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大新苦丁茶歷史淵源
大新苦丁茶,又名“萬承苦丁茶”,是廣西的傳統名茶之一![圖1 大新苦丁茶母樹](/img/a/ca4/nBnauM3XxAzNwITM0AjM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wI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特性功用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屬苦丁茶種常綠喬木,俗稱茶丁、![圖2 大新苦丁茶植株](/img/9/645/nBnauM3XzUDNxgTM0AjM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wI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產地環境
大新縣位於廣西西南部,毗鄰越南,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降雨![圖3 大新縣苦丁茶種植基地](/img/e/48d/nBnauM3XxYTO0kjM0AjM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wI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生產情況
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新縣的苦丁茶樹稀少,民間傳說無法繁殖。![圖4 大新苦丁茶加工](/img/6/750/nBnauM3XzEDN5UDN0AjM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wI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相關傳說
公元15世紀中期(明朝中期)開始,萬承苦丁茶仍年年作為貢品,送上京城向皇帝進貢![圖5 加工中的大新苦丁茶](/img/d/f65/nBnauM3XxcTOzQTN0AjM5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wI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局組織了對大新苦丁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月24日起對大新苦丁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大新苦丁茶](/img/1/734/nBnauM3XyADOyYTM2UDO0QDO3QTM0EzNzITNzQTNwAzMxAzL1g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保護範圍
大新苦丁茶地理標誌產地保護範圍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人民政府《關於界定大新苦丁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新政報[2004]59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所轄行政區域。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海拔200米至980米地區,混交群落的中下層,土壤pH值5.5左右,微酸性山地紅壤、黃紅壤中。(二)栽培管理。
1、育苗:利用原有苦丁茶母樹的果實進行有性繁殖,或利用母樹的優良枝條進行無性繁殖。
2、耕作:密度為800株至1100株/666.7㎡(畝)。適時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666.7㎡(畝)施農家肥2000kg以上,每年2至3次分施。
3、病蟲害的防治: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儘量避免使用化學防治,必要時,使用農藥品種及其安全標準必須符合GB4285和GB8321所有的規定。
4、茶樹修剪:根據茶樹的樹齡,長勢和修剪目的分別採用定型修剪、輕修剪、重修剪,以培養最佳化型樹冠,復壯茶樹。
5、茶葉採摘:當茶樹新梢達到一芽三葉初展開時開摘,採摘標準為一芽三、四葉,且嫩度、均度應基本一致,無病蟲葉和雜質。
(四)加工工藝。
加工流程:殺尖—攤放—殺青—揉埝—烘烤—篩選分級—成品包裝。
(五)質量特色。
1、感觀特色:湯色翠綠、明亮、香氣嫩香持久,味清苦,後濃甘,回味快而持久,外型緊縮。
2、理化指標:水浸出物≥45%,水分≤7%,總灰份≤7%,粗纖維≤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