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化萬

彭化萬(1899-1955),天津市人。家貧,靠父擺攤餬口。彭幼時酷愛戲曲,逢龍法寺堂會演出,輒往學戲拉琴,流連忘返。民國二年(1913),彭14歲,入澧縣新洲文化科班學戲,從師名鬚生田育遠,習生角。彭粗識文字,復刻苦學習,三年學徒期滿,深得師傳,功底較厚。

甫登舞台即嶄露頭角,成為新秀,各班爭聘,聲譽鵲起。彭具創新精神,戲路漸寬,文武皆精。嗓音圓潤,尤擅唱功。唱功博採眾長,融匯貫通,破陳規,創新意,行腔流暢瀟灑,婉轉多變,獨具風格,形成彭派唱腔,深受民眾讚賞,後輩竟相學習。彭化萬演唱認真,善於刻畫人物內心世界及精神狀態。工“孔明戲”,扮演孔明維妙維肖,梨園內外譽為“活孔明”。彭飾《天水關》中孔明,在最後近百句唱段中,聲調由慢轉快、由弱轉強,層層迭進,如大江出峽,氣勢磅礴,對孔明喜收良將的興奮之情,淋漓酣暢,抒發盡致。唱《空城計》,彭運用似斷實續、平緩頓挫的唱腔,細緻表達武鄉侯的臨危不亂、沉穩機智。尤以《孔明拜斗》名噪荊(州)、沙(市),獨步九澧。彭演孔明彌留時,運丹田之氣振動小舌發出疾響凝眸直視蒼穹,頭部顫抖,其掙扎求生之狀,再現一代賢相面對大業未就,不忍卒去的終天遺恨的複雜心理及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貞精神,催人淚下。民國十七年(1928)農曆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彭在津市劉公廟演出,二聖廟街突發火警,彭家遭災,其妻懷孕在身,與3歲孩子逃避不及,慘遭焚斃。時戲在中途,彭聞訊幾致昏厥,仍強忍悲痛,繼續演出。戲終,彭踉蹌歸家,目睹家毀人亡慘狀,痛不欲生,急奔河邊擬投水自盡,經眾人力勸方止。彭守職盡責、獻身事業的精神,埠內老少,有口皆碑。1950年,戲劇名角吳天保在沙市觀《孔明拜斗》後,對彭的演技嘆服不已。從此互相切磋,關係密切。除“孔明戲”外,彭還善演《法場換子》、《榮陽城》、《斬李廣》、《李陵碑》等,其精湛的演技,膾炙人口。
彭化萬成名後,培養新人不遺餘力。先後在同勝、雙勝、保和各班授徒傳藝,並親為司鼓操琴,悉心教誨,孜孜不倦,盡心竭力,培育荊河戲新秀。彭任津市荊河戲劇團工會主席,終日為劇團發展操勞。卒以體弱多病不治,於1955年在劇團辭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