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笛

海笛

海笛又稱小嗩吶。桿長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桿長23厘米的(又稱“三吱子”)。流行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來獨奏或合奏,尤以與二胡等合奏更為動聽,並常為歌舞伴奏,其中流行湖南的嗩吶,還用於說唱音樂“嗩鼓”的伴奏。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蘆葦的,有麥桿的,也有用褐紫色膠性蟲殼的(但吹起來非常軟)。江西會昌的嗩吶,侵子是用銀做的,上、下口直徑相差特別懸殊,並在侵子下端至第八孔上端的管中,裝有一個中空管,音響別具一格。

簡介

海笛海笛

一種傳統樂器。 嗩吶的由來: 嗩吶,古稱瑣嘹,蘇爾奈.又稱喇叭、小嗩吶、海笛。原是波斯樂器,明代以前傳入中國,先為軍中之樂,後入民間.明王圻《三才圖會》(1607)即"嗩奈"其制如喇叭……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嗩吶的組成結構:嗩吶,在木製的錐形管子上開八孔,木管上端裝一銅管,銅管上端套一葦制哨子,木管下端裝一喇叭形銅質擴音器。經過改革的嗩吶有高、中、低三種,有的還加了音鍵,擴大了音域。嗩吶由雙簧哨子、蕊子桿子銅碗四部分組成,豎吹,有大小不同的規格。嗩吶的演奏形式:嗩吶除了用於合奏、獨奏外,也用於戲曲、歌舞等伴奏。在民音吹打樂或地方戲曲樂隊中,嗩吶經常作為領奏樂器使用。嗩吶音量宏大,聲音粗獷,宜於表現歡快、熱烈、雄壯的樂曲和熱烈奔放的場面,可以演奏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還可模仿飛禽和

海笛海笛

昆蟲的鳴叫聲。演奏技巧主要有:滑音、顫音、吐音、花舌音、氣拱音、氣頂音三弦音簫音等。此外,嗩吶由一種"循環換氣法",即在吸氣時鼓腮使長音不斷的呼吸方法。

嗩吶,又稱喇叭、海笛。吹奏樂器。約在兩晉時期(265—420),嗩吶已在新疆拜城一帶(古稱龜茲)流傳,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第三十八窟(開鑿於公元三世紀)壁畫中有其圖象(《中國音樂史圖鑑》Ⅱ—74至Ⅱ—75)。北魏時期(386—534)

開鑿的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第十洞也有演奏嗩吶的伎樂人雕刻。這種嗩吶的哨、管身和喇叭碗成為一體,可能是其早期形態,與現代新疆維吾爾族木嗩吶相近。直至明代,中原地

區使用的嗩吶,其結構則與現代嗩吶相同。明徐渭《南詞敘錄》、王磐《王西樓先生樂府》、戚繼光《紀效新書·武備志》均有記述。明王圻《三才圖會》述其形制:“其制如喇

海笛海笛

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清代,嗩吶又稱金口角蘇爾奈。在宮廷中列入回部樂,並用於燒歌大樂。《律呂正義後編》、《大清會典》、《皇朝禮器圖式》均註明“蘇爾奈,又名嗩吶”,並附圖說明。在民間已廣泛套用於器樂演奏、戲曲伴奏和婚喪喜慶活動。嗩吶由桿、哨、氣牌、侵子和碗構成。桿用紅木製成,為空心圓錐體,上開八個(前七後一)圓形音孔,表面鏇成竹節形狀,取其美觀和按孔方便。哨蘆葦制,一頭扁平狀為簧哨,另一頭圓形纏銅絲插入侵子。氣牌為兩塊圓形銅片、有機玻璃或賽璐珞片,分上下套於侵子上,中間夾以葫蘆形裝飾物,上片用以托住嘴唇,下片壓緊桿身,以邦助運氣、使口力持久。侵子為銅製圓錐形細管,上插簧哨,下與管身相接。

