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鐘山

覆鐘山,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鎮。地理座標為北緯35°36′35″,東徑107°32′00″,山底海拔1083米。覆鐘山其實是黃土高原的土塬邊緣,但由於旁邊蒲河及其支流茹河沖刷形成的河谷溝壑地勢低洼,使其顯得巍峨如山。尤其站在谷底看,山型猶如一隻巨大的銅鐘覆蓋下來,故名“覆鐘山”。西峰區平均海拔1421米,如果減去山底海拔高度,可知覆鐘山相對高度約340米。

覆鐘山,位於今天的甘肅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鎮。地理座標為北緯35°36′35″,東徑107°32′00″,山底海拔1083米。嚴格地說,這不是山,而是黃土高原的土塬邊緣。但是由於旁邊蒲河及其支流茹河沖刷形成的河谷溝壑地勢低洼,使其顯得巍峨如山。尤其站在谷底看,山型猶如一隻巨大的銅鐘覆蓋下來,故名“覆鐘山”。西峰區平均海拔1421米,如果減去山底海拔高度,可知覆鐘山相對高度約340米。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京官出身的涇州刺史奚康生,為逢迎出生於臨涇縣的虔誠佛事的胡太后,開鑿佛窟南、北兩處。北石窟即位於蒲河、茹河交匯處東岸覆鐘山下。後世繼續修建。宋以後更名為石窟寺(元稱東大石窟寺)。現存洞窟295個,造像2125身,規模為隴東地區石窟之首。但是由於山體滑坡,漸漸不為人所知。1958年臨涇從鎮原縣劃屬慶陽縣(今慶陽市西峰區)管轄。1959年甘肅文物工作隊在隴東進行文物普查,重新發現了北石窟寺,從此四海聞名。1963年這裡成立了文物管理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