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地理標誌](/img/7/bed/nBnauM3X1YTO2QTM3QTOyYTNzITMxMzN1QzMwADMwAzMxAzL0k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國地理標誌是中國政府為保護源產地優質產品,而向經過有關部門認證的源產地產品頒發的產品地理標誌。凡通過中國地理標誌認證的產品,均可在其產品表面張貼中國地理標誌圖樣。中國地理標誌的認證機構主要為中國國家質量檢疫總局。中國地理標識產品的保護,源於1999年推出的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制度。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國政府已批准222項產品為地理標誌產品。
中國地理標識的認證與管理
中國地理標識的認證、管理等工作,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等相關法律法規。
所謂原產地域產品,是指“利用產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傳統工藝在特定地域內所生產的,質量、特色或者聲譽在本質上取決於其原產地域地理特徵並依照本規定經審核批准以原產地域進行命名的產品”(《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第2條)。中國在1990年代引入這項概念,建立起原產地標記制度,不過僅用於單項商品的進出口活動。1999年8月,中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正式將保護措施運用到中國國內的生產和貿易活動中去。2000年1月,政府批准了第一項(也是當年唯一一項)原產地域產品即紹興酒作為試點。2001年起,這項制度開始全面推行,並成長迅速,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別有6項、23項、31項和60項產品成為原產地域產品。
2005年7月起,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條例》,替代原先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而之前已批准的原產地域產品也全部自動轉成地理標誌產品。在這份規定中,明確地理標誌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整個2005年,中國政府一共批准了67項產品為地理標誌產品(原產地域產品)。
地理標誌產品由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審核。其審批過程一般有三道程式。首先由地方質檢局等機構提出申請,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委員會初審通過後予以公示。公示期最短為三個月,如果無異議的話,國家質檢總局將會正式批准,並確定保護區域。此後,該產品將會制定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生產企業按國家標準通過評審後,可獲得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使用權。
地理標誌產品制度的實施,主要是為了保護地方特產和農民利益,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泛濫。大部分地理標誌產品在獲得保護後,銷量有了顯著增長。這方面最著名的一個例子是,紹興酒在開始實行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後,日本等國銷售的台灣產“紹興酒”份額從80%下滑到25%左右,真正紹興產的紹興酒銷量都有大幅增長甚至是成倍增長。地理標誌產品制度除了能起到保護作用外,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同時,中國的農產品行業之前大都採用粗放式的作坊生產經營方式,地理標誌產品及其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實行也可以部分起到提升產品質量、淘汰落後生產工藝的作用。
然而,地理標誌產品制度的實施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有的產品申報被指有助長壟斷之嫌。比如茅台酒的保護範圍就被限定在茅台酒廠的廠區內,西峽山茱萸的生產也被宛西製藥廠一家所獨占。而餘姚市在申報餘姚楊梅時也遭到相鄰的慈谿市的反對,最終慈谿產的楊梅只能以慈谿楊梅的名義獨自申報。還有一些產品因為某些商戶生產經營活動的不規範而蒙上污點。比如金華火腿、鎮江香醋、龍口冬粉等都曾被媒體曝光部分產品存在質量問題。
批評