碗又稱喇叭口,用薄銅片製成喇叭形,套於桿下端,可活動和裝卸。品種較多,依桿的長短分為海笛、小嗩吶、中嗩吶、

海笛海笛
大嗩吶和柏木桿五種。桿身全長18.2—31、下口內徑1.8—2.65、下口外徑2.4—3.45厘米。碗高7.1—13.6、上口內徑2.35—3.25、下口直徑8.6—14.4厘米。海笛桿短碗小,發音尖銳,音色高亢,用於器樂合奏。流行於江、浙、皖等省;小嗩響音色柔和,常用的七寸桿,又稱三吱子。用於獨奏、合奏或歌舞伴奏,流行於兩廣、湘、閩、贛等省、區;中嗩吶音色較柔和,常用一尺一寸桿,又稱黑桿子。流行於江、浙、皖一帶。困上述嗩吶流傳於南方各省,故稱南方嗩吶。大嗩吶發音低沉,常用一尺五寸桿,又稱大桿子或二混頭。流行於東北、山海關和冀東一帶;柏木桿發音清脆明亮,用以吹奏小調和咔戲(模仿戲曲唱腔)。大嗩吶、柏木桿流傳於北方各省,故稱北方嗩吶。各種嗩吶音高不等,常用的有D調小嗩吶,G、F調海笛,A、bB調中嗩吶和大嗩吶。常用音域兩個八度。嗩吶常作為領奏樂器或與鑼鼓結合演奏,宜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氣氛。在農村用於集會、豐收、節日慶祝或婚喪儀仗;是河北吹歌、山東鼓吹、遼南鼓吹、潮州大鑼鼓山西八大套的主奏樂器。演奏技巧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簫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模仿飛禽鳴叫聲。傳統曲目多源於民歌、地方戲曲民間小曲戲劇曲牌樂曲有《百鳥朝鳳》、《小開門》、《一支花》、《鳳陽歌絞八板》、《婚禮曲》和《小放牛》等。

起源

海笛海笛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我國中原地區。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嗩吶已在我國普遍套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較詳細的記載見於明王圻編《三才圖會》(1607年刊): 嗩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代,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今天嗩吶已成為我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定調及技巧

海笛海笛
普遍使用的D調高音小嗩吶,音域a1~b3。它的低音區發音厚實,略帶沙沙聲;中音區的音色剛健、明朗。容易發揮各種技巧,富有表現力;高音區的發音響亮、緊張,最高音則尖銳、刺耳,很少使用。經過改革的加鍵小嗩吶,已成為民族樂隊中一組完善的樂器。高音加鍵小嗩吶,音域從g1~b3,音色柔和。中音加鍵小嗩吶,音域從a~d3,是樂隊中較理想的中音樂器,常擔任主奏、獨奏、領奏,並能同拉弦或彈弦樂器組合作。次中音加鍵小嗩吶,音域比中音加鍵小嗩吶低四度,從e~a2,發音堅實有力。低音加鍵小嗩吶,音域從G~a1,音色低沉渾厚。這組加鍵小嗩吶,音域達四個八度,音色協調一致,豐富了民族樂隊的色彩與和聲效果。吹奏小嗩吶,要用手指把音孔按滿,音孔按不嚴,就會使發音不準或容易出噪音。演奏小嗩吶較為費氣,音越高耗氣量越大,一般不宜無間歇地長時間吹奏,但經過訓練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間藝人,講究有持久的耐力,時常運用“循環換氣法”,使樂音不間斷地長時間延續,甚至全曲一氣呵成。小嗩吶的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大致可分為口內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兩者結合運用,其中有連奏、單吐、雙吐、三吐、彈音、花舌、簫音、滑音、顫音、疊音和墊音等,還可以模仿飛禽和昆蟲的鳴叫。

演奏風格

海笛海笛
海笛常作為領奏樂器或與鑼鼓結合演奏,適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氣氛和雄偉、壯闊的場面,尤其適於演奏豪放、潑辣的曲調,能夠深刻而細膩地抒發內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現力很強的樂器。嗩吶可用於獨奏合奏伴奏,演奏風格大致可分為南北兩派。南方吹奏嗩吶牌子(包括大部分戲曲伴奏),運用循環換氣法一字一音,很少用其它演奏技巧裝飾鏇律。北方民間藝人創造了許多高難度複雜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吐音、氣拱音、氣頂青三弦音簫音等,還有模仿雞啼鳥鳴、人聲歌唱(俗稱咔腔)等特殊技巧,從而大大發展和提高了嗩吶的表現力。海笛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室外演奏,是民間婚喪儀仗和吹打合奏中的主要樂器。不僅在廣大農村廣為流行,並且是河北吹歌、山東吹樂、遼南鼓吹潮州大鑼鼓山西八套等地方音樂離不開的樂器。在地方戲曲說唱音樂和民族樂隊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用它伴奏的戲曲和說唱音樂,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嗩吶的獨奏曲目多源自民歌、地方戲曲、民間小曲和戲劇曲牌,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民間風味。傳統曲目《百鳥朝鳳》20世紀50年代初曾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民間音樂比賽銀質獎。

