哮喘診斷
診斷:

1.根據上述定義並同時符合下列條件可以診斷GRA

(1)哮喘診斷明確。
(2)激素用量足,患者規則地服用激素,保證有足夠劑量的激素到達氣道。
(3)生活環境中無刺激物,特別是室內變應原或職業性致敏物
(4)排除潛在的哮喘加重因素如胃食管反流和藥物等。
(5)停用β2受體激動劑。
(6)重度哮喘經嚴格治療至少6個月還須排除靜止狀態下其肺功能本身的異常。

2.排除導致激素抵抗的某些因素

(1)患者為GSA但反應欠佳者:如用藥依從性差、激素劑量不足或用藥時間短、給藥裝置質量不佳、未能終止對致病因素的暴露等。
(2)其他病變誤診為GRA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鼻腔分泌物後滴、補體C1抑制劑缺乏、聲帶功能障礙等。
(3)繼發於其他原因的哮喘:阿司匹林誘發哮喘,變應性支氣管肺曲菌病,Churg-Strauss綜合徵等。
(4)藥物相關性哮喘:β受體阻滯劑、非甾體抗炎藥物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等所導致的哮喘。

實驗室檢查: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其他輔助檢查:胸部X線無明顯異常。

鑑別診斷

激素抵抗型哮喘激素抵抗型哮喘
1.繼發於聲帶功能障礙的上氣道阻塞在臨床上比較少見,其臨床表現和哮喘十分相似。但聲帶功能障礙可以通過聯合檢測流速-容量環以及內鏡下直視吸氣時聲帶反常性內收運動得到診斷。

2.食管反流性疾病通過微抽吸或者刺激迷走神經興奮性從而在難治性哮喘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表明34%~89%的哮喘患者出現胃食管反流,但不一定出現臨床症狀。合併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哮喘患者通常伴有食管張力異常、局部炎症反應持續存在、每小時反流次數增多,每次反流時間延長,食管內pH值<4。考慮診斷食管反流性疾病時可以監測24h食管pH值,其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5%和93%。如果結果陽性,可以口服3個月的質子泵抑制藥苯丙米唑

3.上呼吸道反覆發生的血管性水腫可導致患者出現哮喘樣症狀。在這種情形之下,喘鳴而不是喘息是主要的症狀,此與顏面水腫、皮膚蕁麻疹等有關。如果這一診斷無法確定,可以檢測補體的含量及其功能以排除補體C1抑制劑缺乏症。

4.鼻腔分泌物後滴此在哮喘患者比較常見,常常繼發於鼻竇疾病。鼻腔分泌物後滴可以引起反覆咳嗽,治療鼻腔分泌物後滴也明顯有助於哮喘的控制。

5.以哮喘症狀為表現的癔病極難處理,也很危險,迄今沒有十分可靠的診斷方法。

6.致喘藥物使用不當誘發哮喘或全身疾病出現哮喘表現

(1)β受體阻滯劑可以誘發哮喘首次發作,也可以促使原診哮喘進一步加重並更難以處理。

(2)阿司匹林,或者更準確地說非甾體抗炎藥物過敏性症狀累及5%~30%的哮喘患者,顏面潮紅、哮喘、鼻炎等典型表現通常於口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物30min~2h後出現。這種現象即使是使用高度心血管選擇性β受體阻滯藥或者眼科套用少量的β受體阻滯藥的時候也十分明顯。一旦意識到這一問題,可以選擇其他的替代治療用藥。另一個問題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引起的咳嗽,在這種情況下也應該選用其他的替代用藥。Churg-Strauss綜合徵也可以出現哮喘症狀,原診斷哮喘的患者合併鼻炎、皮膚損害以及全身症狀如消瘦等時應該考慮到Churg-Strauss綜合徵的可能。實驗室檢查結果的異常包括外周血和組織中的嗜酸性粒細胞血沉以及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水平顯著增高。

治療方案

激素抵抗型哮喘藥物治療
1.支氣管擴張藥為一線用藥,可通過吸入、口服、皮下或靜脈注射途徑給藥。長效β受體激動劑能夠明顯擴張支氣管,應與其他非激素抗過敏藥物聯合套用。吸入抗膽鹼能藥物在部分GRA患者中有良好療效。口服或靜脈注射茶鹼對難治性哮喘能顯示出明顯的擴張支氣管作用。白三烯調節劑在部分患者尤其是合併氣道病變或對阿司匹林過敏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

