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現有演職員工80人(在職63人,退休17人),有副高職稱3人,中級職稱22人,初級職稱16人。
荊河戲歷史悠久,在明朝末期就已形成,早期稱“上河戲”或“大台戲”,曾稱“漢劇”、“湘劇”,以其流行於荊沙、九澧一帶而得名,1954年定名為荊河戲劇種。
荊河戲的傳統劇目豐富多彩,保存下來的傳統劇目有400多個,散折戲60多個。
荊河劇團20幾年來,在演出方面獲得市(地)級獎勵110個,省級省33個,國家級獎2個,連續兩次獲得省文廳授予的“先進集體”稱號,5次被評為省里的好劇團、好團長。92年獲國家文化部、財政部頒發的全國“以文補文”先進單位稱號和金馬獎。
多年來,澧縣荊河劇團積極配合黨的中心工作,上山下鄉,走村串巷,深入三廳(歌、舞、餐)三堂(壽、孝、喜)一館(賓館)演出,據統計,劇團年均演出近130場,為廣大人民民眾送去歡樂,並受到了觀眾的好評。
相關詞條
-
荊河戲
荊河戲是主要流行於湘北澧縣、津市、臨澧、石門、大庸、岳陽等地,以及湖北的石首、松滋、公安、監利、恩施和中游的銅仁,四川的秀山、酉陽,共30來個縣市的地方...
歷史發展 藝術特點 傳統劇目及藝人 發展傳承 參考資料 -
澧縣
澧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位於長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與長江直線距離80公里。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始置澧州。隋開皇...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氣候 自然資源 人口 -
澧州荊河戲
澧州荊河戲,是湘西北以及湖北荊州、沙市等地廣為流傳的古老戲曲,以其流行於長江荊河段(既荊、襄、府、漢四派中的荊河派)而得名。
簡介 源流、沿革及傳承發展 傳統劇目 傳統特色樂器 藝術特色 -
荊州花鼓戲
劇種起源 荊州花鼓戲《站花牆》仙桃市沔陽花鼓劇團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三大劇種(與楚劇、漢劇齊名)之一,國家 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於沔陽東荊河....內有通順河、通州河、東荊河流經,溝渠網織,湖塘星布,乃“楚聲”和“南風...
劇種起源 發展簡史 戲曲音樂 表演藝術 傳統劇目 -
澧水船工號子
”。新編了歌舞節目《澧水船工號子》由荊河劇團在全縣各地展演等。並在澧縣...歷史淵源歷史起源澧水船工號子產生在澧水流域。澧縣是古楚國的屬地、隋唐...碼頭,是整個湘西北物資進出口的集散中心。長途運輸只能靠水路船運,因此澧縣...
歷史淵源 藝術特色 代表作品 傳承意義 -
子良鄉
縣市,東連澧縣甘溪、太青兩鄉鎮,西南部與太平鎮、三聖鄉接壤,北大山、太清山兩山對峙,洈水河自西向東穿越而過,山水孕育著子良二萬七千多兒女,這片熱土...湖南省民政廳批覆同意,常德市桃源縣楊溪橋、鄭家驛、雙溪口、牛車河、九溪以及...
基本概況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文化教育 旅遊資源 -
湖湘文化
年前的澧縣彭頭山就有文字發明前的表意符號、表意繪畫和圖騰。八千年左右的澧縣...和鄂西等周鄰。湖湘文化從此更不斷創新。6500年前,澧縣城頭山古城和稻田的被發掘,證實了神農氏“日中為市”的傳說記載。澧縣八十?遺址發現一些台基...
文化淵源 文化源頭 文化本質 基本精神 代表人物 -
常德花鼓戲
,常被禁演。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少常德花鼓戲藝人與常德漢戲、荊河戲藝人搭班...戲”和“喀喀戲”,津市、澧縣、臨澧一帶叫“花鼓戲”,石門、慈利、大庸叫...劇團曾一度命名為“楚劇團”,不久,復稱“花鼓戲劇團”。該劇種也正式定名為...
簡介 歷史 藝術特點 表演 劇目 -
彭化萬
傳藝,並親為司鼓操琴,悉心教誨,孜孜不倦,盡心竭力,培育荊河戲新秀。彭任津市荊河戲劇團工會主席,終日為劇團發展操勞。卒以體弱多病不治,於1955...頓挫的唱腔,細緻表達武鄉侯的臨危不亂、沉穩機智。尤以《孔明拜斗》名噪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