音域音色

海笛海笛

D調高音嗩吶用高音譜表按實際音高記譜。它的總音域為a(1)-b(3),樂隊中的常用音域為a(1)-d(3)。嗩吶的中、低音區音色豪放、剛勁,各種技巧都易於發揮,非常富有表現力;高音區緊張而尖銳,在樂隊中套用要謹慎。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廣泛套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據歷史資料考查,嗩吶流傳於波斯?穴現伊朗?雪阿拉☆文字伯一帶。金元時期傳入我國。根據文字記載,明正德公元1506—1521雪年間,王西樓所作詞中就有這樣一句:“嗩吶唆哪,曲兒小,腔兒大。”明代弘治間,朝鮮修篆的《樂學軌範》中寫道:“嗩吶制與喇叭……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在明代又將嗩吶編入《回部樂》中,稱“蘇爾奈”。中國有20多個民族流行嗩吶,流行地區不同,其稱呼也各不相同:漢族現有嗩吶、

海笛海笛
大笛、海笛、喇叭、嘰吶、烏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種名稱,而明、清時期有蘇爾奈、得梨、號笛、金口角、聶兜姜等叫法:維吾爾族稱蘇奈爾、黎族稱抹轟、拜來、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稱蓽什庫爾、那仁蓽篥格等等。然而嗩吶又是一件世界性的樂器,流布於亞、非、歐三大洲的30多個國家,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稱謂:東北亞的日本稱茶留米羅;朝鮮、韓國則稱太平蕭東南亞諸國稱沙喇沙魯吶;中亞的達吉斯坦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等國稱祖爾奈或素爾奈;嗩吶南亞的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國家分別稱鎖鈉、沙吶祖爾吶;西亞的阿曼科威特敘利亞等國稱斯勒依;北非的埃及、阿爾及里亞等國分別稱米茲瑪爾、祖爾吶、祖喀吶;而歐洲的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稱蘇爾勒,俄羅斯稱祖爾吶等等。而嗩吶則是近代的統一稱呼。保養方法:平時哨子和銅芯要常常清理,管身內壁可以偶而塗一下護木油,吹完的時候最好也用通條通一通,可以去買一條雙簧管用的通條,要收之前就吸一下,再把他收起來(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保持乾燥)。最好是一買來就先在嗩吶的內徑里塗薄薄的一層油,然後放著陰乾幾天,這樣可以避免吹奏時一些水分的吸收。

沁陽嗩吶

海笛海笛
沁陽嗩吶屬木製雙簧管樂器,它的音量大,音質明亮、粗獷,演奏方便,善於表現熱烈奔放的場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調。1606年,沁陽人樂聖朱載堉用科學的方法闡明了十二平均律,解決了歷代眾說紛紜的“鏇相為宮”難題,並改良了嗩吶的發音位置,在嗩吶八音孔的基礎上研製出“三眼管子”,為我國民族管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朱載堉還擔當沁陽嗩吶演奏的領班人,他在九峰寺創建了“金鼓會”,每逢農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嗩吶班都要在這裡聚會。在朱載堉的影響下,懷慶府一帶的嗩吶班逐漸增多,明末清初時的“同樂會”、“賈家班”,清至民國時的“麻金班”、“毛旦班”、“銀河班”等在當地影響很大。沁陽流傳著“大花轎、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結婚”,“閨姑女、門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轎”的俗語。沁陽境內的嗩吶整體上可分為四大家兩大派。以沁河為界,分為沁北派和沁南派,兩派演奏風格各有不同。嗩吶於金、元時代傳入中國。嗩吶:俗稱“喇叭”。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套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