中國目前存在兩套地理標識保護制度,一是通過《商標法》上的“集體商標”和/或“證明商標”予以保護,登記部門是國家工商總局;二是有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登記的“特別保護制度”。由於兩個部門之間的爭權奪利,導致企業往往要重複登記,既浪費國家行政資源,又加重了企業負擔。
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名單
目前,申請地理標誌的大都是農產品,以中藥材、水果、茶葉和蔬菜居多,此外還有調味品、乾果、工藝品、花卉、酒、糧食、禽畜、水產品、飲料、油料等。
北京市(1項)
平谷大桃(2006年4月16日)
河北省(11項)
黃驊冬棗(2002年6月12日)
昌黎葡萄酒(2002年8月6日)
沙城葡萄酒(2002年12月9日)
滄州金絲小棗(2004年8月4日)
盧龍冬粉(2004年8月25日)
泊頭鴨梨(2004年9月27日)
蠡縣麻山藥(2005年2月21日)
山莊老酒(2005年4月6日)
涉縣核桃(2005年8月25日)
涉縣花椒(2005年8月25日)
贊皇大棗(2005年11月29日)
山西省(3項)
沁州黃小米(2003年8月7日)
平遙牛肉(2003年12月24日)
山西老陳醋(2004年8月9日)
遼寧省(6項)
盤錦大米(2002年9月10日)
錦州道光廿五貢酒(2003年5月19日)
鞍山南果梨(2005年2月4日)
大連海參(2005年12月1日)
大連鮑魚(2005年12月1日)
岫巖玉(2005年12月31日)
吉林省(7項)
延邊蘋果梨(2002年12月9日)
吉林長白山人參(2002年12月25日)
吉林長白山“中國林蛙”油(2003年4月14日)
露水河紅松母林籽仁(2003年5月21日)
吉林長白山天然礦泉水(2004年7月1日)
吉林梅花鹿鹿茸、鹿鞭、鹿血、鹿尾、鹿胎膏、鹿筋、鹿脫盤(2005年12月28日)
通化山葡萄酒(2005年12月28日)
黑龍江省(11項)
五常大米(2003年5月10日)
饒河東北黑蜂系列產品(蜂蜜、蜂膠、花粉、蜂王漿)(2003年5月19日)
方正大米(2005年4月6日)
鐵力北五味子(2005年12月21日)
鐵力平貝母(2005年12月28日)
鐵力“中國林蛙”油(2005年12月28日)
寶清紅小豆(2005年12月28日)
撫遠“黑龍江大馬哈魚”魚子(2005年12月28日)
撫遠“黑龍江鱘鰉魚”魚子(2005年12月28日)
五營黑木耳(2006年4月26日)
五營紅松籽(2006年4月26日)
江蘇省(9項)
鎮江香醋(2001年12月20日)
高郵鴨蛋(即高郵鹹鴨蛋)(2002年6月24日)
洞庭(山)碧螺春茶(2002年12月9日)
寶應荷藕(寶應蓮藕)(2004年7月16日)
泰興白果(2004年8月31日)
揚州漆器(2004年9月9日)
雨花茶(2004年12月13日)
雲錦(2004年12月23日)
陽澄湖大閘蟹(2005年5月9日)
浙江省(16項)
紹興酒(2000年1月31日)
龍井茶(2001年10月26日)
杭白菊(2002年6月12日)
慶元香菇(2002年6月12日)
金華火腿(2002年8月28日)
龍泉青瓷(2003年2月14日)
常山胡柚(2003年2月14日)
新昌花生(小京生)(2003年5月21日)
安吉白茶(2004年4月6日)
塘棲枇杷(2004年5月18日)
餘姚楊梅(2004年6月4日)
黃岩蜜桔(2004年8月31日)
蕭山蘿蔔乾(2004年10月25日)
慈谿楊梅(2004年12月13日)
烏牛早茶(2004年12月13日)
天台烏藥(2005年5月9日)
安徽省(12項)
宣紙(2002年8月6日)
滁菊(2002年11月8日)
口子窖酒(2002年11月8日)
黃山毛峰茶(2002年11月8日)
碭山酥梨(2003年4月11日)
古井貢酒(2003年4月29日)
太平猴魁茶(2003年5月19日)
黃山貢菊(徽州貢菊)(2004年10月13日)
寧國山核桃(2005年2月4日)
符離集燒雞(2005年8月25日)
霍山黃芽(2006年4月16日)
鳳丹(2006年4月16日)
福建省(5項)
武夷岩茶(2002年3月8日)
古田銀耳(2004年6月16日)
安溪鐵觀音(2004年7月8日)
建甌錐栗(2004年8月9日)
永春蘆柑(2005年11月29日)
江西省(10項)
南豐蜜桔(2003年2月12日)
狗牯腦茶(2004年1月29日)
贛南臍橙(2004年9月27日)
泰和烏雞(2004年10月10日)
廣昌白蓮(2004年10月13日)
廬山雲霧茶(2004年12月13日)
廣豐白耳黃雞(2005年4月6日)
萬年貢米(2005年4月6日)
景德鎮瓷器(2005年4月15日)
商州枳殼(2006年4月19日)
山東省(10項)
霑化冬棗(2002年8月6日)
煙臺蘋果(2002年8月28日)
煙臺葡萄酒(2002年8月28日)
龍口冬粉(2002年9月10日)
平陰玫瑰(2003年8月7日)
樂陵金絲小棗(2004年12月13日)
無棣金絲小棗(2006年2月22日)
日照綠茶(2006年3月23日)
冠縣鴨梨(2006年5月24日)
茌平圓鈴大棗(2006年5月24日)
河南省(22項)
道口燒雞(2002年12月9日)
西峽山茱萸(2003年3月6日)
鈞瓷(2003年7月29日)
懷山藥、懷菊花、懷地黃、懷牛膝(2003年8月7日)
平輿白芝麻(2003年8月7日)
方城丹參(裕丹參)(2003年9月29日)
南召辛夷(2003年10月9日)