2.糖皮質激素GRA患者對長時間口服或靜脈注射套用大劑量激素的反應性十分低下,此時激素的治療價值十分有限。然而,有少數患者在超大劑量激素的情況下也顯示出一定程度的反應性,這一部分患者可以短時間試用超大劑量的激素。但使用超大劑量激素很有可能出現類庫欣綜合徵等副作用。最近發現新型的激素製劑如RU24858和RU40066等可望在GRA哮喘治療中發揮作用。目前治療哮喘套用的吸入型製劑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而且有明顯的“首過效應”,從而減輕激素的全身作用,臨床上可以套用。

3.甲氨蝶呤(MTX)甲氨蝶呤(MTX)可抑制氣道對組胺等炎症介質的反應,具有明顯抗炎作用。低劑量(15~50mg/周)甲氨蝶呤(MTX)能明顯減少嚴重激素依賴型哮喘患者的激素用量。甲氨蝶呤(MTX)的主要副作用為消化系統反應,大劑量套用有肝毒性。此外還可能抑制骨髓、腎臟損害和皮疹妊娠早期用藥能致胎兒發育不良,流產、死胎或畸胎。但低劑量用於哮喘治療至今尚未有嚴重副作用的報導。

4.環孢素(環孢菌素A,CyA)環孢素(CyA)可明顯減少激素依賴型哮喘患者激素用量,改善哮喘症狀和減少哮喘發作,但停用環孢素(CyA)後哮喘仍會復發,故需長期使用。環孢素(CyA)的主要副作用有腎毒性和高血壓,還有多毛、周圍神經炎、肝毒性和頭痛。儘管環孢素(CyA)從理論上和臨床上似乎都是理想的治療GRA藥物,但潛在嚴重

激素抵抗型哮喘預防措施
副作用和高昂的藥價限制了它的廣泛套用。它的吸入劑型已在動物上證明可緩解氣道高反應性,但尚未套用於人體。

5.靜脈套用免疫球蛋白嚴重激素依賴型哮喘患者給予靜脈內免疫球蛋白治療可減少激素用量、改善臨床症狀和PEF、對特異性變應原的皮膚反應減弱。但對於套用的劑量和頻率缺少研究資料,而且其價格較貴。

6.白三烯調節劑可明顯降低血和痰中的嗜酸性粒細胞數量,改善哮喘症狀,其對哮喘炎症的抑制方式與激素完全不同,可以用來治療GRA。

7.其他藥物金諾芬氨苯碸羥氯喹三乙醯竹桃霉素用於治療激素依賴型哮喘可緩解哮喘症狀,減少激素用量,在GRA哮喘的治療中可能也具有一定的套用價值。

8.4S清肺平喘療法由軍事醫學科學研究院、國際科學研究院等多位專家歷經30多年的研發形成的一套全方位、多立體的綜合治療體系。療法包括清肺淨肺、PI活
肺治療、植物神經綜合平衡和軍科細胞免疫技術四大步驟,其中軍科細胞免疫技術是軍事醫學科學研究院和國際科學研究院等多位專家在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DC細胞技術基礎上獨創的治療手段,它直擊哮喘病的發病根源——炎症細胞,有效調整免疫失衡,杜絕哮喘反覆發作。
治療效果
4S清肺平喘療法治療哮喘效果顯著,當天咳嗽氣喘症狀緩解,3天內肺部炎症消失,5——7天臨床治癒,
優勢
北京軍都醫院哮喘科自引進4S清肺平喘療法後,已經幫助了逾萬名哮喘患者擺脫了哮喘反覆發作的痛苦,受到了央視、北京衛視等知名媒體的廣泛報導。
1、科學系統權威
4S清肺平喘療法是在融入諾貝爾醫學獎DC細胞技術的基礎上研發的一套系統治療方案,療法由表及里,層層深入,依次實現清肺淨肺——恢復肺功能——調節免
疫失衡——清除炎症細胞的治療目的,安全高效無副作用,獲得了國際哮喘聯盟、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等多位專家的聯合推薦。
2、中西結合
4S清肺平喘療法開創性的把中醫中藥清肺平喘的療效和西醫科研成果結合在一起,讓傳統醫藥和西醫科學各自發揮了在呼吸疾病治療上的優勢,實現了緊密互補又科學系統的治療效果。
3、療效顯著
4S清肺平喘療法治療哮喘,當天症狀緩解,3天后炎症消失,5——7天臨床治癒不發作,大大縮短了傳統療法治療哮喘的期限。避免了患者常年反覆用藥的痛苦。
4、安全無副作用
4S清肺平喘療法改變了一味依靠激素藥物的治療模式,充分發揮細胞免疫技術的優勢,患者無需服藥,無需輸液,沒有任何副作用。
5、諾貝爾醫學獎成果參與
4S清肺平喘療法其中的BA細胞免疫治療是轉化利用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DC細胞的成果。由於這項技術的引進,使得我國的哮喘患者和其他呼吸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超過了藥物治療、一般性治療,有效杜絕了哮喘反覆發作。
斬獲榮譽
4S清肺平喘療法自2011年引進北京軍都醫院哮喘科以來,憑藉著嚴謹科學的理論體系和真實確切的治療效果,先後受到美國胸科學會、中國免疫學會等多個機構的表彰。

