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寧國山核桃粒大殼薄,籽粒均勻,核仁肥厚,經傳統工藝加工後,果仁清脆可口。平均出仁率45.3%至55.2%,其中乾果千粒重在3500克以上的占總量的73.4%;乾仁含油率達69.8至74.01%。其油酸值低(0.437至0.607),碘值高(94.21至158.10),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占88.38至95.78%。果仁含有9%左右的蛋白質和17種胺基酸。胺基酸總量達到29590毫克/100千克,含有20種礦物元素,含量最多的為K(鉀)、Ca(鈣)、M(鎂),含量分別達到3991.30毫克/千克,3760.10毫克/千克,1580.70毫克/千克。
歷史淵源
據化石資料研究,遠在4000萬-2500萬年前的寧國市 就有山核桃分布。
清嘉靖二十八年間《寧國縣誌》即有記載:寧國山多,產山核桃,初生未去皮似桃,故名。
產地環境
寧國山核桃生產區域為天目山北麓鄉村,以南極鄉為最,其次有萬家、莊村、胡樂等鄉鎮,分布範圍達20個鄉鎮,海拔100-700米範圍內。高產林多分布於山的中下部300-700米之間。分布區內山勢雄偉峻拔,溝壑交錯,地形複雜,具有溫暖潤潤、直射光照較弱,散射光照較強,夏天酷暑,冬天嚴寒,晝夜溫差大等典型的山區小氣候條件。有利於耐陰性樹種山核桃的生長發育和果實生長及營養物質的積累。同時,寧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雨熱共濟,光溫周期、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符合山核桃氣候條件的要求。寧國山核桃分布區優越的土壤條件和植被條件,為寧國山核桃的優良品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寧國市有山核桃37萬畝,從事山核桃加工的企業50餘家,總產量6000噸。
產品榮譽
2005年3月,寧國山核桃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寧國山核桃原產地域範圍以安徽省寧國市人民政府《關於要求將寧國山核桃列入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請示》(政函[2003] 148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安徽省寧國市南極鄉、萬家鄉、甲路鎮、胡樂鎮、寧墩鎮、中溪鎮、雲梯鄉、霞西鎮、方塘鄉、仙霞鄉等10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品種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
栽培管理
環境條件:原產地域保護範圍內海拔100米至700米的中低山,山腳的避風區,丘陵、低山地區,坡耕地。
苗木繁育:採取優良母樹穗條或種子進行嫁接或有性繁育。
管理技術:模擬原生或半原生狀態,山頂保留原生植被,採用帶狀或塊狀整地,定植穴50×50×50厘米,春季植苗造林,初植密度300至375株/公頃。提倡塊狀混交。幼林撫育採取除草鬆土、清理雜灌、造林補植、林地間種、施肥等措施,成林加強土壤、肥水、花果、樹體管理和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病害防治。
採收:白露以後,山核桃外果皮變黃褐色,果實開始脫落時採收。
加工工藝:山核桃果加工工藝:採摘―去外果皮―篩選―晾曬或烘乾―蒸煮―配料―炒制―形成系列產品;山核桃仁加工工藝:採摘―去外果皮―篩選―破殼―取仁―脫澀―配料―分級―檢測―包裝。
專用標誌使用
在寧國山核桃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寧國山核桃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後,方可使用寧國山核桃“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