原陽大米(2003年12月24日)
汝瓷(2004年7月16日)
盧氏連翹(2004年12月13日)
嵩縣柴胡(2004年12月13日)
靈寶大棗(2005年2月21日)
偃師銀條(2005年4月15日)
確山板栗(2005年8月25日)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2005年12月31日)
唐梔子(2005年12月31日)
唐半夏(2005年12月31日)
盧氏黑木耳(2005年12月31日)
靈寶杜仲(2006年1月24日)
濟源冬凌草(2006年4月16日)
盧氏雞(2006年4月26日)
桐桔梗(2006年4月26日)
湖北省(8個)
京山橋米(2004年12月23日)
利川黃連(2004年12月23日)
利川蓴菜(2004年12月23日)
恩施紫油厚朴(2005年8月25日)
洪山菜薹(2005年12月31日)
板橋黨參(2006年4月27日)
秭歸臍橙(2006年6月20日)
枝江酒(2006年6月20日)
湖南省(8項)
瀏陽花炮(2003年3月6日)
隆回龍牙百合(2005年2月4日)
隆回金銀花(2005年2月17日)
溪洲莓茶(2005年8月25日)
邵東黃花菜(2005年12月28日)
邵東玉竹(2005年12月28日)
桃源野茶王(2005年12月31日)
湘陰藠頭(2006年1月24日)
廣東省(17項)
河源米粉(2003年12月24日)
鬱南無核黃皮(2004年6月3日)
廉江紅橙(2004年9月20日)
馬壩油粘米(2004年9月20日)
增城絲苗米(2004年9月20日)
端硯(2004年10月29日)
流沙南珠(2005年8月25日)
愚公樓鳳梨(2005年8月25日)
覃斗芒果(2005年8月25日)
埔田竹筍(2005年12月21日)
普寧蕉柑(2005年12月21日)
陸河青梅(2005年12月21日)
程村蚝(2005年12月21日)
春砂仁(2005年12月28日)
東陂腊味(2006年1月24日)
合水粉葛(2006年4月16日)
英石(2006年4月27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7項)
容縣沙田柚(2004年7月20日)
合浦南珠(2004年10月29日)
永福羅漢果(2004年12月13日)
凌雲白毫茶(2005年8月25日)
巴馬香豬(2005年8月25日)
荔浦芋(2005年12月28日)
大新苦丁茶(2006年1月24日)
海南省(2項)
白沙綠茶(2004年10月29日)
澄邁苦丁茶(2006年6月20日)
重慶市(4項)
秀油(2003年12月24日)
石柱黃連(2004年10月10日)
涪陵榨菜(2004年12月13日)
江津花椒(2005年10月17日)
四川省(19項)
蒙山茶(2001年12月6日)
水井坊酒(2001年12月6日)
古藺肝蘇(2003年9月9日)
安岳檸檬(2004年1月8日)
蒼溪獼猴桃(2004年3月17日)
龍泉驛水蜜桃(2004年9月27日)
通江銀耳(2004年10月13日)
青川黑木耳(2004年12月13日)
漢源花椒(2005年2月4日)
南江金銀花(2005年5月9日)
長赤翡翠米(2005年5月9日)
劍南春酒(2005年5月9日)
雙流冬草莓(2005年12月28日)
郫縣豆瓣(2005年12月31日)
瀘州老窖(2006年1月24日)
南江山核桃(2006年3月23日)
江油附子(2006年3月23日)
得榮樹椒(2006年4月26日)
涪城麥冬(2006年5月24日)
貴州省(5項)
茅台酒(2001年3月29日)
餘慶苦丁茶(2005年8月25日)
梵淨山翠峰茶(2005年12月9日)
鳳岡富鋅富硒茶(2006年1月24日)
赤水金釵石斛(2006年3月23日)
雲南省(3項)
宣威火腿(2001年3月21日)
文山三七(2002年11月8日)
昭通天麻(2004年10月13日)
陝西省(13項)
西鳳酒(2003年9月24日)
陝西蘋果(2003年9月29日)
藍田玉(2004年2月3日)
韓城大紅袍花椒(2004年8月31日)
紫陽富硒茶(2004年10月29日)
平利絞股藍(2004年12月13日)
鳳縣大紅袍花椒(鳳椒)(2004年12月13日)
太白酒(2005年4月15日)
商洛丹參(2005年8月25日)
延安酸棗(2005年12月31日)
洋縣黑米(2006年3月23日)
臨潼石榴(2006年4月27日)
延川紅棗(2006年5月31日)
甘肅省(4項)
蘭州百合(2004年9月27日)
禮縣大黃(2004年12月13日)
臨洮大麗花(2004年12月23日)
武都橄欖油(2005年12月9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3項)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2003年4月11日)
寧夏枸杞(2004年5月18日)
靈武長棗(2006年5月24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項)
吐魯番葡萄、吐魯番葡萄乾(2003年6月25日)
庫爾勒香梨(2004年12月13日)
伽師瓜(2005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