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敦煌樂伎
敦煌石窟壁畫中有極其豐富的古代樂伎形像和樂器圖像。據敦煌研究院音樂舞蹈研究室近年來的調查統計,僅莫高窟繪有樂伎形像的洞窟就有200多個,樂伎3400多身...
-
伎樂銅屋
伎樂銅屋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器之一,高17厘米,寬13厘米,深11.5厘米,1982年3月在紹興市坡塘獅龕子山306號墓的壁龕中發現,現藏浙江省博物館。伎樂...
文物簡介 文物賞析 文物背景 文物評價 出土意義 -
樂伎
中國古代把以音樂、歌舞為業的藝人統稱為會,其從事演奏樂哭 為主的藝人稱樂會,從事歌唱舞蹈為主的藝人稱舞伎。
解釋 國內研究 -
伎樂舞蹈
與雅樂舞蹈相對稱的是伎樂舞蹈,二者構成為我國樂舞藝術的重要兩翼。伎樂舞蹈,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舉凡古代社會中除雅樂舞蹈之外,種種由專業藝人表演的觀賞舞蹈...
伎樂舞蹈由來 伎樂舞蹈發展 -
北朝石窟伎樂
北朝石窟伎樂是當時現實生活中樂伎的寫照,樂伎的社會地位低下,實際是供統治者縱情享樂的音樂奴隸。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在北朝,佛教石窟藝術勃興,聞名...
簡介 雕繪內容 影響 -
彩繪伎樂陶俑
這是張盛墓中的伎樂人形象,為當時樂隊中的坐部伎。這組伎樂俑共六人,均頭梳平髻,腦後插梳,黑髮朱唇。長裙繫於胸前,雙帶下垂,跽坐,所持樂器有豎箜篌、琵琶、...
出土年份 物品高度 出土地址 現收藏地 物品描述 -
伎
伎是一個漢字,技巧,才能的意思;古代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也叫伎。1. 技巧,才能:~癢(人擅長某種技藝,一遇機會,急欲表現,好像皮膚發癢不能自忍,亦作“技...
基本釋義 古籍解釋 -
化生樂伎
化生樂伎是化生童子和化生菩薩中,有許多抱持樂器的形象。音樂界的研究者,把這些持樂器演奏的化生童子和化生菩薩,定名為化生樂伎。
-
春秋伎樂銅房
【出土時間】:1982年3月出土。 出土物中,伎樂銅房鑄造精緻巧妙,色澤瑩潤悅目,在同時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中堪稱翹楚。 室內跪著六人,束髮裸身。
基本信息 簡介 形制 -
宴享伎樂圖
《宴享伎樂圖》是隋朝佚名創作的壁畫, 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墓址在山東嘉祥縣楊樓村西南英山腳下,從墓誌知墓主徐敏行,生於梁武帝大同九年(543),死於隋...
作品簡介 畫作內容 創作背景 藝術鑑賞 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