預後及預防

預後:若對激素抵抗型哮喘進行長期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治療,非但不能奏效,反可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
預防:臨床醫務工作者對於已經使用足劑量糖皮質激素仍然不能控制症狀的哮喘病人應提高警惕,以便及早發現和診斷激素抵抗型哮喘,及時停止不必要地使用糖皮質激素,避免激素帶來的副作用。

流行病學

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概念,最早是由Schwarfz等於1968年提出來的。他們發現有部分哮喘患者對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臨床反應差,且外周血嗜酸細胞計數在糖皮質激素治療後下降程度顯著低於其他哮喘患者。

1981年Carmichael等描述了激素抵抗型哮喘的臨床特徵,並將其定義為口服強地松龍(劑量≥20mg/d),治療1周后,FEV1改善不超過15%的哮喘。年齡較大,病程較長等特點。

相關詞條

呼吸內科疾病

研究範圍及進展呼吸內科是研究呼吸系統疾病的學科。它是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自從人類認識疾病以來,呼吸系統疾病就一直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八十年代中期的統計資料表明,呼吸系統疾病仍然是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在死亡的順序上排列第二。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可怕的疾病吧?

淹溺
鈹中毒
膈膨出
錫塵肺
石棉肺
塵肺病
肺出血
肺栓塞
肺膿腫
大咯血
農民肺
煤塵肺
膈肌痙攣
肺血管炎
小兒哮喘
胃型哮喘
呼吸衰竭
光氣中毒
膈肌麻痹
諾卡菌病
煤工塵肺
棉屑沉著病
肺脂性肺炎
高原腦水腫
急性縱隔炎

肺隱球菌病
腎炎綜合症
滑石粉塵肺
急性肺栓塞
創傷性膈疝
急性高原病
呼吸肌疲勞
上氣道梗阻
吸入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
食管裂孔疝
肺棘球蚴病
自發性氣胸
肺毛黴菌病
二氧化氮中毒
食物誘發哮喘
肺囊性纖維化
先天性腹膜疝
肺泡微結石病
韋格納肉芽腫
結核性風濕症
肺澱粉樣變性
慢性呼吸衰竭
肺部真菌感染
原發性肺結核
獸比冀線蟲病
一氧化碳中毒
肺孢子絲菌病
多重肺部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
化學液體吸入
浸潤型肺結核
葡萄球菌肺炎
肺鐵末沉著病
特發性肺纖維化
卡氏肺孢子蟲病
消散延遲性肺炎
藥物性肺纖維化
組織細胞增多症
衛氏並殖吸蟲病
肺泡蛋白沉著症
克雷白桿菌肺炎
激素抵抗型哮喘
急性間質性肺炎
先天性胸骨旁疝
肺炎支原體肺炎
厭氧菌所致肺炎
醫院獲得性肺炎
塵蟎過敏性哮喘

阿司匹林誘發哮喘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類肺炎性胸腔積液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肺組織細胞增生症
急性滲出性胸膜炎
急性肺源性心臟病
革蘭陰性桿菌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
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
先天性支氣管肺囊腫
慢性嗜酸粒細胞性肺炎
肺良性淋巴細胞血管炎
特發性瀰漫性肺纖維化
過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腫病
肺嗜酸細胞組織細胞增生
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
特發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
非特異性系統性壞死性小血管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